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景区道路规范

上传人:cjc****537 文档编号:79224048 上传时间:2019-02-1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地景区道路规范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山地景区道路规范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山地景区道路规范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山地景区道路规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地景区道路规范(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景区道路的总体设计 这种设计是在山地景区全局的基础上进行,主要分为平曲线设计和竖曲线设计。前者包括确定道路的宽度、平曲线半径和曲线加宽等;后者包括道路的纵横坡度、弯道、标高等。山地景区道路的线形设计要全面考虑造景需要,实现蜿蜒起伏、曲折有致,要尽量利用自然地形,确保路基稳定,减少工程量和对自然生态的破坏。 1) 山地景区道路有自由、曲线的方式,又有规则、直线的方式,形成不同的园林风格。在采取一种方式为主时,也要采取另外方式作为补充。 2) 山地景区道路能按其功能需要,运用变断面的形式。如转折处不同宽窄,坐凳、椅处外延边界,包括路旁的过路亭,及景区路和小广场相结合,宽狭不一,曲直相济,使园路

2、多变,可一条路结合休闲、逗留和运动于一体。 3) 山区景区道路蜿蜒曲折。为延长游览路线,提高游览趣味和绿地的利用效率,园路般设计为蜿蜒起伏状态,而在平坦区,一马平川,也需要人为创造条件配合山地景区的转折和起状。 4) 山地景区道路的交叉要:防止多路交叉,避免路况复杂,导向不明;尽可能接近正交,否则角度过小,不利车辆转弯,人行穿绿地,不利管理;要主次分明,在宽度、铺装、走向上有明显区别;应具有景色和特点,特别是在三岔路口,应形成对景为宜。 5) 无障碍设施。无障碍设施是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的基本条件,也可方便老年人、妇女、儿童等。现代山地景区道路,尤其大型公共绿地要按相关标准提供无障碍设施。 6)

3、 安全设施。山地景区道路受山区地形地质条件的限制,线形受限较大,存在较多的极限指标线形或组合。另外,由于山区山体较多,森林植被较好,乔灌茂密,因此,在较小半径的平曲线路段,容易造成视距不良。针对线形、视距不良较多的特点,应该根据线形、视距条件,同时考虑交通量、车速、交通组成等因素,合理选择标志结构形式,根据实际情况增设急转弯、连续转弯等警告标志,在极其困难路段恰当设置禁止超车、限速等禁令标志;同时视距不良的转弯起终点位置加设鸣喇叭等指示标志。另外,山区本身陡崖较多,对于此种特点,设计时不能单一地靠设置护栏来保证安全。对于曲线内侧、或废方较多路段,应尽可能放缓边坡,或通过填废方来实现路侧宽容。这

4、样既减少了护栏的数量,降低了工程造价,同时使路侧更为美观、更为安全舒适。2、山地景区道路平面设计 1) 道路的宽度。单行车道要大于35m,双行车道要在6065m之间,单人行道按081m,三人游步道可以225m。 2) 转弯半径,曲线加宽:考虑到景区内存在消防需求,通常转弯半径要在15m以上,以利消防车通行。同时,对单车道必须严格设置车道加宽,双车道在急弯处可采取单车道通行的方式而不加宽。 3) 山地景区道路:平曲线不可整齐划一,连续弯不应过多,道路交叉口不应距离在20m以内,分岔角度不可太小。3、山地景区道路竖向设计1) 在保证路基稳定条件下,尽可能运用原有地形减少工程量,景区内外道路要有良好

5、衔接,以便于排水。2) 应有38的纵坡,1520 的横坡。3) 舒适的游览坡道值要小于7,约1:15;短距离的步行坡道,坡度可陡点,容许在10左右,即1:10;景区道路在山坡时,坡度应大于6,应顺着等高线铺设盘山路,山地自行车道坡度小于8% ,汽车要小于12;无障碍道路的坡度,应控制在1:15之内。路面需进行防滑细部设计,较长坡道需设横坡,以便雨水不致沿着纵坡流泻。4) 人行坡度陡于10时,应设计台阶。台阶之踏面高度,应在815cm之间,长的台阶可取1012cm为宜;台阶之踏面宽度宜取28cm,台阶的级数应在8l1级,不可超过均级,否则需进行分级,中间设休息平台,平台宽应大于1m。实践证明,台

6、阶的尺寸应以15cmX35cm、12cmX30cm为宜。道路超高设置需考虑车速低的因素,不可超过2。4、山地景区道路结构设计 1) 面层是路面的顶层。它直接承担人流、车辆的荷载和气候作用的影响。所以必须坚固、平稳、耐磨,少尘土,方便清扫,应优选沥青混凝土路面。 2) 基层在路基上。它承受由面层传下来的荷载,同时把荷载传给路基。应具有相当强度,通常用水稳碎(砾)石、灰土及矿物废渣筑成。 3) 路基是路面的基础。它为道路提供了平整的基面,承受路面传下来的荷载,保证路面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若土基的稳定性不好,必须采取措施,确保路面的使用寿命。考虑到景区道路行驶车辆主要为小车的特点,路基压实度以不小

7、于90为宜。 4) 景区道路材料要实用。目前,新型材料种类较多,应优先选用接近自然、施工方便、可以修整的材料。如青石板、条板、豆石子、卵石及各种装饰石料的下脚料,都适合作为山地景区道路材料。5、山地道路景观设计 山地城市道路景观与平原城市道路景观的构成要素基本一致,而山地城市道路景观侧重于与山地原有形态地有机融合,侧重于对道路两侧山地地形地貌的保护和修复,侧重于道路景观环境设计与山势地形、路边地貌、临街构筑物和建筑环境特征的有机结合。它是在山地城市总体景观统帅下的道路景观系统,它要求环境景观在各个方面都符合山地特征,成为山景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5.1 尊重当地的自然环境 山地景区道路景观设计

8、首先要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尽量多利用当地的植物和树种,并尽力采用自然化的种植方式塑造道路景观系统。这样一方面可以减少日常养护和维护成本;另一方面可以更好的保持当地生物的生态特征,维护生态平衡。如局部地区植物资源匮乏,则尽可能的采用双行或多行行道树的配置方式,或将乔木、灌木、花、草及藤本植物综合配置的种植模式,尽量增加物种的丰富性,在可能的条件下发展生态效果更佳的片林种植,从而建立一个相对稳定的新植物群落。其次要尊重山地的地形特征和生态特征,山地景区道路的景观系统一般的道路景观更注重对道路安全的保护效果和结合山地地形特点形成的步移景移的观景效果。因此在设计时不仅要满足其基本道路交通功能、对山体

9、或坡地的保护功能以及工程技术等方面的要求,还必须重视研究如何使山地景区道路成为串联各景点的纽带,并成为观赏风景景观的最佳场所,从而充分展现山城魅力,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 5.2 重当地的历史和人文环境 道路景观作为山地景区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要遵重景区本身的历史发展脉络,尊重当地人的人文情感要求。因此在设计山地景区道路景观的时候,应该准确把握道路景观与周围自然环境和建筑环境之间的协调与共生的关系。当道路景观与一些具有人文和历史特点的建筑和景观发生联系时,应该以突出该人文历史景观为设计原则,此外路边环境小品的设计风格和特色、植物的构成和生长特点等等都能够体现地域文化的风格与特色。 在树种选择上,同样应该因地制宜、在可能的情况下选择当地的植物种类,这样不但可以突出地方特色,增加植物的成活率和降低日常维护成本,而且还能进一步体现当地文化内涵,反映地方环境特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社会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