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汉英翻译中文化空缺的翻译浅议汉英翻译中文化空缺的翻译【摘 要】 文化差异特别是文化空缺现象对翻译带来很大的困难,如何处理中英文化中空缺现象,怎样采用可操作的翻译手段,在各种语境中解决文化差异造成的语义缺省,完成语言文化内涵功能的转换,成为翻译者的首要任务本文描述了文化空缺因素在汉语和英语中的具体存在形式和给翻译带来得主要问题,提出一些具体的建议 【关键词】 文化空缺 翻译翻译,作为跨文化交际与交流的工具,在传播文化、促进不同文化人们的理解与交流和加速文化融合中起着重要作用但是根源于两种语言文化异质性极致体现形式的文化空缺会导致跨文化交际和翻译的失败,更是给译者带来困难为应对文化空缺带来的问题,使文化交流和翻译能顺利进行,研究文化空缺以及有效处理办法在这个全球化时代显得尤为迫切和意义重大一、文化空缺 空缺现象是在20世纪50年代首先由美国语言学家霍凯特发现的,他在对比两种语言的语法模式中提出了random holes inpatterns (偶然的缺口)的概念前苏联翻译理论家巴尔胡达罗夫在对比不同语言词汇时,采用了“无等值词汇”的术语80年代末俄国学者索罗金等人在论述话语及其民族文化特点时提出了vacancy(空缺) 理论。
[1]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通过语言反映的是该民族绚丽多彩的文化形态,丰富多样的文化现象,一个民族与异民族文化间有着明显的非对应性,即相互间的文化差异性由于地域、社会发展和宗教的影响,中西文化所各自特有的意识形态、价值观、思维方式和风俗习惯往往大相径庭,出现文化空缺是常有的事比如:对于“西风”和“东风”,汉文化和英语文化有着截然不同的理解大不列颠盛行的西南风使得英国冬季温暖、潮湿、温度宜人对于英国人来说,它温暖、柔和,所以受到人们的赞颂在中国,西风是刺骨的寒风,经常使人联想起离愁别绪,东风则像是英国人心目中的西风,温暖,预示着春天的到来,会使大地春意盎然,而在英语文化中东风才是刺骨寒风二、 文化空缺给跨文化翻译带来的主要问题 1、词汇的空缺词汇空缺是指某1民族文化特点在另1民族文化中找不到对应词来表达的现象因此在跨文化交际和翻译中找不到满意和合适的词成为最难解决的问题之一比如中国的十二地支“子、丑、寅、卯”等字是中国文化独一无二的计时方式,在翻译中就会带来问题此外,历史人物,中国服饰、食物等等很多在英语中都找不到相应的词而英语当中也有很多事物在中文里找不到对应词,比如:风俗习惯,食物,各种品牌的车等等。
2、文化形象的流失许多文化空缺因素都承载着相应的文化形象不同文化有不同的文化形象,有时候要保留文化形象也实非易事比如:We hadplanned to give Mum a pleasant surprise on her birthday,but Jimmy let the cat out of the bag.我们原打算在妈妈生日那天给她个意外惊喜,可吉米泄露了秘密英语熟语“let thecat of the bag”意思是“泄露秘密”它得自于一个有趣的故事:一位顾客要求验货,看看袋子里的猪,而从袋子里跳出来的是猫此熟语的内涵意义的译文汉语使用者能理解,但是“猫”的形象却消失了三、文化空缺的翻译策略 对于文化空缺词的翻译,可以采用异化和归化的方法:(一)异化翻译模式1.音译法汉语中的某些文化内涵词在英语中找不到对应词, 而英语中的某些文化内涵词在汉语中也找不到对应词,即属于完全空缺现象的,一般采用音译法[2],如胡同-hutong, 阴阳-yin yang,秀才-xiucai,太极-Taiji曾有人把“胡同”翻译成alley 或者lane, 很显然这两个词都无法体现出胡同”一词所包含的丰富民俗风情内涵。
有时需要采用音译加范畴词的方法,这种情况在英译汉中很常见,如AIDS(艾滋病),ballet(芭蕾舞)等汉译英中也有,如把“”翻译成the Falungong Cult2.直译加注直译法虽然简洁明快,不拖泥带水,但往往会使读者的理解只停留在表面,不能完全深入其文化内涵如果在直译的基础上,对有些词语适当加注,效果更好如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Three cobblers with their wits combined equal Chukeh Liang,the mastermind. 这样的注解才会让西方读者明白诸葛亮的文化内涵但直译加注不可用得过多,否则会影响原文的节奏,也给读者带来太多的阅读负荷[3](二)归化翻译模式1.借用法英汉语中的某些文化内涵词在其各自的目标语中能找到指示意义相同或相近的对应词, 即属于部分空缺现象的,可借译如 “teach fish to swim”可译为“班门弄斧”,如“五十步笑百步”可译为 “ the pot calls the kettle black”2.代换法代换法就是在保留原文交际意义的基础上,用译文中某个概念意义不同但文化意义相近的词代换原文词的方法,即略意象,保留语用用意。
如:挥金如土:to spendmoney like water;精神文明:cultural and ethical progress;一刀切:to impose uniformity;需要注意的是,不管是归化翻译还是异化翻译,必须保持语域的一致口语不能译得文绉绉,反之亦然四.结论 文化空缺因素毫无疑问会给跨文化交际和翻译带来许多的困难同时如何处理文化空缺因素也是复杂和让人着迷的难题但笔者相信只要人们努力加强跨文化交际时的敏感度,进一步深入探索文化因素的处理办法,总有一天这些让人头疼的问题会逐步得到有效解决的参考文献: [1] 魏万德、杨卿. 汉英翻译中的文化空缺现像初探[J].理工高教研究,2005(06):P114-P116[2] 徐敏娜. 英汉词汇的文化空缺现象及翻译策略[J],双语学习,2007(08):P117-P119[3] 李良举、李涛. 汉英翻译中的文化空缺词及翻译对策[J], 语文学刊(高教·外文版),2007(10):P117-P1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