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会不宜一味贪大求势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一些地方和部门热衷于搞“大型文艺晚会”一味的追求大投入、大场面、大舞美、大制作、大人气,于是竞相攀比,不惜成本,大肆铺张,动辄几十万、几百万甚至上千万,似乎只有这样才够气派然而,幕布一落,给人们留下了什么,是思想的震撼?是灵魂的启迪?还是教化的感召?其实,什么也没有,只是某某明星、某某大腕到此一游这种曲终人散,留不下一首歌、留不下一支舞的晚会,不仅没有实现举办文艺晚会的目的和意义,反而留下许多弊病一味求大、高价捧明星,助长的是文艺队伍中的不正之风,影响的是社会主义文化的健康发展人们不禁要问,如此这般一味追求场面豪华、气势恢宏,而不考虑艺术实效的晚会意义何在?这样大手大脚办节目,符合勤俭办事的办事方针吗?有投入,就应该有回报办一场文艺晚会,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因此每一场晚会就应该实现其应有的目的和意义要不要办?怎么办?要达到什么样的效果?这是每场晚会举办方在筹备期间必须考虑的问题,而不是考虑要多大的场面、请某某明星大腕出场、请某某领导致辞,以致把晚会办成明星大腕的“群英会”、领导干部的“团拜会”、挥金如土的“烧钱会”党的十八大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奢华晚会脱离群众生活,往往缺乏特色;急于求成,往往缺少新意;靠大制作、大腕明星,就容易“假、大、空”,这与党的十八大精神完全相悖,必须坚决纠正。
作为群众性文艺晚会,应该挑选来自于群众身边的演员,通过挖掘地方文化资源、选择贴近群众生活素材来编排节目,以彰显地方特色,给群众以亲切感,赢得群众的认同感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低投入、高产出,提高晚会质量,使得文艺晚会具有可观性的同时,还具备丰富的思想性和艺术性,让观众在欣赏节目的同时获得启迪,从而实现演出的目的本文作者:江西省丰城市纪委 邹丽琴联系:0795-66081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