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圩村初步调研的思考——郑一驰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79235877 上传时间:2019-02-1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52.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前圩村初步调研的思考——郑一驰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前圩村初步调研的思考——郑一驰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前圩村初步调研的思考——郑一驰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前圩村初步调研的思考——郑一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前圩村初步调研的思考——郑一驰(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前圩村初步调研的思考 (郑一驰)近几年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呼声越来越高,而新农村的建设也在这片呼声中越来越受到国家以及地方的重视,新农村成为我们新时期大学生村官贡献青春的重要“战场”。在通过组织部门考核,我有幸被选聘成为2012年的大学生村官,我对即将在农村这片有着巨大发展潜力的热土上发挥作用而充满期待。 我很庆幸被分在了我们这里的第一大村王集镇前圩村,位于泗阳县王集镇的东北部,离中心镇区有20里,是本镇最远的一个村。刚开始知道前圩村很远心中还很忐忑,但是,去了以后才知道这里发展的非常好,周边的环境以及一栋栋小楼让我看到了一个正在发展的前圩。全村占地面积3600多亩,耕地面积3111亩。全

2、村共有7个村民小组,共有4036人,其中党员145人,外出务工人员1600多人,留守的多为老弱病残或者是种地的妇女。前圩村在08年建立了自己的蔬菜基地华泰蔬菜基地,共占地600亩;养羊大户庄恒民共养羊600余头,养鸡大户沈舒娟共养鸡2000多只,造福了当地的好多村民。在前圩,刚刚兴起的三个木材加工厂以及两个服装企业为当地村民解决了工作上的问题,缓解了他们的经济压力。前圩村的在修道路(11斗渠路)2公里,待竣工后前圩村就能实现道路全通,方便村民出行。前圩村新建小区住宅110套,面积达到15400平方米,该小区改善了人们的居住环境,使住房更加城市化、规模化,生活习惯将形成质的变更;前圩村正在发生巨

3、大的变化。虽然前圩村近几年在快速的发展,但是问题也是存在的。村中共有贫困户110户,比2010年的104户又多了几户,我想为什么经济在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在普遍提高,而贫困户的数量却居高不下,并且有增加的趋势,是我们必须予以重视以及尽快加以解决的问题。村中享有低保的有63家,共111口人,就这种现状来看,村里还有很多依靠低保过日子的村民,怎样才能让他们有固定收入,而不是仅仅依靠低保来过日子是我们应该予以重视的问题。作为大学生村官,我想我应该找到原因并为他们寻找就业的途径,解决他们的收入问题。其实,在2010年的时候,前圩村是一个村经济较为薄弱,没有工业企业,只有较少几家手工业厂,经济带动力有限

4、,村集体经济发展较为滞后的村。由于国家越来越重视新农村的发展,制定了很多有利于农村发展的政策,在新政策下,前圩村兴办了很多企业,既解决了剩余劳动力,又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许多村民都过上了好日子。作为新任的大学生村官,我想我接下来应该做的是:第一,我会深入了解各个企业的发展情况,木材加工厂以及服装企业的运作情况时刻关注着,销售的方式以及所面向的对象,在企业有良好运作的情况下,可以扩大再生产,精加工,精包装,销售的对象可以面向一些大客户,这样一来既能够带动企业的再发展,也能为当地解决一些剩余劳动力的问题。第二,在农业这一块,对于秸秆焚烧这种现象,一方面要向村民们宣传带来的不好的影响,另一方面也要

5、积极为他们寻找更加有利的途径来处理这些秸秆,到了秸秆焚烧的季节更要加强宣传的力度,尽量减少秸秆焚烧的村户;前圩村的华泰蔬菜基地现在也发展的很好,怎么样在这个基础上寻求突破,因地制宜的种一些有机蔬菜也是我需要关注的问题。第三,就是前圩村的贫困户问题,我想一个地方发展的好不好,不是看已经发展的,而是看没有发展的,同样,一个村的经济发展也是看贫困户的数量有没有减少,怎么样实现零贫困,让贫困户不再只依靠低保来过日子,让每一家都可以有固定收入,过上小康生活,关系到前圩接下来几年的经济走向。现在的前圩村依然有几十家是依赖低保过日子的,那么,接下来,我会跟随书记去了解情况,看看这些低保户为什么没有固定的收入

6、来源,是因为遗留人口都是老弱妇产,还是其他原因。可以根据每家人口的数量,为他们提供就业的机会,联系当地的企业、商铺,为他们搭好就业的桥梁。如果家中遗留的都是老弱妇产,那么,对于这种村户的问题,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找到遗留的问题和家中青壮年出去打工是否有关。总之,要调查的问题还是很多的,要解决的问题也是很多的,我会在两委班子的领导下,多慰问贫困户,找出问题所在,解决遗留人口的就业,养老,上学等问题,让他们尽快走出贫困的阴影,能够有固定的收入与稳定的生活。说了很多,其实到底能不能实施,能不能做好,还需要我多积累经验,多下村调查,这样才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结合领导的帮助,制定出完全适合并且能有所成效的发展规划,把前圩村建设成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王集第一大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