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古诗词曲赏析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79206698 上传时间:2019-02-1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古诗词曲赏析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中考古诗词曲赏析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中考古诗词曲赏析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中考古诗词曲赏析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中考古诗词曲赏析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古诗词曲赏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古诗词曲赏析(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考古诗词曲赏析【知识回眸】一、古诗词曲分类1、按音律形式分古诗(诗经)古体诗(古风) 楚辞(离骚)、乐府诗(标题中有“歌”“行”等字的,如雁门太守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诗 绝句:江南春泊秦淮近体诗(五言、七言) 格律诗(首联、颔联、颈联、尾联):黄鹤楼 婉约派:李清照 词(有单双调之分,有词牌) 豪放派:苏轼、辛弃疾江城子密州出猎 曲:天净沙秋思山坡羊潼关怀古2、按表达方式分 叙事诗:木兰诗;抒情诗:春望泊秦淮江城子密州出猎;哲理诗:登飞来峰3、按题材内容分山水田园诗:过故人庄滁州西涧;边塞征战诗:使至塞上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怀古咏史诗:赤壁;写景抒情诗: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钱塘湖春行;咏

2、物言志诗: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即事感怀诗:泊秦淮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赠友送别诗: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二、关键概念:意象或意境“意”-主观感情 “象”“境”-客观风物(自然景物、生活图画) 【考点解读】考点一:炼字品析典型例题1: 使至塞上 王维颈联中的“直”、“圆”两字用得十分传神,请说说它们的好处。(3分)答案及分析 “直”字,表现了大漠孤烟的劲拔、坚毅之美(1分);“圆”字,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1分)。这两个字不仅准确地描绘了塞外雄奇壮观的自然之景,而且巧妙融入了诗人的孤寂情绪。(1分) (本意 + 语境意 + 的情感) 典型例题2:山坡羊潼关怀古 (元)张养浩用简洁的语言赏析

3、画线句子“峰峦如聚,波涛如怒。” 答案示例:一个“聚”字和一个“怒”字,分别从视觉和听觉两个角度形象地表现出峰峦高峻的形态和波涛呼啸的气势。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句的理解赏析能力。第一句写重重叠叠的峰峦,潼关在重重山峦包围之中,一个“聚”字让读者眼前呈现出华山飞奔而来之势、群山攒立之状;因地势险要,为古来兵家必争之地。山本是静止的,“如聚”化静为动,一个“聚”字表现了峰峦的众多和动感。第二句写怒涛汹涌的黄河,潼关外黄河之水奔腾澎湃,一个“怒”字让读者耳边回响千古不绝的滔滔水声。黄河水是无生命的,而“如怒”则赋予河水以人的情感和意志,一个“怒”字,写出了波涛的汹涌澎湃。“怒”字还把河水人格化,“怒”

4、字注入了诗人吊古伤今而产生的满腔悲愤之情。 答题时防止忽视赏析的基本要求。如忽视表现手法,只是简单地回答写出了山势的高峻雄伟和黄河的磅礴气势。这是没有考虑赏析的基本要求(从内容与形式两个方面赏析),而简单地以诗句的意思回答。典型例题3:次北固山下 王湾问:第二联“潮平两岸阔”,有的版本作“潮平两岸失”,你觉得哪个字更好,为什么?答题要点 释含义(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 描景象(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析效果(该词在结构上所起的作用,烘托的意境,表达了怎样的感情)答案 “阔”字更好。原因:(1)“阔”是空阔、开阔之意;(2)“阔”字直抒胸臆地表达了大地春回,冰雪消融,春潮把江面变得渺远

5、无际,两岸显得格外宽阔;(3)“阔”字,直接抒发了诗人视野更加开阔的强烈感受。考点二:描绘画面题型示例1: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 愈)这首诗用“草色遥看近却无”来描写早春,给人以无穷的美感和趣味。请把该句所呈现的景象描绘出来。(2分)在细雨的滋润下,小草偷偷地钻出地面,远远望去,大地呈现出一片极淡极淡的青青之色;当你高兴地走近细看时,小草又似乎悄悄地躲了起来,让你看不清什么颜色了。 题型示例2:观沧海 曹操问: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步骤一:(景)这首诗勾勒了大海吞吐日月,蕴涵万千的景象。步骤二:(情)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政治抱负。考点三:

6、情感主旨 解题方法:一是明确诗歌的题材。古诗从题材看,可分为田园诗、边塞诗、送别诗、思乡诗、咏物诗、咏史诗、怀旧诗等,各类诗歌感情的抒发也有规律可循。怀古诗:表达像古人那样建立功业的志向,抒发对古人的缅怀之情;抒发昔盛今衰的感慨,暗含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批评,多借古讽今;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同情下层人民的疾苦,担忧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悲叹年华消逝,壮志难酬。如:杜牧的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通过写夜泊秦淮的所见所闻所感,揭露了晚唐统治阶级中的上层人物沉溺声色,醉生梦死的腐朽生活,抨击了他们只知贪图享乐,不问国家前途的行为。咏物诗:咏物

7、言志,借所咏之物表达自己的志向或品质;或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思考、对人事的评价。如:于谦的咏煤炭。山水田园诗:(1)归隐田园,钟情山水。(2)描绘山川美景,热爱祖国河山。(3)厌弃官场黑暗,抒发闲适情调,表达自己决不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边塞诗:建立功业的渴望,保卫国家的决心,山河沦丧的痛苦,久居边关的乡愁,塞外生活的艰辛和连年征战的惨烈,报国无门的怨愤和无家可望的哀痛。思乡诗:主要表现行旅之人旅途的艰辛、寂寞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送别诗:依依不舍的留念;情深意长的勉励;坦陈心志的告白;别后情境的想象、担忧与对友人的思念。二是分析诗歌的意象。古代诗歌习惯于借助物象寄托作者的主观情思。如用月亮寄托对

8、家乡、亲人的思念(李煜虞美人“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用夕阳、白云表达无穷的思绪(浮云喻在外漂泊的游子)用杜鹃表示动人肺腑的哀怨凄悲之情(子规(杜鹃)寓哀怨悲凄之情。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飘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在萧瑟悲凉的自然景物中寄寓离别感伤之情)用雁来表示孤独、思乡、消息(游子羁旅思乡, 恋人孤独怀人。“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用梧桐写悲秋(凄凉悲伤。李煜相见欢“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借菊花寓高雅之士(“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流水喻绵绵愁思,愁思绵绵、 情丝不绝。(李煜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杨柳寓离愁别

9、绪(惜别之情思亲之意、 怀乡之思 。诗经“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乌鸦:衰败凄凉、恐怖惊惶。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羌笛:凄切孤苦、边塞离愁。(范仲淹渔家傲“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军置酒宴宾客,胡琴琵琶与羌笛。”)三是把握表露情感的词语。思想感情专业词语:离愁别绪,恬淡闲适,清高孤傲,孤寂惆怅,凄苦烦闷,伤感不平,苦闷无聊,乐观旷达,轻松愉悦,壮志未酬,忧国忧民,借古讽今,怀古伤今,物是人非,赞美之情,仰慕之情,惜别之情,依恋之情,豪迈之情,闲适恬淡之情,政治失意的

10、苦闷与寂寞之情等等v 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杜牧泊秦淮反映离乱的痛苦:杜甫春望同情人民的疾苦: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白居易观刈麦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李煜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v 建功报国:建功立业的渴望:曹操观沧海、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报国无门的悲伤: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山河沦丧的痛苦:文天祥过零丁洋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记之v 思乡怀人:羁旅愁思:马致远天净沙秋思、王湾次北固山下、崔颢黄鹤楼、李白渡荆门送别思亲念友:李商隐夜雨寄北、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边关思乡: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王维使至塞上闺中怀人:李商隐无题依

11、依不舍的留恋: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情深意长的勉励: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v 生活杂感: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白居易钱塘湖春行、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陆游游山西村、李清照如梦令常记西亭日暮、陶渊明归园田居、饮酒(其五)昔盛今衰的感慨: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借古讽今的情怀:杜牧赤壁青春易逝、时光匆匆的情感:李清照醉花阴苏轼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仕途失意的苦闷或豁达的胸襟:李白行路难、龚自珍己亥杂诗借慰平生的喜悦:陶渊明饮酒、白居易钱塘湖春行坦陈心志的告白:杜甫望岳王安石登飞来峰龚自珍已亥杂诗对田园美好生活的赞美:孟浩然过故人庄对归隐田园的热爱与向往:陶渊明归园田居赞美祖国壮丽山河

12、:杜甫望岳 纯洁的爱情:关雎蒹葭v 长亭送别:依依不舍的留念: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李白渡荆门送别情深意长的勉励: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注意:在回答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时,必须具体:“表达了作者因何事而怎样的思想感情”,一般用四字短语来答。题型示例1:行路难(其一) 李白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分) 答案对被重新任用有所期待,对未来仍抱有希望。(意思对即可。2分)解析一般在学习古诗时,教师教学过程中会注意到这个地方的,也可以说没有太大的难度。考生如果对诗人的思想感情理解不到位,不能把握这两句诗之间的

13、语意转承关系,“闲”与“梦”,“垂钓”与“乘舟”,“碧溪”与“日边”等意象的对应关系,就容易造成失分。题型示例2: 阅读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回答问题。1、末联表面上是进一步写禅院的幽静,实际上是借景抒情,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对尘世喧嚣的厌烦,和对隐居林泉寄情山水的生活的向往。2、诗歌尾联后来演变为成语“万籁俱寂”,颔联简化为成语“曲径通幽”,常被用于题景,如杭州西湖的三潭印月等,你认为“曲径通幽”这一成语隐含了什么哲理?要达到能够领悟妙道的胜境,先得走过一段曲折的道路。题型示例3:阅读李白的行路难,完成题目。本诗题为行路难,但综观全诗,作者的人生态度是怎样的?举例说明。(2分) 答案

14、积极、乐观,对前途充满信心;如结尾“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对前途仍然充满信心。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主题的理解能力。全诗八十二字,但它跳荡纵横,百步九折地提示了诗人感情的激荡起伏、复杂变化。失望与希望、抑郁与追求,急遽变化交替。经过反复回旋之后,结尾两句境界顿开,唱出了高昂乐观的调子,相信自己的理想抱负总有实现的一天。通过这样层层叠叠的感情起伏变化,既充分显示了黑暗污浊的政治现实对诗人的宏大理想抱负的阻遏,反映了由此而引起的诗人内心的强烈苦闷、愤郁和不平,同时又突出表现了诗人的倔强、自信和他对理想的执著追求,展示了诗人力图从苦闷中挣脱出来的强大精神力量。所以从全诗来看,感情是积极、乐观的,诗人对前途充满了信心。答题时防止重心旁落,将前面铺垫酝酿的感情误作全诗的感情基调答成失望、苦闷、抑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