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井技术探讨14-06-10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7912541 上传时间:2017-09-01 格式:PDF 页数:129 大小:11.6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录井技术探讨14-06-10_第1页
第1页 / 共129页
录井技术探讨14-06-10_第2页
第2页 / 共129页
录井技术探讨14-06-10_第3页
第3页 / 共129页
录井技术探讨14-06-10_第4页
第4页 / 共129页
录井技术探讨14-06-10_第5页
第5页 / 共1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录井技术探讨14-06-10》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录井技术探讨14-06-10(1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石化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SINOPEC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LEUM ENGINEERING 张 卫 录井技术 収展探讨 SINOPEC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leum Engineering 我们正处于什么阶段:最好还是最严峻的时期? 我们的定位:勘探、开发还是钻井? 我们的作用 :为什么感觉边缘化? 我们的竞争对手是谁 :行业内部还是相关专业? 我们是技术密集型专业 :为什么市场成了价格竞争? 我们的未来发展:国外还有我们学习的目标吗? 21世纪面临的困惑 SINOPEC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

2、troleum Engineering 内 容 一、录井定义探讨 二、行业面临的背景 三、录井技术新进展 四、未来发展方向 探讨 SINOPEC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leum Engineering 定义一: 录井技术在国外一般称泥浆录井,它是在钻井过程中应用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及分析技术,借助分析仪器进行各种石油地质、钻井工程及其它随钻信息的采集(收集)、分析处理,进而达到发现油气层、评价油气层和实时钻井监控目的的一项 随钻 石油勘探技术。 定义二: 录井是一项系统工程,集源头 地面 资料采集,远程实时传输、整理、存取与发布,随钻及钻后解释、评价、综合地质研

3、究于一体。 定义三: 录井是面向钻井过程,进行 第一性资料 采集的井筒技术 。 Mud Logging : SLB Surface (data) Logging: Halliburton ,Baker Hughes,Weatherford 一、录 井的定义探讨 SINOPEC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leum Engineering 录井的作用 勘探家的耳目: Eye of Explorer 全过程监控 : Total Drilling Control 井场信息中心: Wellsite Information Center 过程取证 : Black Box 一、录

4、 井的定义探讨 SINOPEC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leum Engineering 一、录 井的定义探讨 Text 地质 地层剖面 发现评价 油气水层 井场 信息平台 录井功能 工程 监测 SINOPEC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leum Engineering 1929年井场人工监测法。钻井液槽中是否有油花或气泡,或钻井液槽底的物质检查确定含油气层位。 连续取心,减少漏掉油气层。时间太长,成本太高。 (岩心录井) 30年代中期,紫外线用来检测含油情况以相关的油砂。 (荧光录井) 需求推动发展 从历史看发展 一、录 井的定义探讨

5、 SINOPEC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leum Engineering 1937年,伯恩斯道尔石油公司总工程师 Hayward将连续录井曲线同钻井液和岩屑分析综合起来。 将钻井液的含油气分析不钻速结合起来。用录井曲线显示钻井液含油气分析的结果,以钻速相对亍井深绘制。 (气测录井) 需求推动发展 从历史看发展 一、录 井的定义探讨 SINOPEC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leum Engineering 1939年 ,HAYWARD的录井仪专利 ; Method of Detecting Gas In Well Drilling F

6、luids. 气测录井 一、录 井的定义探讨 SINOPEC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leum Engineering 早期的录井曲线只有钻速(钻时)以及油和气在钻井液中的含量曲线。 由于大部分工作都与泥浆有关, “ 泥浆录井 ” 一词便由此得名。 “ 泥浆录井 ” 这一概念至今仍存在着,而并非过时。 从历史看发展 一、录 井的定义探讨 SINOPEC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leum Engineering 录井仪发展的几个里程碑 一、录 井的定义探讨 SINOPEC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leum

7、Engineering 1941年,马丁( Martin)和塞格( Synge)提出气相色谱概念。 1944年布雷斯( Bliss)建立了一套分析岩屑含油情况系统方法及研制设备。 1945年,皮克斯勒( Pixler)提出了气体组分与产层的相关性理论,证明甲烷和气体全量间的关系在解释潜在产层方面的重要性。 录井仪发展的几个里程碑 从历史看发展 一、录 井的定义探讨 SINOPEC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leum Engineering 1950年 J.J.Arps发明了钻井液脉冲传送数据的方法。 1959年,研制出了定量确定钻井液中的烃类物质的方法和设备,一种被

8、称为蒸馏器的装置获专利并得以应用 (VMS)。 录井仪发展的几个里程碑 从历史看发展 一、录 井的定义探讨 SINOPEC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leum Engineering 录井仪发展的几个里程碑 一、录 井的定义探讨 1961年 PIXER系统的总结了泥浆气测录井技术 。( JPT,1961,SPE1630) 1、探讨了脱气原理,提出了一种新型的脱气斱式; 2、介绍了质谱、红外、色谱斱式,确定了色谱斱式, HOTWIRE , FID 实验中; 3、提出了完整泥浆录井的服务内容:指示泥浆中和岩屑油气;钻时曲线;岩性图及地层描述;钻井工程参数。 SINOPE

9、C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leum Engineering 60年代中期,全世界共有 60多家公司提供了大约 400套钻井液录井仪。钻井液录井技术继续大幅度快速发展。 通过对 40年代使用的分析技术的改进再加上钻井液取样与含气测定方面技术的提高,导致产生了利用烃类组分比率交绘图评价含气情况的技术。通过研究甲烷对每一重烃组分的比率,可确定储集层的潜在产能。 (评价方法) 钻井工程数据的分析与应用开始于 30年代早期,发展速度也很快。有些技术如使用钻进指数和泥(页)岩密度预测地层压力异常在现场中普遍应用。在井场,钻井工程数据监控以及相关的钻井服务逐渐与钻井液录井的应

10、用相结合。 (工程参数录井) 录井仪发展的几个里程碑 从历史看发展 一、录 井的定义探讨 SINOPEC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leum Engineering 1966年从录井曲线上鉴别压力异常层的基础理论建立 , 井场钻井液录井服务加上新的测量手段和异常压力预测技术结合 ( 压力监测 ) 。 监测钻井液池体积 、 钻井液流量 、 泵压和节流压力 、 钻压 、 转盘转速以及泥 ( 页 ) 岩密度等参数的一系列仪器设备相继问世 。 这些测量的或计算得来的参数用于绘制曲线以指示异常地层压力的存在 , 可帮助工程人员最大限度地提高钻速和更精确地确定套管下深 。 录井

11、仪发展的几个里程碑 从历史看发展 一、录 井的定义探讨 SINOPEC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leum Engineering 1967年 , 哈伯 ( Humble) 石油与石油炼制公司开始试验一种应用于井场的计算机系统 , 从而降低每米成本 , 实现最优化钻井 。 1969年 , 白老得公司买下这套设备并增加了一些仪器 , 为计算机编制了程序 , 并将仪器送到井场实行计算机化的钻井液录井和钻井数据监控服务 。 70年代早期 , 计算机化的录井设备开始在世界各地的井场上推广使用。 在 70年代中 、 后期开始应用这些新技术来改进和完善他们的仪器设备。 钻井液录

12、井和钻井监控的应用与这种发展保持同步 , 从整个 80年代至今 , 一直在发展 。 录井仪发展的几个里程碑 从历史看发展 一、录 井的定义探讨 SINOPEC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leum Engineering 1977年, “ 生油岩评价仪 ” 。井场岩屑分析鉴定生油岩潜能。法国石油学会研制。 烃气比值法出现用于评价油气。 录井公司联合投资进行随钻测量( Measurement While Drilling,简称 MWD)技术的研究。 80年代,录井公司没有持续跟上 MWD/LWD发展步伐。 录井仪发展的几个里程碑 从历史看发展 一、录 井的定义探讨 SI

13、NOPEC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leum Engineering 80年代初期 , SPWLA(职业测井分析家协会 ) 注重研究井与井之间钻井液录井曲线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 1981年制订钻井液录井曲线格式标准和烃检测器调校标准 。 ( 标准化 ) 同期 ,定量 荧光法 在检测油基钻井液和岩屑的含油显示方面效果很好 核磁共振 技术从岩屑中确定孔隙度 、 渗透率方面的数据 。 从历史看发展 一、录 井的定义探讨 SINOPEC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leum Engineering 80年代中期 , 随钻测量 ( MWD) 技术和

14、录井结合 。 “ MWD”与钻井液录井 (地面数据监控 ) 结合起来提供地层评价和钻井工程服务 。 钻井实时数据传输技术 始于 70年代 , 80年代得到推广应用 。 IADC(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Drilling Contractors)/RIM(the Rig Instrumentation and Measuremen)信息传输委员会 , 1989年出版了钻井液录井数据 ( 资料 ) 传输标准 (WITS-Wellsite information transfer specification 、 LAS-Log ASCII Standard

15、、 LIS-Log Information Standard )。 从历史看发展 一、录 井的定义探讨 SINOPEC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leum Engineering ALS-V,ALS-K 工程安全监控技术开始面向工程应用; CFM 开始面向井壁稳定性监测; H2S预警技术也在不断发展; TDC综合录井仪 、 ALS综合录井仪出现 。 从历史看发展 一、录 井的定义探讨 SINOPEC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leum Engineering 井场地 质顾问 烃类 分析 岩性 描述 地质 服务 样品 采集 参数 监控 井涌 检测 孔隙压 力检测 钻井时效(动态)及事故预防 工程服务 一、录 井的定义探讨 SINOPEC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leum Engineering 地质 钻井 信息 录井 录井是逐渐完善的 地质研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