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国祥理想课堂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79264943 上传时间:2019-02-16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干国祥理想课堂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干国祥理想课堂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干国祥理想课堂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干国祥理想课堂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干国祥理想课堂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干国祥理想课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干国祥理想课堂(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朝向共识文干国祥放弃漫步,练习舞步用新教育有效教学框架束缚自己、规范自己。以期终有一天达到教育的自由之境,即从心所欲而不逾规。从习惯于讨论“怎么教”,回溯到先讨论“教什么”。从“教什么”追问到“文本的核心价值”其价值侧重在内容所蕴含的人文价值,还是形式所蕴含的表达价值?或者可提供作某种操练的材料价值?这三者,就是把教学内容分别侧重于精神思想、表达智慧、阅读程序。从“文本核心价值”的辨析开始,区分不同的文体,以及两类经典文化经典与教材典型。前者如枫桥夜泊,后者如中国石拱桥。不仅“知其然”(内容),而且“知其所以然”(内容形式)。不仅读懂这个文本(内容形式),而且在读懂的过程中朝向“学会学习”(程

2、序、方法)。课文无非是个例子,这个例子能够说明哪些“道理”(语文知识)?课文不仅仅是某个道理的举例,它还是一个语文全息图,它包容了几乎全部层面的语文问题。我们真正关注的,不是一堂课,而是整个课程。课程,就是我们穿越的这段旅程中的全部:意愿、计划、资源、行动、反思、建构下的经验。课程就是“道”,就是被我们用脚走出来的道路。课程,就是通过这条道路,走到道路终端的那个人。他就是我们思考的这个课程。训练有素有效教学框架旨在让教师成为一个训练有素的专业者,同时也旨在让学生成为训练有素的学习者,成为一个成熟的、独立的、自主的学习者,能够带着自己的观点、解读走进课堂。训练有素不仅指外显学习行动的训练有素,更

3、是指内在思维的训练有素。训练有素包括完备独立的预习,成熟的小组学习,课堂上的倾听与应对,提问诘问辩论,完成作业和作品等若干方面。训练有素不可能靠一堂课的要求完成,事实上,它是一个长久的训练工程。它是对学习形式的高度自觉与执久关注。理论是灰色的,一朵绽放的花里有一千个未说出的真理。敬畏并服从于事实,理论只是帮助我们理解事实的工具。我们的艰苦练习只为向世界开出一个属于自己的花,在那朵花里有着所有穿越过的词语与理论,但永远不会有一个词语,足以解释它的全部。它既是一个全息的文本,又是一首关于存在意义的诗篇。快速备课的奥秘解读文干国祥 因为研究的需要,我经常需要在一两个小时内完成备课(从接到题目,搜寻资

4、料,布置详尽的预习,完成PPT制作等),并且有时还需要将所备的教案发给老师,然后由我借班上课展示成案例,供大家批评研讨。 这些课自然有得有失,有成有败,因为研究的目的从来就不是为了表演,或显示教师个人的技艺,而是为了提供研讨某个主题所需要的素材。譬如为了研究古诗词在小学怎么教,能够教到何种程度,我们就进行了数十次的研究,有时甚至还会作向禁区闯一闯的探索。 因为这些课大都还算成功,所以引发大家另一个更感兴趣的话题:如何在没有试教的情况下,更如何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高质量备课并上出一堂好课? 这个奥秘说得最简单就只有四个字:训练有素。 说得具体一点,就是按照最科学也最经济的流程进行备课的每一个环节

5、,不仅规定每个环节必须注意到哪些因素,而且还得自我约束在每个环节所费的时间。尤其注意不能将平时某项技能的修炼与备课实战混淆起来,也因此不为备课流程中的任何一个环节耽搁整个进程譬如许多老师就往往为第一个环节解读课文无谓浪费大量的时间,结果是丧失了对教学的整体把握。这样的老师往往为寻找一个新奇的解读而一天天地泡在一个文本上,挖空心思,想弄出点花样来,甚至为了新鲜,足以刺激眼球,不惜在解读上走“邪路”,也就是有意无意地通过误读课文来取得刺激性的效果。 事实上,解读的奥秘有两个,一是平时在此方面的专门修炼,另一个就是借助已经完成的大家解读。 任何文体的课文,或者任何类型的知识(譬如数学中的分数的认识,

6、科学中的光合作用,物理中的惯性定理等),往往都是人类已经积淀下此方面程序性知识和实质性知识的富矿。无论是古典小说的研究,还是古代诗词的研究,或者神话研究,散文研究,我们一个人想要在一时片刻就从零点开始独个苦心冥想,其实是走不太远的,既然它们是我们工作中经常性要遭遇的难题,就不妨在平时费点时间对此方面的知识有一个专门的“攻坚”。一旦攻克一个堡垒,那么从此之后此类知识就不会再让你每次遇到就挠耳搔腮这就叫平时修炼内功。内功一旦修炼成功,真是无往而不胜,随着时间的推移,你甚至能够在读大家的解读时,产生新的灵感与意见。 读其他人的现成解读尤其是大家、大师的解读,从他们的解读中梳理出现成的可用的成果,这是

7、最便宜最可行的一条道路。我们教师固然需要具备独立解读的能力,但是毕竟我们无须做文学批评家,无须做数学家或者物理学家,我们是最精华知识的传递者,如果什么知识都必须是我们原创才能给孩子们,那么我们的学生所得就会非常非常有限了,他们会因为我们的自负与固执而丧失真正学习的机会。我的意思是说:与其我们杜撰不可靠的解读,那么何如把他们引向大家解读呢?当然我下次还要再讲,“大家解读”不能代替学生自己的探索,否则学生最终会成为一个知识的高消费者而不是创造者。 自己平时的修炼是无止境的,而网络时代搜寻一个文本的合宜解读实在是太方便了。输入几个关键词,互联网就会为我们找到数百条信息有时信息太多时,为了更准确地定向

8、寻找,要有意识地创造性地改变关键词,同时输入几个关键词用空格隔开,以搜索到自己想要的信息。长久的寻找会让你培养出一种对信息的敏感,你会几乎直觉地判断出哪些条目是不必打开的,而哪些则是应该打开看看的。 在解读的层次上,一般来说其他人的教案与实录是不值得打开的,哪怕是名家的实录也一样。先读名家教案现在已经成了束缚老师们的一个陋习,这和以前束缚于教参解读在原理上是完全相似的。而文学批评名家的解读,是最值得打开来的其实名师们也一样是袭用那些解读成果的,在解读上,名师不名,事实上就小语界而言,没有任何一个名师够得上解读方面的名家资格。 想要让学生从你的教学中获得更多,你自己就需要比学生所能知道的拥有得更

9、多,所以你要尽你所能,深刻地把握这个知识,而不要以“我所教的只不过是小学生”为借口,拒绝对知识作深入地了解。 什么时候算是完成了一个解读?这个标准不是写一篇解读文章,事实上除非为了向大家提供教案,否则我连一个多余的字也不会写出来。但必须达到的是我心中对这个知识(这个文本)有了一种洞察,我知道我以自己的理解方式把握住它了请记住,不像是数学题目可能存在最终的惟一正确解,大多数知识是不能穷尽的,所以理解是以自己的彻悟为准绳的。但是这个解读是绝对没有必要受制于可教性的范围的,只是作为备课,我们不能在这里消耗太多的时间,必须克制自己一课定天下的哗众取宠念头,而只以追问自己是否在内心理解了这个知识为惟一的

10、标准。 一定要养成(规定)自己在半个小时左右,一般不超过一个小时的时间内完成一个文本的解读的习惯。要命令自己必须如此。只要想到你事实上几乎每天都会遭遇新的文本,而每一次遭遇你不可能有多于一个小时的解读时间,你就知道这种自我规定有多么重要了。当然,在进行专项技能训练的时候你可以超越这个规定,但是专项技术训练是为了让自己更快速而不是更磨蹭,所以快速完成解读,与正确深刻的解读同样是你必须达到的目标。 如果说解读是一个向外无边际搜寻(只限制于节约时间这一条件,譬如自己规定只用二十分钟搜索资料摘录精华,并自己理解咀嚼),那么接下来的就是要把这个成果向内,让它戴上教学目标的脚镣进行舞蹈更适当的比方是按照课

11、堂教学的节奏迈出舞步。快速备课的奥秘制订目标文干国祥解读一个文本,虽然会出现多元解读,即大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尴尬情况,但是要在多种解读中寻找一个较合宜的解读,或者比较几个解读中哪一种更有说服力,这还并不算是最难的。从某种意义上,它是“实然”(实际怎样),有着确凿的答案。但是教学目标却与此不同,目标总是“应然”的。同一文本,甚至在某个解读成为临时性共识之后,不同立场的人,仍会把它用作不同的“道具”,来实现不同的教学目标:或者用来训练朗读的材料,积累识字的材料;或者用作理解某一文体体裁特征的材料;或者用作写作示范;或者用来思想教育;或者用来作解读训练的待解剖的“尸体”同样是思想教育,一个激进派

12、和一个保守派可能在前一个大唱赞歌的时候,后一个却在那里诅咒不停;同样是阅读训练,一篇现代小说这个老师在讲人物形象、小说情节和环境描写,而那一个却在讲意识派或者心理变态问题多元解读,再加上可能更为任意的多维度的教学目标设定,语文教学在课堂教学之前,便已经陷入迷雾阵中,辩不清东南西北了。而这事实上是当前教学的真实处境。以下图示,表明了我们在制订一个教学目标时所要注意到的若干个方面。这里既有消极的限制因素比如学生年龄、学生基础,也有积极的创造性因素,如教材蕴含的价值和教师的设计组织创意:也就是说,任何一个文本,它是整个课程(课程标准及其教材体系)这有机整体的一个部分,而不是一粒单独的沙子。在设定教学

13、目标时,也不应该把它当成完全独立的沙子,只从文本本身来思考目标和内容。另外,因为特定年龄儿童的接受能力,以及前面所学基础的有限性,任何一个具有丰富教学蕴含的文本,面对不同基础和年龄的儿童,不能不有所取舍维有能被学习到的,才是合适的。所以同是杜牧江南春一诗,若放在三年级,就只能以情感朗诵、还原画面、字面浅层理解意思作为目标;而放在五六年级,以上目标就相当于A类目标,可以通过自学或在学习初期很快得以顺利解决,作为教学的核心目标,将放在对诗歌作进行更细致的分析:从意象的选择、画面的布局上,体会“江南春”画卷的优美、繁荣;进而,从南朝佛寺的兴盛,感受历史的沧桑,理解对唐朝崇佛者的讽喻具体地说,由一个文

14、本展开的教学,在教学内容(即教学目标所指向的具体教学)上,可以由以下这多个方面来思考(以杜牧江南春等为例):文本内容江南风景之美对历史沧桑的叹惋对唐朝人侫佛的讽喻文本形式“千里”领起的独特长卷描绘法绿、红等借代手法典型意象的组合诗中的起承转合法借古讽今的一般结构“多少”这一独特的提问法阅读程序与策略鱼骨图梳理法常规段落中心法任何冠以*阅读法或阅读模式的方法问题解决模式教学形式小组合作式活动探索式实验式对话式论文答辩式以此对照一下教学实践及各种声音,我们可以发现,不同的教育者、教育流派,在教学内容上各有不同的侧重(即隐含有不同的教学目标):通行公开课课堂教学内容:重文本内容与教学形式轻文本形式与

15、阅读程序语文理论专家的建议模型中的教学内容:重文本形式与阅读程序轻文本内容与教学形式香港等地的教学模型中的主要教学内容:重教学形式与阅读程序轻文本内容与文本形式新教育语文教学:在整体课程上诸元素并重在具体单元及课堂中看文本价值所在,以及学生所需综而言之,我们在设定目标时,不能只从“完成文本解读,并把解读结果传递给学生”这样的最传统的思路来考虑,甚至也不能仅仅停留于“教学生经历解读的过程”这种模式上经历解读过程显然是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但是如前图所示,教学目标所蕴含的远比这个要复杂与深刻。以上两个图表如果能够成为一个教师的教学程序,即在拿到教材并完成初步解读之后,在制订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时,能够快速地从以上几个方面进行自动化的思考,那么事实上这也只是一刹那间的“惯常反应”而已。但这种程序化的反应,却要求我们平时在课堂上“放弃漫步”,而按节奏、按框架要求进行一步步“枯燥”的练习,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