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79228336 上传时间:2019-02-16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3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浙江省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浙江省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浙江省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浙江省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省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年高三试卷嘉兴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地 理 考生须知:1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学校、班级、姓名及准考证号。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卷上无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科学家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来源于月球的尘埃比地球上的尖锐,主要原因是月球表面 A侵蚀和搬运作用弱 B搬运和沉积作用强 C风化和侵蚀作用弱 D沉积和内力作用强玛纳斯河山麓冲积扇是天山北麓规模最大的冲积扇,由南向北发育有多期冲积扇,不同时期形成的冲积扇之间

2、有明显的阶梯状陡坎。玛纳斯河山前冲积扇地区第四纪活动断层发育。下图示意玛纳斯河山麓冲积扇的发展演变。据此完成2-3题。2下列关于玛纳斯河山麓冲积扇特点的描述,错误的是A.地势由南向北倾斜 B.组成物质从南到北总体由粗变细C.耕地分布南多北少 D.扇体边缘有大量地下水溢出3从各期冲积扇的位置和形态变化推测,诱发该冲积扇发生Fl至F4四期演变的地质作用,最可能是A. 风力搬运、沉积作用 B. 变质作用 C. 冰川搬运、沉积作用 D. 地壳运动下图为2018年1月2日至4日雨雪分界线分布图,完成4-5题。4.引起图中雨雪界线变化的天气系统是A.冷锋 B.暖锋C.气旋 D.准静止锋5.影响图中曲线“东

3、部稀疏西部密集”的原因最可能是A.纬度高低 B.冷空气强弱C.地形地势 D.距海远近富铝土是指土壤形成过程中铁、铝等成分相对富集后的一类土壤的总称。其在我国分布广,包含多种土壤类型,并具有下图所示的过渡关系。完成6-7小题。6影响富铝土形成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成土母质 B气候 C生物 D地形7下列土壤类型中,铁、铝相对含量最高的是A赤红壤 B砖红壤C红壤 D黄壤一般面对河流下游,左手方视为左岸,右手方视为右岸。下图是某条河流的剖面图,箭头为图示区域全年正午太阳来向(遮蔽区范围随季节有变化)。读图,完成8-9题。8. 图示区域可能位于A.北纬45附近 B. 北纬20附近 C.南纬45附近 D.南纬

4、20附近9. 根据图中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为河流右岸 B.河流自东向西流C.遮蔽区最大在1月 D.遮蔽区最大在7月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2018年11月,浙江、安徽两省对新安江水质跨省保护达成新的协议。为此,安徽省黄山市三产结构由11.446.342.3调整至9.839.051.2。下图为新安江部分流经地图。完成10-11题。10加强水质保护是因为新安江可以A调蓄洪水 B调节气候 C发展航运 D提供水资源11为了更好地保护新安江,黄山市产业的调整方向可以着重发展A网箱养鱼 B畜禽养殖 C服装加工 D生态旅游每年10月8日前后,为“寒露”节气的开始。寒露的意思是气温较

5、低,地面的露水冷,快要凝结成霜了。“寒露”前后,是华南晚稻抽穗扬花的关键时期,这时如遇低温危害,就会造成空壳、瘪粒,导致减产,通常称为“寒露风”。完成12-13题。 12.“寒露时节人人忙,种麦、摘花(棉花)、打豆场”,这场景最有可能出现在 A.长江三角洲 B.青藏地区 C.华北平原 D.东北平原13.“寒露风”对双季晚稻危害很大,下列防御措施正确的是 科学运用寒露风预测,合理安排生产 将保温剂喷在叶面形成膜状,抑制水分蒸发,减少耗热 选育抗低温高产品种 在冷空气来临前,采用夜灌昼排,以水调温 A. B. C. D.下图为2015年河南省承接我国东部产业转移水平的空间分布图,值越高,代表越能吸

6、引产业转入。完成14-15题。14河南省承接的产业类型主要是A技术指向型 B劳动密集型 C资金密集型D市场指向型15河南省承接产业转移水平存在空间差异,主要影响因素是基础设施市场需求 投资环境气候资源AB CD下图为非洲乞力马扎罗山部分自然带俯视图,某登山队沿图中虚线进行登山活动。完成16-17题。16甲自然带是A热带雨林带 B高山荒漠带C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17沿登山线路的自然带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的A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B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C垂直分异规律 D地方性分异规律下图是中央气象台发布的某次台风影像图。完成18-19题。18.图中涉及到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有GPS RS

7、GIS A. B. C. D. 19.利用该台风灾害前后的我省遥感影像,可判读和分析出本次台风引发的雨涝灾害状况 导致的经济损失数额引发的地质灾害状况 遭受灾害的人数A. B. C. D. 读德国示意图,完成20-21题。20鲁尔区位于图中的A. B. C. D. 21. 图示北部沼泽的主要生态功能有美化环境 保持生物多样性 旅游观光 涵养水源 改善航运A BCD木兰陂位于福建省莆田木兰山下,木兰溪与兴化湾海溯汇流处,是世界灌溉工程遗产,至今仍保存完整,并发挥着水利作用。拦河坝是木兰陂的主体工程,坝上设水闸,可按需求提闸、落闸,配套部分为输水沟渠和海堤。木兰陂建成前,木兰溪下游平原受溪洪和海潮

8、之患,木兰陂建成后才成为鱼米之乡。为了发挥综合效益,当地政府正在新建宁海闸水利工程。结合下图完成22-23问题。22宁海闸建成后对木兰陂的影响,正确的是阻挡海潮上溯,减少海水对木兰陂的破坏抬升木兰陂附近地下水位,缓解木兰陂附近地面下沉抬升木兰陂以上河段水位,减少木兰陂以下河段泥沙淤积降低木兰陂上下游水位差,减弱泄洪和放水对木兰陂的冲刷作用A B C D23木兰陂对当地农业发展的影响包括减小灌溉面积减少洪涝造成的损失改良土壤,增加耕地发展渔业A B C D黄土塬又称“黄土平台”,黄土桌状高地,塬是中国西北地区群众对顶面平坦宽阔,周边为沟谷切割的黄土堆积高地的俗称。读图回答24-25题。24.为合

9、理利用土地、保持水土,下列做法正确的是甲地打坝淤地 乙处整修梯田 丙处修建水库 丁处平整土地A. B. C. D. 25.如果不施加人为措施,若干年后塬面边界有可能变为A.a B.b C.1020米等高线 D. 1010米等高线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分)26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0分)材料一欧洲西部自然条件多样(图1),人口稠密,农牧业发达。图2为2013年丹麦农业产值结构统计图。材料二冬季亚洲高压势力强盛,2015年1月28日至3月2日,图1中甲地遭遇50年一遇的暴雪袭击,其积雪厚度达2米。(1)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受板块挤压的影响,地中海面积将_(“扩大”或“缩小”)

10、,亚平宁半岛多_(地质灾害)。该区域西部海岸线曲折的主要外力作用是_。因流域内降水_,河流流量变化较小,莱茵河航运条件较好。(4分)(2)乙地的巴黎盆地是法国主要的小麦产区。与该国西海岸相比,乙地小麦种植的有利气候条件是 、_。丹麦农业产值结构的显著特点是_;影响其产值比重的社会经济因素是_ _。(4分)(3)分析甲地该时段降雪量大的原因。(2分)2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10分) 材料一:我国东北地区简图。材料二: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双峰林场地区的海拔1200米以上,冬季多雪,积雪期长达7个月,年平均积雪厚度达2米,被誉为“中国雪乡”。 “雪乡”位于张广才岭的东南坡,三面环山,每年冬季

11、,北面袭来的西伯利亚寒流和南来的日本海的暖湿气流在此交汇。(1)松花江下游河段的流速_,其影响因素是_。制约其航运价值的自然原因_。(3分)(2)甲地发展畜牧业的自然优势条件是_,过度发展带来的主要生态问题是_。针对乙地区以_为主的工业体系,其工业调整方向是_。(4分)(3)简析双峰林场雪期长、积雪厚的原因。(3分)28.【加试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018年9月15日,委内瑞拉总统到访中国进行国事访问,下图1为委内瑞拉地理位置及相关资料,阅读并回答问题。第28题图1材料一 马拉开波湖,是南美洲最大的湖泊。湖水原本仅通过一条狭窄的水道同加勒比海连接,海水很难进入湖区内。但为了发展湖内的采

12、油业,50多年前人们开始将连接外海的水道拓宽、挖深,并定期清淤,湖水含盐度为1538。材料二 马拉开波湖被誉为世界上最富饶的湖泊。放眼望去,湖上井架林立。马拉开波湖的渔业资源也十分丰富,盛产鱼虾。湖边的许多地方还搞起了水产养殖。湖岸四周有大片牧场,是委内瑞拉最重要的畜牧业基地。近几年,湖内许多地方由于污染已不能游泳,污染的湖水甚至都不能用来灌溉周围的农田。材料三 下图2为图中两城市:马拉开波市(海拔65米)和加拉加斯市(海拔 835 米)的气温(单位:)和降水(单位:mm)统计图。第28题图2材料四 马拉开波市原为出口咖啡和农牧产品小型港口,1918年因马拉开波湖发现大量石油而飞速发展,10年内成为著名的石油城,湖区原油产量最高时占全国总产量2/3。(1)结合材料一,描述马拉开波湖的水文特征(3分)(2)分析马拉开波湖污染严重的原因(4分)(3)据材料三分析马拉开波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