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润传统文化感受诗歌魅力》研究性学习设计方案(xxx)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79009374 上传时间:2019-02-1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浸润传统文化感受诗歌魅力》研究性学习设计方案(xx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浸润传统文化感受诗歌魅力》研究性学习设计方案(xx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浸润传统文化感受诗歌魅力》研究性学习设计方案(xx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浸润传统文化感受诗歌魅力》研究性学习设计方案(xx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浸润传统文化感受诗歌魅力》研究性学习设计方案(xx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浸润传统文化感受诗歌魅力》研究性学习设计方案(xx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浸润传统文化感受诗歌魅力》研究性学习设计方案(xxx)(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浸润传统文化 感受诗歌魅力研究性学习设计方案研究课题名称:浸润传统文化 感受诗歌魅力设计者姓名XXX所在学校学校所教年级五年级研究学科语文联系电话电子邮件一、课题背景、意义及介绍1、背景说明(怎么会想到本课题的):诗歌是中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古往今来,诗人们用生花妙笔写下了无数优美的诗篇。优秀诗歌已成为超越民族、超越国界、超越时空的不朽经典,叩击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给人们以艺术的享受和熏陶。古诗中有悲欢离合、月缺月圆,反映了社会人生,表达了诗人当时的情感。学生走进丰富多彩的诗歌世界能提高自身艺术修养,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浸润。然而,现代学生对诗歌欣赏力有待提高,个别学生还出现篡改诗歌的行为。如

2、何纯洁祖国诗歌文化,提高学生对诗歌的兴趣,感受诗歌的魅力?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这次活动将有效提高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学生能在“诗趣盎然”的情境中浸润传统文化,感受诗歌魅力。2、课题的意义(为什么要进行本课题的研究):我国是个诗的国度,诗歌是我们祖国文化的精粹。诗歌里有丰富的情感,有优美的景色、也有生动的叙事。这次研究性学习,学生通过多角度地挖掘诗歌的信息(歌曲、动画、图片),收集诗歌,正确诵读,走进诗歌王国,感受诗歌的魅力,从而提高学生收集、欣赏诗歌的能力以及朗读能力;另外,通过多种活动形式提高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学生诗“趣”盎然,通过融入诗歌情境,受到诗歌文化的熏陶,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

3、培养学生策划和开展活动,查找和运用资料,与他人合作的能力。3、课题介绍: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三学段的课程目标中提出:“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想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学生在小学阶段,诵读一些脍炙人口的诗歌,能提高其文学素养,也能受到情感的熏陶。因此我设计了“浸润传统文化 感受诗歌魅力”这个研究性的主题。通过一系列的研究活动:制定活动计划学生收集诗歌,(包括诗歌的动画、图片等)给诗歌分类;唱诗歌、演诗歌、画诗歌等;进行诗歌朗诵比赛收集一些篡改后的诗歌,然后小组更正了解诗歌发展过程,了解诗歌的起源,感受诗歌的魅力。在此过程中,通过上网收集,朗诵比赛,我会唱(演、画)诗歌,写研究报告等方

4、式,学生的应用、欣赏、表达能力,以及合作能力,自主创造能力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目的和方法(可按新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或布鲁姆目标分类法)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目和方法的阐述)三、参与者特征分析(重点分析学生有哪些共性、有哪些差异,尤其对开展研究性学习有影响的因素。)学生是五年级学生,他们的有一定的收集、朗诵、欣赏诗歌的能力,而且对上网查阅、下载资料比较熟悉;学生对研究问题有着比较浓厚的兴趣,对诗歌的多种展现活动也很感兴趣。但是学生对诗歌的知识(比如特点和发展过程)了解不多。另外通过我的观察,发现本班的学生喜欢篡改古诗,如把春晓篡改为“春天不洗脚,处处蚊子咬。夜来大狗熊,看你

5、往哪儿跑!”,影响了自身的诗歌欣赏能力和文学修养,“污染”祖国诗歌文化,所以有在研究性学习中纠正的必要。四、研究的目标与内容(课题研究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什么,通过哪些内容的研究来达成这一目标) 我国诗歌文化博大精深,学生要在短时间内了解大量诗歌的文化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研究性学习要由浅入深,引导学生收集一些经典的诗歌,诵读经典,演绎经典。在学生收集诗歌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收集诗歌的特点和起源;诗歌的发展历史;进行诗歌朗诵比赛;用多种形式展示诗歌内容(唱诗歌、演诗歌、画诗歌、纠正诗歌等活动)来表达自己对诗歌的热爱,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通过查阅资料、调查访问、成果展演会、诗歌朗诵比赛、写研究报

6、告等一系列活动来达到目标。五、研究的预期成果及其表现形式(研究的最终成果以什么样的形式展现出来,是论文、实验报告、实物、网站、多媒体还是其他形式)本课题成果主要以下面几种形式表现:小组类:调查报告、收集诗歌活动、欣赏诗歌活动、纠正诗歌活动、诗歌展演会(演古诗、唱古诗)等。个人类:朗诵比赛会、画古诗(题材主要是以写景为主的古诗)、写研究报告。六、资源准备根据课题教师提供的资源:1、本次主题活动相关的网站,辅助研究的评价量表。2、学校图书馆、电脑室、多媒体教室,相关的主题活动网站、课件等3、朗诵比赛所需的诗歌配乐。学生自备的资源:笔、画纸、水彩笔、笔记本,调查访问身边同学有没有篡改古诗的现象等。七

7、、研究性学习的阶段设计研究性学习的阶段学生活动教师活动起止时间第一阶段:动员和培训(初步认识研究性学习、理解研究性学习的研究方法)1、了解本次活动的学习目的2、认识研究性学习的研究方法。3、学习了解本次研究性学习的步骤、方法、要求4、根据老师的提问积极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疑问。1、播放多媒体软件导入课题首先,我会利用课件播放伴有古诗鹅、春晓朗诵的动画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在此基础上,师问:同学们,你们还会背哪些古诗?你喜欢哪些古诗?然后出示一首篡改诗“春天不洗脚,处处蚊子咬。夜来大狗熊,看你往哪儿跑!”你们觉得这首诗好吗?在学生畅所欲言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激情被调动了起来。老师相机引出主题。2

8、、介绍研究性学习的含义3、讲解研究性学习的研究方法,如上网搜集、查阅书籍、调查访问等。4、利用课件演示这次研究性学习的步骤和与方法。第一周第二阶段 课题准备阶段提出和选择课题1、 讨论应该从哪些方面展开调查。2、 师生共同讨论,以学生感兴趣的方面为出发点,确定研究主题。比如:(1)收集不同诗歌的种类(写秋天的、借月亮抒情的等等)(2)诗歌起源与发展(3)如何有感情朗诵诗歌(4)收集篡改诗然后纠正等等。3、根据主题,全班讨论可实施的子课题1、组织学生讨论,确定研究主题。师:同学们,我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古往今来,我国涌现出不少脍炙人口的经典诗篇。多读诗歌能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受到情感的熏陶。然而你

9、对诗歌又了解多少呢?今天我们围绕“浸润传统文化感受诗歌魅力”为主题,开展一次研究性学习,让我们一起在诗的海洋里遨游吧!你想了解诗歌的哪些知识?有什么方法可以展示古诗?2、集思广益,统一认识从学生实际出发,确定子课题。初步确定为“古诗的起源”、“古诗的发展”“古诗的特点”“我会唱唐诗”、“我会画古诗”、“我会演古诗”、“我会诵古诗”、“我会“正”古诗”等方面第一周 至 第二周成立课题组1、 学生根据自己的专长和喜好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子课题,并根据相同的研究内容进行分组。2、 各小组成立后,选举小组长,明确组长职责。学习讨论小组合作学习评价方式。3、组长按照小组成员的特长,兴趣做好小组成员的分工。1

10、、在学生自愿成组的前提下,合理调配各组成员,以利于能力较弱的学生也能安排到工作。2、制定合作学习规则,为学生提供评价量规。3、指导小组长根据组员的特长,按资料的收集与整理、调查访问、表演等做好分工。4、提供几个课题小组名称如“诗情画意组(画古诗)”、“我会唱故事”组、“我会演古诗”组等,让学生自由选择。形成小组实施方案1、各小组根据分工制定研究计划,分配研究时间,细分研究内容,设计各种表格(如“我最喜爱的诗歌”推荐表)2、小组讨论,写开题报告。各小组间互评,然后修改完善方案。1、设计研究方案模板,为学生制订研究方案提供指引。2、设计成功展示模板,为学生展示研究结果提供指引。3、设计收集表、诗歌

11、分类表、研究性学习活动综合评价表,为学生开展活动提供指引。(见附表一和附表二、附表三)4、组织各小组编写开题报告。第三阶段:课题实施阶段一、收集资料活动。形式要多样,调查访问、上网下载、到图书馆查阅。二、实地开展活动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开展收集整理、“秋诗冬韵”朗诵比赛、演古诗、唱古诗、画古诗、正古诗等活动。1、 给学生一些明确的方法。2、 给一些学生开展活动的重点提示。3、 给小组长发放“活动记录表”,以用作每次小组活动后收集整理信息。4、 及时跟踪了解各小组活动进行情况,充当好参谋指导的角色。第二到第五周八、总结与反思(实践后总结、反思整个研究性学习过程,提出改进意见)学生虽然是第一次接触研究

12、性活动,却碰撞出无数智慧的火花,活动的开展是成功的,也值得回味。刚接触课题时学生兴趣盎然,几十双求知的眼睛闪烁着光芒,随后活动顺利有序地进行,使我内心感到非常欣慰,之前担心学生不适应这种探究性的学习的顾虑一扫而空。通过收集诗歌、“诗海畅游”朗诵比赛、唱古诗、演古诗、画古诗、正古诗等一系列活动,学生深深地感受到祖国诗歌文化的博大精深,体会诗中所蕴含的魅力和感情,了解了诗歌的内涵,受益匪浅!学生通过自主-合作-研究的学习过程,对诗歌产生较大的兴趣,学生的鉴赏能力也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在研究过程中,学生乐于表达,乐于动手,乐于合作,同学之间的交流融洽,培养了团结协作的精神,同时表达能力、实践能力也得

13、到一定程度的提高。这一次研究性学习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相信有了这次成功的经验,在以后的研究性学习的组织上我会更“得心应手 ”。通过这次活动,学生由原来的一无所知到后来的兴趣浓厚,每一步都见证着他们的成长。学生在探究中成长,在合作中情感升华。虽然这次活动的意义是积极的,但因为学生年龄小、对计算计操作不熟练、社会阅历不够丰富等原因,因此在活动中也存在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比如关于诗歌的知识非常多,如何从浩瀚的诗歌宝库里提炼出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知识点、 怎样才更好地引导学生解决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等问题,这需要我们继续探索。另外,由于时间的限制,加上一些客观因素,学生对一些诗歌的理解还不够透彻。同时因为个体差异,学生在活动中的收获也参差不齐。在活动评价这个环节,没有让家长参与进来,没有注意与家长沟通,致使评价不够全面。今后在研究性学习中,要设定更客观更全面更科学的评价方式。但愿学生能通过更多的研究性学习,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收获累累硕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