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公开课《长城》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79213741 上传时间:2019-02-1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6.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优秀公开课《长城》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优秀公开课《长城》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优秀公开课《长城》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优秀公开课《长城》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优秀公开课《长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优秀公开课《长城》(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青年教师汇报课指导教师: 授 课 人: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表达出长城的雄伟气魄。2了解长城高大坚固、气魄雄伟等特点,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以及对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3激起民族自豪感,产生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整体感知1、 板题: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长城一课。首先检查同学们对生字的掌握情况,出示生字卡片。在这些词语中,你想提醒你的小伙伴们应该注意那些字呢(重点讲“崇”字、慧字等)这些字的那个部分需要注意呢?2.出示长城的两张图片(远景和近景),上一节课我们跟随作者通过远看体会了长城的雄伟气魄,?再回顾一下远看长城有什么特点(生说,)出示PP

2、T齐读这节课让我们跟随作者的脚步,走近长城学生默读课文,思考并画出两个问题1.近看长城有什么特点(用文中的一个词来回答)3.作者向我们介绍了构成城墙的那些部分?各部分的作用是什么?(小组交流并画图说明)(PPT)出示长城的局部图片,找学生指出哪些地方是城台的垛子、射口、瞭望口。(这一部分主要要学生明白这是古代劳动人们智慧的体现。)引导学生根据文意和搜集的资料展开想像。明白古人怎样利用城台、垛口、嘹望口、射口传递信息、进行防守和打击敌人。这样的设计真是易守难攻, 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3.齐读:把这种雄伟的气势读出来。(找两三名同学读第二自然段)指导,高大,坚固中间小停顿,巨石是体现坚固的重

3、读。学完了第一、第二段,我们把课文中的关键词提炼了出来,请一名同学根据这些关键词,把长城的远看和近看的样子描述一下?师小结:对,作者就是通过这样远看和近看的观察顺序向我们描述了气魄雄伟的万里长城。请同学们齐读第一二自然段,读出气势来。2、 烘托高潮,体会情感师:长城就是这样用他那高大的身躯抵御了外族的侵略,历史的销烟已经散尽,但青山依旧在,长城依旧在,为了一睹长城的雄姿,成千上万的人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城墙上的条石,作者是百感交集,思绪万千,他想到了什么呢?我们来学习第三自然段。1,默读下面一段话,划出其中的动词PPT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很自然地想起古代修筑

4、长城的劳动人民来。请同学找出这句话中的动词,我们一起来说一说,好,这几个动词在此句的过渡作用。同学们在读的时候应该注意重读这几个动词,读出让我们身临其境的感觉来,请同学读(2支到3名学生读)2.第三自然段 ,那句话饱含了作者的无限感慨?从课文中找出这样的一句话。师:作者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感慨?用文中的语句回答。(修建长城)3.此时此刻,我仿佛看到在那炎炎烈日下,他们 ; 在冰天雪地中,他们_;在饥肠辘辘时,他们_教师评价学生的用词师:修建长城这么艰辛,长城浸透着劳动人民的血汗,作者所说的劳动人民的智慧又体现在哪里呢?根据课文及你课前搜集到的资料说一下(精心设计使之易守难攻,开凿搬运巨大条石的方

5、法等。)(5)让我们带着对劳动人民的敬意,再读读这句话。(齐读)(四)整体把握课文,升华认识1为什么说长城是世界历史上一个伟大的奇迹?(小组讨论)师小结:在当时极其落后的条件下,劳动人民用自己的双手完成这工程浩大,气魄雄伟的长城,怎能不是一个伟大的奇迹呢?(规模上看,长达万里,气势雄伟;工程上看,建造艰难)2请大家一起读这句话。(PPT)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3、 总结板书:长城远看 长像长龙、一万三千多里近看 高大坚固城台、垛子、瞭望口、射联想 难条石有二三千斤重、数不清、抬 伟大的奇迹(规模上看,工程上看)4、 学完课文你有什么收获呢1. 内容上:通过重点词语了解长城的特点2. 表达方法上:多角度观察,借助比喻和列数字等方法。五、课外拓展:1.是啊!长城以它独特的视角向我们世人展示着迷人的身姿。我们来看看几位国际名人是怎样评价长城的国际名人对长城的赞誉之词2.读资料袋,了解我国伟大的文化遗产,丰富自己的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