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弈论”与班级管理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79027713 上传时间:2019-02-1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博弈论”与班级管理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博弈论”与班级管理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博弈论”与班级管理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博弈论”与班级管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博弈论”与班级管理(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当前库:人大全文2003年教育类专题 (GJ) 控制面板6关闭上一篇下一篇顶部底部打印下载定制“博弈论”与班级管理【原文出处】班主任之友【原刊地名】武汉【原刊期号】200310【原刊页号】1617【分 类 号】G30【分 类 名】中小学学校管理【复印期号】200312【作 者】李文连【作者简介】李文连江苏海安老坝港中学【摘 要 题】班级管理博弈论,又称对策论,通俗地讲就是一种“游戏理论”,其内涵一般定义为一些人、团队或其他组织,面对一定的环境条件,在一定的规则约束下,依靠所掌握的信息,同时或先后,一次或多次,从各自允许选择的行为或策略进行选择并加以实施,并从中各自取得相应结果或收益的过程。该理

2、论作为数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在20世纪40年代形成和发展起来,如今已被广泛运用于经济、军事、政治等多个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笔者试图借助博弈论的原理,结合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实践,探索博弈论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班主任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班主任开展班级工作的首要条件,而班级管理中师生表现出的相互矛盾和相互冲突的关系实际上就是一种博弈关系,根据矛盾双方冲突的结果一般可分为以下三种:两败俱伤的“负和博弈”。所谓“负和博弈”是指人际交往中,矛盾双方由于相互冲突而不能达成统一,导致双方关系紧张,各自利益在冲突中受损。其在班级管理中表现为师生关系高度紧张,教育绩效几乎为零。如某班主任听说A生上数学课时不

3、遵守纪律,与同座讲话,便在班会课上对该生进行严厉批评,并责令该生写检查。但该生认为上课时自己并没有主动讲话,而是同座问他一个问题,便与其私下讨论,因此不肯承认错误并拒绝写检查。于是,在班会课上,一个坚持要写,一个始终不写,师生双方互不相让,争得面红耳赤,其结果是师生双方都没有所得,关系僵化,给班级管理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战胜一方的“零和博弈”。“零和博弈”在古语中是指下棋双方在争斗中,一方战胜另一方。其在班级管理中表现为班主任与学生在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方面发生冲突时,班主任用自己的权威去奴化学生,制约学生,迫使学生就范。有这样一则报道:某中学一班主任发现该班B学生经常迟到,作业不及时完成,

4、便拿出自己的“看家”本领,对该生进行“疾风暴雨”式的训斥;为了杀鸡儆猴,震慑全班学生,该班主任命令其他学生每人打B生10下,并强迫B生吞食苍蝇这样的结局从表面上看,班主任当时占了上风;可从深层次意义上看,该班主任所失远远大于所得。试想想,这样的班主任,哪位学生愿意与他交往?又有哪位家长敢把自己的子女放入该班?互利互惠的“正和博弈”。所谓“正和博弈”,是指交往双方本着互利互惠的态度,能动地化解矛盾,最终达成双赢的结局。如中国与美国分属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但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双方有着共同的利益,于是经过反复的谈判,达成中国加入WTO的协议,最终取得双赢。联系班级管理,班主任和学生发生矛盾和

5、冲突时,如果不是从各自利益出发,而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多为对方着想,多体谅对方的难处,师生就会心平气和地解决冲突,化解矛盾,从而最终使矛盾双方都获利。不难看出,“负和博弈”和“零和博弈”都是对抗性博弈、不合作博弈;而“正和博弈”是一种非对抗性博弈、合作性博弈。因此,本着教育的最优化原则,在班级管理中,我们要摒弃对抗性博弈,积极创造非对抗性博弈:首先,忌感情用事,倡“明察秋毫”。班主任与学生之间出现“负和博弈”,往往是班主任遇事缺乏调查研究,感情用事所致。要消除班级中的“负和博弈”,班主任必须“明察秋毫”,勤于观察,善于捕捉信息。班主任只有善于观察、留心观察,才能获得客观真实的东西,才能公正地解决

6、学生思想、学习上存在的问题。记得2001年,我担任初一某班班主任时,刚到班点名,发现一名男生留着长发。我用怀疑的目光审视着他,他顿时脸红了,其时还有几名学生在窃笑。我觉得事情蹊跷,后通过多方了解得知,原来这名学生耳朵畸型,从小一直蓄长发遮掩,而且他性格内向、孤僻。后来我适时找他谈话,安慰、鼓励。试想,倘若不调查就对该生严厉训斥,后果不堪设想。因此,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只有勤于观察、善于调查,才能克服工作中的感情用事,才能在处理师生矛盾冲突时化干戈为玉帛。其次,弃“师道尊严”,崇心胸豁达。俗话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何况刚刚涉世的学生。当学生在班级上做出事与愿违的事或公开顶撞时,班主任切不可

7、为了“师道尊严”与学生争个你死我活。这样虽换来海面的“风平浪静”,却难免海底依旧“波涛汹涌”。面对学生的错,班主任应以博大的胸怀,给学生适当的宽容。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有时宽容所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1999年的一天,一位早已谢了顶的课任教师向我告状,班里的一位调皮大王跟在他身后边跑边唱月亮走我也走,暗讽老师谢了顶的头。我找来了那位男生,先问他喜不喜欢流行歌曲,他说喜欢;接着让他说说这首歌引用了哪些修辞手法,他说不知道,我告诉了他。然后我又讲了一些关于月亮的古诗词,还从古代的“嫦娥奔月”讲到今天我国宇宙飞船上天,鼓励他好好学习,报效祖国。他很感动,诚恳地认了错,表示要向那位课任老师

8、道歉。一场风波轻易地化解了。面对犯错的学生,班主任切不可一棍子打死,应适当施以宽容,不仅使学生在宽容中深深体会到老师对自己的信任和尊重,也有利于学生积极采取合作的态度,使师生双方的矛盾和冲突向好的方向发展。最后,去自以为是,求互谅互让。人和人正常交往,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相互适应。在发生矛盾和冲突时,如果能从对方的利益出发,能从良好的愿望出发,便能使双方达到互利互惠的“正和博弈”状态。这就是说,在师生交往中,要达到效益最大化,就不能以自己的意志作为和别人交往的准则。而应该在相互谅解中达到统一,达到双赢的效果。一次班会课上,我给学生讲中国加入WTO,当讲到“WTO”时,一位男生突然插嘴:“打屁

9、股。”同学们哄堂大笑。这么严肃的问题岂能当玩笑开!我气呼呼地让那位男生站起来说个所以然来。他没料到老师会发怒,愣在那儿不知所措,课堂气氛一下子凝结了。我转念一想,这样下去起不到教育效果,便微微一笑:“你只知道插嘴,就是没插出道道来。其实打屁股意谓着我国还很落后,经过十五年的艰苦努力才最终加入WTO,无形中已经落后了。一个人如果不努力也会落后,也要挨打。这个道理你肯定懂,是吗?”他点点头。我说:“以后上课要想插嘴,必须插出点新意来。”一席话使该生口服心服。在班级中,班主任和学生发生冲突时,作为班主任,应从对方利益出发,以平等的目光看待学生,以深厚的情感关爱学生,只有这样才能换来学生的尊重、信任、谅解,也才能使师生双方在矛盾冲突中互谅互让,共同奏响和谐的乐章。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就是一种精神的博弈,作为班主任,要想使班级管理向健康的轨道发展,必须借助“博弈论”的原理,积极采取非对抗的合作态度,使师生之间呈现“正和博弈”的状态。唯有这样,才能协调好斑主任和学生之间的关系,调动班级各方面积极因素,形成巨大的合力,使班集体成为校园内一道亮丽的风景。北京博利群电子信息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