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江南大学汉民族民间服饰传习馆有感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79028024 上传时间:2019-02-16 格式:DOCX 页数:1 大小:44.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参观江南大学汉民族民间服饰传习馆有感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参观江南大学汉民族民间服饰传习馆有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参观江南大学汉民族民间服饰传习馆有感(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参观江南大学汉民族民间服饰传习馆有感1090114516纺织1405 陈怡冰江南大学汉民族民间服饰传习馆是中国高校唯一一所收集和珍藏汉族民间服饰品的馆所。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怀着崇敬之心参观了汉民族民间服饰传习馆。展馆面积800多平方米,分上下两层,设有4个展示厅。一楼是民间服饰南方地区(包括江南水乡、闽南地区、皖南地区)展示厅、专题服饰品展示厅。二楼是民间服饰北方地区(包括晋中地区、中原地区、秦陇地区和齐鲁地区)展示厅、传承创新设计展示厅;整个传习馆布局以服饰陈列为主,每件藏品下面标有藏品名称年代等简介。展馆中的展品丰富多彩,有袄、衫、褂、袍、马甲、旗袍、蓑衣、裙、裤、帽、眉勒、包头、暖耳、

2、粉扑、云肩、肚兜、腰包、荷包、绑腿、系带、弓鞋、天足鞋、扇套等。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有三类。首先是刚入展馆便可看到的马面裙,又名“马面褶裙”,这种始于明朝,延续至民国的裙子前后共有四个裙门,两两重合,侧面打裥,中间裙门重合而成光面也即“马面”,为千年的女裙增加了流光溢彩和几分端庄华丽。紧接着是华丽耀眼的旗袍,图案多为织锦缎,配以传统的中国纹饰如双鱼、富贵花、梅花等,寓意吉祥如意,富贵美满,且展厅里展现了旗袍的发展历程:由线条平直、宽松一步步变得瘦长紧窄、小袖素简。另外就是起源于隋朝的云肩了,云肩的构想,与中国建筑的意境一致,审美情趣,脉脉相通:中国古代宫廷建筑,讲究四方四合;以天坛建筑物为中心,

3、四周为参天柏树挡住了人的视线,也挡住了喧嚣的红尘,天坛虽然并不高,但给人的感觉,仿佛人就置身于天际之间,令人憬然醒悟。而云肩的整体造型,打开来,从平面图观看,外圆内方,象征着天圆地方;穿在身上立体地看,其上刺绣的“一年景”四季花果,四周垂吊着绿色长穗,恰似大自然的森林一般,笼罩住人的主体,给人的感知,和天坛建筑一样,也有“天人合一”的深刻内涵。据老师介绍,这个传习馆是我院两位教师自费收集整理而成。他们不辞劳苦,只为了收集整理出属于汉族自己的服饰。因为我自己早在高中时就很喜欢传统的汉家衣裳,此次参观也让我对汉服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对汉服上面的暗纹、绣花等都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比如“六合同春”、“五谷丰登”、“锦上添花”等寓意丰收喜庆之物,以及新婚婚服和恋人互赠的往往采用鸳鸯为主的图样,如“鸳鸯同心”、“鸳鸯戏水”等,而寿诞则往往采用“松鹤长寿”、“鹤献蟠桃”、“龟鹤齐龄”等意味着长寿的图案。依据不同的场合,人们往往会选择不同的纹饰,从而表达出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体现出他们对生活、对爱情、对婚姻等的美好憧憬。参观过展馆后,一种激动之情在我心中久久激荡不能平静,一种“着我汉家衣裳,兴我礼仪之邦 ”的责任感油然而生,相信不久的将来,汉服定会更加普遍,更加日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