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教学不可“得意忘言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79279598 上传时间:2019-02-1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52.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言文教学不可“得意忘言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文言文教学不可“得意忘言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文言文教学不可“得意忘言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文言文教学不可“得意忘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言文教学不可“得意忘言(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言文教学不可“得意忘言” 廉颇蔺相如列传这篇课文的教学,重点在指导学生学习文言文,学习如何读史记。教学中必须紧紧抓住这方面的目标。讨论人物形象、分析问题,都不能偏离,要始终紧扣文中的语言,要防止“得意忘言”,明白了意思却没有学到文中的语言。光是要明白故事内容,听故事、看戏剧、读白话史记,都可以做到,但这不是教学这篇课文的根本目的。这是专家老师对临沂市苍山一中马鸿侠老师的廉颇蔺相如列传教学设计的建议,我觉得这个建议适合所有的文言文的教学。意:古人谓之“道”,是隐藏在直接的字面与画面之下的深层次的意义;而“言”,即“文本”,是直接作用于我们的视觉的一种符号。一种是直接的表面的,一种是隐藏的深层的

2、。 段老师的课堂人物分析把握的比较到位,学生活动设计的也非常合理,抓住主问题进行设计,是一堂成功的课堂。就“意”与“言”两方面兼顾的比较好。 首先,从预习展示这一环节,无论是复习记忆司马迁与史记的有关文学知识还是读准字音可以看出学生对基本的知识掌握的非常好,学生预习的非常充分。回答问题流畅准确。 其次,就问题的设置与梳理也是兼顾二者关系,比如整体感知、理清思路这一环节,段老师的问题是这样的:本文围绕廉颇蔺相如一共写了几个故事?找出每一事件在文中的起止段落,并用四字短语概括段意(强调要勾画标注出通假字、词类活用、特殊句式。教师巡视指导。)让学生在掌握文意的基础上兼顾文言现象。在品评人物性格的时候

3、,紧扣文本,从文章中找到问题的答案,这就避免了仅凭自己原有的一些经验而对文本架空分析的现象。 段老师这篇课文的学习以读和说为主,精心设计阅读问题,多层次多角度解读文本;把文言知识点巧妙融进语境的教学中,在品读学习中积累文言知识点。这正是她的创新之处,也是我们学习的地方。可这种设计也显示了一定程度上的不足。 首先,主问题设计的好,用蔺相如平步青云的原因贯穿全文,第一节主要侧重完璧归赵与渑池之会的分析,第二节侧重用对比的方法贯穿文章的开头和负荆请罪这一环节。文章结构比较完整,可是知识点就会显得相对零乱。对于问题中涉及到的文言点,段老师分析的比较好,可是没有涉及到的,段老师采取的方式就有待商榷了。

4、其次,段老师这节课以“和”为课堂灵魂,段老师的目的是想通过学习,从史记的角度重新审视“和”的丰富内涵与意蕴。但是在这一点的设计上我觉得不是很合理。因为段老师在整堂课中我感觉“和”的概念并不统一。从“将相和”的导入中“和”含义应为和睦。在第一节课结束时,段老师让学生从蔺相如与周围的人际关系中探究文本中“和的丰富内涵,其含义我觉得用和谐来说不是太好。特别是在文章的最后,段老师别出心裁的展示了“和”字的来源,总让人觉得有点突兀,奥运会图片的展示更没必要。 当然,任何一堂课在生成状态中都不是完美的,在我们以往的教学中,“得意忘言”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多情节分析,少语言品位。第二:重思想引导,轻语

5、言表达。近年来,语文教学引进了哲学、文化学、教育学的许多新理念,却比较忽视语言学、语法学、文章学等新成果的“吸收”和运用,恰恰没有在“言”字上做足文章。 语文课堂上的“得意忘言”是怎样产生的呢?一般说来,学生阅读作品,往往关注的是书中故事情节的发展,人物的喜怒哀乐、悲喜命运;教师教读作品,也愿意在故事情节、人物情感、思想内容方面大做文章,合作、探究、讨论、辩论,花样层出不穷。因为,对文章观点、情感的讨论往往是阅读的兴奋点。为了让课堂气氛活跃,为了呈现讲课的精彩,为了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等新课程理念,教师往往在“意”上下功夫,学生的讨论最后只能是“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岂止是“忘言”,有时甚至是表面热闹,实际上讨论的内容已完全脱离文本,不知所云。 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应该从“言”中得“意”, 教会学生从对语言表达的方式方法的品味、借鉴中去获得语言运用的经验。思想情感教学,事关人生,容易调动学生;但品味语言,并不会影响对思想情感的探讨,相反,对语言的细读,更能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的思想、情感。这样更有助于解读文本,“得意”而“忘言”只是缘木求鱼罢了。 不过,赵老师在点评中认为段老师的课缺点是内容太紧凑,要照顾到文言语法,我想这也可能是段老师的内心纠结处吧,作为一堂公开课,完全放开我觉得段老师做不到,名家李镇西老师就谈过他的感受。也许,度的把握靠我们自己去探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