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土地估价师《基础与法规》土地管理的职能与方法讲解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78870442 上传时间:2019-02-15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38.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土地估价师《基础与法规》土地管理的职能与方法讲解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2013土地估价师《基础与法规》土地管理的职能与方法讲解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3土地估价师《基础与法规》土地管理的职能与方法讲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土地估价师《基础与法规》土地管理的职能与方法讲解(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土地管理的职能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土资源部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的规定,土地管理的职能是:(1)拟定有关土地管理的法律法规,发布土地管理的规章;依照规定负责有关行政复议;研究拟定管理、保护与合理利用土地政策;制定土地管理的技术标准、规程、规范和办法。(2)组织编制和实施国土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其他专项规划;参与报国务院审批的城市总体规划的审核,指导、审核地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3)监督检查各级国土主管部门行政执法和土地利用规划执行情况;依法保护土地所有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权益,承办并组织调处重大权属纠纷,查处重大违法案件。(4)拟定实施耕地特殊保护和鼓励耕地开发政策,

2、实施农地用途管制,组织基本农田保护,指导未利用土地开发、土地整理、土地复垦和开发耕地的监督工作,确保耕地面积只能增加,不能减少。(5)制定地籍管理办法,组织土地资源调查、地籍调查、土地统计和动态监测;指导土地确权、城乡地籍、土地定级和登记等工作。(6)拟定并按规定组织实施土地使用权出让、租赁、作价出资、转让、交易和政府收购管理办法,制定国有土地划拨使用目录指南和乡(镇)村用地管理办法,指导农村集体非农土地使用权的流转管理。(7)指导基准地价、标准地价评测,审定评估机构从事土地评估资格,确认土地使用权价格。承担报国务院审批的各类用地的审查、报批工作。(8)组织开展土地资源的对外合作与交流。【例题

3、】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土资源部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的规定,土地管理的职能包括()等。A.拟定有关土地管理的法律法规,发布土地管理的规章B.组织编制和实施国土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其他专项规划C.监督检查各级国土主管部门行政执法和土地利用规划执行情况D.组织开展土地资源的对外合作与交流答案ABCD2.土地管理的方法综合运用行政、经济、法律、技术等手段管理土地。行政方法指领导者(管理者)运用行政权力,用命令、指示、规定、通知、条例、章程、指令性计划等方式对于系统进行控制.行政方法依靠行政权力,具有权威性、强制性、单一性和无偿性等特点,.行政方法只有在它符合客观规律,反映人

4、民群众利益时,才能在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经济方法指管理者按照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调节和引导土地利用活动,以实现管理职能的方法,管理者用经济利益鼓励、引导、推动被管理者,使其行为和利益与管理者所要达到的目标一致起来,这是一种导向的间接控制方法。经济杠杆是经济方法的工具,在调节经济利益、实现管理目标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常用的经济杠杆有:地租地价杠杆、财政杠杆、金融杠杆和税收杠杆。其中,通过地租地价杠杆可以实行土地有偿使用,使土地所有权在经济上得以实现调节土地供需矛盾,指导土地的合理分配和利用,优化土地利用结构,鼓励对土地的投入,提高土地利用的集约度。法律方法是管理者通过贯彻、执行有关土地的法规,调整

5、人们在土地开发、利用、保护、整治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土地关系,规定人们行动必须遵守的准则来进行管理的方法。在土地管理中运用法律方法,主要是运用立法和司法手段,来巩固和调整各方面的土地关系,制定法律必须正确认识和真实反映事物本身的客观规律。法律方法比行政方法具有更大的强制性,严肃性和权威性。技术方法是管理者按照土地的自然、经济规律,运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GPS等高科技数字化技术、系统工程、土地规划等来执行管理职能的方法。综上可见,行政方法、经济方法、法律方法、技术方法各具特色,但又有各自的局限性,土地管理中必须综合运用上述方法,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题:土地管理的方法中,()是管理者按照土地的自然、经济规律,运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GPS等高科技数字化技术、系统工程、土地规划等来执行管理职能的方法。A.行政方法B.经济方法C.法律方法D.技术方法答案:D【解析】技术方法是管理者按照土地的自然、经济规律,运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GPS等高科技数字化技术、系统工程、土地规划等来执行管理职能的方法。信息分享来自:htt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