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单县二中高三语文综合练1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79214136 上传时间:2019-02-1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9.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6单县二中高三语文综合练1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16单县二中高三语文综合练1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16单县二中高三语文综合练1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16单县二中高三语文综合练1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16单县二中高三语文综合练1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6单县二中高三语文综合练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6单县二中高三语文综合练1(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6单县二中高三语文综合练习(十六)第卷(共36分)一、(每小题3分,共15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3题。青纱帐是属于北方的,它粗犷、豪放、壮阔,像北方汉子一样顶天立地。青纱帐是在盛夏时节形成规模的,一人多高的玉米、高粱,士兵一样列队而立,一列列,一排排,一片片,齐整而又(严密/周密),像绿色的帷帐。一直到立秋,青纱帐(恪守/坚守)着阵地,北方的沃野上铺展开来的全都是密不透风的青纱帐。那是土地史上最绿的时代,绿得水泄不通,波澜壮阔。风过时,绿波起伏,仿佛绿绸一般荡漾着。不了解青纱帐的,总以为那里面太过神秘,深不可测,是抗战时代游击健儿逞英豪的地方。还有人以为,青纱帐会收留太多的秘密甚至阴

2、暗。其实,古朴的小村中简单宁静,青纱帐只是为乡村增添了一种幽静安然的色彩,丝毫没有什么神秘可言。青纱帐,是人们辛勤耕耘后迎来的大自然的慷慨馈赠,那里面藏着的是丰收的喜庆和果实的香甜。亲亲的青纱帐,也是我们的乐园。小时候,我喜欢站在高处俯视壮阔的青纱帐。秋风起,我和伙伴们攀上高高的土坡,居高临下,挥着手臂在风中高呼:“风儿风儿好凉快,庄稼庄稼快熟咧。”青纱帐好像听到我们的呼声,发出“唰啦啦”的声响,似乎是在回应我们。青纱帐里,玉米、高粱们亭亭玉立,迎风而动,它们修长的叶子摇摆着,仿佛长袖善舞的女子。那么多玉米、高粱,站成了无比壮观的青纱帐。居高临下看青纱帐,只觉得眼前绿色奔涌,波澜壮阔。如果不是

3、在高处,人会(湮没/淹没)在绿海里的,找都找不到。1文中加点字的读音、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 )A犷(kung) 帷帐 B逞(chng) 水泄不通C馈(ku) 悠静 D应(yng) 亭亭玉立B.解析A。犷gung。C、幽静 D、应:yng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严密 坚守 淹没 B周密 恪守 淹没C严密 恪守 湮没 D周密 坚守 湮没A解析:严密是指事物之间结合得紧密,没有空隙:周到:没有疏漏。1.周到细密 2.严密无缝。坚守:坚决守卫,坚持守护。恪守:严格遵守。淹没:1.被水覆盖或洪水泛滥。湮没:指名声和成就被埋没浸没;消失3文中画线处的标点,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

4、 B C D3B【解析】处省略号后面不能再用句号,应删去。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75岁的美国唱作人、艺术家、作家鲍勃迪伦数十年惨淡经营,将诗与音乐完美结合,获得了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B近日,备受关注的高考改革最新方案出台,许多家长和考生对这一历史性的重大改革弹冠相庆,奔走相告。C第二届中国古村镇大会期间,全国各地的游客齐聚山东省滨州市,他们求田问舍,感受北方城镇的独特风光。D王宝强自导自演的新片大闹天竺的预告片曝光,影迷们目不交睫地观看,并为幽默滑稽的剧情感染。4A【解析】惨淡经营:费尽心思辛辛苦苦地经营筹划。后指在困难的境况中艰苦地从事某种事业。B弹冠相庆:指

5、官场中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同伙就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含贬义)C求田问舍:指只知道置产业,谋求个人私利。比喻没有远大的志向。望文生义。D目不交睫:没有合上眼皮。形容夜间不睡觉或睡不着。不合语境。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9月开始多个城市陆续出台的楼市调控效果正在显现,10月上半月已经有15个热点城市的房价环比涨幅出现回落。B滨州市在全国爱粮节粮宣传周围绕“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促进粮食减损增效”为主题,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C日前,中国军方推出了精准制霾系统呐思,其先进的科研技术将有利于人们对雾霾进行控制治理、精准定位、应急优化。D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航天员将在轨工作、生活

6、33天,这将创造中国载人航天史上在轨飞行时间的新纪录。5D【解析】A成分残缺,应在“调控”后加“措施”。 B句式杂糅,应为“围绕的主题”或“以为主题”。C不合逻辑,应为“精准定位,控制治理、应急优化”。二、(每小题3分,共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篆刻艺术虽然不像文学、绘画等艺术门类那样深刻地影响着社会文明发展的进程,却也源远流长,代有传人。篆刻作品体积虽小,但方寸之间分朱布白,疏密变化,气象万千。纵然是艺术小品,也是一个独立的艺术门类。它包含了书法、绘画、雕刻乃至美学的因素,又有着独立的艺术规律和表现形式,堪称传统文化中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艺术之花。篆刻艺术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社

7、会功能和表现内容也在不断丰富扩展。作为一种文化载体,以其独特的形式,反映了各个时代典章制度、文明风尚的状况。欣赏篆刻艺术可以增长知识、充实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有些篆刻作品,印文所表现的健康和具有进步意义的文字内容,还能够使欣赏者受到鼓舞教育。近代不少思想家、文学家常把篆刻作品当作“言志”的特殊形式。鲁迅在提倡新文化运动受到排挤迫害时,曾请陈师曾刻了一方“俟堂”印章,取“君子居易俟命”,对官僚们的倾轧投以轻蔑的抗争。篆刻艺术以篆为文,具有抽象艺术的特点。篆刻艺术的形式美是以印文的线条结构和朱白对比布局展示的,这就需要对诸如印形、字体选择、章法的疏密虚实安排、界格边栏的利用等各种形式因素进行欣

8、赏,并借助联想,体味其中的美感。大家都熟悉唐代书法家张旭观看公孙大娘舞剑而领会草书笔法的掌故。欣赏篆刻艺术作品也需要在生活中培养对美的感受能力。日积月累便能培养出欣赏篆刻艺术的领悟能力,积累对印章的尺度、力度、重量、色调、质感和空间分割的感受,提高审美能力。篆刻艺术的抽象特点,还要求在欣赏时不能靠直观的浏览一目了然,而要反复地观赏比较、深入体味。书法史上驻马观碑的故事,可以用来概括篆刻艺术所需的欣赏方式。传说唐初书法家欧阳询在骑马赶路时,偶然看见路旁有一块晋代书法家索靖书写的碑刻,因为仰慕索靖的书法成就便勒马观看良久又匆匆赶路。一路上脑子里总是萦绕观碑的印象,感到有许多需要深入揣摩的地方,于是

9、又折回原路在碑前认真观摩,越看越被吸引,不忍离去,以致疲倦了就坐在碑前看,天黑了就在附近投宿。如此观摩了三天,“若有所悟,方始离去”。凝神观赏,反复深入,是欣赏篆刻艺术应培养的欣赏习惯。对一方印章的欣赏,可以从多种角度和层次展开:印章材料所显示的富有自然美的材质和色泽;印纽造型及雕刻工艺;印文气势韵味的整体把握;印文篆法、刀法、章法等形式技巧的功力,各种形式因素构成的艺术风貌等等。此外,对于篆刻家所处的时代,他们的生活环境,立身处世的人格和作品内容技巧之间的关系等印外知识的掌握,也可使欣赏活动更加全面、深入。欣赏和评鉴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随着欣赏的深入,势必了解和积累许多对各种篆体特征、各时

10、代印章艺术风貌、各艺术流派乃至著名篆刻家的艺术风格和技法特点的知识,从而在欣赏作品时,自然会联系分析作家生平创作,比较作品优劣高下,以及作家作品吸取了哪些传统成果,有哪些独到的艺术处理、艺术个性和风格特点等等。这样就使欣赏从单纯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分析的高度。欣赏艺术的同时也是提高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的过程。(选自中国的印章与篆刻)6关于篆刻艺术,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篆刻艺术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文学、绘画等艺术一样,是一门独立的艺术门类,它源远流长,代有传人。B篆刻艺术是一种线条艺术,融万千气象于方寸之间,堪称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艺术之花。C篆刻艺术包含了书法、绘画

11、、雕刻、史学乃至美学等因素,同时又有着独立的艺术规律和表现形式。D篆刻艺术以直观的方式反映了各个时代典章制度、文明风尚的状况,社会功能和表现内容不断丰富扩展。6A【解析】B“篆刻艺术是一种线条艺术”于文无据。C原文未提到“史学”因素。D“直观的方式”错,原文说“篆刻艺术以篆为文,具有抽象艺术的特点”。7关于对篆刻艺术的欣赏,下列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篆刻艺术虽然是以篆为文,但是在欣赏篆刻作品时,我们不能只是欣赏文字本身,还要对其他多种因素进行欣赏。B欣赏篆刻艺术作品需要借助联想,也需要在生活中培养对美的感受能力,这样才能体会出印章中的美感。C要欣赏一方印章,必须要对作者的有关情况、作

12、品内容技巧之间的关系乃至各时代、各艺术流派的艺术风格等做全面的了解。D欣赏和评鉴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对印章的理性分析是更高层次的欣赏,它是建立在对印章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之上的。7C【解析】“必须”过于绝对,欣赏篆刻艺术分不同层次。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以唐初书法家欧阳询欣赏晋代书法家索靖的书法艺术为例,意在说明欣赏篆刻艺术需要仔细玩味,深入体会。B欣赏篆刻作品能够使欣赏者在欣赏过程中受到鼓舞和教育,这是因为篆刻作品表现了健康和具有进步意义的内容。C具有一定的对美的感受能力是能够欣赏篆刻作品的基础,而在欣赏的过程中,欣赏者对美的感受能力又可以得到提高,两者互相促

13、进。D本文在内容安排上层次清晰,先讲了篆刻艺术的特点,然后讲了篆刻艺术的功能,最后讲了如何欣赏篆刻艺术。8B【解析】曲解文意。原文说“有些篆刻作品,印文所表现的健康和具有进步意义的文字内容,还能够使欣赏者受到鼓舞教育”,并不是指所有的篆刻作品。三、(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魏王将起中天台,许绾负蔂操锸入曰:“闻大王将起中天台,臣愿加一力。”王曰:“子何力有加?”绾曰:“虽无力,能商台。”王曰:“若何?”曰:“臣闻天与地相去万五千里,今王因而半之,当起七千五百里之台,高既如是,其趾须方八千里,尽王之地,不足以为台趾。王必起此台,先以兵伐诸侯,尽有其地犹不足,又伐四

14、夷,得方八千里乃足以为台趾,八千里以外,当尽农亩之地,足以奉给王之台者,台具以备,乃可以作。”魏王默然无以应,乃罢起台。 卫灵公以天寒凿池,宛春谏曰:“天寒起役,恐伤民。”公曰:“天寒乎?”宛春曰:“君衣狐裘坐熊席隩隅有灶是以不寒今民衣弊不补履决不苴君则不寒民则寒矣。”公曰:“善。”令罢役。左右谏曰:“君凿池不知天寒,以宛春知而罢役,是德归宛春,怨归于君。”公曰:“不然。宛春,鲁国之匹夫,吾举之,民未有见焉,今将令民,以此见之。且春也有善,寡人有春之善,非寡人之善与?”灵公论宛春,可谓知君之道矣。赵襄子饮酒五日五夜,不废酒,谓侍者曰:“我诚邦士也。夫饮酒五日五夜矣,而殊不病。”优莫曰:“君勉之

15、,不及纣二日耳。纣七日七夜,今君五日。”襄子惧,谓优莫曰: “然则吾亡乎?”优莫曰:“不亡。”襄子曰:“不及纣二日耳,不亡何待?”优莫曰: “桀纣之亡也遇汤武,今天下尽桀也,而君纣也,桀纣并世,焉能相亡,然亦殆矣。” 齐景公饮酒而乐,释衣冠自鼓缶,谓侍者曰:“仁人亦乐是夫?”梁丘子曰:“仁人耳目亦犹人也?奚为独不乐此也。”公曰:“速驾迎晏子。”晏子朝服以至。公曰:“寡人甚乐此乐也,愿与夫子共之,请去礼。”晏子对曰:“君之言过矣,齐国五尺之童子,力尽胜婴而又胜君,所以不敢乱者,畏礼也。上若无礼,无以使其下;下若无礼,无以事其上。人之所以贵于禽兽者,以有礼也,诗曰:人而无礼,胡不遄死?故礼不可去也。”公曰:“寡人无良,左右淫琨寡人,以至于此,请杀之。”晏子曰:“左右无罪,君若好礼,左右有礼者至,无礼者去。君若恶礼,亦将如之。”公曰:“善。请革衣冠,更受命。”乃废酒而更尊朝服而坐,觞三行,晏子趋出。 (节选自刘向新序刺奢第六)9.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许绾负蔂操锸入曰 操:拿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