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知识归纳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79227634 上传时间:2019-02-1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28.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三化学知识归纳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初三化学知识归纳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初三化学知识归纳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初三化学知识归纳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初三化学知识归纳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三化学知识归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三化学知识归纳(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三化学知识归纳一主要概念1、 分 子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一般讲气体分子,如O2分子,CO2分子) 2、 原 子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一般讲金属原子,如铜原子,铁原子)3、 元 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4、 混合物由不同物质(分子)组成的物质,如空气,食盐水等 5、 纯净物由同种物质(分子)组成的物质,如氧气,二氧化碳 6、 单 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如铁(Fe),氧气(O2),氢气(H2)7、 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如食盐(NaCl),硫酸钾(K2SO4)8、 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如水(H2O),二氧化硫(SO

2、2)9、 酸 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都是氢离子的化合物,如硫酸(H2SO4),盐酸(HCl)10、 碱 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都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如氢氧化钠(NaOH),氢氧化钙Ca(OH)211、 盐 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如碳酸钠(Na2CO3),氯化银(AgCl)12、 物理变化变化时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13、 化学变化变化时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化14、 化合反应由多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A+B C (例子见后面的方程式汇编)15、 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多种物质,A B+C+(例子见后面的方程式汇编)16、 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

3、。 A+BC B+AC (例子见后面的方程式汇编)17、 复分解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AB+CD AC+BD (例子见后面的方程式汇编)18、 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19、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反应速度,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会改变的物质.20、 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溶质的质量.21、 溶液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二、主要反应的现象及化学方程式1、碱式碳酸铜(又称铜绿)受热分解: 绿色物质变黑色,管口有水珠出

4、现,生成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u2(OH)2CO32CuO + H2O + CO22、在空气中点燃镁带,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白色固体. 2Mg + O22MgO3碳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 + O2CO24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S + O2SO25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放出热量. 4P + 5O22P2O56铁在氧气中燃烧: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瓶底应铺少量水或沙,以防止熔化的生成物炸裂瓶底) 3Fe + 2O2Fe3O47氢气燃烧:发出淡蓝火焰,用冷而干燥的烧杯罩在火

5、焰上方,烧杯壁有水珠出现. 2H2 + O22H2O8一氧化碳燃烧:发出蓝色火焰,生成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CO + O22CO29甲烷(CH4)燃烧:发出蓝色火焰,产生气体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遇冷有水珠出现. CH4 + 2O2CO2 + 2H2O10氢气还原氧化铜:黑色固体变红色,管口有水珠出现先通氢,后加热;( 防止氢气不纯加热发生爆炸)垂危撤灯,冷撒气.(防止热的铜又被氧化成氧化铜) H2 + CuOCu + H2O11碳还原氧化铜:黑色固体变红色,生成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 2CuO2Cu + CO212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黑色固体变红色,生成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6、 CO+ CuOCu + CO213电解水:阳极产生一种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O2),阴极产生气体能燃烧,火焰为淡蓝色(H2)体积比H2:O2=2:1 2H2O2H2+ O2 三、三大气体的制取和收集1、氧气: 2KClO32KCl + 3O2 或 2KMnO4K2MnO4 + MnO2 + O2 或 2H2O22H2O+ O2用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实验注意事项(1)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防止产生水份倒流回试管底部,使热的试管炸裂)(2)试管夹应夹到离试管口1/3处(3)导管在试管里稍露出橡皮塞即可(4)实验完毕,应先把导管从水槽中拿出,再撤去酒精灯.(5)如用高锰酸钾制取,在试管口应

7、堵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试管.2、氢气 Zn + H2SO4ZnSO4 + H2 或 Zn + 2HClZnCl2 + H2用排水法或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实验注意事项(1)长颈漏斗管口应插到液面下(防止气体散逸)(2)所用酸应是稀盐酸或稀硫酸)(3)点燃氢气前,必须检验氢气的纯度.3、二氧化碳 CaCO3+2HClCaCl2+H2O+CO2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实验注意事项(1)反应装置与制氢气相同(2)不可用硫酸代替盐酸(因为生成微溶于水的CaSO4,阻碍反应的进一步进行)(3)不可用浓盐酸(因为浓盐酸有挥发性,可使产生的二氧化碳不纯).四、常见物质或离子颜色1、红色:金属铜(Cu)、

8、红磷(P) 2、红褐色:氢氧化铁Fe(OH)33、黑色:木炭(C),氧化铜(CuO),二氧化锰(MnO2),四氧化三铁(Fe3O4) 4、绿色:碱式碳酸铜即铜绿 Cu2(OH)2CO35、浅绿色:亚铁离子(Fe2+ ) 6、蓝色:铜离子(Cu 2+),氢氧化铜Cu(OH)27、黄色:铁离子(Fe 3+) 8、白色:除亚铁离子铜离子铁离子外的其它离子五、常见物质俗名及主要成分的化学式1、石灰石大理石水垢(主要成分)CaCO3 2、生石灰CaO3、熟石灰消石灰石灰水主要成分 Ca(OH)2 4、烧碱火碱苛性钠NaOH5、纯碱 Na2CO3 6、小苏打NaHCO37、蓝矾胆矾 CuSO45H2O 8

9、、绿矾FeSO47H2O9、金刚石石墨活性炭 C 10、沼气天然气(主要成分) CH411、酒精 C2H5OH 12、水煤气(CO 、H2的混合气体)13、食盐 NaCl 14、铁锈(Fe2O3)15、铜绿Cu2(OH)2CO3 16、食醋CH3COOH17、草木灰K2CO3 18、干冰(CO2)六、常见气体性质1、最轻的气体:H2 2、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前两种气体:N2(78%),O2(21%)。(体积分数) (地壳中最多的前四位元素:O、Si、Al、Fe)3、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SO2,NH3 4、有毒的气体:CO,SO25、可溶于水的气体(即不可用排水法收集的气体):CO26、能使澄清石灰

10、水变浑浊:CO27、在氧气中燃烧后能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CO,CH48、可用来还原氧化铜的气体:H2,CO9、混合后能发生爆炸的无色气体:H2和O2,CO和O2,CH4和O210、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的气体(即酸性气体):CO2,SO3,HCl11、碱性气体:NH3(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12、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O213、能使火焰熄灭的气体:N2,CO2七、常见干燥剂及可干燥的气体1、 浓硫酸:可干燥H2,O2,CO2,N2,CO,CH4,HCl,不可干燥NH3。2、 固体NaOH或生石灰 CaO :可干燥O2,H2,N2,CO,CH4,NH3,不可干燥CO2,HCl。3

11、、 碱石灰(固体NaOH 和CaO的混合物):可干燥及不可干燥的气体与第2点相同。八、常见沉淀1、 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的物质:BaSO4、AgCl(白色沉淀)2、 不溶于水,可溶于酸的物质:除KOH、NaOH、Ba(OH)2、Ca(OH)2外的碱;除Na2CO3、K2CO3、(NH4)2CO3外的碳酸盐。3、 蓝色沉淀:Cu(OH)2 4红褐色沉淀:Fe(OH)3九、常见离子检验1、 SO42+检验:取少量待检物于试管,加少量BaCl2溶液和稀HNO3,有白色沉淀产生。2、 Cl-检验:取少量待检物于试管,加少量AgNO3溶液和稀HNO3,有白色沉淀产生。3、 CO32-检验:取少量待检物于

12、试管,加少量稀盐酸,有无色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4、 H+离子检验:取少量待检物于试管,加几滴紫色石蕊试液,显红色。5、 OH-离子检验:取少量待检物于试管,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显红色。6、 NH4+离子检验:取少量待检物于试管,加少量氢氧化钠溶液,微热,产生刺激性气味气体,该气体能使红色石蕊试液变蓝。十、常见反应规律1金属与酸的反应 金属+酸 盐+氢气金属必须在活动性顺序表里排在氢前面的金属,酸常用稀盐酸或稀硫酸,不可用硝酸.2金属与盐的反应 金属+盐 新金属+新盐金属在活动性顺序表中应排在新金属的前面,且不可用K 、Ca、 Na这三种金属,因为这些金属会先与水反应,盐必须是可溶性的盐.

13、3碱和盐,盐和盐的反应 碱+盐 新碱+新盐 盐+盐 两种新盐反应物必须可溶,生成物必须有沉淀.4复分解反应中,生成物必须有水或沉淀或气体5铁在置换反应中,生成物里铁显+2价.十一、原子和离子间的互相转化 原子、阳离子、阴离子的判断方法: 得电子 得电子 阳离子: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带正电荷阳离子 原子 阴离子 原 子: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不带电荷失电子 失电子 阴离子: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带负电荷十二、溶液间的互相转化 加溶剂、升温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 加溶质、降温、蒸发水分十三、金属活动顺序及应用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金属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应用:(1) 用于金属与酸的反应:只有排在氢前面的金属,才能与盐酸或稀硫酸反应置换出氢气。(2) 用于金属与盐的反应: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