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大学生应对风格的调查研究【高等教育论文】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7891208 上传时间:2017-09-2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职大学生应对风格的调查研究【高等教育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职大学生应对风格的调查研究【高等教育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职大学生应对风格的调查研究【高等教育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职大学生应对风格的调查研究【高等教育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职大学生应对风格的调查研究【高等教育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职大学生应对风格的调查研究【高等教育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职大学生应对风格的调查研究【高等教育论文】(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等教育论文-高职大学生应对风格的调查研究摘要:将应激情境与应对策略结合起来对高职大学生应对风格的基本情况采用应对风格问卷进行调查。在 336 名高职大学生中,应对风格灵活与异常类的个体较少,问题与情绪类的个体较多;男生中最多的是问题类应对风格,女生中最多的是情绪类应对风格;不同年级与专业的高职大学生应对风格的差别不大,三个年级在应对风格的四个维度上无显着差异;理科学生与文科学生相比,倾向于在不同情境下采取问题应对策略。 关键词:高职大学生;应对风格;问卷调查引言自 20 世纪 70 年代末以来,应对研究已经成为国际上心理学研究中的一个热点并产生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但在国内尚未成为热点。自 19

2、97 年以来,国内对应对的研究有逐年增多的趋势,但无论是在数量还是在质量方面都有待增加和提高。应对是预防、消除或减弱应激源的努力,无论健康还是不健康的、有意识或无意识的,这种努力可能是以最小痛苦的代价对应激的影响加以承受。拉扎罗斯等人(Lazarus R S,Folkman S,et al. 1986)认为,应对是受背景和过程影响的,个体的应对方式随着应激情境的变化而变化,并随着时间的改变而改变。石林等人认为,应对既是一种过程,也是一种人格特质,可以根据个体在不同应激情境下所采取的应对策略来推测其稳定的应对风格。应对风格是个体面对不同的应激情境时偏爱或习惯采用的不同应对策略的组合。根据个体在可

3、控与不可控应激情境中的应对灵活性与应对策略的使用情况,可以分为灵活应对、问题应对、情绪应对与异常应对四种应对风格。灵活类应对的个体能够对应激情境进行客观评估,他们在面对可控的应激情境时,以问题应对为主,而当面对不可控的应激情境时,以情绪应对为主。问题类应对的个体在上述两种应激情境下,都倾向于将应激情境评价为可控性的,因而都以问题应对为主。情绪类应对的个体在上述两种应激情境下,都倾向于将应激情境评价为不可控性的,因而都以情绪应对为主。异常类应对的个体与灵活类应对的个体对应激情境的可控性评价恰好相反,他们在面对可控的应激事件时,以情绪应为对主;而当面对不可控的应激事件时,却以问题应对为主。由于人们

4、面临的应激情境是不断变化的,所以灵活类的应对风格能够适应不同的情境,因而是最好的一种应对风格。拉扎罗斯等人认为,具有这种应对风格的个体可能占多数。问题类应对风格与情绪类应对风格的应对灵活性都较差,前者主要适应于可控性的情境,后者主要适应于不可控性的情境,两者都是固定的应对风格,具有这两种应对风格的人数可能较少。异常类应对风格的应对灵活性是颠倒的,由于其对应激情境的评价是错误的,因而应对效果最差,具有异常应对风格的人数可能最少。本研究将应激情境与应对策略结合起来,考察高职大学生应对风格的基本情况。方法调查对象以安徽省芜湖市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生为对象,采取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以年级为单位,随机从

5、9 个班级中抽取调查对象,发放问卷 349 份,现场回收 341 份,其中有效问卷 336 份,回收率为 97.7%,有效率为 98.5%。其中男生 197 人、女生 139 人;一年级学生 103 人,二年级学生 119 人,三年级学生 114 人;理科生 210 人,文科生 126 人。研究工具使用石林等人编制的应对风格问卷,该问卷在不同的情境下考查个体问题应对与情绪应对项目的得分,从而确定学生的应对风格。问卷各维度的同质性信度为:可控情境下的问题应对为 0.7846,可控情境下的情绪应对为0.5705,不可控情境下的问题应对为 0.8140,不可控情境下的情绪应对为0.6396,总量表为

6、 0.7557。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与效度。施测与统计以统一的书面指导语集体施测,数据录入与统计分析采用spss11.0 软件进行。结果与讨论(一)应对风格的性别状况与差异表 1 所得数据与石林等人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但与拉扎罗斯等人关于灵活类应对风格的人数较多的假设不一致。男生中属问题类应对风格的最多,而女生中属情绪类应对风格的最多。可能的解释是,社会赋予男性更高的地位与更多的责任,男生认同此点并将现实评价为基本可控,在应对时更多地采用了问题应对策略,而女生认同的是更低的地位与更少的责任并将现实评价为基本不可控,在应对时就更多地采用了情绪应对策略。表 2 说明,男生比女生更倾向于在不同情境下使

7、用问题应对策略,女生比男生更倾向于在不同情境下使用情绪应对策略,男女生在不可控情境下的问题应对维度上存在非常显着的差异,在不可控情境下的情绪应对维度与在可控情境下的问题应对维度上存在显着的差异。进一步的相关 T 检验对不同性别在四个维度上的差异显着性检验结果表明:男性与女性高职大学生问题应对策略与情绪应对策略的使用在不同的情境下变化不大,他们中的大部分还没有学会如何灵活地应对不同的应激情境,这也验证了表 1 的结果。(二)应对风格的年级状况与差异表 3 说明,不同年级的高职大学生应对风格的差别不大,高职大学生已经成年,其应对风格已有相当的稳定性。表 4 说明,三个年级的学生在应对风格的四个维度

8、上无显着差异,这也验证了表 3 的结果。进一步的相关 T 检验对不同年级在应对风格的四个维度上的差异显着性检验结果表明,三个年级的学生问题应对策略与情绪应对策略的使用在不同的情境下变化不大。(三)应对风格的专业状况与差异表 5 说明,不同专业的高职大学生应对风格的差别不大。表 6 说明,不同专业的学生在不同情境下的问题应对维度上存在显着的差异,在情绪应对维度上无显着差异,理科学生比文科学生倾向于在不同情境下采取问题应对策略。可以推论,在应激情境的可控性判断上理科生比文科生更乐观一些,这可能与他们的专业背景有关。进一步的相关 T 检验对不同专业学生在应对风格四个维度上的差异显着性检验结果表明:不

9、同专业高职大学生问题应对策略与情绪应对策略的使用在不同的情境下变化不大。应对风格作为压力与心理适应及心理健康的中介,与个体的心理适应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紧密。四种应对风格的划分有其理论与实践价值,在可控情境下,以问题应对为主的策略具有明显的优势,在不可控情境下,以情绪应对为主的策略具有明显的优势。但个体对应激情境可控性的判断却是个性化的,因此,对应激情境的判断成为该理论的关键,有关应对风格形成机制的研究需要广泛、深入地开展。对高职大学生可以开展应对风格的测量与干预,引导学生在不同的应激情境下灵活地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而不是固定地以几种策略应对所有的应激情境。结论在 336 名高职大学生中,应对风格

10、灵活与异常类的个体较少,而问题类与情绪类的个体较多;男生中最多的是问题类应对风格,女生中最多的是情绪类应对风格。不同年级的高职大学生应对风格的差别不大,三个年级之间在四个维度上无显着差异。不同专业的高职大学生应对风格的差别也不大;理科学生与文科学生相比,倾向于在不同情境下采取问题应对策略,在不同的情境下采取情绪应对策略上,两者无显着差异。参考文献:1梁宝勇.应对研究的成果、问题与解决办法J.心理学报,2002,34(6):643-650.2孙圣涛.应对的研究概况J.心理科学,2004,27(4):934-936.3Rice,P.L.压力与健康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216.4Fo

11、lkman S, Lazarus R S, Gruen R J. et al. Appraisal, coping, health status, and psychological symptoms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86,50:571-579.5Cheng C. Assessing coping flexibility in real-life and laboratory settings: a multimethod approach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2001,80(5):814-833.6石林,等.应对风格问卷的初步编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4,(1):77-82.7Cheng C.Cognitive and motivational process underlying coping flexibility:a dualprocess model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2003,84(2):425-43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期刊/会议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