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高考数学第一轮复习教案第2讲 函数概念与表示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78870457 上传时间:2019-02-15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8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届高考数学第一轮复习教案第2讲   函数概念与表示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2013届高考数学第一轮复习教案第2讲   函数概念与表示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2013届高考数学第一轮复习教案第2讲   函数概念与表示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2013届高考数学第一轮复习教案第2讲   函数概念与表示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2013届高考数学第一轮复习教案第2讲   函数概念与表示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届高考数学第一轮复习教案第2讲 函数概念与表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届高考数学第一轮复习教案第2讲 函数概念与表示(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3年普通高考数学科一轮复习精品学案第2讲 函数概念与表示一课标要求1通过丰富实例,进一步体会函数是描述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的重要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学习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来刻画函数,体会对应关系在刻画函数概念中的作用;了解构成函数的要素,会求一些简单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了解映射的概念;2在实际情境中,会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恰当的方法(如图象法、列表法、解析法)表示函数;3通过具体实例,了解简单的分段函数,并能简单应用;4通过已学过的函数特别是二次函数,理解函数的单调性、最大(小)值及其几何意义;结合具体函数,了解奇偶性的含义;5学会运用函数图象理解和研究函数的性质。二命题走向函数是整个高中数

2、学的重点,其中函数思想是最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函数问题在历年的高考中都占据相当大的比例。从近几年来看,对本部分内容的考察形势稳中求变,向着更灵活的的方向发展,对于函数的概念及表示多以下面的形式出现:通过具体问题(几何问题、实际应用题)找出变量间的函数关系,再求出函数的定义域、值域,进而研究函数性质,寻求问题的结果。高考对函数概念与表示考察是以选择或填空为主,以解答题形式出现的可能性相对较小,本节知识作为工具和其他知识结合起来命题的可能性依然很大。预测2013年高考对本节的考察是:1题型是1个选择和1个填空;2热点是函数概念及函数的工具作用,以中等难度、题型新颖的试题综合考察函数成为新的热点。三

3、要点精讲1函数的概念:设A、B是非空的数集,如果按照某个确定的对应关系f,使对于集合A中的任意一个数x,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确定的数f(x)和它对应,那么就称f:AB为从集合A到集合B的一个函数。记作:y=f(x),xA。其中,x叫做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A叫做函数的定义域;与x的值相对应的y值叫做函数值,函数值的集合f(x)| xA 叫做函数的值域。注意:(1)“y=f(x)”是函数符号,可以用任意的字母表示,如“y=g(x)”;(2)函数符号“y=f(x)”中的f(x)表示与x对应的函数值,一个数,而不是f乘x。2构成函数的三要素:定义域、对应关系和值域(1)解决一切函数问题必须认真确定该函数

4、的定义域,函数的定义域包含三种形式:自然型:指函数的解析式有意义的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如:分式函数的分母不为零,偶次根式函数的被开方数为非负数,对数函数的真数为正数,等等);限制型:指命题的条件或人为对自变量x的限制,这是函数学习中重点,往往也是难点,因为有时这种限制比较隐蔽,容易犯错误;实际型:解决函数的综合问题与应用问题时,应认真考察自变量x的实际意义。(2)求函数的值域是比较困难的数学问题,中学数学要求能用初等方法求一些简单函数的值域问题。配方法(将函数转化为二次函数);判别式法(将函数转化为二次方程);不等式法(运用不等式的各种性质);函数法(运用基本函数性质,或抓住函数的单调性、函数

5、图象等)。3两个函数的相等:函数的定义含有三个要素,即定义域A、值域C和对应法则f。当函数的定义域及从定义域到值域的对应法则确定之后,函数的值域也就随之确定。因此,定义域和对应法则为函数的两个基本条件,当且仅当两个函数的定义域和对应法则都分别相同时,这两个函数才是同一个函数。4区间(1)区间的分类:开区间、闭区间、半开半闭区间;(2)无穷区间;来源:学.科.网(3)区间的数轴表示。5映射的概念一般地,设A、B是两个非空的集合,如果按某一个确定的对应法则f,使对于集合A中的任意一个元素x,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确定的元素y与之对应,那么就称对应f:AB为从集合A到集合B的一个映射。记作“f:AB”。

6、函数是建立在两个非空数集间的一种对应,若将其中的条件“非空数集”弱化为“任意两个非空集合”,按照某种法则可以建立起更为普通的元素之间的对应关系,这种的对应就叫映射。注意:(1)这两个集合有先后顺序,A到B的射与B到A的映射是截然不同的其中f表示具体的对应法则,可以用汉字叙述。(2)“都有唯一”什么意思?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必有一个;二是只有一个,也就是说有且只有一个的意思。6常用的函数表示法(1)解析法:就是把两个变量的函数关系,用一个等式来表示,这个等式叫做函数的解析表达式,简称解析式;(2)列表法:就是列出表格来表示两个变量的函数关系;(3)图象法:就是用函数图象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7分

7、段函数若一个函数的定义域分成了若干个子区间,而每个子区间的解析式不同,这种函数又称分段函数;8复合函数若y=f(u),u=g(x),x(a,b),u(m,n),那么y=fg(x)称为复合函数,u称为中间变量,它的取值范围是g(x)的值域。四典例解析题型1:函数概念例1(1)设函数(2)设函数f(x),则满足f(x)=的x值为 。解:(1)这是分段函数与复合函数式的变换问题,需要反复进行数值代换, =来源:Zxxk.Com =(2)当x(,1,值域应为,当x(1,)时值域应为(0,),y,y(0,)此时x(1,) log81x,x813。点评:讨论了函数的解析式的一些常用的变换技巧(赋值、变量代

8、换、换元等等),这都是函数学习的常用基本功。变式题:设( )A0 B1 C2 D3解:选项为C。例2(1)函数对于任意实数满足条件,若则_ _;(2)函数对于任意实数满足条件,若则_。解:(1)由得,所以,则。(2)由得,所以,则。点评:通过对抽象函数的限制条件,变量换元得到函数解析式,考察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题型二:判断两个函数是否相同例3试判断以下各组函数是否表示同一函数?(1)f(x)=,g(x)=;(2)f(x)=,g(x)=(3)f(x)=,g(x)=()2n1(nN*);(4)f(x)=,g(x)=;(5)f(x)=x22x1,g(t)=t22t1。解:(1)由于f(x)=|x|,

9、g(x)=x,故它们的值域及对应法则都不相同,所以它们不是同一函数;(2)由于函数f(x)=的定义域为(,0)(0,+),而g(x)=的定义域为R,所以它们不是同一函数;(3)由于当nN*时,2n1为奇数,f(x)=x,g(x)=()2n1=x,它们的定义域、值域及对应法则都相同,所以它们是同一函数;(4)由于函数f(x)=的定义域为x|x0,而g(x)=的定义域为x|x1或x0,它们的定义域不同,所以它们不是同一函数;(5)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和对应法则都相同,所以它们是同一函数。点评:对于两个函数y=f(x)和y=g(x),当且仅当它们的定义域、值域、对应法则都相同时,y=f(x)和y=g(

10、x)才表示同一函数若两个函数表示同一函数,则它们的图象完全相同,反之亦然。(1)第(5)小题易错判断成它们是不同的函数,原因是对函数的概念理解不透要知道,在函数的定义域及对应法则f不变的条件下,自变量变换字母,以至变换成其他字母的表达式,这对于函数本身并无影响,比如f(x)=x2+1,f(t)=t2+1,f(u+1)=(u+1)2+1都可视为同一函数。(2)对于两个函数来讲,只要函数的三要素中有一要素不相同,则这两个函数就不可能是同一函数。题型三:函数定义域问题例4求下述函数的定义域:(1);来源:Zxxk.Com(2)解:(1),解得函数定义域为.(2) ,(先对a进行分类讨论,然后对k进行

11、分类讨论),当a=0时,函数定义域为;当时,得,1)当时,函数定义域为,2)当时,函数定义域为,3)当时,函数定义域为;当时,得,1)当时,函数定义域为,2)当时,函数定义域为,3)当时,函数定义域为。来源:Z_xx_k.Com点评:在这里只需要根据解析式有意义,列出不等式,但第(2)小题的解析式中含有参数,要对参数的取值进行讨论,考察学生分类讨论的能力。例5已知函数定义域为(0,2),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1) ;(2)。解:(1)由0x2, 得 点评:本例不给出f(x)的解析式,即由f(x)的定义域求函数fg(x)的定义域关键在于理解复合函数的意义,用好换元法;求函数定义域的第三种类型是一

12、些数学问题或实际问题中产生的函数关系,求其定义域,后面还会涉及到。变式题:已知函数f(x)=的定义域是R,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AaB12a0C12a0Da解:由a=0或可得12a0,答案B。题型四:函数值域问题例5求下列函数的值域:(1);(2);(3);(4);(5);(6);(7);(8);(9)。解:(1)(配方法),的值域为。来源:学科网ZXXK改题:求函数,的值域。解:(利用函数的单调性)函数在上单调增,当时,原函数有最小值为;当时,原函数有最大值为。函数,的值域为。(2)求复合函数的值域:设(),则原函数可化为。又,故,的值域为。(3)(法一)反函数法:的反函数为,其定义域为

13、,原函数的值域为。(法二)分离变量法:,函数的值域为。(4)换元法(代数换元法):设,则,来源:Zxxk.Com原函数可化为,原函数值域为。注:总结型值域,变形:或(5)三角换元法:,设,则,原函数的值域为。(6)数形结合法:,函数值域为。(7)判别式法:恒成立,函数的定义域为。由得: 当即时,即,当即时,时方程恒有实根,且,原函数的值域为。(8),当且仅当时,即时等号成立。,原函数的值域为。(9)(法一)方程法:原函数可化为:,(其中),原函数的值域为。点评:上面讨论了用初等方法求函数值域的一些常见类型与方法,在现行的中学数学要求中,求值域要求不高,要求较高的是求函数的最大与最小值,在后面的

14、复习中要作详尽的讨论。题型五:函数解析式例6(1)已知,求;(2)已知,求;(3)已知是一次函数,且满足,求;(4)已知满足,求。来源:Z.xx.k.Com解:(1),(或)。(2)令(),则,。(3)设,则,。(4) ,把中的换成,得 ,得,。点评:第(1)题用配凑法;第(2)题用换元法;第(3)题已知一次函数,可用待定系数法;第(4)题用方程组法。例7已知定义域为R的函数f(x)满足f(f(x)x2+x)=f(x)x2+x。()若f(2)=3,求f(1);又若f(0)=a,求f(a);()设有且仅有一个实数x0,使得f(x0)= x0。求函数f(x)的解析表达式。解:()因为对任意xR,有f(f(x)x2 + x)=f(x)x2 +x,所以f(f(2)22+2)=f(2)22+2。又由f(2)=3,得f(322+2)322+2,即f(1)=1。若f(0)=a,则f(a0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