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化精简版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79028350 上传时间:2019-02-16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269.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文化精简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古代文化精简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古代文化精简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古代文化精简版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古代文化精简版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代文化精简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文化精简版(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古代文化概要一、汉语中的“文”:通“纹”,各色交错,纹路。衍生1:包括语言文字在内象征符号、文物典籍、礼乐制度。衍生2:伦理教化、休养、人为的装饰。衍生3:美善德行之义,德行的修炼过程。汉语中的“化”:变化、改动、生成。易系辞下:“男女构精,万物化生。”庄子逍遥游:“化而为鸟,其名曰鹏”汉语中的“文化”:文明教化。近现代中国学者受西学影响对文化的定义梁漱溟:文化乃是人类生活的样法。蔡元培:文化是人生发展的状况。梁启超:文化者,人类心能所开释出来之有价值的共业也。胡适:第一,文明是一个民族应付他的环境的总成绩;第二,文化是文明所形成的生活的方式。贺麟:所谓文化就是经过人类精神陶铸过的自然。二

2、、英文中的“文化”:英文的culture是指通过人工劳作,将自然界的野生动植物加以驯化和培养,使之成为符合人类需要的品种,原意是物质性的栽培。后引申为人们对精神和身体(尤其艺术和道德)的发展和培育。进而泛指人们的生活、思维方式及在征服自然和自我发展中创造的财富。三、经典的文化定义1、爱德华泰勒(英国人类学家):复合论。文化“是包括全部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掌握和接受的任何其他的才能和习惯的复合体。”2、兰登贝格(社会学家) :意义论。文化可以被定义为是一套从社会活动中习得并传递的判断标准、信念、行为,以及因此出现的行为的习惯模式,及其物质的和象征意义上的产物

3、。”3、赫斯科维兹(美国人类学家):工具论。文化是个人适应其整个环境的工具,是表达其创造性的手段。4、枫丹娜现代思潮辞典:社会遗产论。5、一个共同体的社会遗产:由一个民族在他们特殊生活条件下不断发展的活动中创造并且从一代传向一代的物质手工艺品,集体的思想,精神制品,行为方式。四、文化的定义简而言之,古代汉语中“文化”是用一定的方法将文明礼仪普及教化。辞海:广义狭义,物质精神。广义: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中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文明的总和。狭义:文化是指在一定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基础上精神财富的总和。五、 文化的结构划分。二分法: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 。三层次说:物质、制度、精神。四层次说:

4、物质、制度、行为、心态。六大子系统说:物质、社会关系、精神、艺术、语言符号、风俗习惯。六、文化的层次:物质文化、人类建工制造的生产、生活的器具以及相关技术;处于文化结构的表层制度文化、人们在社会实践中确立的社会规范; 处于文化结构的次表层行为文化、人们在社会交往中约定俗成的行为模式; 处于文化结构较深层精神文化、人们的思想、信念、价值观以及心态等; 处于文化结构的最深层核心七、中国文化重要特征1、“中国文化”中华民族在古老华夏大地上所创造出来的具有恒久生命力的文化。幅员之辽阔:中国中华;民族之众多:华夏族中华民族;历史之悠久:征服者被征服中国文化。312历史性角度:中国文化、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

5、文化、1840年鸦片战争之前的中国文化、文化传统剧变的近现代文化3、 中国传统文化:上古原始文化殷商西周文化、春秋战国文化、秦汉文化、魏晋南北朝文化、隋唐文化、两宋文化、辽夏金元文化、明清文化八、“中国文化”特征1、中西方文化差别:人道与天道、礼治与法治、德性与智性、艺术与科学、精神与物质、群体与个体、封闭与 放、一统与多元、渐进与突进、思辨与直觉、顺应与征服自然A、一统与多元:儒学一统: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文化多元:神本到人本、诸子百家、二学二教宋明理学、启蒙思想B、群体与个体:伦理型文化群体和谐、家族至上。原因:半封闭的大陆性地域环境、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专制与宗法相结合的社会政治

6、结构。优劣: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群体与个体的统一:儒家文化的群体认同之中,也涵泳着对个体价值的体认。儒家理想人格: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C、事功与审美:农业文化,培育出华夏先民的务实精神和实用-经验理性。中国早期文化中,墨家和法家尤其有着“重实际而黜玄想”的特征。D、主流价值观:事功与审美的统一,儒家有为与道家无为的互补。a儒家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人格理想:内圣外王;实现途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b道家社会政治领域:无为而治,希言(少施政令)自然;哲学伦理领域:老子 “致虚极,守静笃”,庄子“心斋、坐忘”第一章哲学文化中国哲学:

7、整体综合、直觉感悟、群体观照;西方哲学:科学逻辑、理性分析、个体原则第一节儒家哲学一、 儒家定义:春秋战国时期形成的以孔子为宗师的学派1、学派经典:诗、书、乐、礼、易、春秋2、行为准则:提倡仁义,维护君臣、父子、夫妇、兄弟等伦常关系3、孔子(前551前479)家世:春秋鲁国陬邑(曲阜)人;字仲尼,名丘;远祖孔父嘉,父亲叔梁纥贡献:儒家学派的创始者;首创私学,弟子三千,贤者72;序诗传易正礼乐作春秋二、儒家哲学的基本观念(一)贵仁:“爱人”仁爱之心建立于血缘纽带基础之上;“亲亲”“泛爱”孝亲忠君长治久安;忠恕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二) 尊礼:“礼”社会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规

8、范;周礼“非礼勿视,非礼勿昕,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正名”遵守“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级秩序“克己复礼为仁”“仁”的内容与方法(三)重教:教育原则德育优先。“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培养对象“圣人、君子”(仁义礼智信)类的理想人才;教学内容“四教”(文行忠信)“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教育思想“有教无类”。 诲人不倦,循循善诱,因材施教。(四)尚中:中和观念:事物的和谐状态。“礼之用,和为贵”。中庸之道:允执其中,过犹不及。执中的准则就是礼三、儒家哲学的发展演变(一)先秦儒学形成期孔子:礼仁一体;孟子:重仁性善论。仁政。民本。;荀子:承礼性恶论。礼法并重。人定胜天。(二)汉唐儒学发展

9、期:汉:神学化的天人感应说董仲舒:伦理纲常完备化与神秘化。唐:三教并行,儒为主流五经定本五经正义(三) 宋明儒学鼎盛期:宋:程朱理学周敦颐、张载、程颐程颢、朱熹、陆九渊明:陆王心学王阳明、王艮泰州学派,李贽异端(四) 清代儒学衰微期:朴学:崇实黜虚。重考据,主实证。四、儒家哲学的主要特征(一)“内圣外王”的人格理想内圣:“修身”,善的德行,主体心性修养。仁与智的统一。外王:“齐家、治国、平天下”,外在事功,社会政治教化。三纲领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八德目:格物 致知 诚意 正心 修身 齐家 治国 平天下处世之道:孔子“天下有道则现,无道则隐”。孟子“穷则独善其身,达则

10、兼济天下”。(2) “天人合一”的思想模式:把宇宙人生或自然界与人类社会万事万物的发展变化,都看做相互联系、和谐、平衡的有序运动。模式自然论(孔子、荀子、刘禹锡)有神论(董仲舒)心性论(孟子、宋儒)第二节 道家哲学一、道家哲学的基本观念:以“道”为世界本原,故称“道家”。核心:以“道”来统摄和平衡自然、社会和人生。代表:老子和庄子,“老庄之学”。(一)老子的基本思想1、 道本体论:“道法自然”:第一,“道”是世界的本原。“道生一(混沌),一生二(阴阳),二生三(阴阳、和谐),三生万物(新的统一体)。第二,“道”是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法则。“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者万物之奥”。2. 否定式辩

11、证法:逆向思维,“否定之否定”。3. 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顺其自然而无所作为(二)庄子的基本思想1. 泛神色彩的天道观:“道”和“物”的关系2. 逍遥自适的人生观:个体精神独立3. 相对主义的认识论二、道家哲学的理论嬗变先秦:老子:庄子:人生哲学;黄老之学:政治哲学 “道生法”魏晋:玄学:三玄:老子、庄子周易何晏、王粥、阮籍、稽康、向秀、郭象汉魏后:道教;唐宋:不少帝王崇奉道教宋元:正一、全真两大宗派三、道家哲学的主要特征(一)尚自然:要求人类顺应“自然之道”,以“自然”、“无为”作为人生和社会的理想追求。1、倡导:崇尚天道(自然界的法则)的自然无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提倡

12、人道(人事的规范)的自然无为,简化各种制度、规范,使百姓保持纯朴的民风。2、 缺陷:将自然状态理想化,对一切人文创造持批评否定态度。3、 现代意义:尊重客观事物本性和法则,不“随人意志”改造自然。消除现代社会生活的紧张,异化、疏离状态。(二) 重个性:提倡独立人格,肯定自由平等。抨击君主,鄙弃物欲,诋毁文明,反对家国观念。1、 价值:具有真正的人道主义精神。独乐其志”以“适己”的避世生活态度。2、 缺陷:只是精神超脱,并不能真正实现自由,主观空想。忽视个体社会责任和义务。容易导向个人主义。第三节 佛教哲学一、 佛教哲学的基本观念(一)四圣谛说1、苦谛:基本价值判断:生命无常。众生皆苦。苦海无边

13、,回头是岸。2、集谛:造成痛苦的原因:十二因缘,生死轮回,造业果报。3、灭谛:灭除痛苦的根源:“爱灭苦灭圣谛”, 灭尽贪欲,涅槃超脱。4、 道谛:证得涅槃的方法:八正道。三十七道品。 三学(戒定慧)(二)三法印说1、 诸行无常;世间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变化无常的,世界上没有永恒不变的事物和现象。2、 诸法无我;世间一切存在的事物都没有独立的、不变的实体或主宰者,没有起着主宰作用的“我”或灵魂。3、涅槃寂静;远离烦恼,断绝患累,超脱生死轮回,进入涅磐境界。二、佛教哲学的历史源流(一)印度佛教哲学发展历程原始佛教时期:公元前6世纪至前4世纪中叶,释迦牟尼及其弟子传教时期。四圣谛说 缘起说 大元素 住

14、异灭部派佛教时期:公元前4世纪中叶以后至公元1世纪时期的佛教。上座部偏重于说“有”,大众部偏重于讲“空”。大乘佛教时期:指公元1世纪左右至公元7世纪时期的佛教。普度众生。印度佛教哲学思想的完成和终结。密教时期:大约公元7世纪至公元12世纪是密教时期。以咒术、仪礼、粗俗信仰为特征,“六大”缘起说。神秘主义。(二)中国佛教哲学发展历程汉魏晋南北朝阶段:由传入到日趋兴盛的时期。佛经翻译:安世高的小乘禅学,支谶的大乘般若学。比附格义。习经论:竺道生的涅磐佛性说和顿悟成佛学。自主发挥隋唐阶段:鼎盛时期。佛教宗派自造家风。论宗和法相唯识宗:印度大乘中观学派和瑜伽行派。天台宗:大乘起信论的真如说,无情有性说

15、。神宗:性净自悟。顿悟成佛。心性论和成佛方法论宋元明清阶段:融合时期。心性问题成为核心理论:禅宗讲自性,华严宗讲真心,天台宗重观心。各宗派逐渐走向融通,佛教思想与儒道思想走向调和。三、中国佛教哲学的主要特征禅宗:奉菩提达摩为始祖的中国佛教宗派,因主张用禅定概括佛教的全部修习而得名。“中国禅”。五祖弘忍、六祖慧能坛经。佛性说:“如是一切法,尽在自性。自性常清净。日月常明,只为云盖覆。”人人皆可成佛顿悟说:“见性成佛” 反对坐禅念佛,累世修行,“直指本心”“顿悟成佛”。直觉认识方法无念说:吹散妄念浮云而自见真如本性。“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认识不要存留世俗世界的任何想法1. 重现实人生:中国佛学精神在于成就人生最高价值理想。印度佛学则宣传一切皆空,否定存在(包括个人生命在内)的客观性、真实性。2. 重个体心性。心性论:因果报应之辩、神灭神不灭之争、佛性问题的纷争、真心说与妄心说的对峙、性善论与性恶论的对立,三教心性合一论。3、重直觉思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