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信息推断题干扰项设置角度解密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78988015 上传时间:2019-02-1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信息推断题干扰项设置角度解密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考信息推断题干扰项设置角度解密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考信息推断题干扰项设置角度解密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考信息推断题干扰项设置角度解密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考信息推断题干扰项设置角度解密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信息推断题干扰项设置角度解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信息推断题干扰项设置角度解密(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信息推断题干扰项设置角度解密摘要:有时命题人从原文中截取两句看似有因果关系的信息句,通过技术处理巧妙地合在.这是一个可能判断,可选项却把它看成既成事实,显然与原文有悖.同样2000年高考.关键词:信息,高考类别:其它来源:牛档搜索(Niudown.COM)本文系牛档搜索(Niudown.COM)根据用户的指令自动搜索的结果,文中内涉及到的资料均来自互联网,用于学习交流经验,作品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牛档搜索(Niudown.COM)赞成本文的内容或立场,牛档搜索(Niudown.COM)不对其付相应的法律责任!高考信息推断题干扰项设置角度解密江苏省兴化中学 王广清 “根据文章内容进行

2、推断和想象”作为现代文阅读测试的能力点之一,曾出现于以往的高考试卷中,但第一次以考点的形式明确提出却是2001年版考试说明,2002年考试说明予以保留。“推断”是阅读过程中一种创造性的逻辑思维活动,把它列入考试说明体现出命题人由过去注重知识立意向以能力立意转变的指导思想,它要求考生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能进行以此推彼、以因推果、以已知推未知、以现在推知未来、以整体推知局部等以分析综合为主要特征的合理推断。近几年题型都是选择题,本文拟结合高考相关试题,重点谈谈信息推断题干扰项设置的技巧。一 、强加因果,有悖逻辑有时命题人从原文中截取两句看似有因果关系的信息句,通过“技术”处理巧妙地合在一起,选择项由

3、已知结果所推断的原因或由原因所推出的结论是错误的,有悖逻辑。如2002年高考全国卷第10题A项:“沙尘暴给新西兰、意大利、法国等国家带来好处,因而必将被人类所利用。”原文与此相关的信息有两处,一是“澳大利亚的沙尘暴乘着南半球的西风掠过塔斯曼海,使新西兰火山岛上的土壤更为肥沃”,另一处是“从非洲内陆吹向地中海的强风帮助古罗马人使用帆船从埃及运回小麦,但也将撒哈拉大沙漠的沙尘带回意大利、西班牙和法国。沙尘暴固然使空气中可吸入颗粒增加,然而由于沙尘含有碱性,又可中和大气中的酸性物质,减缓酸雨的发生”,由这两处信息可知,沙尘暴给这些国家带来的影响是两方面的,有利也有弊,带来的好处是“土壤肥沃,减缓酸雨

4、的发生”。从题干的表述来看,对原因的表述是符合原文的,但由“因”而推及的“果”却是错误的,因为原文重点论述了“由于人为原因,沙尘暴已成为人类生产和生活的一大灾害”,而且表述中用了“必将”一词显得太过武断,两者并无必然的因果逻辑,这样的字眼在答题时千万不能放过,它往往就是命题人设置的干扰点之一。再如2002年高考北京卷第15题B项:“模糊理论研究的是客观世界的模糊性,所以它要用模糊的语言进行描述。”该项对原因的表述是正确的,但推断的结果有误,从原文“模糊理论力图用较为精确的数学语言和概念来描述现实中的模糊现象以及人脑中的模糊概念”可得到佐证。 二 、断章取义,架空分析有时命题人在设置选项时,故意

5、脱离全篇内容,断章取义,架空分析,以此来检测考生的整体阅读能力。如2002年高考全国卷第10题D项:“大自然是不会犯错误的,因此人类应当顺应大自然,而不要企图去改变大自然。”本项信息来源是文章最后一段歌德所讲的话:“大自然是不会犯错误的,错误永远是人犯下的。”从整篇文章来看,作者引用歌德话的目的是强调人不能违背客观规律,要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积极地适应和改造大自然。可选项却不顾全篇内容,片面地由此推断“人类不要企图去改造大自然”,显然过分夸大了规律的客观作用,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因为人类利用规律去改造自然,造福后代,这才是终极目的,也正是歌德这句话给人类的重要启示。再如2002年高考北

6、京卷第15题A项:“模糊性寓于万物运动中,客观世界是在模糊与清晰的矛盾之中发展的。”文章第一段讲“矛盾普遍存在于客观世界”,但从下文可知文章谈的都是“客观世界的模糊性问题”,选项把它理解成“在模糊与清晰的矛盾中发展”显然也是不顾全篇内容,断章取义。 三 、以假当真,超前肯定有时命题者“无视”原文信息中“可能、大概、也许、差不多、将会”等修饰限制语,故意把原文中尚未确定或还未实现的事情说成既成事实,或者“已然”“未然”混淆,或者“或然”“必然”不分,造成以假当真,超前肯定,言过其实。如1998年高考全国卷第25题C项:“更难对付的害虫的加快出现将是转基因作物给环境带来的最大危害。”原文的相关信息

7、是:“在美国栽种的那种抗虫害的玉米和棉花,可能加快出现一些更难对付的害虫。”这是一个可能判断,可选项却把它看成既成事实,显然与原文有悖。同样2000年高考全国卷第20题D项:“目前以慢光为基础的应用已成为现实。”通过与原文相关信息句“但是把原子冷却到接近绝对零度是非常困难的,要使以慢光为基础的应用能够变为现实,尚需要采用简单一些的方法”进行比较,不难发现,该技术目前尚处于试验阶段,该项也是以“超前肯定”为干扰。 四 、模糊范围,失之偏颇有时命题者故意改动文中表示范围限制的词语,或者缩小范围,设置陷阱;或者扩大范围,以偏概全。因此,阅读过程中要特别注意相关信息中“凡、凡是、所有、都、全、几乎、到

8、为止、除之外”等表范围的词语。如2001年高考全国卷第20题C项:“在汉代画像中,凡是有人骑马形象的图案,就不属于神话故事。”该项与原文“两汉之间神话颇多,汉代画像石中常有人骑神兽、驾神龙升天的景象,亦有骑马的形象,但神兽归神兽,马归马,在这些图案中各有其形”一句相悖,命题人用“凡是”一词,夸大了范围,有失偏颇,不少考生因未仔细审读而“大意失荆州”。再如2001年春季高考(京、蒙、皖卷)第20题C项:“降低汽车燃料消耗的唯一办法是使用混合燃料。”根据原文“这种汽车主要靠高于正常压力的增压器增加汽缸动力或使用混合燃料注入汽缸。这是使小型发动机充分发挥性能和提高燃料效率的好办法”这一相关信息可知,

9、选项用“唯一”一词显然缩小了范围,因为原文提到两种方法。 五 、无中生有,失之有据有时命题人根据原文内容有意捏造事实,无中生有,来一个似是而非的推断;或者来一个正确判断,但是这一判断不能从原文任何一处信息找到相关依据,遇到这样的选项也不能作为正确答案,因为信息的推断强调的是由此及彼,推断的前提是原文的相关信息,不能失之有据。如2002年高考北京卷第15题D项:“人能成为计算机的仿生标本,是因为人脑的模糊性大于客观的模糊性。”由这一结果反推原因,文中谈到人的思维的巧妙、经验的丰富以及艺术修养和审美观念等,而“人脑的模糊性大于客观的模糊性”在文中找不到依据,无中生有,说空了。再如1997年高考全国

10、卷第28题D项为“散文应该反映民族文化”,命题人要求根据中国新文学的散文的“心”来推断其正误,可综观全篇,文章根本未涉及“民族文化”问题,尽管这句话本身没错,但显系命题人巧妙“捏造”,以此进行干扰。六 、偷换概念,瞒天过海有时命题人巧妙地利用不等值的词语来偷换原文相关信息中的词语,或增加,或遗漏,或更换,以图瞒天过海,引人入彀。如1997年高考全国卷第28题的B项和E项即属于此,题干要求就散文的“心”进行推断,而B项“散文应该内容形式统一”和E项“散文应该突破两重桎梏”虽然都是原文重点论述的内容,但类属于散文的“体”,这里命题人暗中巧妙地偷换了概念,蒙住了当年不少考生,这种干扰迷惑性大,考生必

11、须慎之又慎。七 、瞄准关键,故意曲解有时命题人抓住文中某一关键信息,故意曲解,以此考查考生辨别是非的能力。如2002年高考全国卷第10题B项:“风将大陆的沙尘吹向海洋,又将海洋的水汽吹向大陆,这将使海平面逐渐升高。”该项实际上是对原文第三段的结论句“沙尘也是决定全球生态平衡的因子”的曲解。造成海平面升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文章只是讲“沙尘和水汽相遇,便能结合为云,最终化为降雨”,这不一定就能导致海平面升高,只能说明它在水循环中扮演重要角色而已。再如2002年春季高考卷第20题A项:“马戛尔尼使华时对鸦片贸易的存在并不知情。”该项实际上是检测考生对文章最后一句“至于马戛尔尼,使华前曾任东印度公司的要职,他不知道清政府明令禁止的鸦片一直在进行吗?”的理解,“不知道”是一重否定,反问句相当于一重否定,双重否定表示肯定,即“马戛尔尼知道鸦片贸易的存在”,选项显然曲解了这一问句。 总之,信息的推断不是凭空进行的,只有在充分理解并把握文章内容的前提下,才能对事物的发展和变化趋势作出理性的推断,它要求考生具有较高的思维品质,并能进行创造性的阅读。同时明了命题人设置选项的陷阱,破译干扰角度,做到心中有数,并以此指导解题实践,只有这样,才能突破障碍,在高考竞技场上永立不败之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