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国宋元明清铜镜特点及区别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79021565 上传时间:2019-02-1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代十国宋元明清铜镜特点及区别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五代十国宋元明清铜镜特点及区别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五代十国宋元明清铜镜特点及区别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五代十国宋元明清铜镜特点及区别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五代十国宋元明清铜镜特点及区别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五代十国宋元明清铜镜特点及区别》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代十国宋元明清铜镜特点及区别(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五代十国,宋元明清铜镜特点及区别五代十国铜镜造型主要有圆形、葵花形,亦有方形和方形委角的。纹饰除四灵八卦纹外,尚有花鸟纹和花朵纹图案。一般铜镜为素面,有的镜上铸有吉祥语或作坊铸工名。宋镜造型仍继承唐代多样化的风格,并创出了一些新式样。纽制变小,纽弓窄而孔显大,纽顶趋平。无纽座、圆纽座和花瓣纽座居多。镜缘主要有两种:一种较宽,里厚向外缓坡;另一种为窄边,比较方正。带柄镜的镜缘与镜柄的凸边连成一气。宋镜大致自北宋政和年间开始出现铭文,铭文绝大多数为商标铭记,多置于镜纽一侧的方格内。辽代铜镜在形制上,主要有圆形、“亚”字形和葵花形,此外还有八角形。在纹饰上,主要有双鱼纹、八卦纹、童子戏花纹、荷花纹、

2、连钱纹和牡丹龟背纹等。辽镜上也见有吉祥语句,不仅有汉字,还有契丹字。金镜造型常见的主要有圆形、菱花形和带柄镜等。镜纽以圆纽为多,纽上部较尖,尖顶为平面。镜缘多外薄里厚,与宋镜特征相仿。区别于其他时代铜镜的特征是:在圆形镜边缘内侧常铸有一个二层台,二层台有宽有窄,宽者上面多饰有花纹或铸有铭文。金代铜镜铭文意义渐乏趣味,偏重实用,惟有特殊情况,则为阴刻、边刻、地名、官名。元代铜镜一般可以说是“粗者甚粗,精者颇精”。式样较少,除流行的圆形和圆形带柄镜外,早期常见的还有菱花形和葵花形镜,与金镜不同,它仍保留着宋镜六分法的形制。元镜镜缘多为素宽缘,里厚外薄,里直外坡。镜纽多为半圆形纽,较之宋金时期的镜纽

3、要大。纽座主要有方形和圆形纽座两种。另外,无纽座铜镜此时仍占有很大比例。元镜纹饰有浅浮雕和浮雕两种。元代前期铜镜均无铭文,后期铭文内容也较简单,纪年铭文多绕纽配置。明清仿古铜镜的特点 明代仿古铜镜的铅质 比宋,金好,质细,表面多呈灰白色,但无汉唐铜镜的那种光泽。仿制的唐镜多有铭文,内区大于外区;而宋代仿制铜镜则正好相反。明代仿制的唐镜镜纽,比宋仿要大;纽顶多磨平,这是因为铸造时铜汁从此孔道流入,冷却后需打磨才能平整。唐以前铜镜纽绝无平顶,当时铜汁从范边流入范内。铸造方法的变更,为我们提供了断代的依据。明代仿汉唐铜镜,有的在装饰上明显具有本时代的特征。如明仿昭明镜的形制,却去掉纹饰变为素镜,再于

4、纽至边缘的区间铸以铭文;仿唐重轮镜往往将中间的弦纹移到镜子的边缘,以便于内区铸以醒目的铭文;仿唐素圆镜上也多添铸铭文。清代仿制铜镜比明代还要精细,而且数量增多,并首次出现了宫廷仿制的铜镜。乾隆年间,宫廷内务府造办处照本仿制了一批汉唐铜镜,主要有仿汉“鸟兽规矩纹镜”、“八乳禽兽纹镜”;仿隋“十二辰镜”;仿唐“瑞兽鸾鸟镜”、“四神规矩纹镜”、“双鸾纹镜”、“盘龙纹镜”。清官仿制的铜镜,铜质为铅灰色,镜正面多仍可光亮鉴人。民间仿制的铜镜,铜质则为白中闪黄。清仿铜镜,特别是宫廷仿制的铜镜,多照本模仿古镜,大体与原器整体造型一致,但棱角分明,厚重压手。清仿铜镜只重形似,而在装饰上,常常添枝加叶或随意变化

5、。如仿汉铜镜,不仅镜体加厚许多, 而且镜纽铸成很小的鼻纽,图案纹饰变形、走样,实际已流于不伦不类。五代十国铜镜宋代铜镜明代铜镜清代铜镜铜镜收藏以唐为贵 初学者从宋元铜镜入手2012/9/5 0:36:21 来源:生活新报0回复 418浏览 转发到腾讯微博 铜镜是古人用来照衣冠、观容貌的日常用具,又称“鉴”或“照子”。我国考古发现最早的铜镜距今已有4000多年,相当于夏朝时期。经过商周的酝酿,铜镜的制造在春秋战国时期迎来了第一次迅猛发展。但古铜镜的收藏,并非以古为贵,而是以唐为贵。铜镜是古墓断代的大标准之一铜镜在我国流行了数千年,直到清代玻璃镜普及后才退出了历史舞台。“至今发现的殷商时期的铜镜只

6、有5面,西周铜镜有15面。”燕先生是昆明古玩市场内少有的做铜镜收藏的玩家,在他的眼里,铜镜与瓷器不同,瓷器主要集中在明清、民国时期,而铜镜几乎贯穿了整个中华文明史,不同时期的铜镜,显示出不同时期的文化。春秋战国是我国铜镜盛行和发展的时期,一扫前期铜镜朴拙的风格,展现出青铜工艺的新面貌。纹饰表现手法多样,有浅浮雕、高浮雕、金银错等。而西汉晚期至东汉中期,规矩镜成为最精美的类型,纹饰以四神为主,纹饰布局突破了“心对称”古样设计,出现了“轴对称”的新风格。此外,“透光镜”出现,也给汉代铭文镜带来极大光彩。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铜镜风格仍沿袭汉镜,以三角缘神兽镜最为流行。“唐朝是我国文化的一个繁荣时期,文

7、化的繁荣也体现在铜镜的制造上。铜镜的外观式样变得更多了,在造型上由圆形发展到葵花、菱花、方形、六角、八角、亚形等式样,铜镜的背面花纹有凤凰、鸳鸯、喜鹊、珍鸟、狮子、天马以及嫦娥奔月等珍禽异兽、花鸟虫鱼、神话传说等等,做工更加精细,有更强的立体感。唐以后的五代只经历了半个世纪,在艺术上可以说是唐代的遗风。这时很少有新镜问世,民间多沿用唐镜。”燕先生告诉记者,到了宋朝,因为“铜禁”比较严,加上铜镜的用量大,故而宋镜铸造得比较薄,装饰题材多为写生画。在做工上比唐镜稍显粗糙,而元明时期的铜镜沿用宋镜风格,是中国铜镜发展史上的尾声。到明代中叶以后,由于玻璃的普遍使用,铜镜就失去了实用价值,一般用于避邪,

8、称为压胜镜,其艺术价值就谈不上了。“铜镜在考古学研究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是我国古代墓葬中常见的随葬品。由于各个历史时期的铜镜有着各自的特征,它又成为古代墓葬断代的大标准之一。”在铜镜收藏上,燕先生认为,铜镜的本身价值往往要高于它的价格。在铜镜收藏市场中唐镜为尊铜镜虽然是收藏市场中从未缺失之物,在国家博物馆内更是有着重要地位,但其历史、艺术及收藏价值却迟迟未被世人洞明,不少人对铜镜收藏还相当陌生。燕先生认为,铜镜收藏一直是冷门,而近几年,进入铜镜收藏行列的藏家越来越多,而相对于其他收藏品在过去几年里的身价暴涨,铜镜的身价一直波澜不惊。汉朝时期的一款铜镜,价格最低的几百元钱就能买到手。“铜镜一度

9、在市场冷淡的情况下流入海外市场,当时国内大多数人认为,铜镜仅仅是古代梳妆用的器具,收藏价值不高。但铜镜其实是青铜制造工艺里最为精华的部分。”燕先生认为,青铜制造工艺是通过铜镜的制作推向顶峰的。博物馆的优质青铜器藏品多为大型青铜器,铜镜虽不如大型青铜器那般宏伟,却在精美程度上更胜一筹。“判断一个铜镜的收藏价值,首先要看其完整程度和纹饰的精美程度。唐朝时期的铜镜因其装饰面拥有丰富文化表现,加上比其它任何朝代的更有立体感,所以在收藏市场上,唐朝时期的铜镜价格率先上扬。”燕先生说道,2003年的一面唐代铜镜只能卖4-5万元,而到2004年的时候,在嘉德春拍的铜镜专场上,一面唐时期的铜镜价格以44万成交

10、。而2010年的嘉德春拍,一面唐朝的海兽葡萄镜以120万元成交。2011年春拍上,一面“明逾满月跑兽镜”更是以897万的价格创下了铜镜价格之最。据了解,宋明时期的铜镜价格大多在几万元内,汉朝以前的铜镜因为其成分的原因,导致出土时多数品相遭到破坏,所以价格很难上得去。而云南的铜镜因为在材质上更容易氧化腐蚀,所以传世的铜镜品相要比中原地区的铜镜要差,所以价格也很难上扬。初学者建议从宋元铜镜入手“对普通市民来说,收藏铜镜应该从收集标本开始,对铜色、铜质、花纹、铭文作综合分析,潜心体会,慢慢积累专业知识。”燕先生认为,在铜镜的民间收藏市场上,艺术价值占主要成分,不要追求历史年代。中国文物学会青铜器专业

11、会的陈学斌先生特别提出,清晰度是衡量铜镜价值的关键因素之一。铜镜收藏很讲究版模,头模镜最受欢迎。所谓头模镜,是指第一次浇铸的铜镜,纹路清晰的,价值远超过二模三模镜。陈学斌告诉记者:“一般来说,外形出处完全一致的铜镜,由于清晰度不同,在拍卖市场上的成交价格能够相差10倍。从保存的难易程度来看,”水银镜“或”黑漆古“的同年代产品之间的品相相差不多,比较适合初学者入手收藏。”除清晰度外,衡量铜镜的重要因素还有两点:一是品种要稀少,最好能见证一段历史事件;二是艺术性要高,即从其图案、铭文、形状和材质等方面去考量,要能反映古代高工艺、高品质的图文设计和制作,如战国镂空镜、汉唐镏金、嵌螺钿、金壳、银壳、透

12、腿等特种工艺镜。陈学斌认为,与沸沸扬扬的钱币收藏市场相比,铜镜市场相对“冷清”,多数产品仍在较低价位,长线升值潜力更可观。相对来说,宋元两朝的铜镜做工细腻、传世量较少,价格相对唐镜而言比较低,值得特别关注。辨别方法辨别铜镜首先听声随着唐镜在收藏市场内的崛起,仿制铜镜的市场也开始兴起。燕先生告诉记者:“北京市潘家园市场就有批发仿制古铜镜的业务。做工精致、仿古度高的铜镜价格甚至达到了上千元。”而针对古铜镜的真假辨别,陈学斌总结了四点。首先是听声,由于新老铜镜在制作时,铜、锡、铅等原料配置的比例不同,因此其发出的声音也不同。老的铜镜声音比较低沉、圆润,而新的铜镜声音比较清脆,甚至刺耳。其次,看是辨别铜镜真伪的第二招,为了能保证铜镜具有真实、清晰的效果,古人在铸造铜镜是,镜子的大小和弧度有严格的比例关系。新仿的铜镜弧度和镜子的大小普遍不成比例,大铜镜弧度很大,小铜镜弧度收缩得又不自然。第三,辨锈也是很适用的一招,新仿的铜镜锈是后做上去的,把它放到水里有锈的地方不沾水,就像荷叶不沾水一样的感觉。唐以前的铜镜多以高锡青铜铸造,质地硬,易碎,唐朝以后的铜镜,采用高铅铜铸造,色泽红、黄,铜质柔韧。闻味也是辨别真假铜镜的招术,把铜镜沾水以后用鼻子闻,新仿铜镜通常会有硫酸味、铜腥味,这是因为仿制者通常用酸或碱来腐蚀铜镜,以达到做古的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