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上传人:cjc****537 文档编号:79270710 上传时间:2019-02-1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8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情感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情感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情感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情感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情感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情感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情感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摘要】:在数学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还要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学习心理素质、个性品德素质及审美素质,这些都是数学素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科的教学由于其学科的原因,本身就有其枯燥乏味的一面,如果不注意情感的投入和趣味性的引入,势必让学生感到数学难学难懂,从而丧失学好数学的信心。因此,重视情感教育不仅能提高学生课堂的学习效率,而且也有益于培养其能力和素质。【关键词】:情感 数学教学 作用在目前的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学得苦,教师教得更苦。这种局面,对学生学习数学是相当不利的。在学习活动中学生往往带有情绪性,如果伴随学生思考的是

2、兴奋,激动和对发现真理的诧异、惊讶、产生愉快的体验,那么这种情感就能强化人的智力活动,从而促进智力的发展。然而学生由于知识和生活经验的缺乏,他们不善于用理智来支配情感,却常常以情感支配影响理智,对某一学科感兴趣,对某一任课教师有好感,或情绪高涨时,学习劲头足时,掌握知识的质量好。反之,学习效果就差。这就说明学生的情感活动是影响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发挥自已的主导作用,积极地利用学科知识,挖掘教学过程中蕴含的情感因素,激发和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创造出一个充满积极情感的教学环境、以取得发展学生智力的最佳效果。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以情感人、以心育人。一、 师生必须建立

3、一种稳定和谐的“情感场”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为此,教师必须树立威信,真正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人范”。要在学生中树立威信,教师必须尊重、爱护、体贴学生,能够严以律己、以身作则、为人正直、诚实守信用和一颗乐于奉献的精神。由于受到学生的尊敬、爱戴与钦佩,学生将确信其教导的真实性和正确性。对于所传授的知识、认真领会,对于其谆谆教导,言听计从,师生的感情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产生共鸣。此时,教师的赞扬会引起学生的内心愉快和深深的满足。教师的忠告和批评会激起学生改正错误的决心和信心,使他们真正感觉到老师不是有意刁难,而是一种善意的批评和忠告。有研究人员曾在一所中学作过一次中学生学习数学情况调查在“你对数

4、学感兴趣的主要原因”中回答“来自教师的影响”的占被调查人数的42.8%。考虑到调查时的干扰因素,这个数字仍可以说明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老师的影响关系很大。这也印证了“亲其师,信其道”的古训。数学老师积极的情感,如在数学课堂上对学生经常性的激励和肯定,使学生经常有成功的体验,比讽刺、挖苦打击学生使学生有挫折感,学生更能树立起学好数学的信心。课后师生的交流,特别是在一次测评后师生的交流,老师的鼓励、宽慰更会引起学生反思。我曾在教学过程中,每次大考后有针对性地找数学较薄弱的学生对话交流,与学生共同分析思想上、方法上的原因,并对试卷上做得好的题及时给予“赞扬”,并鼓励学生“你能行”,做得一般的题以“这

5、样做也许会更好”,让学生倍感亲切,要使学生感觉到一次考试并不能说明什么,关键是学习态度和思维的品质。我们知道,鼓励会产生期望效应,树立了信心,数学成绩也有了提高。由于教师的情感作用,能把看似枯燥、刻板、乏味的数学,让学生充满学习的热情和兴趣。二、课堂教学要充分发挥“情感场”的作用正如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所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我们常听到学生说:“某某老师一脸的严肃,我一看到他就感到紧张”。这也说明,师生之间缺乏情感交流,有距离也会产生紧张心理。在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当学生遇到难题时易产生焦虑紧张的心理。此时教师给予有效的情感支持,可以使学生克服学习中的困难,

6、保证学习活动的顺利进行,有利于减缓,甚至消除学生的焦虑紧张心理。这一方面要求教师的教学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提供示范,教练和咨询,根据学生现有和可能达到的水平创造各种条件,设计思维情境,而不是人为地设置难题,制造紧张气氛,使学生产生焦虑心理。另一方面要求我们老师必须关注学生的一言一行,从听课情况、作业情况、考试成绩等方面去捕捉学生的心理变化,及时找学生谈话,深入了解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疾苦,常和学生沟通,倾听学生心声,真正尊重每一个学生,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给每个学生在数学课堂上都有表现和发言的机会。这都是老师对学生的一种情感关怀,能从多方面减缓学生学习的压力,有重于消除学习的紧张心理。三、培养学生

7、学习数学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数学教师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我们知道,“任何知识的学习过程,无不伴随着情感活动”。因此,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的培养过程也与教师的情感作用密不可分。在数学教学中,教师用自己的情感体验带动,引领学生的情感,准确地揣摩学生内心世界,情感轨迹,让学生愉快地进入最佳的学习与思维状态,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在课堂上,老师负有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使命,而创造轻松的氛围使学生感到老师有亲切感,也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学不仅是教与学的关系,同时也是师生双方情感和思想的交流。师生关系是一种无形的教育因素,它制约着学生接受教育的程度

8、,影响着教育过程,师生之间心理相容,感情真挚,学生会更尊重老师,对他所教的课就会产生兴趣,对其教学也会更易于接受。学生感受到一种轻松、愉快、亲切的气氛就地保持积极的情绪和强烈的求知欲望,保证学习数学时思维清晰,反应敏捷。反之,如对老师产生了恐惧,则对他所教的课也不会产生兴趣,甚至因人废事,讨厌这门课。在这点上,我们应努力按“热爱学生,诲人不倦”的师德要求来做,使教学既充满激情,又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进行。四、教师必须热爱自己所教的学科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学生对知识的兴趣的第一源泉、第一颗火星,就在于教师上课时所讲的教材和要分析事实所抱的态度。所以数学教师必须热爱数学,热爱自己的职业,对数学事业

9、有着执着的追求,全身心投入,并乐在其中,这样就会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对数学的态度。数学是很多学生感到学起来比较吃力的一个科目。数学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帮助学生克服“惧怕”的心理。数学教师应充分利用生活实例、趣闻轶事、寓言故事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知识、发现知识的气氛,制造一个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课堂氛围;教师的备课、讲课要为学生创造出一种置身于数学问题或社会实践之中的意境,让学生想有可想之物,思有可思之处;要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而不是那些抽象的符号和死板的公式定理,要让学生喜欢数学并在学习过程中找到乐趣和动力。当然,数学教学中的情感作用远不止这些。中国近代教育家夏丐尊先生曾经说过:“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而陶行知先生也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去探讨总结,在老师的整个数学教学过程中,以人为本,关爱学生,充分利用教师情感作用来达到良好的数学教学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社会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