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之家走出的北大才女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79270610 上传时间:2019-02-1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书香之家走出的北大才女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书香之家走出的北大才女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书香之家走出的北大才女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书香之家走出的北大才女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书香之家走出的北大才女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书香之家走出的北大才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书香之家走出的北大才女(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彩收藏】 书香之家走出的北大才女 对话2014年高考固始县文科状元范雯玲 作者:吴晓军 范雯玲,女,出生于1998年农历二月初一,老家固始县泉河乡东街,现住固始县桃花坞中学教师家属院。2014年高考,她以621分(其中语文140分,数学137分,外语131分,文综213分)全省第61名的优异成绩被北大中文系录取,成为固始慈济高中文科生考入北大的第一人。近日,笔者对她进行了一次专访。 晓军:范雯玲同学,祝贺你被北大中文系录取。你的语文在高考时考了140分,这是令许多人惊叹的分数,是不是由于你的父亲是桃花坞中学的语文教师、母亲一直开了一间书店对你的影响?高考语文的总分很快要加到180分了,你觉

2、得文学的作用和责任是什么? 雯玲:小学三年级之前,我一直在泉河乡直小学就读,父亲从泉河中学调到桃花坞中学后,我就转到了固始七小读书。受到家庭环境的熏陶,我从小就喜欢读书。记得小学三年级时就捧起了路遥的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随着年龄的增长,才觉得小时候对名篇的理解实在是幼稚而肤浅。“无用”的阅读看似无用,但它就像一种文化的渗透,缓慢、恒久、绵密;它萌芽于一颗对世界的好奇心,帮助人们收获的是一种别开生面的人生境界。圣经有“原罪说”,道德经有“自然说”,孟子有“性善说”,荀子有“性恶说”,说的都是心灵存在的方式。生命本是无忧无虑无瑕无蔽的“万物之灵”,把“心”放到她本来的家园中去,放到最舒适最和谐的状

3、态,清纯的心灵才是快乐的故乡。读书的意义,就是把心灵擦亮,保持光明,看见自己,找回自己。所以要把阅读当作是一种心境的解放,多做一些无目的、休闲的阅读,而不是说纯粹为了解决一个问题,为了完成一门学业,为了考到一个文凭而去阅读。 高考重视语文是一个可喜的变化,中国的传统文化不能丢,国人的心灵不能再继续贫瘠下去了。我们应该用文学向人们传达许多最基本的道理,譬如在人类没有发明电灯前,近视眼远比现在少;在没有电视前,人们的业余生活照样很丰富。我们要通过文学作品让人们知道,交通的便捷,使人们失去了旅游的快乐;通讯的便捷,使人们失去了通信的幸福;食物的过剩,使人们失去了甜美的滋味。最近,诗人席慕蓉在南开大学

4、演讲“隐性的价值”,历史系的一名学生请教,在拯救生态中“价值的作用更大还是技术的作用更大”,席慕蓉回答,如果我们的心灵是贪婪的,文明的归宿就是可怕的。我们一直要更便利、更快捷、更豪华,所以才会出现涸泽而渔焚林而猎等短视的破坏生态的行为。莫言在东亚文学论坛上讲得非常清楚,我们的文学真能使人类的贪欲,尤其是国家的贪欲有所收敛吗?结论是悲观的。尽管结论是悲观的,我们也不能放弃努力,因为,这不仅仅是在救他人,同时也是在拯救我们自己。 晓军:从小到大,你一直在学习绘画,古筝,钢琴,不仅如此,你还喜欢运动。在去年校远动会上,你取得了200米第四名、400米第五名的好成绩,你是如何在学习成绩和个人爱好之间保

5、持平衡的? 雯玲:艺术具有相通性。我喜欢古典,但是生活中古典早已缺席。古物风情都已在风中消散,再听不到上邪的呼唤,再见不到先民们结绳记事的古朴,再见不到独行万里为践允朋友一诺的男子,再也没有“有美一人,清扬婉兮”的女子。古典场景的缺席,不仅意味着风物之夭折,更意味着众多美学信息与精神资源的流失。立在断流的黄河枯床上,除了唇嗓的焦躁,除了满目的干涸与皴裂,你纵有呼风唤雨的魔力,又如何模拟得出“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磅礴气势?谁能够打捞起千年前李太白心中的那份激情与豪迈?只有在音乐中,只有在绘画中,才能够触摸到古典的神韵。就像俞伯牙和钟子期那样,一挥手,一拨琴,一段旋律;一高山,

6、一流水,一段传奇。他们艰难地跋涉于七根琴弦,用紧扣的十指敲开了心灵之门,他们的生命也由此产生了共振。即使远隔千里,即使天上人间,但在他们人生原始的画卷里,巍峨着山,清澈着水,飞舞着知己的音韵。体育锻炼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身体是学习的本钱,可以说,没有健康就没有未来。毛主席曾说:“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在谈到体育教育时,他还说,“体者,载道德之车而寓道德之舍,体强壮而后学问道德之进修勇而收效远。”他把人的机体看作两个载体,一个是知识的载体和仓储,另一个是道德的载体和驻所。通过强调身体的重要性,进而论证体育锻炼的重要性。体育锻炼有强身健体、健美体型、满足个人的兴趣爱好、缓解学习压力、消除学习

7、疲劳等作用,同时还有益智功能。长时间看书、复习、做作业,都会造成大脑皮层和身体某些部位的疲劳,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以迅速消除学习的疲劳,缓解学习压力,使自己在学习中保持旺盛的精力,使学习效率得到有效提高。你说,我的这些爱好会影响到我的学习吗?每个人都应该及早地为自己的心灵开辟出一座美丽的后花园,在那里,你可以呼吐胸中积存的浊气和俗气,吸取文学、音乐、绘画和体育中的养分,从而铸就馨香亮泽的内在精神。当生活淡成一杯白开水的时候,你是努力去找寻与之相匹配的茶、糖、咖啡,给它增色添味,还是用“知足常乐”和“平平淡淡才是真”的格言自欺欺人? 晓军:提到北大中文系,不得不说到2013年和2014年两届辽宁省高

8、考文科状元刘丁宁同学。2013年高考,刘丁宁考出了668分成为辽宁省高考文科状元,被香港大学以72万元全额奖学金录取。2013年10月,刘丁宁离开香港大学重回母校本溪市高级中学复读,只为追寻纯粹国学。刘丁宁再次参加2014年高考,以666分的总成绩获得辽宁省高考文科最高分,将进入北京大学中文系读书。网友评价“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也有人认为她“病得不轻”。今年9月,你们将成为同学,你会对她说些什么?她的经历让你对中国教育产生了怎样的思考? 雯玲:刘丁宁蛇年高中“状元”,创造一段传奇;退学香港大学,亦是一段传奇;马年蝉联“状元”,又续一段传奇。将这些传奇紧密衔接在一起的,其实是刘丁宁的追梦之旅

9、与无奈坚持。刘丁宁的选择,是不同文化氛围和环境下,理想和现实冲突的结果。首先是环境的冲突,陌生环境下每个人都有心理不适应、想要回家的感觉。其次是文化的冲突,香港和内地的文化氛围不一样,可能个人的理想反差很大。第三,能上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一直是内地学子的光荣梦想,这种长期的社会导向也是影响选择的重要因素。而从刘丁宁个人来看,她想追寻更纯粹的国学,从语言环境、人文氛围来看,当然会觉得在北京大学才是和“我们”一样的。不管怎么讲,我们都要尊重她的选择。刘丁宁的选择说明她懂得放弃,这是一种勇气;而且她有能力去追求自己的梦想,这更值得尊重。不过,对于有选择的人来说,在懂得放弃的同时,也应该懂得坚持,坚持更

10、是一种勇气,毕竟放弃也是要有成本和代价的。此外,刘丁宁的选择还是有些匆忙,还是应该注重调整理想和现实的冲突。如果北大不适应她,她会怎么办?难道还回去复读吗?也许你会说,刘丁宁可以在港大读完本科后,再来考北大中文系的研究生,不是更好吗?我不否认这是一条可供选择的路径,但每个人在追梦的过程中,选择的路径是不一样的,刘丁宁这样选择,是她的自由。而且她在这种自由的路径选择中成为了自己的挑战者和胜利者。我只是希望北大能对她伸出橄榄枝,拥抱这位梦想的追求者。在这个新闻事件的背后,我更希望高校与高校之间有一种优秀学生转校的畅通机制,或像国外,有多个大学向同一个优秀的学子发出录取通知书,以供学子有更大空间的选

11、择权,而不是现在高招中的非此即彼。只要高考改革涉及这一类的人性化选择,也就会少了刘丁宁“高四”不必要的折腾和无奈的坚持。 晓军:你在高一的时候在校报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去比天空更遥远的地方,那时候你的梦想是上中国人民大学学习经济金融,而现在走进了北大中文系,你觉得自己是否实现了自己的梦想?还有,你喜欢古代文学家李白苏轼,也喜欢近代作家鲁迅老舍,韩寒、郭敬明这样的青春文学写手同样受到你的追捧,你觉得娱乐时代文学应该怎样选择? 雯玲:那时候梦想是学习金融,大概是那时候比较拜金,对钱这方面比较敏感,一看到金融就幻想着自己手握大把大把的钞票咧着嘴笑。现在自然是没有这种幼稚的想法了,但是对经济与金融学的向往

12、一直都没有消失。分数出来后,报考北大也填报了几个志愿,大概是校方觉得我的语文分数高,所以就被中文系录取了吧。高中以前,我并不是什么特别优秀的学生,小升初考得一塌糊涂,初中三年的努力,自己的名次好不容易从班级二十多名有了一点点的提升,最后稳居全班第三名。中招考试599分,这个分数对我来讲应该说是失败了,一下子把我的自信心扫得无影无踪。也许,我总是缺乏自信,有时候失败了总会这样想,人大可是全国名校啊,凭着你的水平会考上吗?越是这样想越是陷入到自卑的泥潭中不能自拔,太患得患失,把成功看得太重要,经不起打击,注定我要跌入深渊。于是我开始尝试着去改变,慢慢地走向成熟,渐渐地学着告诉自己要淡定地面对生活和

13、学习中的风风雨雨。我对自己说,不要太焦虑太悲观,一颗平常心最重要。每一次考试,我不再为自己可能遇到的失败唉声叹气,而是用可能的成功来激励自己。我对自己说,抱怨生活是没用的,因为生活根本就不知道你是谁。生活是一面镜子,你对它微笑,它才不会哭泣。于是,卷子发下来以后,我不再面对少得可怜的分数大声哀叹试卷太难题型太变态,而是认真地拿起笔看看自己究竟错在哪里。如果不抬头,怎么会看到远方?在我们班里,我进班的分数并不是最高,可能是我这种良好的心态,让我在最后的高考中胜出,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网络成就了文学的繁盛,同时也预示了传统文学的失落。书店里,纯文学书籍已经成为“配角”,但我并不认为读书的人就少了,

14、因为网络和通讯业的发展改变了人们传统的阅读方式。有人开玩笑地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电子书是人类进步的电梯。不少人觉得传统的纸质阅读不方便,购书成本高,而通过网络“点播”自己心仪的书籍则要方便快捷得多。传统文学不受欢迎的原因还有作家的因素。作家出现了“明星化”、“贵族化”的倾向,通过一两部作品成名之后,急功近利之心渐起,身为作家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感却越来越少。有人戏称,现在一些作家,整日忙着做嘉宾当评委,剪剪彩题题词,越来越像明星;而明星则出书写成名故事、人生经历,越来越像作家。出名要靠炒作,出书要靠运作,文学界越来越有娱乐界的味道。正如时下一些娱乐晚会越来越不受欢迎,而学术讲坛类节目大放异

15、彩一样,受众的口味和需求也在不断提升,因此作家特别是青年作家在解构传统的同时也要建构更有责任的文化价值观。 晓军:北大中文系并不培养作家,因为创作能不能教,这是一个全世界都争论不休的问题。文学是一个“门槛很低,堂奥极深”的专业,你今年才16岁,是否要走文学的道路?你对自己的人生有着怎样的规划和打算? 雯玲:四年前,著名作家刘震云在北京大学中文系百年系庆大会上的演讲上说,北大中文系不培养作家,但是一个作家上不上北大中文系,对于他的路能走多长,那是非常重要的。北大中文系教授陈平原也说,中文系不培养作家,我们培养的是有志趣、有修养的人,但不一定是创作人才。很多东西都不能刻意去追求,就像有位少年到少林

16、寺学武功,师傅没有教他武功,而是让他每天双手提着尖尖的水桶去挑水。三年过去,当少年再次要求师傅教他武艺时,师傅哈哈大笑着说,你的武艺已经日益精湛,不信你扔下水桶跑起来试试看。少年扔下水桶,果然疾步如飞。我热爱写作,也会坚持下去。今年高考语文选择题第6题由于是新题型为文言文断句,我出现失误,作文打破规则,合作双赢应该可以得满分吧。将来是否走文学的道路现在回答似乎还为时尚早。大学不是研究院,课堂也不是实验室,北大中文系文学教育的背后,隐藏着一个时代风云的影像,一代人精神的塑造,在这个讲究实效、蔑视玄思的时代,文学教育危机四伏,却又充满生机。北大中文系在其历史发展的每一阶段,都吸纳和涌现过一批著名的学者,有的是属于大师级的人物。如林纾、陈独秀、鲁迅、周作人、钱玄同、刘半农、胡适、沈从文、吴组缃等,产生过大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