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教学方法培养创新能力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79276663 上传时间:2019-02-1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54.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改革教学方法培养创新能力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改革教学方法培养创新能力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改革教学方法培养创新能力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改革教学方法培养创新能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改革教学方法培养创新能力(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改革教学方法 培养创新能力创新是人类文明的源泉。人类社会在不断的创新中取得发展进步,人类本身也通过创新获得不断的完善与提升。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当今,创新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推动作用,又远远超过了以往任何时代,达到了空前的强度。一个国家的创新能力已经关乎国运的兴衰,于是,大力提高民族的创新素质,就成了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教育义不容辞地要担负起培养创新精神、发展创新能力的责任。作为小学教育,它是九年义务基础教育中的基础,我们不能一下子就要求学生马上就要有创新能力,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人格。而语文教学作为小学教育中的一个重点部分,身为语文教师更应积极地承担起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任务。一

2、、改变提问方式,调动积极性,激发求学欲望。“提问”是课堂教学中的一种必要手段。传统的教法,总是老师提问,学生回答。虽然,老师力求提高问题的质量,但仍有一种过于严密“监护”学生的感觉。学生也产生了听从老师指令的依赖感。要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就要求我们必须实破传统的“师传生受”的观念,改变提问方式,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这两年,我试着以“自问自答”的提问方式组织教学,引导学生自已提问题,自己来解决问题,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如教学穷人这一课时,我先让学生根据文章层次,提出相应问题:桑娜一家生活怎样?桑娜怎样对待西蒙的两个孩子?渔夫又是怎样对待西蒙的孩子?等

3、等。在他们对文章有了整体了概念和层次的概念之后,再引导学生就课文重点、难点部分进行质疑,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如:对桑娜抱回西蒙两个孩子后的那段复杂矛盾的心理描述,我引疑发问:“你读了桑娜的内心活动之后,觉得可以提出什么问题来研究?”经过思考,学生提出了“桑娜想到什么?”“她忐忑不安的原因是什么?”等问题。在学生对上述问题作了回答之后,我又趁热打铁,让学生把这段话进行分解,根据桑娜想到了具体的人和事继续提问题,以达到对桑娜的内心世界作进一步了解的目的。在充分的酝酿之后,学生又提出:桑娜都想到了谁?考虑到这些人的什么问题?这说明什么?读了这段话我们了解到桑娜是一个怎样了人?接着我又让他们对题作答。

4、学生回答是:桑娜想到渔夫,考虑到“够他受的了”,说明桑娜对丈夫的体贴;想到孤儿考虑到只有抱回她们,说明桑娜对孩子的怜爱;想到自己,考虑到会挨揍,那也心甘情愿。说明桑娜是一个纯朴、善良、宁愿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人。学生通过这样的“自问自答”,把这段话作了剖析,研讨,理解起来就容易得多,也深刻多了。实践证明,引导学生自问自答,不但能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而且有利于锻炼他们,自行探索问题的能力。只有在民主的氛围当中,才会有人格的自由与舒展,才会有思维的活跃与激荡,进而才有创新潜能的迸发。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民主的精神氛围不仅是创新教育的必要背景条件,而且其本身就是最有力量的创新教育。二、科学评价,

5、着眼创造性教师的评价对学生起着直接的影响。优秀的教师面对学生的回答,从不轻易使用“不对”、“错”这些字眼。因为他们知道,这样的评价会打击学生积极性,滋长怯懦畏惧的心理。心理学指出,胆怯和过分自我批判的心理状态,是妨碍创造的最危险的敌人。离开了勇敢,实际上就陷进了平庸,就取消了求异思维,取消了想象,取消了独创。因此,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要有科学性。另外,要鼓励学生勇敢地争论,不但对同学,对老师可以提出不同意见建议。对学生的独立见解,只要是经过认真思考提出来的,哪怕有几百分之一的正确成分,教师都应抱百分之百的欢迎态度,给予肯定。这样才能增强他们信心,使他们勇敢地去探索知识。记得一次我上草船借箭这一课时

6、,有位学生提出草船借箭这课题应该改为草船骗箭。我觉得这个学生的意见很有探讨价值,于是我说:“这位同学的意见提得不错,一个借一个骗,哪个好,我们来讨论一下。”结果赞同“骗”的学生认为诸葛亮是用欺骗的手段从曹操那里骗到箭的,用“骗”确切;而赞同“借”的学生则认为“骗”字带有贬义,不符合文章赞扬诸葛亮足智多谋的感情色彩,同时“借”字给人的想象空间大,蕴含的意义也深,还是“借”好。最后大家还是倾向于“借”,但对那位同学的大胆想法十分佩服。我也给予了他高度的评价。这位学生十分高兴。从那以后,每次上课总会有学生提出与众不同的问题。看到学生在创造性思维和求异思维方面迈出的可喜一步,我体会到老师的鼓励和支持是

7、学生勇敢探索的精神支柱。所以我们应该注意评价的科学性,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以健康发展。创新能力得到培养。三、改变课堂教学模式,追求“开放”教育格局。如何改变课堂教学模式呢?这就要以实现陶行知先生倡导的“六大解放”(即解放眼睛;解放头脑;解放双手;解放嘴;解放空间;解放时间)为基础点来改变了。当“六大解放”实现之日,即是创新教育成功之时。在语文教学中该如何解放呢?1、淡化书本权威和教师权威。我认为语文教学的过程应是培育科学精神和创新品质的过程。那么身为教师就应淡化权威对学生的影响。如学习鸟的天堂一文,当学生读到描写画眉鸟时,个别学生就问:“鸟都吓得飞进了叶丛,为什么还会兴奋地叫着呢?”对于这一发

8、现我即时地给予肯定,并鼓励大家自由地思考,发表自己的看法。于是,整堂课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下调动起来,他们也更敢于质疑提问、敢于批评争论课文的是非了。2、鼓励个性和独特,允许多元思维并存。当今的语文教学应摆脱强制性的统一思维、统一语言、统一行动,培养标新立异。如教学我的战友邱少云,当我问道:“为什么邱少云身上会着火了呢?”全班同学便各抒已见。有的说:“因为敌人用了燃烧弹。”有的说:“因为火势向着邱少云。”有的说“因为邱少云伪装不够好。”对于学生的这些想法我没有否定,而是留给他们一点时间思考,让他们共同分析。虽说学生们的回答有时是不对的,甚至于很离谱,但是他们的思维却开拓了,他们的想象丰富了,谁能

9、说他们没有进步呢?总之,整个课堂要重过程、重综合、重全面,立中于鼓励、激发和引导。要以教师的教为主导,学生的学为主体,疑为主轴,练为主线;要注重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的自学和教师有的放矢的辅导,使自学和指导在教学活动中有机结合;要给学生提供大量的独立钻研和自主实践的时间、空间和具体条件;要能体现出课堂的主导活动是学生的活动,教师的活动则只作为一种辅助线,融于学生的各项活动之中,从而实现教是为了不教。四、创设知识能力实践机会,增强创新意识。让学生动手操作,参与教学,在实践中获取知识,这是一种十分必要的做法,可是长期以来,“动手操作”多出现于数学或其他技能课堂,语文课堂上学生动手机会少。其实语文课让学生

10、动手也是相当必要的。语文课堂上学生的动手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写”,二是“做”。至于“写”,老师们大都重视起来了,而“做”却被忽略了。笔者认为语文课上让学生动手“做”,可把语文课本中的抽象事物、概念通过学生动手,进行充分感知建立表象,使他们摆脱感性知识材料一束缚。将感性活动与操作活动相结合,顺利形成概念。比如教学詹天佑这课时,可先让学生动手画居庸关、八达岭隧道和“人字形线路”的示意图,再让学生用泥土做居庸关、八达岭隧道模型,然后分别采用“从两端同时向中间凿进法”和“中部凿井法”凿隧道模型,来体会詹天佑采用这两种办法的实际操作过程。最后,让学生制作“人字形线路”来体验火车在“人字形线路”上的行驶路线。这样操作可以使学生亲身感知。强化感受,化静为动,以动促思,培养学生动脑又动手的能力。教育的责任在于对民族负责,对未来负责。在当今知识急剧膨胀、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教育的着力点必须由文化传承转向激发创新,这是不可违逆的趋势。强化教育的“创新”追求,就是顺应时代要求,承担历史责任。因此,身为教育者,身为语文教师,在实施创新教育中,一定要坚定教育信念,把握学习机遇,做好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接班人,把我们的下一代培养成有用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