愤怒的语言大师--王朔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79271216 上传时间:2019-02-1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56.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愤怒的语言大师--王朔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愤怒的语言大师--王朔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愤怒的语言大师--王朔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愤怒的语言大师--王朔》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愤怒的语言大师--王朔(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愤怒的语言大师-王朔王朔对待自己的语言有清醒的认识,对于将痞子语言合法化,使汉语言多了不幸,在汉语屡遭强暴的躯体上,又狠狠下了一手的批评非常坦然:先有语言后有语法,秦朝说的是潮州话。宋朝说的是河南话,汉语本来就是浪荡女子,纯洁早就死了。骂别人是痞子,就像共公汽车上被挤了一下的女孩却自做多情地回头骂人一句流氓,他以为他是谁。痞子一词是地主知识分子对劳动人民的污蔑,革命成功就在于打倒了某些人的优越感。侃诚然是王朔的特色,但不是全部,侃爷之所以能侃得云山雾罩,能侃得让听者如醉如痴,还得讲求语言的幽默性。的确,幽默是王朔小说语言的一大特色,那些看王朔的人,面部表情一般都活泼欢快,咯咯乐也说不定,但是眉

2、头紧锁,独自伤心的人少见,即便是写挺悲伤的主题,王朔也偶尔露峥嵘,争取让你乐上一两回,给你留下一个嬉皮笑脸的印象,虽然事后有人咂嘴:是这么回事儿。中国人活得够累的啦,一天到晚上班逗心眼不说,下班老婆孩子一大堆,烦心事不请自来。没结婚的都挖空心思赚点钱花,谁还有心思回家再抱一本特深沉去琢磨呢!俗人么,都希望活得能轻松自如,偶尔来点深刻那是锦上添花,为谈恋爱弄外遇作点准备。可稍有点层次的人就无法满足那些言情武侠之类,假得溢于言表的东西,王朔那种娓娓道来的真里有假、假中又有真的神侃正好填补了这项国内空白,这可能也是他玩得这么火的原因之一吧。但王朔是怎么做到一划拉倒一大片的效果的呢?那些让人上瘾的、可

3、卡因般的幽默从何而来?较为普通的幽默,是驴唇不对马嘴式,极不和谐的搭配造成的一种逻辑的混乱,由此产生出幽默性。忧国忧民难写,于现说:哥儿们写了七篇正气歌,看着都跟骂人似的。忧国忧民是国家领导人、有识之士的专利,于现这种人也跑去忧国忧民,这就有点像是扎堆瞧热闹一样了,而且还一连气跟母鸡下蛋似的一下就来七篇正气歌,于观这人的浅俗和不正经一下就历历在目,包袱到最后抖出来,跟骂人似的完了,把老祖宗优秀遗产弄成市井之辈大放厥词了。没办法。我拆了一对么鸡,谁让咱跟了共产党这么多年了,一日夫妻百日恩呢。这个捧人吧,起源于劳动更是不对头了,捧人是一种肉麻谄媚的无耻行为,怎么能和造就了人的劳动拉扯上。就是这样,

4、看起来十分突兀,可随之而来的就是难忍的笑意王朔喜欢把生活中最严肃、最虔诚地加以对待的东西,与无聊、最渺小和相当粗俗相当莫明其妙的话拉上钩,让人看了先是觉得不伦不类,不是味,稍一琢磨(压根有的就不用想)便为一种奇特的荒谬感所打动,不禁开怀大笑。其实,王朔的这些语言不单单是玩俏皮,要是那样的话,它就和庸俗相声中屡见不鲜的逗嘴皮子混同一谈了。能够打动人的语言都是让人们觉得可笑,也只有在可笑之外还有些余味,才称得上幽默。中国人是很严肃的,长幼尊卑,秩序特重要。不信你到哪个会场上瞧瞧去。无论是大会堂、工作单位还是社会各方面,大家都正正板板地搞精神文明建设,乱说乱笑,不分场合不是中国人的性格。而王朔的幽默

5、俏皮,它把什么严肃的玩艺都抹上一层不类的油光,不知什么时候就把大家脑子里是紧绷的那根弦给荒诞一下,一乐,得,轻松了不少。再进了一个层次,那就是这种幽默具有特鲜明的讽刺性:捧人在我们国家源远流长。捧人是社会的需要,时代呼唤捧人。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这些话,让人看了特别舒服,因为它把社会上虚伪、空泛、教条的东西损得太解气了,什么源远流长、起源于劳动、社会需要、生产力的发展,这些东西充斥着我们日常生活,可实际上,都是些空话、套话,半点问题也不解决。这本是每个人心目里都清楚的,被稍微点一下,可笑之处就来了。王朔除了幽默,俏皮之外、有时也来点平淡、激情,让人感到平淡后的无奈及激情中的张扬,在这种活泼泼的语言

6、攻势下,大部分读者都被这位侃爷给侃晕了。痞子文学和文学痞子王朔本人并不在乎别人对他怎么评论,甚至别人骂他,他也很高兴。有时拿那些批评家没办法,你刚准备骂他油滑,他说他是顽主,你再骂他是流氓时,他会说我是流氓我怕谁,看着批评家的一脸无辜模样,他还可能会奉劝一句一点正经没有、玩的就是心跳。当你气急败坏骂他龟儿子时,他会心平气和地告诉你我是你爸爸。这就是众多人眼中的痞子王朔,而王朔小说被冠之痞子文学。但那些王朔文学的爱好者则并没有王朔那么坦然,他们明知不愿意让自己去当痞子文学的读者,而更愿意将王朔文学称为平民文学是相对于精英文学、贵族文学的粗略划分,从语言特色、故事内容、人物选择、价值取向等方面,更

7、面向民间和大众。王朔出生于平民家庭,没有什么显赫的背景,从小就生活在一个为生存而奋斗的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中,对下层劳动人民的熟悉与认同以及对所谓的知识分子的伪崇高的反感,构成了王朔作品的一个基调,他不再注重故事情节和客观叙述,而是将生活还原成一个个片断,让人物语言专揭示性格、矛盾,在闲侃中触摸这个社会的下腹部,严肃的主题被消解成吃喝拉撒。生活变得平庸得可怕。读王朔的小说,给人最初的印象是柏拉图所力倡的那个理想国永远破灭了。这个世界上仅仅具有美好、崇高意义的东西,就象仅仅具有丑恶、庸俗意义的东西一样,并不存在。这些东西充其量不过是观念上的事物,事实上,它根本不可能成立。这么多年以来,我们被人左右

8、了,被那些理直气壮的观念左右了。这些观念,我们可以叫它理想国。因为它,我们对近在咫尺的东西浑然无觉;因为它,我们对发生在身边的哪怕是最微小的事情也解释不清。理想国该有多美好,可仔细一想,你就会知道它有多可怕。其实,没有王朔的小说,我们也早就开始怀疑了。王朔的小说帮助我们分析,给了我们认清自我和认清环境的力量。我们感谢王朔,就是因为他为我们建立了一个逻辑上的新起点。从此我们就可以更加勇于讨论现实究竟是什么,而文学又究竟该如何显示这种现实的问题了。过去,我们似乎一直在接受着一种一贯的大是大非的教育。这种教育告诉我们,生活中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几种力量的斗争,就在我们的身边也永不间歇地存在着尖锐的对立

9、和反抗,而真、善、美,假、恶、丑这些形而上的东西一经宣传也仿佛变得历历可见,如同测量计一样的实物。显而易见,这些观念把生活简单化了,生活不可能那样被整整齐齐地分成几部分。不然,在许许多多的时候,对那么激烈的斗争和较量我们为什么茫然不见,对那么多显而易见的反抗和争夺我们为什么毫无党察。这并不是我们的判断力存在问题。生活本来就不是这样。仔细地想一想,我们就可以清楚地告诉自己,生活从来就没有以这种面目呈现给我们。那么,我们更多的时候是在干什么,想什么,而这些行为、想法又在多大程度上反映了我们的认识能力和理智呢?王朔的小说把生活还原了,还原到平庸而粗鄙的本来面目。生活本来具备什么,不具备什么,那里面都

10、说不清楚。作为一个叙述者,王朔从来不对小说中任何东西说三道四,因而他的作品显得很纯粹。对于小说中的人物王朔也不像过去作家那样横加干预,或凭空赋予他们很多本来子虚乌有的东西,而是让他们自己说话,该说什么就是什么,不该说的时候就只能缄默无语。相比之下,情节在他的作品中则显得并不是那么至关重要,重要到可以影响人物的言语和行动。这很可笑,很不切实际,因而王朔抛弃了它。他更重视的是对人物精神状态、心理状态的客观显示。社会转型时期的价值错位,也反映在王朔的作品中,通过对他心目中的知识分子、遗老遗少们的抨击,人们看到了王朔的在商业时代的俗文化与知识分了的媚俗文化的区别。王朔这样写到:现在有不少知识分子看了我

11、的小说,有一种大难临头的感觉,心想:,你把什么都否定了,把我们社会赖以生存的价值观念都否定了,这还得了。我就觉得特别的不理解:怎么着,你觉得你这些价值观念还值得捍卫吗?你觉得我们这个社会还有这些东西是不是?咱们社会最坏的就是是非曲直所谓正义呀、道德呀、高尚呀,这些东西现在统统都是被一部分人拿来压迫另一部分人的晃子。你发现没有,中国人扼杀别人的时候全部都是拿着这些做幌子的。我觉得吧,咱们谁都别捏半拉子装紧,都撕开脸做人好不好。你也别老觉得道德上比我进化。人格上比我高大,咱们都是平等人。我写小说时就自认为我身上有多少卑鄙的东西别人身上就有多少,没人比我强。这当然也是一个捷径,那就是你挖掘你自己的东西越厉害,你表现在作品中的内容就会越透彻。够俗的了吧?他不把自己标榜为圣人,还要把矜持清高的知识分子拉下凡尘!还有更俗的呢,作为一个码字练小说的人,他一改过去文人的羞羞答答老习惯在经济上开始和书商张口要价。除了谈版税,还要出售影视改编权!这就是俗得不搀一点假的王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