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淮南通州盐区的教育事业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79028421 上传时间:2019-02-1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淮南通州盐区的教育事业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古代淮南通州盐区的教育事业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古代淮南通州盐区的教育事业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古代淮南通州盐区的教育事业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古代淮南通州盐区的教育事业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代淮南通州盐区的教育事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淮南通州盐区的教育事业(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古代淮南通州盐区的教育事业张荣生内容提要:淮南盐民是旧中国最缺少文化教育的社会群体之一。除了地处偏僻海滨、交通闭塞而外,主要是因为残酷的政治压迫、沉重的经济剥削和频繁的自然灾害造成了盐民群体的极度贫困。食不果腹、衣不蔽体,遑论其他。但自宋元以来,历代廉勤盐务和地方官吏以及盐区的开明士绅为发展盐区的教育事业做出了积极努力,取得了一定成效,使这片文化荒漠出现了点点绿洲。本文依据详实史料,对宋、元、明、清四代淮南通州盐区的教育事业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考察。 正 文:盐区僻在海隅,交通闭塞,旧时宦辙罕至,教化鲜及,以故民多愚昧质实少文。明代始向两淮盐区定期派遣巡盐御史,于巡盐察吏、稽课捕盗而外,也留意于文

2、化教育,拨帑扶助盐区文教事业。与此同时,一些盐官开始创设社学,教习灶户子弟。于是,一些灶户子弟(主要是富裕灶户)开始初步掌握文化知识;其中一些人通过刻苦攻读,逐步精通经史子集,继而经过科举考试中式登第,踏入仕途。清代,各场普遍设立社学、书院,登第入仕者较之明代又有增加。 州县儒学南通地区最早的学校,当始设于东晋如皋第一次设县时。惟史籍缺佚,已无可考。五代时,如皋复为县,通州、海门县行政机构亦先后设置,学校随之兴建。南唐李璟保大十年(952)建如皋县学于县治东北,是为史籍所载南通地区最早的县学。北宋太宗太平兴国五年(980),通州知州曾环始建州学于城东一里,是为史籍所载南通地区最早的州学。古人认

3、为学校为王政之本,人才于是而出,风俗于是而成,且视学校之兴废为可知致治之盛衰,故历代王朝肇建之初,例有兴办学校之诏。宋元以来,历任州县官吏凡立志有所作为者,多在办理政务之暇注重修建学校,昌明文教。明代两淮巡盐御史按部盐区,于督察盐政的同时,也热心于崇兴盐区的文教事业。世宗嘉靖九年(1530),巡盐御史朱廷立命通州知州钟汪于州学内肇建尊经阁(藏经楼),增号舍(生员宿舍),并奉例建敬一亭。海门人崔桐有记。如皋县学旧在县城西南隅,地当下流,泮池莽如湖荡,涝则灌于学宫,房屋日圮。诸生困顿,久欲迁徙,因工繁费巨而无人任之。嘉靖十八年(1539),巡盐御史吴悌发两淮运司罚金900余两为倡,嘱如皋知县黎尧勋

4、筹措之。嗣以就原址挪地改建,还是另觅新址重建,众说纷纭难决而未兴工。嘉靖十九年(1540),巡盐御史焦连以“因旧弗坚,创新可久”,决以觅址重建。于是,黎尧勋以吴悌所给银900两,益以卖旧学房屋所得钱,另觅县城东南隅地势较高的原岳庙旧址建新学。工兴于是年三月,竣于同年十一月,计建成大成殿、两庑、戟门、棂星门、明伦堂、斋舍、号房等若干间,并凿泮池、建射圃亭。吏部尚书湛若水、祭酒邹守益均有记。嘉靖二十一年(1542),以通州州学号舍不足,讲肄无所,生员晨夕藏修,无以联朋乐群,巡盐御史胡植命通州知州李充拙扩建州学,建志道堂。李卜文庙西偏,并拓千户所隙地,鸠工兴建,历3个月而工成:中为讲堂(志道堂)3间

5、,左右为翼室2间,前为号舍50间,又前为大门3间。郡人陈尧有记。同年,胡御史又檄修如皋县学。嘉靖三十一年(1552)冬,巡盐御史黄国用按临如皋,谒孔庙,瞻学宫,见皋学缺陋,且阴阳向背多舛其宜。乃捐两淮运库罚锾若干金,召节推符允中,将宜革宜创宜辟宜塞宜崇宜浚之处画而示之,命其改建。符乃与知县陈雍鸠工兴建,凡五阅月而工竣,皋学规制由此焕然改观。大学士李春芳有记。嘉靖七年朱御史檄修的通州尊经阁,因当时事属草创,地势未拓,规制未宏,岁久日就倾圮;知州游天廷方图增葺,计其工费颇繁,荏苒未能兴工。嘉靖三十二年(1553)春三月,巡盐御史黄国用按部至通,莅学瞻阁,诸生执经问道,游知州亟以增葺之事为请。黄御史

6、允之,捐两淮运库帑余银百金,即以其事嘱游措办。较之原有规模扩地、增栋各三分之一,历3个月而工讫。通州人马坤、海门人崔桐皆有记。神宗万历九年(1581),巡盐御史任养心命知县高瀛重修如皋县学。古时,县、州、府的儒学往往与孔庙、学官衙署结合在一起,故又称学宫。其房屋布局有一定规制。以嘉靖十九年巡盐御史助建的如皋县学为例:前为文庙(如制),左右为两庑,又前为戟门(去庙10丈),又前为棂星门(去戟门12丈),两门之间有泮池,池有桥(亘1丈);后为明伦堂,左右为斋、为馆,又为号房、为射圃亭。在府、州儒学左近,还建有贡院,为考试场所。进入儒学做学生,须履行规定的考试程序(童生试)。凡报考者,不论年龄大小,

7、概称童生。首先参加县试,试期在农历春二月。应考人需填写姓名、籍贯、年岁、三代履历,并取得本县廪生保结,方可向本县礼房报名参考。冒名替考等弊例有严禁。考试由县官主持,约考5场,各场分别试八股文、试帖诗、经论、律赋等。县试录取后,参加管辖该县的府(或直隶州)试,试期在四月。府试由知府或知州主持,报名手续及场期与县试略同。府试录取后,仍须参加院试。院试由各省学政(一称提督学院)分期按临各府(直隶州)主持,报名手续与府、县试略同。正试一场,复试一场,揭晓名为出案,第一名称为案首,录取者即为“生员”;由州县官以礼乐送入学宫,称入学;自此受教官的月课与考校。童生试一般于三年内举行两次,逢丑、未、辰、戌年为

8、岁考,逢寅、甲、巳、亥年为科考。生员按入学年限资历的浅深,有附生、增生、廪生的区别,通称诸生,俗称秀才。明至清康熙朝400年间,通州为府下州。童生入学,在县试录取后,须赴扬州参加府试,试毕又转赴吴陵(泰州)参加院试,奔驰赴试,颇苦劳费。清雍正二年(1724)通州升为直隶州,辖如皋、海门、泰兴3县。于是知州白映棠建试院于州治东,内有东西文场各7楹,800余号(以千字文为序,每字15号),以为诸生、童子角艺之所。通州士子自此无辗转奔试之苦。嘉庆五年(1800),知州张桂林建新文场,号舍增至1200号。其时通州人文昌明之盛于此可见一斑。古时府、州、县学录取生员人数由朝廷颁有定额。明洪武二年(1369

9、)定额:通州30人,海门、如皋各20人,月给廪米。宣德三年(1428),每学增广如廪额。正统十二年(1447),复增附学生员无定额。溯自宋元以来,盐户无论业灶业商,其子弟入学程序原与籍贯所隶的各州县土著居民子弟无异。明万历年间,为扶掖盐户子弟入学,朝廷特设“商籍”、“灶籍”生员名额。两淮额取商籍14名、灶籍6名。灶籍名额中,通属、泰属盐场各3名。应考童生由运盐使录名送考,另题考试,录取者附于扬州府学,不专设运学,亦不设廪生、增生名额。清顺治四年(1647)重新规定州县儒学生员名额。廪膳生员额:通州30人,如皋20人,海门10人;增广生员额如之。岁、科两试取进附学生员名额多寡与廪增生略等。顺治十

10、五年(1658)定三年一试,通州、如皋各取进15人,海门4人。清初,商籍、灶籍生员名额之设沿袭明代未改,仍附入于扬州府学。乾隆四十四年(1779)三月,大学士阿桂等会议:“各省商籍,查明人数多寡,酌减入学名额,编为卤字号取中。”嗣经江苏巡抚杨魁查乡试报考人数不敷另编字号,奏请并入民籍取中。复经礼部议奏:“国家恤商恩例自当按人数多寡设额。今江淮商籍生童,扣除不合例者,应考只有一人,是商之亲子弟侄并无读书应考之人已可概见。入学旧额应行裁汰。其有情愿改归本籍者,准其呈明,改归本省乡试。廪、增照例改为候廪、候增,与本籍考案新旧间补,照原食饩年分出贡。其实有田庐、坟墓在江南,与入籍之例相符者,准其呈明,

11、于居住之州县入籍。灶籍原与各该州县土著无异,应归于各该州县民籍考试。以后如果人文日盛,不妨再请设额。”奉旨允行。两淮盐区商、灶籍生员名额前后沿设约历200年之久,至此裁汰,归入民籍。清光绪年间生员定额:通州36人,如皋县32人,静海乡10人。此外,每逢国家庆典,例得于入学常额之外另有加增;如为国家捐糈助饷,照例亦得暂时增广取进学额。生员名隶学籍,受学官管束,规矩森严。明洪武十五年(1382)颁学规禁例12条于天下,镌立卧碑,置于明伦堂之左;其不遵者,以违制论。清顺治九年(1652)命礼部颁卧碑于天下学宫,开列教条12项,大致内容有:生员当受教于贤智父母,或劝止愚鲁父母为非;立志学为忠臣清官;居

12、心忠厚正直;不干求官长、交结势要,希图进身;不轻入有司官衙;不干与他人词讼;尊敬先生,诚心听讲,毋妄行辩难;军民一切利病,不许上书陈言;不许纠党立盟结社;不许妄行刊刻文字;等等。康熙四十一年(1702)复颁御制训饬士子文,罗列当时恶劣士习而严加警饬。儒学诸生以国家颁发的儒家经典、历代正史、唐宋诗等为基本教材,有教授、教谕等学官担任传道授业,系统地讲解儒家经典。其时国家以科举取士,应试者所作文章体裁亦由国家统一规定;凡为文一篇,须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等8部分组成,称为“八股文”,或“制艺”。文章题目摘自四书五经,立论须根据南宋的程朱理学,号为“代圣人立言”,不许作者自

13、由发挥。故诸生在研读儒家经典的同时,还须研习写作制艺的门径与技巧。一般每月须向学校呈缴由老师命题的制艺和古诗各1篇,称为“月课”。每三年两次(清代为一次)由各省学政巡回所属府州县举行考试,凡儒学诸生皆须应考,称为“岁考”;考试内容为经义、古文、制艺等,正试、复试共4场,成绩分为6等,三等以前者有赏,四等以下者有罚或黜革。诸生按入学年限及岁考成绩,依次由附生进为增生,再进为廪生。廪生享有每月由官府供给的廪米,以补助其生活,同时有具结保证应考童生无身家不清及冒名顶替等弊的资格与职责。为供给祭祀孔庙费用和教师薪俸,补助诸生及寒士的生活开销,通州州学与如皋、海门县学均置有学田。其田亩或由官府拨给,或由

14、私人捐赠,以其地租充用。盐区灶田捐为学田而载于州志者,有:马塘场十三总灶田32亩,岁征租钱35千200文;丰利场田17亩8分,岁征租银1.2两;栟茶场田227亩8分9厘,岁征租银4.54两。通州及属县诸生中的廪生,按照食廪年分,每隔两年左右,有45人经地方官府遴选保送,有机会升入京城国子监继续读书,成为“贡生”(或监生)。贡生经朝廷举行的考试选拔可授予较低级别的官职。诸生中欲通过科举进入仕途者,则须经过“乡试”。每届乡试之前,各省学政周历所属府州考试诸生,谓之“科考”,考试内容及形式与“岁考”略同。科考优等者方能应乡试。明、清两代本省乡试在省城应天(江宁)府的贡院举行。每三年一次,逢子、午、卯

15、、酉年为正科,遇庆典加科为恩科。考期在农历八月,俗称“大比”或“秋闱”。考生由州县学官先期起送。州县官出具书柬,择日毕集。至日,结彩于孔庙明伦堂,张乐展筵,抗礼列坐。酒三行后,簪花架仙桥,鼓乐前导,由庠门送出上路。清光绪年间,通州及属县每届乡试赴考人数常达一千数百人之众。乡试共考3场,内容一般为阐述四书五经的经义(八股文)、试帖诗、章奏、策论等。考场警戒森严,由本省巡抚亲任监临官。朝廷特派进士出身的京官任主考官(考中者尊称其为座师),主考官聘用进士或举人出身的知县级官员为同考官分房阅卷(考中者尊称其为房师)。应考人用墨笔答卷,所答之卷称墨卷。为防考官认识字迹而在判卷时徇私舞弊,将墨卷弥封糊名,

16、交付誊录人用朱笔誊写,然后送考官批阅,称为朱卷。朱卷经房师加上批语荐举,再经座师加批认可,即为录取,张榜(乙榜)公布,取中者称为举人。第一名称解元,一至五名又称经魁。放榜次日,巡抚设宴祝贺新科举人,款待内外考官,席上歌鹿鸣之诗,作魁星之舞,俗称“鹿鸣宴”。举人可被授予州县儒学教官等官职。乡试第二年春天在京城礼部举行“会试”。考期在农历三月,俗称“春闱”。各省举人皆可应考,考试内容形式及阅卷方式与乡试略同。取中者为贡士,第一名称会元。接着进行一次复试。合格者参加在殿廷上由皇帝亲发策问的考试,称“殿试”。策题一般涉及当时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政策,如战守、理财、水利、经籍、选举等。由大臣阅卷,拟定名次后,呈由皇帝钦定。合格者称进士,分一、二、三甲,用黄纸写榜,称“甲榜”(俗称“金榜”)。登榜者又称登科,有“金榜题名”和“蟾宫折桂”之誉。一甲仅取3名,第一名通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均赐进士及第;二甲取若干名,第一名通称传胪,均赐进士出身;三甲取若干名,均赐同进士出身。新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