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市社区与农村社区比较研究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79272325 上传时间:2019-02-1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53.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城市社区与农村社区比较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我国城市社区与农村社区比较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我国城市社区与农村社区比较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我国城市社区与农村社区比较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我国城市社区与农村社区比较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国城市社区与农村社区比较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城市社区与农村社区比较研究(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国城市社区与农村社区比较研究(一)【中文摘要】:城市和农村不但是两类不同性质的社区,而且是处于两个不同发展阶段的社区。通过对两类社区的比较,既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它们各自的特征,也可以由此及彼的认识社区的发展趋势。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建设的关键时期,把握农村社区向城市社区的发展趋势,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社区产生、传统农村社区、现代农村社区、都市社区、城乡社会二元结构、城市化【正文】一、社区的概念和要素社区,源于拉丁语,意指共同的和紧密的伙伴关系。最早提出“社区”概念的是德国社会学家藤尼斯,本世纪30年代,费孝通等由英文转译中文。中外学者对社区这一概念的

2、理解有所不同,其中,地域性社会共同体涵义比较切合我国实际。社区是相对独立的有领导、有组织的地域性社会,是由一定数量,具有共同意识、相同习俗和规范的社会群体结合而成的生活共同体,有着相对独立的社会管理系统和服务设施。社区的范围可大可小,在我国,一般农村以乡或较大的自然村为单位,城市以居民区或街道委员会的管辖范围为单位构成社区的基本要素主要有:有一定的居住人口,以一定的生产关系和其他社会关系为基础,从事各种社会活动的人口是社区活动的主体;有一定的地域,地域是人们从事社会活动的必要条件,一个社区的居民主要集中于某一特定区域,形成了各社区特定的地域界限(由于各个社区之间的联系日益扩大,使社区的界限不好

3、固定,也不易划分);有一定的行为规范和组织管理系统,以维护社区生活的正常秩序;有一定的生活服务设施,以满足社区生活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由社区的经济条件、社会条件和历史传统所决定,形成了一些特有的社会文化和生活方式;居民对社区具有感情和心理上的联系,形成了诸如乡土情、荣辱感和归属感等意识。二、从静态角度分析传统农村社区和城市社区的区别城乡社区在形成、经济结构、社会结构、人口结构、生活方式、社会控制方式、社会关系等方面具有不同特点。 (一)城乡社区形成上的不同特点 在认识城乡社区形成上的不同特点之前,首先对社区形成的一般历史过程进行简要的分析。 人类共同生活的社区经历了4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

4、旧石器时代的流动性社区。当时,人类靠狩猎、捕鱼、采集野果为生。食物只有在一定季节和一定地域找到,为了维生,人类不得不作分散的群居,居住地不能固定。这时,人类生活的社区是以氏族为单位构成的流动性社区。 第二阶段,新石器时代半永久性的村社式的社区。大约一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开始有了原始的畜牧业和刀耕火种的农业,社会生产力得到了巨大发展,使人们得到了比以往更多和更稳定的物质生活资料。这时,半永久性居民点开始形成。在西安半坡村遗址发现的原始人盖起的半洞穴式的泥草房,即这种类型社区的代表。第三阶段,新石器时代晚期,农村社区出现。当时,已经开始使用金属工具,发明了犁等,从而使农业生产日益专门化,人类出现了

5、历史上第一次社会劳动大分工。农业和畜牧业逐渐分离。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产生了真正的人类群体聚落以农业生产为主的永久性居民点,人类的定居生活从此开始。农业聚落的形成,意味着具有相对完整性的有“农”有“村”的社区生活的开始。在这种早期的村落中,已经包含了后来各种社区生活的基本结构和功能需要。这一阶段的晚期,大约在公元前3500年左右,出现了少量的古代城市,规模一般都比较小。第四阶段,工业革命以后,以工业及商业为基础的新型的现代城市社区出现。综上所述,农村社区是在社区发展的第三阶段,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而出现的。农村社区的形成,受自然进化的影响较为突出,具体有3条途径:1、自然起源,即一个农业家族按自

6、然进化过程扩大为一个农村社区。在游牧民族中,社会生活单位为家庭。到农业时代,他们开始定居,生产效力比过去提高,一块土地供许多人衣食,人口很快增加,逐渐繁衍成大家族,形成一个单性村落。此种途径形成的村落的特点是,家族势力大,具有很强的整合性,在社会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2、社会组合,即由若干独立的农业家庭联合而成。这些农业家庭一般是由不同地方迁移而来,没有血缘关系,相互之间社会往来增多,便形成了村落。在这种农村社区中,个人的作用相对提高,社会势力减弱,家族势力微乎其微。这种形式的农村社区在中国、欧洲少见,在美国、加拿大的中西部很多,与移民有关。 3、农村建设,即在一块空地上建立一个新社区。它与自

7、然起源的农村社区不同,是通过人为力量建设起来的;与社会组合的农村社区也不同,不是在许多独立个人家庭的基础上结合而成,而是在群体运动的推动下产生的。城市社区是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而出现的,从根本上讲,是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经济、政治、文化进步的结果。它的产生一般需要3个条件:1、生态因素,包括适宜的气候,肥沃的土地,充足的水源等。2、经济因素,要有相对发达的农业,除自给自足外,有多余的产品能够拿到市场上出售。3、社会因素,有比较复杂的社会结构与制度,有了劳动分工,出现了一批不直接与土地打交道的人。 古代城市的产生和发展与农业文明的出现与进步分不开,进程相当缓慢。当时的城市数量少,规模小,城市人口占总

8、人口的比重小,直到1800年,城镇人口才发展到总人口的3。现代城市产生于工业革命以后,工业革命把人类从农业社会推向工业社会。大工业的迅猛发展,吸引大量人口涌向城市,形成城市化运动,使现代城市迅速兴起。(二)城乡社区在经济活动上的不同特点 农村社区的经济活动以农、林、牧、渔业为主,生产上受自然条件影响小,生产效率低,季节性强,专业分工差。社区经济活动简单,大多数人操同一种职业,一个人要做许多种工作。相对农村,城市社区的经济活动以工业、商业为主,生产上受自然条件影响小。城市的经济活动特点促进了人口集中,加速了人际问的交流,促进了社会分工、专业化生产、服务行业的发展,也缩短了物质和能源在流动转换中的

9、距离,提高了生产效率。(三)城乡社区在社会结构上各具特点 农村社区生产上的单一性,专业分工的不发达,人口密度小,使农村组织结构简单,没有错综复杂的组织网络体系,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生产和消费。生活资料基本上是自给自足,自我服务,没有专门的生活服务系统。城市社区由于社会生产与生活的分工精细,专业化强,相互之间联系紧密,形成一个严密的社会组织体系。此外,人口稠密,各种组织、机构林立,生产、生活的社会化,就需要有规模庞大,内部职能分工、权力分层复杂的科层管理结构。(四)城乡社区在人口特征上具有不同的特点农村社区人们居住分散,人口密度低,流动性小。农村生产结构、社会结构都比较简单,使人口结构呈现同质性特点

10、,即在职业、文化程度、生活方式、思想观念等方面具有很多共同的特征。城市社区人口密度高,如我国最大的城市上海,市区平均为每平方公里275万人,人口密度最高的金陵东路街道和吉安街道,每平方公里均达166万人。此外,城市社区经济结构、社会结构比较复杂,使人口结构的异质性特点突出,城市居民在职业、文化程度、生活方式上有很大的差异性。异质性的存在造成了城市社区的社会分层,增加了社会流动性。(五)城乡社会生活方式的不同特点 农村社区生产力水平较低,物质生活、精神生活水平不高,生活节奏松散,时间观念淡漠。而且,由于交通不便,信息闭塞,传统的风俗习惯势力较强,思想上偏于保守,接受新事物较慢。 城市社区生产水平

11、较高,又是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水平较高,有较多的闲暇时间,生活方式具多样性特点,而且交通、邮电事业发达,信息量大,因此,易接受新事物,传统习惯影响小,思想开放。 (六)社区在社会控制方式上的不同特点农村社区由于社会结构简单,人口的同质性强,因此,社会秩序的维护主要依靠风俗、习惯、道德、社会舆论等非正式社会控制。如,乡规民约等。 城市社区由于社会结构复杂,人口异质性强,生活方式多样化,需罗有一整套社会制度来约束人们各方面的社会行为,因此,社会秩序的维持是一种正式的控制。(七)乡社区社会关系的不同特点农村社区的社会流动小,人们世代生活在一块土地上,以血缘为纽带而形成的亲属关系以

12、及长期在一起生活形成的乡亲关系,在农村社区社会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家庭在生产、生活中的地位突出,既是生产单位,也是消费单位、娱乐单位。农村生活自给自足的特点,使家庭、亲属、邻里在满足村民生产、生活需要上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村民十分注意维护家庭、亲属、邻里等初级关系。 城市社区社会流动性大,职业复杂,生活多样化、社会化,限制了人们之间的充分互动与直接接触。人际交往多向、频繁,而且主要是角色之间的交往,人与人的了解往往限于某个方面,社会关系趋向表面化、匿名性、短暂性。另外,城市社区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使等价交换的原则一定程度上渗透到社会生活、社会关系中,表现出商品化、理性化、世俗化、非人

13、格化等特征,即以效率和效能作为衡量与评价日常生活的标淮,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感情色彩少,对事件的处理以效率为基本准则,凡事对事不对人,讲求实效,注重结果和切身利益,追逐实实在在的好处,对待周围发生的事情表现出明显的容忍性,“见怪不怪”。这使他们敢开风气之先,敢于标新立异,易接受新观念和新的生活方式。以上对城乡社区的比较,是从静态的角度,从两种最基本存在形式的对比认识社区。要全面地认识社区,特别是要认识社区的发展,仅从静态的角度进行分析是不够的,还必须从动态的角度,从农村向城市的转化考察杜区,即从城市化的过程研究社区。三、从动态角度分析变化中的农村社区与城市社区的区别 改革开放后,我国逐步由计划经济

14、体制转入市场经济体制,使农村社区充满了活力,在社区发展中呈现出一些新的特征与功能。(一)社区结构系统由封闭化趋于开放化改革开放前,农村社区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社会结构简单,血缘关系的结合是农村关系的中心。社会化与阶层区分和分化的程度低,因此,阶层少,初级群体多,社会组织单位间的结构关系较为松散,而不同于城市社区社会化与阶层区分和分化的程度高、阶层复杂多样,次级群体是社会群体的主流。具体表现在,一是农村社区没有城市社区那种随处可见的科层组织,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单位,主要是以家庭为单位;二是职业结构比较单纯,多数以农业为主,只有少数人从事手工业、商业、服务及其他行业;三是农村社区的社会关系多为社区

15、型而非社团型。我国传统的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制约着农村社区结构的调整。农村经济改革后,市场经济的大潮冲击着千百年来形成的以血缘为纽带、小农经济为根基的社会关系,传统的封闭的乡村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田园农耕式村落社区的结构开始分化。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农村,形成了独特的与城市不同的工业、农业、商业、建筑、运输、服务业齐全的产业结构,以及特有的开放化的社区结构。(二)劳动人口群体由同质化趋向异质化改革开放前,农村社区居民无论从内在心理或外在表现上,均趋向于同质化,而城市居民则趋于异质化。加之农村经济落后,教育资源匮乏,社区居民与城市居民在受教育上存在着机会的不平等,致使农村社区居民文化素质普遍低于城市

16、居民。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促进了农村联产承包家庭经营体制的形成与发展,由此带来了社区劳动组织方式、农民生产资料占有形式、劳动产品分配方式,社区居民思想观念、文化素质、家庭功能,以及产业结构的大变化,由此农民群体开始分化,出现了多样化的职业类型。长期以来,随着我国农村社会的变迁,农村社区同质性的劳动人口逐渐分化为异质性的各行各业的劳动人口。劳动人口群体的流动与分化,众多农民成为相对自由的,不必固守土地的社会流动群体,从而改变了原先僵化的社会关系结构,使乡村社会具有了多元性、复杂性的特质,有利于整个社会结构的调整。(三)社区经济活动由简单化趋于复杂化农村改革带来了两个直接结果,一个是农村社区生产力的大发展,具体表现为粮、棉、油等农产品的大量增长;一个是农村社区人口摆脱了千百年来对土地的依附关系,农业劳动力获得了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