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卫生服务发展计划.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79349448 上传时间:2019-02-1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3.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区卫生服务发展计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社区卫生服务发展计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社区卫生服务发展计划.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社区卫生服务发展计划.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社区卫生服务发展计划.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社区卫生服务发展计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区卫生服务发展计划.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社区卫生服务发展计划为全面实施社区健康促进工程,加快发展我镇城乡社区卫生服务,根据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城乡社区卫生服务的意见(浙政发xx35号)、XX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社区卫生服务运行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杭政函xx40号)和市委办、市府办关于加快发展城乡社区卫生服务的实施意见(富委办xx101号)精神,结合实际,制定本规划。一、镇卫生资源基本情况镇区域面积104平方公里,地处北大门,距XX市中心20公里、市中心5公里,交通便捷,地理位置优越,区位优势明显。全镇所辖行政村16个,村民小组266个,总户数9783户,常住人口29858人,农业人口28657人,非农业人口1201人。经过调查分析,

2、认为构建我镇农村卫生服务新模式,推进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规范化建设的有利条件是:卫生资源相对比较丰富;交通便利;全镇经济、精神文明建设、农民人均收入、文化教育水平及其他各项社会发展指标名列全市前茅;镇党委、政府对农村卫生工作十分重视,人民群众也渴望进一步规范、提高卫生服务质量。不利因素有:区域面积较大,人口居住相对分散,村与村之间距离较远;经济发展、农民人均收入、村级卫生事业发展不够平衡;乡村医生队伍年龄偏大,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农村改厕,传染病、慢性病防治任务繁重。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工作目标1、指导思想。以邓*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将发展社区卫生服务

3、作为深化医疗卫生机构体制改革、有效缓解城乡居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重要举措,作为构建新型城乡卫生服务体系的基础,着力推进体制改革、机制创新,使居民享有安全、有效、便捷、经济的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2、基本原则。坚持公益性质,确保社区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和可及性;坚持政府主导,强化政府责任,鼓励社会参与;坚持规划指导,加快资源整合,健全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坚持防治结合,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并重,中西医并重;坚持因地制宜,分类,城乡均衡发展。3、工作目标。以“户户拥有社区责任医生、人人享有卫生保健”为总体目标,到xx年底,初步建立起网络健全、功能完善、保障有力、运行规范的城乡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居民在社区

4、可以享受到预防保健等公共卫生服务和一般常见病、多发病的基本医疗服务。基本形成“小病在社区、大病到医院、康复会社区”的分级医疗和双向转诊新格局。以行政村为单位,xx年底社区卫生服务网络覆盖率达到100,建成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市三院)、唐家坞社区卫生服务站、杜墓社区卫生服务站、观前社区卫生服务站、大地社区卫生服务站、坑西社区卫生服务站、洪庄社区卫生服务站。社区卫生服务能力明显提升。xx年、xx年、xx年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门诊量分别占医疗卫生机构门诊总量的30、40、50以上。xx年底前100%农民建立健康档案。根据国家有关基层公共卫生要求和农民健康需求,通过疾病控制、健康体检、健康咨询、家庭病床

5、、家庭医生上门服务等形式,为广大农民提供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指导等六位一体为主要内容的社区卫生服务。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分中心、站)设置规划(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置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立在市第三人民医院内,“市精神病防治院”与“市第三人民医院”牌子不变,隶属关系不变。增挂“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牌子。中心下设6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内设“三部一办”即医疗康复部、后勤保障部、预防保健部和中心办公室,其中预防保健部设立在现镇防保所。(二)社区卫生服务站设置社区卫生服务站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下属机构,按照农村20分钟服务圈的要求,在中心村或每xx4000居住人口设置一个社区卫

6、生服务站。原则在方便群众就医的前提下,对区域内的卫生室进行撤并,站的模式可视不同情况而定,但站的内涵建设和服务功能必须符合市卫生局xx108号文件要求。根据全镇16个行政村区域分布、人口密度、村卫生室的现状,镇政府决定在全镇设立“一中心六站点”。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设置要求(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设置要求1、设备、设施、科室基本依托现市三院现状,适当调整功能性分区。增设中心办公室、后勤保障部、医疗康复部以及全科门诊。添置必要的通讯、信息化管理设备。2、指定24名专职或兼职人员负责中心的行政管理、药品购销、后勤保障工作和社区服务站的医疗业务技术指导工作。(二)社区卫生服务站的设置要求1、社

7、区卫生服务的业务用房面积不低于150平方米,内设全科诊断室、输液治疗室、换药室、药房等工作场所和健康教育专栏。2、基本医疗设备:诊断床、诊断桌、诊断椅、听诊器、体温计、血压机、压舌板、耳镜、额镜、身高体重器、清创缝合包、氧气瓶、出诊箱、污物筒、紫外线灯、高压灭菌设备、药品柜、心电图等设备。3、每个社区卫生服务站配备电视机、vcd、空调各一台及电话机等通讯设备。电脑、刷卡机等设备视具体情况而定。4、备有120种以上基本药品,包括常用急救药品。(三)社区卫生服务站的人员配置和管理(1)每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原则上配备23名医务人员(个别特殊站可视情况而定),担任服务站的各项工作。(2)按镇政府确定的建

8、站规划,采用成熟一个建成一个的建站原则,对全镇现有29个村卫生室逐步进行撤、扩、并。对原持有乡村医生证、年龄女60岁、男65岁以内的人员,经体检身体素质较好(按公务员体检标准),按全员聘用合同制管理办法,实施中心统一调配,原则上以事设岗、以岗定员、竞聘上岗、择优录取。因各种原因不能执业或按乡村医生管理条例已到年龄的乡村医生,由中心予以办理相关手续后停止执业。(3)社区卫生服务站实施自主经营、以站养站、自负盈亏、独立核算的管理办法。凡被聘用的乡村医生,符合上交养老保险金的人员,由中心统一办理养老保险手续,费用由应保人员每月上交中心。不符合上交养老保险条件的人员,不予办理养老保险手续。五、社区卫生

9、服务功能1、明确功能定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基本功能是面向居民提供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六位一体”的综合卫生保健服务,以解决农村主要卫生问题,满足农村居民基本医疗卫生需求为目的,重点面向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人、精神病人、残疾人和农村贫困病人等人群。2、预防保健功能。负责社区调查,针对社区人群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实施干预措施。负责辖区内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工作。负责孕产妇、儿童保健、计划生育指导与服务工作,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3、社区保健功能。以社区居民需求为导向,提供医疗保健的适宜技术服务。建立社区居民健康档案,推广个人与家庭合同式健康管理服务;实行定

10、期上站巡视,开设家庭病床,提供电话预约服务;开展高血压、糖尿病、精神病的社区管理工作;加强社区居民医疗指导,实行双向转诊。4、卫生信息管理。门诊收费、财务、药品、社区卫生服务信息原则上统一采用计算机管理。六、服务机制(一)中心对各站进行规范化管理,实行“六统一”,即统一命名和标识;统一规章制度;统一人员培训;统一业绩考核;统一药品采购;统一信息管理。(二)改进软硬件设施,创造温馨的就医环境,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现有内部设施进行装饰改造,营造温馨、舒适的就医及住院环境。高标准增设温馨病房,争创省级标准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三)以人为本、提供便捷、优质的社区卫生服务:1、想病人所想,急病人所急

11、,开展24小时门、急诊服务;2、设立咨询服务点,开通24小时咨询电话,开展就医咨询服务;3、建立巡诊制度,组建机动服务队,实行社区医生定期出诊制;4、定期开设健康教育课,为社区居民宣传常见病、慢性病的预防及保健知识;5、以病人为中心,争创满意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七、实施步骤(一)xx年制订“镇社区卫生服务发展规划”。(二)xx年成立镇社区卫生服务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年度工作计划。(三)xx年12月底前完成“一中心六站点”室内装修,建立好“三部一办”的工作,制订和健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各项规章制度,技术服务规范、考核办法、奖惩措施,进入规范化运作。(四)xx年12月底前完成居民健康体检率60,并建立健康档案。八、创建经费经预算共需90万元,分年分次投入,主要用于:创建期各种会议、调查摸底;宣传资料、各类规章制度、健康档案印刷;服务中心“三部一办”设施建设和内部简易装饰;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人员培训;服务中心工作经费等。每个项目到时制订明细清单报镇政府审批。创建经费由市财政、镇财政投入和社区中心、社区服务站自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