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资源依赖型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考【经济其它相关论文】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7904277 上传时间:2017-09-2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部资源依赖型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考【经济其它相关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西部资源依赖型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考【经济其它相关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西部资源依赖型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考【经济其它相关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西部资源依赖型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考【经济其它相关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西部资源依赖型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考【经济其它相关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西部资源依赖型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考【经济其它相关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部资源依赖型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考【经济其它相关论文】(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经济其它相关论文-西部资源依赖型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考摘 要: 资源依赖型企业过度依赖于对自然资源的采掘和加工的盈利模式,易于导致资源的无序开发和低水平利用,从而对周边的自然环境、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同时,竞争趋同导致的低效益又制约了企业的投资和研发能力,从根本上制约着资源依赖型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提升。从可持续发展理念出发,通过构建“多元利益相关者”构成的治理结构,在廓清产权关系的基础上形成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实现资源依赖型企业经济增长与生态和谐的“双赢”目标。最后,提出构建西部资源依赖型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治理指标体系。 关键词:资源依赖型企业,治理机制,评价指标,可持续发展 一、引言 我国经

2、济增长方式由资源依赖型向环境友好型的转变,对企业的传统治理理念提出了挑战。十七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资源依赖型企业的特征在于其盈利模式是直接建立在对自然资源的采掘和加工上,因此对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高于其它企业。由于自然资源,特别是不可再生资源的日趋减少,同时也由于采掘和加工过程中对自然资源和人类生存环境的破坏等问题的不断加剧,对资源依赖型企业的治理就成为备受关注的对象。 公司治理(corporate governance)主要讨论影响企业法人资源配置和收入分配的制度安排。具体来说,公司治理体制决定着谁有权做出投资决策、做

3、出何种类型的投资决策以及如何分配投资所产生的收益。1建立在新古典经济理论基础上的资源配置观所依据的是市场控制(market control)型的公司治理体制。在这种体制下,资源开发企业在追求市场利益最大化动机的驱使下很容易造成对资源的无序开发和低水平利用,由此产生的外部性效应可能对周边的自然环境、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同时,竞争趋同导致的低效益又制约了企业的投资和研发能力。本文提出生态型治理的理念主要是希望通过构建由多元“利益相关者”构成的治理结构,在廓清国有资源产权关系的基础上形成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和谐的“双赢”目标。 二、资源依赖型企业治理机制的构成要素及其影响因

4、素分析 (一)资源依赖型企业治理机制的构成要素 广义的企业治理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外部治理,即市场对企业的治理关系,如产品市场、资本市场、人力资源市场对企业行为的影响,并通过优胜劣汰机制激励和约束企业及其经营者;二是内部治理。是指用来规范企业内部不同权利主体,即股东大会、董事会、经理层各自权、责、利关系的一组制度安排,并形成各方之间的制衡关系。资源依赖型企业的利益相关者还包括企业行为可能影响到的利益群体的代表,如企业周边地区的居民代表。 一个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由以下三方面内容构成2: 1.治理主体,即由谁来治理。现代企业理论认为,治理主体就是企业的“利益相关者”。他们是与企业利益相关联的团体或个

5、人,包括股东、债权人、经营者、企业职工以及企业的环境利益相关者等。资源依赖型企业对环保的投入是利润的减项,但如果缺乏对环保的投入,由此造成的环境损失实际上是对环境利益相关者权益的侵犯。因此,广义的治理主体应包括环境利益相关者的代表在内。通过构建由“多元利益相关者”构成的治理结构,形成利益制衡机制,确保治理目标的公正、合理。 2.治理客体,即治理的对象。企业治理机制着重解决利益相关者之间的责、权、利关系,尤其是剩余索取权和企业控制权的配置。由于每个利益相关者无法在事先准确判断其它相关人的行为,为了避免其它相关者为增进自身利益而可能产生的偷懒、欺骗等影响他人利益的行为,确保合作关系的长期稳定,每个

6、利益相关者必须有监督、约束其它人的权利。因此,剩余索取权与决策控制权的合理分配构成了企业治理的现实内容。对资源依赖型企业来说,企业生产过程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也是企业治理的对象。 3.治理手段。对企业的治理机制来说,要达到合理分配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的目的,还必须有相应的组织和决策程序作保证。从组织机构看,有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经理层、工会和环境利益相关者团体等;决策程序则包括表决程序、利益分配程序、人事任免程序、重大决策听证会制度、环境损失问责制等。当企业的决策可能涉及到环境相关人的利益时,环境相关人的代表应该与地方政府、环境监管机构的负责人通过听证会制度、环境损失问责制等机制进入公司治理。 (二)

7、影响资源依赖型企业治理机制有效性的因素分析 1.资源依赖型企业激励、约束机制不对称造成对资源的不合理开发。激励机制是市场经济中调动经济主体从事某种经济行为至关重要的一种机制。3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对企业实施的一系列改革措施,极大地增加了企业在剩余财产分配中的权利。但由于与资源采掘相关的产权关系未能理顺,尤其是对资源依赖型企业来说,矿产等自然资源的终极所有权归国家所有,而实际所有权则分散掌握在各级政府和部委手中;存在于终极所有人与资源开发企业之间的多层委托链,容易形成各种形式的承包、转包关系,极大地弱化了所有权对开发企业滥用资源行为的制约作用;同时由于在资源管理领域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利益分配不清,

8、诱发地方保护主义行为。这些都是造成资源依赖型企业激励、约束机制不对称,导致资源无序开发的体制根源。 2.廓清资源产权关系以及限制政府权力在资源开发中的滥用是资源依赖型企业治理的制度保障。经过 20 多年的改革,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已经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但国有资源领域的产权制度改革仍相对滞后。一方面,由于资源的行政性垄断致使石油、煤炭、矿产等资源性行业成为“暴利”产业;另一方面,由于资产管理制度的不健全、不完善,导致资源产权交易体制中的权力“寻租”。政府权力在交易对象搜寻、交易后的监督、产业进入或退出、收入的分配等过程中都有极大的介入,有的环节甚至是决定性的。绝对的权力导致稀缺资源管理领域成为

9、腐败案件高发区,也造成资源配置的低效率。因此,只有从根本上转变政府在管理资源方面的职能、限制政府权利、减少对企业的超经济保护,引入市场化的资源配置机制,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源依赖型企业的低效率。 3.自然资源定价机制不合理扭曲了资源依赖型国有企业的治理行为。由于缺乏市场竞争机制的约束,国有矿山、国有银行、国有土地和其它国有资源的价格形成机制仍然是非市场化的,行政手段配置资源的结果要么是垄断高价,要么是低价转让国有资源。因此,在国有资源管理这个先决条件暂时无法彻底改变的情况下,治理优化过程中必须严把资产评估关、信息透明关、资产定价关和资金到位关。根据西方产权变迁的经验,产权交易过程,首先是从寻求一

10、个最适宜的产权投资者开始,然后再逐步演化出一系列的约束“局内人”的行为规则。结合我国实际,可考虑在保持国家对战略资源绝对控股的条件下,构建多元化的产权主体,引入积极的战略投资者是优化企业治理的现实选择。 4.企业利益和社区利益的矛盾也制约着资源依赖型企业治理机制的优化。资源是自然环境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资源的过度索取或破坏性利用必然会影响到生活在该区域居民的利益,如土壤的破坏、水源污染以及生存环境的恶化等。为了保障环境相关者的利益,资源依赖型企业治理机制中必须要有社区利益的代表者参与。5.资源依赖型企业的发展应兼顾国家利益和地方利益。研究表明,我们虽然已经初步解决了企业资产和土地产权的改革问

11、题,但还没有解决地下(和空中)资源的产权问题。问题的实质是:全民所有的资源开采权即资源事实上的所有权,还是无偿分配的,而不是有偿获得的;同时,资源溢价产生的超额收入,更多地是通过资源税等方式收归国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已经成为开采和利用资源的制度性障碍。由于没有很有效地兼顾地方利益,导致地方政府在资源保护中的积极性不高;加上有些地方官员在企业入股,导致利益分配结构扭曲,更造成资源依赖型企业治理的混乱。 三、西部资源依赖型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 在连续 20 多年稳步增长的基础上,我国西部资源依赖型企业正面临日益严峻的环境和资源约束。国家近年来提出的树立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

12、社会等一系列新理念,为我国资源依赖型企业解决环境与资源约束指明了方向。 1.依靠科技进步,提升企业发展层次。西部地区工业生态的初级化必然导致地区发展战略对资源索取的过度依赖。这种发展模式完全依赖于自然资源的基础性支撑,在资源日趋枯竭的情况下必然是不可持续的。反映在企业的治理模式中,就是企业,尤其是私营中小企业对资源不负责任的滥采行为,不仅影响到资源的长远利用,也导致自然生态的恶化。因此,西部地区资源依赖型企业必须提高技术水平,依靠科技进步,合理开发资源、善待环境,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走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高效率、可循环、少排放的生态型企业成长道路。 2.实施制度创新,更有效地

13、提升资源价值。国有资源产权主体的模糊不清是资源遭到破坏性开发的主要制度障碍。在所有企业都可以低成本开发资源的情况下,资源的配置必然是缺乏效率的。所以,资源开采权的取得要实行公开招标,引入竞争,由若干家有一定资质的公司开展竞争,以形成透明、公开的价格,这样才能够更有效地提高资源开发的价值。所以,资源管理制度的创新是遏制国有资源浪费和流失的有效举措。 3.改进盈利模式,探索多元化经营渠道。自然资源的储量是有限的,西部资源依赖型企业不能完全依赖资源求发展。因此,资源依赖型企业应未雨绸缪,探索多元化经营的渠道。逐渐减小资源收入的比重,摆脱单一的资源盈利模式。为此,要加大企业治理中科技创新、管理创新的力

14、度。 4.优化治理结构,提高科学决策水平。资源依赖型企业应引入多元决策主体,在关乎大气、水源、土地等影响居民生活质量等重要问题的决策上,要举行有不同利益相关者构成的听证会,发挥公共决策机制的作用。同时,设计合理的资源税制结构,理顺利益分配关系;优化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在资源依赖型企业治理机制中的作用。因此,引入多元治理主体,廓清资源产权以及限制政府权力在资源管理中的作用是资源型国有企业治理成功的关键因素。只有从根本上转变政府在管理资源方面的职能,限制政府权利,减少对企业的超经济保护,引入市场化的资源配置机制,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源型企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问题。 5.加强部门联动,实现公司治理的协同

15、效应。资源依赖型企业的治理涉及整个供应链各环节,因此需要建立一个更加宽泛的跨职能、跨组织的合作机制,以形成供应链的协同治理效应。跨职能是因为资源依赖型企业治理效率的提高需要市场、运营、采购、销售和物流等职能之间的紧密配合;跨组织是因为环境治理涉及到整个价值链体系中的参与方,需要供应链所有参与方的密切配合与合作。 四、西部资源依赖型企业可持续发展治理指标体系的构建 资源依赖型企业治理的衡量指标体系应该是双重的。治理优化的结果首先应体现在环境质量指标上,实施环保指标“一票否决制”;其次,企业的收益现值最大化。这些指标体系应该是相辅相成的,共同构成如图 1 所示的可持续性治理指标体系。 1.环境职责

16、指标。把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置于资源依赖型企业发展战略中更加重要的位置。从历史上看,我国资源依赖型企业比较重视储量、产量和效益指标,资源和环境保护方面的问题长期未得到有效关注。西部企业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的成长之路,必须重视森林、草地、湿地和农业用地的保护;同时,西部许多地区属于水土流失严重区、生态保护区、大江大河的发源地等,环境保护的社会效应非常突出。所以,西部地区资源依赖型企业的治理必需以相关的环境职责为第一要务。减少容易造成水污染威胁的江河湖库和地下水源区以及其它影响当地居民生活的开采活动。 2.环境治理指标。资源依赖型企业一般都存在内部要素和能源的微观循环,能否对资源的利用和废物的排放从单纯的末端治理,发展到从源头预防、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并对废弃物进行资源化处理,是衡量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基本指标。资源依赖型企业只有以清洁生产为导向,用循环经济的思想设计生产体系和生产流程,并将这个思想落实到勘探、开发、运输、加工和营销的各个环节,在企业内部设立清洁生产工艺指标、废料回收生产技术和控制污染排放指标,才能为资源依赖型企业治理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