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426农工党章程解读

上传人:n**** 文档编号:78870567 上传时间:2019-02-15 格式:PPT 页数:59 大小:7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0426农工党章程解读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20180426农工党章程解读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20180426农工党章程解读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20180426农工党章程解读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20180426农工党章程解读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0426农工党章程解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0426农工党章程解读(5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农工民主党章程 解 读 游宏炳 (2018年4月26日贵州),一、党章的概念,政党章程的简称。 是政党规范自身活动和行为的文献。 是政党的政治态度和组织形态的集中反映。 是政党的最高法规,是政党成员必须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 是政党依规治党的根本依据。 是政党成员加强党性修养的根本标准。,党章的主要内容,一般包括两个部分:总纲和条文。 总纲:集中体现政党的性质、宗旨、理论、路线、方针、政策、重要主张等。 条文:规定政党的重要制度、体制机制,包括组织机构、组织制度、党员条件、权利、义务和纪律、奖惩等。,二、农工党章程的历史发展,自1930年成立至今88年,召开了十六次全国代表 大会(第一次至六

2、次为全国干部会议),通过了十五部党章(制定或修改。第五次全国干部会议没有修改党章)。 结构:党纲发展到党章。 内容:与中国革命进程、新中国建设和改革发展紧密相联。革命党党章(党纲)发展到参政党党章。,1、从党纲发展到党章,一干会议至三干会议都是党纲。四干会议之后都是党章。 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政治主张(1930) 中华民族解放行动委员会临时行动纲领(1935) 中华民族解放行动委员会抗日时期的政治主张(1938) 中国农工民主党章程(1947) 第一章 总则 第五章 党费 第二章 党员 第六章 党纪 第三章 中央机关 第七章 附则 第四章 各级机关,1951年第六次全国干部会议章程 总则

3、第一章 党员 第二章 党的组织 第三章 中央机构 第四章 省、直属市及市机构 第五章 基层组织 第六章 奖励与处分 第七章 经费 第八章 附则,1958年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章程(试行草案) 总纲 第一章 党员 第二章 党的组织机构 第三章 中央组织 第四章 地方组织 第五章 基层组织 第六章 附则,1979年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章程 总纲 第一章 党员 第二章 组织制度 第三章 中央组织 第四章 地方组织 第五章 基层组织 第六章 附则,1997年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章程 总纲 第一章 党员 第二章 组织制度 第三章 中央组织 第四章 地方组织 第五章 基层组织 第六章 干部 第七章 附则,20

4、17年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章程 总纲 第一章 党员 第二章 组织制度 第三章 中央组织 第四章 地方组织 第五章 基层组织 第六章 干部 第七章 党内监督 第八章 附则,2、与中国革命进程、 新中国建设和改革发展紧密相联,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政治主张(1930年) 一、中国社会的结构 整个的中国社会,还滞留在封建势力支配阶段,还是前资本主义的时代。 二、中国社会的历史进程 社会主义社会是人类社会的历史前程,中国不能独在例外。 三、我们的争斗目的 我们争斗的目的,是要彻底的肃清帝国主义在华的势力,取消一切不平等条约,使中国民族完全解 放,要使平民群众取得政权,要实现社会主义。 四、我们的争斗

5、手段 要唤起并组织广大的民众。要用平民群众的本身组织形成坚强的力量。直接生产的工农为重心的平 民政权。 五、我们具体的方案 建立平民政权 外交政策 经济政策 社会政策 文化政策,中华民族解放行动委员会临时行动纲领(1935年),今日的国际状况,正当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前夜.不久的将来,世界大战必然爆发。 重新分割世界,必从半殖民地的国家发端。 “九一八”事变,乃是日本帝国主义者捷足先登,攫取中国的第一步的动作。 日本帝国主义攫取中国的政策,目前虽以使其志满意得,但问题尚未到最后决定的时期,全面大战一日未爆发和未终结以前,则问题便一日得不到解决。 如果中国人民,尤其是中国的工农平民,不愿再过今日的半

6、奴隶生活,更不愿尝试明日的全奴隶生活,则唯一的出路,便是立刻发动民族革命的战争,以求完全的解放。 中国现有苏维埃的政权,和几十万红军的存在,这是一个为世人所惊骇的事实。我们承认苏维埃是其现有区域的政权形式,红军与全国反帝的军队和人民取一致的行动,共同对日作战。,中华民族解放行动委员会抗战时期的政治主张(1938年),目前在中国广大的地域上,正展开着抵抗暴日侵略的伟大民族解放战争。数百万的将士和武装民众置身炮火,视死如归,数万万的后方人民,忍受一切痛苦,支持抗战;带割据性的地方政权,一致听命中央政府,共赴国难;历来反对政府的在野党派,均放弃成见,拥护抗战的政府。 九一八以来创巨痛深的教训,使全中

7、国人民认识了一个真理,如果不是中国以武力驱逐日本帝国主义者出境,便是日本帝国主义吞并中国。所以中国这次反抗暴日侵略的战争,乃是中华民族争取生存的最后时刻,抗战胜利,中国才是中国人的中国,抗战失败,中国即变为日 本的领土。 抗战的利益,包括一切人民的利益,除极少数甘做亡国奴的汉奸而外,全国上下,不分党派,无间朝野,为民族利益计,为自身及子孙计,都应该牺牲其特殊利益,财产生命,一致团结,共同向战胜暴日的一个目标前进。这一个全国各阶级共同要求的全面抗战,乃是中华民族图存的最后挣扎,也是中华民族复兴的起点。,要抵抗当前穷凶极恶的日本帝国主义者,要战胜它并驱逐它出境,绝不是一个轻而易举的任务。 日帝国主

8、义者优于中国的是在物质建设和军事实力,而其弱点,主要的是在政治方面。如果战争旷日持久,引起了日本国内的经济、财政和社会上的恶果的时候,则日本军阀在中国的侵略行为将遇到日本人民强烈的反抗。 因此,中国求抗战的胜利,必须发挥其本身的优点,促进政治革新,以集中全国一切的物力人力,充实军事的力量,以雄厚的社会基础,运用进步的战术战略,作长期的抗战,即针对着暴日的弱点进攻,最后的胜利,方可属诸中国。,革命党党章(党纲)发展到新型政党、参政党党章,在总纲中阐明与执政党的关系 1951年六干会议党章:中国农工民主党是中国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成部分,接受工人阶级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1979年八大党章:中国农工

9、民主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的爱国的统一战线的组成部分,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组成单位;是以社会主义知识分子,特别是以医药卫生界知识分子为主要成分的社会主义劳动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的政治联盟;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政治力量。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阶段,以执政党的指导思想为指导思想。旗帜、道路、奋斗目标、主要任务,与执政党高度一致。 每五年修改党章的根本遵循。,中央机关的工作部门的设置,一干会议:组织、宣传、设计(军事) 、民运(工农青商)、总务、侨务、训练。 四干会议党章:秘书处、组织部、宣传部、农民部、工人部、青年部、妇女部,财务委员会。 六干会议党章:秘书处、组织部、宣

10、传部。 现在:办公厅、组织部、宣传部、社会服务部、参政议政部、研究室。,三、中国农工民主党章程解读,总 纲 1、阐明农工党的社会基础和政党性质 2、阐述农工党的发展历程和基本经验 3、阐明农工党在多党合作制度中要遵循的政治准则 4、阐述农工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挥的作用 5、阐述农工党的根本活动准则 6、阐述农工党的旗帜、道路、奋斗目标和基本任务 7、阐述农工党的基本任务 8、阐述农工党加强自身建设的目标、原则和方向,条文 第一章 党 员 第二章 组织制度 第三章 中央组织 第四章 地方组织 第五章 基层组织 第六章 干 部 第七章 党内监督 第八章 附则,1、阐明农工党的社会基础和政党性质 中

11、国农工民主党是以医药卫生、人口资源和生态环境领域高中级知识分子为主,由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组成的,具有政治联盟特点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同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的亲密友党。,1、在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中共八大的大会报告指出:民族资产阶级和上层小资产阶级的成员将变成社会主义的劳动者的一部分,各民主党派将变成这部分劳动者的政党。“服务社会主义的劳动者政党” 2、邓小平拨乱反正:1979年6月在全国政协五届二次会议上:民主党派不再是代表民族资产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的阶级联盟,而是“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

12、会主义劳动者和一部分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的政治联盟”。“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政治力量” 3、中发198914号文件:各民主党派是“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和社会主义爱国者的政治联盟。” “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参政党” 4、中发20055号文件:各民主党派是“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的政治联盟。”“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参政党 5、在2015年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暂行)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社会主义时期民主党派性质的界定,农工党由革命党转变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1、在新中国建立到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民主党派是 “

13、参加人民政权的新型政党” 2、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之后,民主党派性质界初步定为 “服务社会主义的劳动者政党” 3、改革开放初期,民主党派性质界定为 “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政治力量” 4、中共中央1989年14号文件,民主党派性质界定为 “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参政党” 5、中共中央2005年5号文件,民主党派性质界定为 “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参政党” 6、在2015年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暂行)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2、阐述农工党的发展历程和基本经验 中国农工民主党创始人、革命先烈邓演达等同志于1930年8月9日在上海创立了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确定了“解放中国民族、建立平

14、民政权、实现社会主义”的政治纲领。1935年11月,改党名为中华民族解放行动委员会,率先响应中共八一宣言,走上同中国共产党合作抗日的道路。1947年2月,确定党名为中国农工民主党,加强与中国共产党全面合作,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1948年5月,响应中共“五一口号”,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建新中国。,在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农工民主党团结爱国知识分子和进步人士,同中国共产党亲密合作,共同奋斗,经受了血与火的考验,为争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作出了重要贡献。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农工民主党参加人民政权和人民政协,为巩固人民政权、推进社会主义

15、革命和建设,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发挥了重要作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工民主党立足自身特点和优势,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把发展作为参政议政的第一要务,认真履行参政党职能,努力推进健康中国和美丽中国建设,为推动改革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增进民生福祉,发挥了重要作用。 坚定不移地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不移地传承和弘扬爱国革命的优良传统,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不移地为民族振兴、社会进步、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贡献力量,是中国农工民主党在长期艰苦曲折和不断前进的历史征程中形成的宝贵经验。,中共中央高度评价 农工党为中国革命作出的贡献,中共中央致农工党十五大贺词中说: “中国农工民主党具有光荣

16、历史和优良传统。1930年成立以来,一代又一代农工党中央领导人带领广大成员与中国共产党亲密合作、团结奋斗,经受了血与火的考验,走过了不断追求进步的光辉历程。在民主革命时期,以邓演达为代表的一大批农工党革命先驱前仆后继、浴血奋战,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中共中央致农工党十六大贺词,中国农工民主党具有爱国革命的光荣历史和优良传统。自1930年成立以来,一代又一代农工党人同中国共产党并肩奋斗、携手前行,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伟大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为统一战线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实践充分证明,农工党作为中国共产党久经考验的亲密友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是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伟大征程中的一支重要力量,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一支重要力量,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一支重要力量。,3、阐明农工党在多党合作制度中要遵循的政治准则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