贬官文化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79441180 上传时间:2019-02-17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23.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贬官文化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贬官文化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贬官文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贬官文化(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贬官文化贬谪,是中国古代的一个特殊的文化现象。诸多的迁客骚人,也成就了中国古代的贬官文学。回顾历史,多少文人雅士,饱读诗书,却得不到朝廷的赏识,得不到国家的重用,反而被贬。贬官失了宠,摔了跤,孤零零的悲剧意识也就爬上了心头,贬到外头,这里走走,那里看看。只好与山水亲热。这样一来,文章有了,诗词也有了,而且往往写的不错。这也就成就了现在中国的“诗库”。有人说,被贬过的文人才有名,贬官失了宠,摔了跤,孤零零的悲剧意识也就爬上了心头,贬到外头,这里走走,那里看看。只好与山水亲热。写出来的文章会更加不错。这也许只是其中一个原因。其他原因:因为贬谪,这些文人就接近了人民,有了体察社会生活的机会;贬谪士人

2、仕途遭受挫折,对宦海浮沉、世态炎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普遍表现出对宦途的失望与无奈。但是,不同的贬谪文人因为不同的人生哲学和人格的指引有着不同的人生选择;推行改革,为民造福;不甘沉沦,关心国事;积极用世,锐意进取;悲叹忧愤,拍遍栏杆;参悟佛经,寻求解脱;吃斋奉佛,归隐田园;攀附权贵,重入仕途。这些都是贬官通常都出名的原因。但是,说有名的文人都是贬官,那是不全面的。王安石,没有贬官。他是在宰相的位置上,两次光荣退休。李白也没有被贬官,他根本不参加考试,直接当了接近天子的翰林学士,三年后也是光荣退休。李白王安石等都是我国古代有名的诗人,也是凭借着自己优秀的文笔,流传世间。有许多我们熟悉而又被贬的古代

3、诗人,写出了许多优秀的作品。唐朝诗人白居易,被贬后,偶遇琵琶女写出了琵琶行,便有了千古名句“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汉代诗人刘禹锡因王叔文的事被贬,被贬后便作出了浪淘沙等千古名诗。诗人李白被贬后作出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诗人韩愈被贬后作出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奏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这种例子还有很多很多。文化的特点:1.共有,它是一系列共有的概念、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它是使个人行为能力为集体所接受的共同标准。文化与

4、社会是密切相关的,没有社会就不会有文化,但是也存在没有文化的社会; 2.文化是学习得来的,而不是通过遗传而天生具有的。是后天学习,受到环境的影响;3.文化是一种架构,包括各种内隐或外显的行为模式,通过符号系统习得或传递,反映了社会现状;4.文化的核心信息来自历史传统;文化具有清晰的内在的结构或层面,有自身的规律;5.文化是人自己的生存活动,也是前人生存活动的结果。6.个体的人一旦出生,就已经落入某种文化环境中了,这是他无从选择的。每一个人都是在文化中生存和活动并参与文化的创造的。文化创造比我们迄今所相信的有更加广阔的和深刻的内涵。人类生活的基础不是自然的安排,而是文化形成的形式和习惯。7.文化

5、一方面是正在进行、不可停顿的生存活动,另一方面是寓蕴于这种当下的生存活动中并规范、调节、控制、影响着这些生存活动的知识、价值、意义。8.在一定程度上,文化与我们分离,如同自然先予的世界与我们分离一样。我们无法逃脱地站立在我们创造的文化世界中,也就象我们站在自然世界中一样;尽管文化只是源于人类,而且为了保存文化的生命力,人作为承担者使用文化,并用文化来充实自己。但文化并非附属于人,而是外在于人的独立存在。事实上,文化可以与承担者分开,并可以由一个承担者向另一个承担者转化。由此看出,贬官是有价值的,他们通常能够作出生活平和毫无起伏的人无法作出的震撼人心的诗文,贬官对我国文化作出的贡献,是他们引领了

6、中国文学、艺术、哲学一次次攀上高峰。但中国人喜欢把这些概括为“文能穷人”,这样的概括确有一定道理,但却会使人误以为贬官做下了天大的好事,把社会不公的责任推卸得干干净净。实际上贬官的基数是很大的,而能够在遭贬后心境平和,不在乎功名利禄,真心能够舍身报国的人是很少数的。没人在意贬官者自己的感受,也很难真正理解贬官者的文字都揉进了自己的血和泪。诚如柳宗元在牛赋中比较了牛和羸驴、驽马的命运后所发出的感叹:“牛虽有功,于己何益!”人才受贬会怎样伤害民族的筋骨?一次次对正直者的痛贬会怎样搞乱人们的价值观念?对社会风气会形成怎样的杀手作用?这是应该从贬官文化中吸取的教训。如果总是满足于“愤怒出诗人”这一类理念,仍然只会用“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这类虚话抚慰正直的受贬者,而使那些真正是虚伪,该被贬谪的人,该受到社会谴责的人,却因为社会对正直的被贬者的定义而受到尊重等,这也反映出了当时社会的一种病态。而我们现在社会发展已经走出了贬官时代,这也许是好事,因为这样的话真正正直的人不会随便的被贬,也会因此而得到重用。但由此看来,也许也并非好事,官,有好有坏,走出贬官时代,占多数的贪官污吏就因此有了留下来的理由,不会轻易的离开,这就是我们现代社会上的官场的腐朽,这些贪官污吏就会因此不停地吸食国家的财产,人民群众对政府的不信任,总有一天社会会因此而动荡不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