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超声对脑梗死患者颈股动脉解剖结构变化的研究【临床医学论文】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7904828 上传时间:2017-09-2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频超声对脑梗死患者颈股动脉解剖结构变化的研究【临床医学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频超声对脑梗死患者颈股动脉解剖结构变化的研究【临床医学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频超声对脑梗死患者颈股动脉解剖结构变化的研究【临床医学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频超声对脑梗死患者颈股动脉解剖结构变化的研究【临床医学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频超声对脑梗死患者颈股动脉解剖结构变化的研究【临床医学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频超声对脑梗死患者颈股动脉解剖结构变化的研究【临床医学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频超声对脑梗死患者颈股动脉解剖结构变化的研究【临床医学论文】(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临床医学论文-高频超声对脑梗死患者颈股动脉解剖结构变化的研究作者:王凤玲,何光彬,刘荣桂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颈动脉;股动脉;摘要 目的:应用高频超声观察脑梗死患者颈动脉(CA)、股动脉(FA)解剖及结构变化、内中膜厚度(IMT)、斑块数目、回声,以探讨脑梗死与 CA、FA 硬化的相互关系。方法:对 50 例脑梗死患者和 40 例健康老年人 CA、FA 行高频超声检查,观察颈、股动脉内中膜有无增厚、有无斑块、斑块数目和回声情况。结果:脑梗死组 CAIMT 为(0.700.13)mm,明显大于对照组(0.560.11)mm,(P0.05)。3讨论动脉粥样硬化属全身性病变,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是动

2、脉硬化(AS)的明显特征性表现,它反映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程度。依据超声形态学表现可将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分为 4 种类型(扁平斑、软斑、硬斑和混合斑)。近年来人们研究认为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不仅与血管的狭窄程度有关,更重要的是与斑块回声类型密切相关,认为软斑发展快,易脱落出血,受血流动力学方向的影响,是脑卒中的危险因素,硬斑较稳定,危险性相对较小。脑梗死组检出的斑块以软斑较多,与国内报道相同1。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过程错综复杂,IMT 增厚是其早期改变2,CA、FA 的 IMT 值增厚与心、脑血管之间有着密切联系,OLeary DH3等的前瞻性研究结果也发现随着 CA IMT 的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

3、发生率随之增加,认为 CA IMT 可作为心脑血管事件的预测风险因子。通过观察动脉 IMT 厚度改变,对研究 AS 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内许多学者对外周AS 的研究较多采用 CA,认为 CA 粥样硬化斑块是脑梗死的主要危险因子4,对 FA 的研究相对较少,其与脑梗死的相关性的研究更少,有学者研究5CA、髂总动脉、FA 对 CAD 的阳性预测值分别为 75、87、88,提示股动脉粥样硬化预测冠心病的风险性高于 CA 和髂总动脉,认为下肢动脉与冠状动脉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关性。本研究通过对确诊为脑梗死患者 CA、FA 的 IMT 厚度及粥样硬化斑块进行检测,探讨 CA、FA 粥样硬化与脑梗死之间的相互

4、关系,结果显示以最大颈动脉 IMT0.85 mm 为截断点,预测脑梗死发生的灵敏度为66.2,显示以最大 FA IMT0.88 mm 为截断点,预测脑梗死发生的灵敏度为68.2,CA 粥样硬化斑块对脑梗死发生的灵敏度为 73.1,FA 粥样硬化斑块对脑梗死发生的灵敏度为 79.8,表明 CA、FA 的 IMT 增厚和斑块形成是脑梗死的一个预测因子。CA 粥样硬化与脑梗死的关系是直接的,因为 CA 斑块破裂脱落随血流进入颅内,是脑梗死发生的直接原因,其相关性要好于其它外周血管,而在本组脑梗死资料中,FA 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多于 CA,且有的脑梗死患者两侧 FA 均有粥样硬化斑块,而 CA 却仅仅

5、表现为 IMT 增厚,这说明 FA 粥样硬化可能比 CA 发生的要早,而且程度重。另外还有部分年龄相对较小的腔隙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及股动脉 IMT 无增厚,也没有发生粥样硬化斑块,其原因估计与颅内血管自发性病变有关,如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血栓形成、血管腔闭塞等。综上所述,脑梗死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是显而易见,CA 粥样硬化斑块与脑梗死是直接的血流动力学关系,更多反映的是 AS 的后期结果,而 FA在外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更早,将其做为观察窗口,对早期预测全身动脉硬化及其程度可能要优于其它外周血管,联合评价 CA、FA 粥样硬化斑块可为预测脑梗死的发生及发展提供更多参考。参

6、考文献:1刘春萍.动脉顺应性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01,9(3):2752762Deleker A,Dimer HC,Wilbelm HVascular risk factors for atherosclerotic plaque progression in carotid arteryJInt Angiol,1996,14(4):3393453OLeary DH,Polak JF,Kronmal RA,Manolio TA,Burke GL,Wolfson SK Jr Carotidartery intima and media thickness as a risk factor for myocardial infarction and stroke in older adultsJ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1999,340(1):1421.4沈戈,施仲伟,沈蓓蓓,等超声检测颈动脉硬化与心脑血管事件的相关性J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1999,19(4):3253275耿斌,曹铁生,段云友超声检查冠心病患者颈动脉、股动脉、髂总动脉内中膜的研究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01,10(5):295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期刊/会议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