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知识讲义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7909129 上传时间:2017-09-24 格式:DOC 页数:90 大小:1.8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综合知识讲义_第1页
第1页 / 共90页
综合知识讲义_第2页
第2页 / 共90页
综合知识讲义_第3页
第3页 / 共90页
综合知识讲义_第4页
第4页 / 共90页
综合知识讲义_第5页
第5页 / 共9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综合知识讲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综合知识讲义(9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录备考指导、法律概述.宪法.行政法.行政复议、诉讼法.法律之民法.刑法.马哲.毛概.政治之中特(党史).经济常识.行政管理.科技.历史人文、.公文.1备考指导考试大纲考试内容:法律政治(马哲、毛概、中特)管理、公文经济科技历史、人文注:1、时政2、江苏(当代中国的政府与政治)3、省情、市情、道德题型一、客观题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不定项选择题、二、主观题简答题论述题辨析题公文改错案例分析题、综合分析题三、作文题公文写作、小作文思维篇一、两种解题思维法律思维简单推理政治思维符合性【真题-单选】我国刑法规定, 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20 年不再追诉,如果20 年后必须追诉的,报请核

2、准的机关是()A.全国人大常委会B.最高人民法院C.最高人民检察院D.中共中央政法委答案:【真题-单选】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认为, ,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是()A发展B改革C稳定D开放答案:B二、一个方法-排除21、排除选项表述错误2、排除和题干无关项【真题-单选】关于行政诉讼的审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诉讼期间,一律停止具体行政行为的执行B行政案件一律公开审理C被告经依法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D审理行政案件,一律由审判员三人以上单数组成合议庭答案:C【北京】温家宝同志曾在南水北调开工典礼上强调:“我想引用恩格斯的一段名言与大家共勉,以使我们更加警醒: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

3、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因此我们每走一步都要记住:我们对自然界的全部统治力量,就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生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这从哲学上启示我们( )。人们在客观规律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只要发挥了主观能动性,任何奇迹都能创造出来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A. B. C. D.答案:B法律之法理概述一、法的特征1.规范性(权利、义务)、 2.国家性3.普遍性 4.国家强制性5.程序性二、法的本质阶级意志性: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人民)2.物质制约性:法的内容、产生、变更都是由统治阶级所处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

4、决定三、法律的一般分类1成文法与不成文法成文指法典形式,大陆法系为成文法,英美法系为不成文法(即判例法)2实体法与程序法3根本法与普通法4一般法与特别法5国内法与国际法法的要素法的要素:法律规则、法律原则一、法律规则规定权利、义务及法律后果的规范(一)结构3司法工作人员 私放在押癿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戒者罪犯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假定+行为模式+ 法律后果注:法律条文与法律规则并非一一对应关系(二)种类:1、内容规定的不同:授权性规则、义务性规则2、行为限定的程度:强行性规则和任意性规则3、内容的确定性程度:确定性规则委任性规则例:外国公司分支机构的审批办法由国务院另行规定 准用性规则:

5、例:甲类传染病的范围,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国务院有关规定确定。二、法律原则民事活动应当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三、法律概念对经常使用的一些专门术语进行抽象、概括所形成的具有特定法律意义的概念。法的作用一、规范作用指引作用:本人行为评价作用:他人的行为预测作用:人们的相互行为教育作用:一般人的行为强制作用:违法犯罪者的行为二、法律社会作用1、在维护统治阶级方面的作用:调整统与被统关系;统内部关系;统与同盟者关系2、在执行社会公共事务方面的作用法律体系一、法律体系部门法,又称法律部门,是根据一定标准、原则所制定的同类规范的总称通常是指一个国家全部现行法律规范分类组合为不同的法

6、律部门而形成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简单地说,法律体系就是部门法体系注:中特法律体系已经形成: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二、法系大陆法系:法典法系、民法法系,法、德及葡萄牙、西班牙等殖民地、附属国。英美法系:英美及殖民地附属国。中华法系:中国古代法。法律关系一、法律关系的含义法律关系是法律在调整社会关系的过程中所产生人们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二、法律关系的结构41法律关系的主体2法律关系的内容权利、义务。3法律关系的客体权利、承担义务所指向的对象包括:物、人身利益、智力成果、行为。法的运行一、法律制定指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或经授权的国家机关,在法定的职权范

7、围内,依照程序,制定、补充、修改和废止法律与其他规范性法律文件,以及认可法律的一项专门性活动。二、法的实施执法:主体:国家行政机关、公务员及授权组织司法:又称为“法的适用”或“法律适用”,主体:国家司法机关守法:内容:行使权利(权力)和履行义务(职责)法律监督:主体:所有的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对各种法律活动的合法性所进行的监察和督促。法律责任一、法律责任法律责任指行为人由于违法行为、违约行为或者由于法律的规定而应承受的某种不利的法律后果。类别:民事责任、刑事责任、行政责任与违宪责任。二、法律制裁法律制裁是由特定的国家机关对违法者(或违约者)依其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而实施的强制惩罚措施。类别:

8、司法制裁(包括民事制裁、刑事制裁)和行政制裁、违宪制裁。宪法宪法的价值立法权(人大)与行政权(国务院)一、性质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最高的国家权力机关,国家立法机关。2.人大常委会全国人大常设机关、是国家立法机关。与全国人大之间是隶属关系。委员长、副委员长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3国务院最高国家行政机关。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会议制度: 全体会议、常务会议(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秘书长)二、职权(一) 立法权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修改宪法和监督宪法实施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15 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23以上的多数通过

9、。5(2)制定和修改国家基本法律( 特别行政区基本法)2.人大常委会制定法律;解释宪法,监督宪法的实施;解释法律3、国务院 制定行政法规(二)监督权1、全国人大对国家机构组成人员的选举、决定和罢免(总理由国家主席提名,全国人大决定)全国人大代表:提出议案、质询和询问;言论、表决免责权。刑事豁免权。注意:乡级代表无刑事豁免权2.人大常委会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根据国务院总理的提名,决定部长、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的人选;(注意:副总理、国务委员无权决定)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的提请,任免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检察员、检察委员会委员和军事检察院检察长,并且批准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

10、检察院检察长的任免;(与法院不同)(三) 重大事项决定权1、全国人大批准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建制;决定特别行政区的设立及其制度;决定战争与和平问题。2.人大常委会决定特赦;全国总动员或者局部动员;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如果遇到国家遭受武装侵犯或者必须履行国际间共同防止侵略的条约的情况,决定战争状态的宣布;决定全国或者个别省、自治区、直辖市进入紧急状态;3.国务院(1)有权批准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区域划分,批准自治州、县、自治县、市的建置和区域划分。(注意和人大常委会的区别)(2)有权依照法律规定决定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部分地区的进入紧急状态。主席(国家元首与军事领导机关)一、中华人民

11、共和国主席1性质:国家元首我国1954 年宪法设置国家主席,1975、1978 宪法对国家主席未加规定,1982年又设置了国家主席。2. 任期国家主席、副主席连续任职不超过两届3、职权:无4、补缺国家主席缺位时,由副主席继任;副主席缺位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补选;国家主席、副主席都缺位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补选,在补选以前,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暂时代理主席职位二、中央军事委员会1性质和地位国家的最高军事领导机关,领导全国的武装力量。62组成和任期中央军委由主席、副主席若干人,委员若干人组成。主席由全国人大选举产生;根据主席的提名,全国人大决定其他组成人员的人选。中央军委的每届任期

12、为年。但宪法没有对军委主席连续任职问题作出规定司法权一、人民法院1性质:国家的审判机关。2组织体系与领导体制四级法院上下级人民法院之间:监督关系二、人民检察院1性质: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2组织体系与领导体制。四级检察院 上级人民检察院领导下级人民检察院的工作。但关系不是领导关系,而是监督关系。注:检察长任免经上级人大常委会批准地方国家机关一、地方权力机关乡级人大没有常委会。同时,乡级人大代表也没有刑事豁免权。二、地方行政机关副职的产生正职对副职没有提名权,正职、副职(如省长、副省长、市长、副市长)一律由人大选举产生。三、地方自治组织-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1)性质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基

13、层群众自治组织。2)与政府的关系政府机关给予村民委员会、居委会工作上的指导、支持和帮助;村委会、居委会协助政府部门开展工作。立法体制一、立法权:(法的渊源)1、法律: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2、地方性法规:省级、较大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注意:县级人大不可)3、行政法规;国务院4、规章;国务院组成部门、直属机构省级、较大市的人民政府5、自治条例: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单行条例:人大(注意:常委会不可)二、立法的效力:(一)上下位阶的法1、中央(上级)地方(下级)2、权力行政(二)同一位阶的法没有上下之分7三、立法裁决(解决法律冲突问题)1.部门规章与地方性法规之间:先由国务院提出意见,国务院认为应当适

14、用地方性法规的,适用地方性法规;国务院认为应当适用部门规章的,应当提请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裁决2.部门规章之间、部门规章与地方政府规章之间国务院3.较大的市的地方性法规与省级人民政府的地方政府规章之间省级人大常委会小结:由共同上级裁决4、改变或撤销问题:改变和撤销的权限?小结:1)上级行政机关对下级行政机关2)人大对本级人大常委会 改变撤销(机关性质同)3)人大对政府(机关性质不同)4)上级人大常委会对下一级人大及常委会 撤销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一、公民的基本权利1.平等权2.宗教信仰自由3.政治权利和自由(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2)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4.监督权(批评、建议、申诉、控告)5.人身自由(1)人身自由 (2 )人格尊严不受侵犯。(3)住宅不受侵犯。(4 )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护。6财产权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