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高三历史总复习课时作业32 新人教版

上传人:琴**** 文档编号:7904359 上传时间:2017-09-2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9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届高三历史总复习课时作业32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2届高三历史总复习课时作业32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2届高三历史总复习课时作业32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2届高三历史总复习课时作业32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2届高三历史总复习课时作业32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2届高三历史总复习课时作业32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届高三历史总复习课时作业32 新人教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用心 爱心 专心 1课时作业 321下图说的是宋代福建学者杨时和游酢向程颢、程颐拜师求教的故事。其求教内容最有可能是()A “致良知” B “天理”C “知行合一” D “经世致用”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宋明理学基础知识的掌握。据题干中“宋代”和“程颢、程颐”等信息,可与所学的理学知识对应起来,故选 B。答案:B2隋唐时期出现“三教合一”的趋向,儒、佛、道三家逐渐融合。 “夫圣人虽在庙堂之上,然其心无异于山林之中”这一观点体现的是()A佛教与道教的融合 B儒学与佛教的融合C三教的融合 D儒学与道教的融合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能力。 “夫圣人”与“庙堂”是指儒学, “山林之中”意指道教思想,这

2、一观点体现了儒道的融合,选 D。答案:D3朱熹在过分水岭有感中写道:“地势无南北,水流有西东。欲识分时异,应知合处同。 ”朱熹以水流分合的情景,表达了他与陆九渊既有分歧又有相通之处。这里的“合处同”是指两人()A对万物本原的看法相同 B对封建纲常伦纪的态度相同C探求天理的途径相同 D认为人性良知的起源相同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比较、分析能力。朱熹认为“理”是万物的本原,而陆九渊认为“心”是万物的本原,A 项错误;朱熹主张“格物致知”的方法,体验“天理”的存在,陆九渊主张心即是理,不必心外求知,故 C 项错误;陆九渊主张“致良知”和“知行合一” ,不符合朱熹对人性良知起源的看法,故 D 项错误;但二

3、者本质一致,都是以儒家的纲常伦理来约束人们行为,维护封建专制统治,遏制人们的自然欲求,说明了殊途同归的特征。故选 B 项。答案:B4曾被康熙帝称为“集大成而绪千百年绝传之学,开愚蒙而立亿万世一定之规” ,其著作成为后世科举考试依据的儒学思想家是()用心 爱心 专心 2解析:元朝时将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作为考试内容,明朝时继承了这一政策,确立了宋明理学的统治地位。答案:C5著名儒学大师朱熹曾经在白鹿洞书院(见右图)举行过多次讲学活动与大型辩论活动,其讲学与学术辩论的内容不会涉及()A人间的道德伦理问题B “气”和“理”谁先谁后问题C “仁、义、礼、智”等道德准则问题D “心外无物”等主观唯心论的宇

4、宙观解析:“心外无物”等主观唯心论的宇宙观是明朝王阳明的心学主张。答案:D6右图中的三人从右至左分别是老子、释迦牟尼、孔子。三人于一图之中,正在辩经论道。画面中,释氏坐于菩提树下成为画面主体,老子坐于蒲草之上,与一身士大夫装束的孔子相对。此图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体现了古代中国儒释道三教合一的社会思潮B此三人不是同一时代,不可能同时出现用心 爱心 专心 3C儒、释、道三家主张各异,冲突激烈D主要反映了佛教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决定性影响解析:该题考查学生阅读图片,提取信息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选项 B 是现象而不是本质问题,不正确。选项 D 的说法具有片面性,也不正确。三人坐到一起辩经论道,说明

5、儒、释、道三种思想有交融之处,事实上从魏晋时期就出现了三教合一的趋势,故可排除选项 C。答案:A7下面是电视连续剧水浒传 “替天行道”剧照以及梁山“替天行道”108 将木刻作品。这些图片主要反映出儒家思想中的()A “仁政”学说 B “民贵君轻”学说C宋明理学 D “经世政用”学说解析:“替天行道”主要是指代上天主持公道。封建社会农民起义多以此作为动员、组织群众的口号。这里的“行道”主要是指正常的封建统治秩序,反映了宋明理学中的“存天理”的主张。故选 C。答案:C8 中国儒学史指出:“实学思潮是从宋明理学中分化出来的新的社会进步思潮,是儒学发展到明清之际出现的一种新的文化形态” 。其中的“实学

6、思潮”()继承和发展了战国时期“民本”思想深入批判了封建制度提出了“经世致用”主张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展A BC D答案:B用心 爱心 专心 49五四时期进步的思想家把李贽当作反孔的先驱。冯元仲称赞他“手辟洪蒙破混茫,浪翻古今是非场。通身是胆通身识,死后名多道益彰” 。以下观点哪一项最有可能是他的主张()A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B虽孔夫子亦庸众人类也C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D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解析:A 项是孟子的主张,C 项是顾炎武的主张,D 项是程颐的主张。李贽认为孔子不是天生圣人,因此选 B 项。答案:B10观察右图,该著作的最精彩之处在于()A将儒、佛、道三教合流B将心学发展到顶峰

7、C敢于批判封建君主专制D提出“工商皆本”思想解析:明夷待访录是黄宗羲的著作,集中体现了其对封建专制制度的猛烈抨击和批判。答案:C高考真题训练1(2011北京文综)文庙是中国古代官方兴建的祭祀孔子的场所,产生于唐代,宋代逐渐在中原、江南的城市中大量兴建,元代在贵州、云南,清代在新疆、东北等地也相继出现。这一现象表明()A兴建文庙是加强专制统治的手段B唐代是官方儒学教育的兴起阶段C文庙的兴修导致了程朱理学的产生D文庙的修建是城市经济发展的需要解析:“文庙”是祭祀孔子的场所,儒家思想是在汉武帝以后逐渐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随着君主专制的加强,文庙修建越来越多,并且在边远地区相继

8、出现,A 项正确。官方儒学教育的兴起阶段是在汉代,B 项错误;C 项逻辑关系错误,程朱理学兴起在某种程度促使文庙的兴建;D 项修建文庙与城市经济发展关系不大。答案:A2(2011广东文综)“虎溪三笑”讲的是儒者陶渊明、道士陆修静、僧人慧远一起品茗畅谈、乐而忘返的故事。故事本身是虚构的,却在唐宋诗歌、绘画作品中时有出现。据此可以得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当时()用心 爱心 专心 5A儒道佛出现融合的趋势B佛教开始传入中国C诗歌创作呈现繁荣局面D绘画风格以写实为主解析:魏晋南北朝出现了三教(儒、佛、道)融合的趋势。材料反映了这一历史现象。佛教传入中国是在西汉;诗歌创作的繁荣局面出现在唐朝。B、C 两项

9、时间错误;陶渊明等都属于文人,文人画的特点是“写意” ,因此,D 项错误。答案:A3(2011安徽文综)安徽境内历史遗存丰富,人文景观众多。下图中体现儒家伦理思想的是()A BC D解析:是佛教建筑,是道教建筑,都与儒家伦理无关。是封建社会为表彰功勋、科第、德政以及忠孝节义所立的建筑物,包公祠是颂扬包公清正廉洁、除恶扬善的建筑物。因此,正确的答案为。答案:B4(2011北京文综)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在清代被列为禁书,其主要原因是该书()A将人性与天理对立起来B质疑孔子的权威性C主张儒、佛、道三教合一D抨击君主专制制度解析:黄宗羲对君主专制制度进行猛烈抨击,尖锐地揭露君主专制是天下之

10、大害,故明夷待访录在清代被列为禁书。答案:D5(2011课标全国)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说:“使朝廷之上,闾阎之细(民间百姓),渐摩濡染,莫不有诗书宽大之气。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非是,而公其非是于学校。 ”与这一论述的精神实质最为接近的是()A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B民为邦本C天下为公 D民贵君轻解析:题干的主要意思是:不管是在朝堂之上还是在乡野之间,是非不能由君主一个人说了算。应该以多数人的意见为准,这实际上是否定君主专制。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强调百姓对国家的责任。 “民为邦本” “民贵君轻”强调百姓在国家中的重要作用,跟否用心 爱心 专心 6定君主专制无关

11、。 “天下为公”指天下应该是天下人的天下。因此 C 项是最接近题干意思的。答案:C6(2011天津文综)长期以来,儒学是一种士大夫之学。明代思想家李贽则提出要正视“世间惟下下人最多”的现实,强调“我为下下人说,不为上上人说” 。这说明李贽()A反对儒家的正统思想 B倡导只为下下人说C批判地发展传统儒学 D抨击君主专制制度解析:长期以来儒学为上层知识分子所垄断,李贽认为普通老百姓占世间大多数,强调儒家思想要为大多数人服务,而不是只为少部分人服务,这既是对儒学被少数人垄断的批判,也是对儒学的发扬光大。答案:C7(2010课标全国)王安石提出“形者,有生之本” ,与之相对立的观点是()A “心外无物

12、”B “天地为万物之本”C “夫形于天地之间者,物也”D “舍天地则无以为道”解析:“形者,有生之本” ,即有形之物是天下之根本,也就是物质第一性,属于唯物主义思想, “心外无物”即人的心灵外无其他东西,也就是意识第一,属于唯心主义思想。两者截然对立。答案:A8(2010浙江文综)中国古代学术史上曾发生过一次著名的理学家辩论,甲方批评乙方做学问“支离” ,乙方批评甲方做学问“太简” 。下列各项中,属于当时甲方代表人物主要观点的是()A格物致知 B发明本心C知行合一 D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解析:从材料信息看,争论的双方是理学的两大派别,即程朱学派和陆王心学。甲方指陆王心学,认为程朱理学的“格物致知”注重对具体事物的探索,使人对事物的认识支离破碎;乙方指程朱理学,批评陆王心学只注重内心世界, “太简” 。甲方,即陆王心学,其主要观点是发明本心。答案:B9(2010广东文综)“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 ”这首诗反映了()A孟子的“仁政”B董仲舒的“独尊儒术”C王阳明的“心学”D顾炎武的“经世致用”解析:材料的观点认为“心”是“万化”之源,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与王阳明的“心学”观点相符, “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实际上是心学学派批判朱熹的客用心 爱心 专心 7观唯心主义思想。答案: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