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生活化的行动研究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792880 上传时间:2017-05-1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教学生活化的行动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中历史教学生活化的行动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中历史教学生活化的行动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中历史教学生活化的行动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中历史教学生活化的行动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教学生活化的行动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教学生活化的行动研究(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广州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青年专项课题(课题编号 09B143)高中历史教学生活化的行动研究课题开题报告课题负责人 饶 亚 平所 在 单位 番禺区象贤中学2010 年 12 月一、课题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日本著名教育家小原国芳先生曾指出:“单做事实的传凿、记忆、叙述,决不是历史教学。对我们至为重要的是活生生的社会精神,是社会的意志冲动,是时代精神。 ”“更不能单纯将历史看成死了的形骸,而应看作活着的文化,看作人的活动,生命的跃动。 ”然而,历史教学的现状却往往令人扼腕,在现实历史教学中,我们看到最多的是历史教学的异化:历史人物脸谱化,历史事件概念化,历史分析规律化,历史问题政治化,历史教学试

2、题化,历史答案标准化。课堂上没有了有血有肉有灵魂的人物,没有了惊险突变的故事,也没有了学生的好奇和疑问,教学成了考试答案的灌输。除了考试,一切都是多余。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指出:“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 ”让历史教学回归生活,让生活成为历史教学的中心,这应是当代历史教学改革的时代呼声。二、核心概念的界定1、教学生活化陶行知先生在谈生活教育中阐明了生活教育的内涵:“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的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从效力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

3、 ”中学历史教学生活化是指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注重历史与现实生活的贯通,增加贴近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内容,将历史赋予一定的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使历史这一过去的生活与学生当前的生活及未来的生活连接起来,让历史走进生活,使学生感悟到历史就在我们的周围,生活中时时处处都有历史的影子,从而感受历史的趣味和作用,对历史课产生浓厚的兴趣。并从中培养学生从历史的角度看待、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从而将所学的知识转化为能力。2、行动研究埃里奥特(J. Elliot)将行动研究定义为:“行动研究是对社会情境 ( 包括教育情境 ) 的研究,是从改善社会情境中行动质量的角度来进行研究的一种研究取向。 ”与其它的研究方法相

4、比,行动研究方法具有两个鲜明特征:第一是研究旨趣的实践性。行动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改善教师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而不是为研究而研究,不是为了建构什么理论去研究。尽管教师的研究可能会丰富理论,但是教师教育研究的原始动机或出发点却是为了工作,使自己的教育行为更加合理,更加有效。第二是研究方法的灵活性。行动研究认为,由于学校教育场域的复杂性,学校的教育研究在方法与程序的设计上不可能像自然科学研究那样进行严格而精确的设计。在大多数情况下,学校教育研究主要是采用一些比较简便易行的方法,如观察、与学生谈话、问卷、测评等等。如果说科学家的研究比较注重研究方法的精确设计,那么教师的教育研究则更加注重简单方法的创造性

5、运用。第三是研究成果的多样性。行动研究认为,教师的知识主要是个人化的实践性知识,这就决定了教师的研究成果是可以多样化的。除了传统的学术论文之外,像教育叙事、典型课例、优秀课件等等都是行动研究的重要成果形式。行动研究认为,传统的研究观往往将教师的研究成果窄化为文字性的论文,结果使许多教师对科研产生了畏难情绪。三、文献综述1、关于历史教学脱离生活的反思有学者指出,远离生活的历史教学带来了三个严重的问题。一是历史课堂里缺失了“人” 。这里所说的“人” ,既指学生,也指教师。也就是说,我们的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所拥有的主体地位基本上被剥夺殆尽,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也基本上被完全扼杀。教师和学生

6、都只不过仅仅是知识的简单传递工具与机械接受容器而已。他们所扮演的角色都是“物” ,但惟独不是真正具有生命意义的“人” 。二是历史课堂里缺失了“情” 。在传统的历史课堂里,教师往往是以某种固定的模式来传授着原本丰富多彩的历史知识,以一种整齐划一的设定目标来约束着原本个性鲜明的学生。在这样的课堂里,既不可能有生命的互动与智慧的碰撞,也不可能有生命激情与灵性的飞扬。三是历史课堂里缺失了“魂” 。也就是说,历史教学并没有引导学生带着思辨的眼睛和思想的大脑去审视、去思索,并且从中感悟和生成一种具有历史深度的思想和眼光,以此来关注和审视现实。2、关于历史教学生活化的理论依据学术界认为,其立论依据主要有三个

7、方面:一是当代西方哲学的启示。20 世纪后半叶以来,“回归生活世界”开始成为西方哲学的主流,哲学家们对生活世界的内涵、特征与取向等都有深入的研究,从而为教育改革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二是课程改革的价值诉求。课改凸显了课程生活化的价值与意义。例如,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要“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 ”三是当代历史研究的新进展。当代历史研究强调日常生活史研究、个案史研究、微观史研究、叙事史学研究,等等,这些学说和思想为我们梳理改革思路提供了方向。例如微观史学家金兹伯格就认为:“大量

8、的人物传记研究表明,在一个普通人身上,即便他本身并不重要因而又不具备代表性,但仍可作为一个缩影从中发现在某个特定历史时期里整个一个社会阶层的一些特征,无论是奥地利的贵族还是 17 世纪英国的下层教士。 ”3、关于历史教学生活化的实践策略关于历史教学生活化的实践策略,大家主要从四个方面展开了一些探讨:第一是历史教学目标的生活化。有论者指出,历史教学不应该局限于狭隘的知识性目标,而应该关注三维目标的落实,特别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更应成为历史教学的核心目标。也有论者将历史教学的目标提升到生命教育的高度。例如,有论者指出,历史教学应该利用历史人物的生命历程,让学生发现与领悟生命的价值。 “历史由人来创

9、造。当你理解了人,你就能完整地、丰富地生活。 ” 以往的历史是隐藏了人的历史,正是缺少生命,也就缺少了教育的价值。我们应该还给历史以生命,以生命的历史告诉学生。而过去的历史教学往往出现“以事带人”的现象,太重视事而忽视了人,忽略了历史之于人的生命生成的意义。第二是历史教学内容的生活化。许多研究者指出,历史教学应该注重发掘生活中的历史知识素材,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将历史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把社会生活中的题材引入课堂教学之中。第三是历史教学方式的生活化。学术界认为,应该彻底改变过去那种机械记忆、题海战术式的传统教与学的方式,倡导探究式、体验式、活动式、研讨式等生动活泼的教与学的新方式

10、。第四是历史教学评价方式的生活化。有论者指出,历史教学在评价内容上应少考一些答案唯一的记忆性、技巧性内容,而多考一些与生活实际问题想关联的、能体现综合应用的、需要创新思维的内容,以反映学生真正的理解、运用状况;在评价方式上也要改变传统的以闭卷考试为主的方式,倡导考试方式灵活多样,采用开卷考试、课题研究、写论文、作业、辩论、制作作品、调查、访问、评议、档案、自我评价、家长评价等多种方式进行评价。四、选题意义与创新之处本课题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首先,加强课程与生活的联系,使教育回归生活世界,是当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取向。例如,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要“改变课程内容难、繁、

11、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 ”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 (实验)指出::“在内容的选择上,应坚持基础性、时代性,应密切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生活,关注学生全面发展。 ”其次,就历史学科而言,历史教学生活化的尝试,有利于沟通历史与生活世界的联系,引导学生更深刻地体悟历史所蕴涵的丰富人文价值与人生智慧,使历史课堂更具生命活力与时代气息,从而彻底破解传统历史教学呆板机械的弊病。本研究力图在两个方面有所创新:一是在课程资源开发方面注重结合史学研究新进展与学校实际,探索历史生活化的主题脉络;二是在教学形式方面

12、注重学生主动探究,形成有效指导学生探究身边历史的实践策略。五、研究内容与预期成果1、研究内容(1)当代日常生活史学说及其对高中历史教学生活化的启示(2)基于日常生活的高中历史课程资源开发:主题与线索(3)在历史教学中指导学生“找寻身边历史”的实践策略(4)历史教学生活化的评价策略2、预期成果(1) “找寻现实生活中的历史”教学设计 ,论文,完成时间:2012 年 9 月(2) 生活化历史课程资源的分类与主题设计 ,论文,完成时间:2012 年 10 月(3) 表现性评价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调查报告,完成时间:2012 年 12 月六、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文献研究法:收集和整理与课题有关的文献资

13、料,确定课题研究的分析狂架和基本思路行动研究法:围绕历史教学生活化展开行动研究,包括课题的分解、团队的合作、资料的收集与策略的制订等。教育调查法:通过问卷、访谈等调查方法,研究学生在历史学习中的需要,调查学生感兴趣的生活话题,评估课题研究的真实效果等。七、研究步骤与计划2010.102011.5 准备阶段(资料收集与整理,团队的建立与分工,分析框架的建立)2011.62012.9 展开阶段(行动研究、教育调查与经验总结)2012.92012.12 总结阶段(撰写研究论文、整理研究数据等)八、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本课题组成员大多是青年教师,健康状况良好,能保证研究中的时间投入。课题负责人已经就课

14、题展开了大量前期研究,例如,在历史教学中尝试引导学生开展“找寻现实生活中的历史”的研究性学习活动,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项目组中有多名成员曾参与“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 、 “学习化课程的实施”等校本课题的研究。在广州市教研室近期组织的试题征集比赛中,项目组两位成员围绕历史生活化的课题展开命题,并均获得一等奖。学校高度重视教师的课题研究,并为教师从事课题研究创造了良好的氛围和工作条件。九、主要参考文献雷颐 “日常生活” 与历史研究史学理论研究,2000(3) 代洪亮让“生活” 回归“ 历史 ” 天津社会科学,2006(6) 赵亚夫我的新历史教育主张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8(8,9) 黄牧

15、航史学观念的转变与高考历史试题的命制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8(4) 许中华生活处处皆资源基础教育课程,2007(9) 宗阳让历史走进生活教学月刊,2008(3) 潘真荣生活是“历史与社会”课教学的源头活水新课程,2007(7) 郑忠高中历史“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探索教学月刊,2007(5) 瞿建华新课改下历史课堂教学的生活化教育前沿,2006(6) 柳红霞让生活走进历史如何将社会史引入中学历史教学教学月刊,2006(4) 郑忠高中历史“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探索教学月刊,2007(5) 方毅宁构建生命课堂,教给学生有生命的历史历史教学问题,2006(5) 陈宇关注历史教学中的生命教育文教资料,2008(9) 刘铁芳生命化的历史与历史教育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0(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