逍遥游一 河北武邑中学课堂教学设计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79443401 上传时间:2019-02-1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逍遥游一 河北武邑中学课堂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逍遥游一 河北武邑中学课堂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逍遥游一 河北武邑中学课堂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逍遥游一 河北武邑中学课堂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逍遥游一 河北武邑中学课堂教学设计(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河北武邑中学课堂教学设计备课人授课时间课 题逍遥游(一)教 学 目 标知识与技能1、 了解作者及其背景和意图 2、理解庄子的主要思想形成原因3、初读文本,把握大意,整体感知 4、落实重点生字、生词过程与方法自读法、研讨法、诵读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庄子思想,思考他的思想对现代社会的意义重点了解作者,写作背景,重点字词难点体悟逍遥游所表达的思想 教 学 设 计教 学 内 容教学环节与活动设计一、 导入秋水用寓言故事说理:个人见识有限,骄傲自满,就会贻笑大方。庄子的很多思想,都是通过寓言故事来表达的。逍遥游用运用寓言来说理。二、作者及相关背景介绍庄子其人庄子名周,战国宋国蒙(今河南商丘县东北)人。

2、他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哲学思想,是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世人并称“老庄”。他做过地位卑微的漆园吏。据庄子中记载,他生活贫困,住在穷闾陋巷,困窘时织履为生,弄得面黄肌瘦。但据说楚王派人迎他到楚国去做国相,他却拒绝了,说是做官戕害人的自然本性,不如在贫贱生活中自得其乐。 庄子的文章想像奇幻,构思巧妙,善用寓言和比喻,文笔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义艺术风格。鲁迅说:“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庄子其书庄子一书又名南华经。汉书艺文志曾标录为五十二篇,今存郭象注本只三十三篇。其中内篇为庄子本人所作,外篇、杂篇可能出自其门人及后学之手。其文构思巧妙,想象奇幻,词汇丰富,尤以巧用寓言见

3、长,富有浓厚的文学气息和浪漫主义色彩。不仅在先秦诸子中独具一格,而且对嵇康、阮籍、陶渊明、李白、苏轼、曹雪芹乃至鲁迅、郭沫若等后世著名作家的思想和创作,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寓言这一文学形式及其定名,即从庄子开始。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常常描写得极为生动,如逍遥游中的藐姑射之山的神人形象,养生主中庖丁的形象,秋水中河伯的形象等。另外螳臂挡车东施效颦等寓言故事,至今仍常为人所称引。 逍遥游为庄子的首篇,无论是从思想上还是艺术上说都是庄子中的代表作品。它主要说明庄子绝对自由的人生观,指出大至高飞九万里的鹏,小至蜩与学鸠,都是有所待而不自由的,只有消灭了物我界限,无所待而游于无穷,达到无己、无功、无名的

4、境界,才是绝对的自由,这就是逍遥游。全篇集中表现庄子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即虚无主义与绝对自由。庄子思想1、造成庄子思想的社会原因:庄子生活的年代,正是我国古代社会大变革、大动荡、大战乱的时代,其时周王朝名存实亡,各诸侯国之间的战争愈演愈烈。“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孟子)这是当时社会真实的写照2、庄子本身的主观原因:庄子对这样的社会现实及统治者深为不满,时时进行尖锐的批判,发出沉痛的抗议;但他对自己无力改变这样的社会现实心有不甘,想用自己的一套思想和人生观来影响和改造人们。3、天下无道,庄子有两种选择:入世与出世,庄子选择了出世,他拒绝权势媒聘,坚决不与统治者合作。今人

5、鲍鹏山写了一篇文章庄子:在无路可走的时候,其中就含蓄的告诉我们: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不妨学学庄子.那么学庄子什么呢?我们这一课就来回答这个问题.三、框架结构梳理四、全文解读之题目问题:大家认为什么是逍遥呢?逍遥,也作“消摇”,意思是悠游自得的样子;“逍遥游”就是没有任何束缚地、自由自在地活动,指无所依赖、绝对自由地遨游永恒的精神世界。“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傲倪于物,不谴是非,以与世俗处。”(天下)逍遥游是庄子所描述的最高的人生境界,是老子“无为”思想的进一步阐发,是道家的核心思想。因此课文在庄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五、明确全文重点字读音北冥( ) 鲲鹏( ) 抟 ( ) 迁徙( ) 坳堂( ) 草芥( )夭阏( ) 蜩蝉( ) 舂粮( ) 蟪蛄( ) 大椿( ) 斥鴳( )泠然( ) 万仞( ) 蓬蒿( )五、布置作业1、熟读文章,对重点生字词进行识记2、熟读全文,并能背诵第一自然段 教师回忆讨论导入激发学生兴趣教师进行作者介绍,学生勾画识记教师介绍庄子思想,学生认真听讲,感悟其思想。教师明确全文框架结构分组讨论教师点拨朗读全文,明确生字词mng kn tun x o ji tio chng hu g chn ch yn ling rn ho布置作业教学小结教学反思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