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高考文综重庆卷试题、答案、解析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78869557 上传时间:2019-02-1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6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年高考文综重庆卷试题、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2年高考文综重庆卷试题、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2年高考文综重庆卷试题、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2年高考文综重庆卷试题、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2年高考文综重庆卷试题、答案、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2年高考文综重庆卷试题、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年高考文综重庆卷试题、答案、解析(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重庆卷)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地理部分第一部分(选择题)图1是我国某省级行政区略图,读图1完成1-4题。1图1中影视城是我国著名的电影电视拍摄基地,该基地的外景景观特色是A林海雪原 B奇山秀水C椰风海韵 D大漠孤烟2该省级行政区的城市发展特征是A城市化水平高B城市南多北少C处于逆城市化阶段D城市沿河分布明显3该省级行政区拟建设一个快递货物集散中心,从交通因素考虑该中心最适宜布局在A固原 B中卫C银川 D石嘴山4图2是该省级行政区某高速公路沿线四处道路地质剖面图,其中易发生滑坡的是图2A B C D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十七次缔约方会议于2011年11月28

2、日在南非德班召开。图3是南非矿产资源分布图,读图3回答5-7题。图35德班宜人的气候受沿岸洋流影响,该洋流自北向南的流向主要受控于A盛行西风 B盐度差异C陆地阻挡 D水温特征6南非人均碳排放高的主要原因是A工矿业发达 B人口数量大C森林覆盖率高 D石油资源丰富7人类活动引起的温室效应增强是德班气候大会关注的焦点,温室效应增强的大气过程是大气A对太阳辐射的散射增强 B射向地面的辐射增强C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增强 D射向宇宙空间的辐射增强我国近年来积极采取包括发展新能源在内的措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木薯是喜高温、不耐霜雪作物,也是生物质能源燃料乙醇(新能源)的重要原料。每生产燃料乙醇1吨需要消耗鲜木薯约

3、7.5吨。图4是某省级行政区年均温分布图,读图4和材料回答8-11题。图48图4所示区域最适宜种植木薯的地方是A甲 B乙 C丙 D丁9与化石能源相比,种植木薯、发展木薯燃料乙醇的优点是A节约土地资源 B原料有可再生性C减少原料运输量 D原料适宜长期储存10该区域地势总体特征是A西北高东南低 B东高西低C中间高四周低 D南高北低11该区域河流的主要补给是A地下水 B大气降水C湖泊水 D冰雪融水第二部分(综合题)36(36分)依据图文资料和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生态环境脆弱的西北地区是我国耕地资源主要分布区之一。为此,我国积极实施国际资源合作开发战略。据报道,俄罗斯经济

4、发展部建议将远东的几百万公顷土地(图10中阴影所示区域)出租给外国投资者。我国投资者对此表现出极大兴趣。图10是俄罗斯远东局部区域示意图。图10(1)指出我国西北地区后备耕地资源开发不当会引起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8分)(2)俄罗斯拟出租土地所在区主要地带性植被是 。与我国西北地区相比,该区土壤水分含量 。(4分) 分析全球变暖对该地区农作物生长的有利影响。(8分)(3)大豆是我国主要进口农产品之一。从土地资源和市场因素分析中国某企业拟在俄罗斯租地种植大豆的原因。(12分)(4)归纳在俄罗斯租种土地对我国耕地利用的积极影响。(4分)39(20分)材料三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汽车工业快速崛起,目前

5、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生产国。同时,自主品牌汽车开始利用资金和技术优势走出国门,加快了国际化发展的步伐。图11是2000-2010年我国四大区域汽车产量的变化图,图12是巴西圣保罗州所在区域示意图。图11(3)图11所示表示2000-2010年我国各地区汽车产量的共同趋势是 ,汽车工业向 地区集中。(4分)图12(4)圣保罗市从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就是巴西重要的汽车工业中心。根据图12和所学知识分析我国某自主品牌汽车企业在该市附近投资建厂的有利工业基础条件。(8分)(5)橡胶是汽车轮胎的主要原料。图12中阴影地区是巴西橡胶主产区之一,从该区域的降水特点指出橡胶树生长的有利和不利条件,并分别说明

6、降水特点的成因。(8分)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重庆卷)文科综合地理部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35题,每题4分,共140分) 1D 2D 3C 4C 5C 6A 7B 8D 9B 10A 11B二、综合题36(36分)答案要点(1)土壤盐渍化;土地荒漠化;水资源短缺加剧;生态系统多样性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 (2)亚寒带针叶林;高。有利影响:热量条件得到改善;适宜农作物生长的时间延长;农作物种植范围扩大;农作物可利用的水分增加(降水增加)。 (3)我国耕地资源短缺,后备耕地资源有限,俄罗斯耕地资源充足。我国人口众多,经济发展迅速,消费能力增强,市场需求大。 (4)减轻耕地资源

7、利用强度或有利于因地制宜优化调整耕地利用结构。39(3)大幅增长;东部。(4)钢铁、化学、纺织工业发达,靠近原料供应地;汽车零部件协作条件优越;工业生产技术水平较高;汽车工业发展时间长,经验丰富。 (5)有利条件:降水丰沛。原因:赤道低压带控制带来丰沛降水。不利条件:有明显的干季。 原因:信风带控制形成干季。2012高考文综地理重庆卷详细解析 解析:该题结合空间定位考察中国自然地理知识,难度不高! 1题:根据图中的地理事物可判断,该地区是主要是宁夏回族自治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的草原刚好过度到荒漠的地区。故1题选择答案“大漠孤烟” 答案:D 2题:宁夏属于我国西北地区(经济地带划分属于西部经济

8、地带),社会经济发展落后,故A、C选项都错(这个如果都看不懂,自己选择撞墙或者深蹲200个!呵呵,不要伤心!);从图中可明显看出,宁夏城市北多南少,故B错;由于宁夏属于半干旱和干旱地区,因此该地区最缺的就是水,所以城市和人口都会沿河流分布!(记得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吗,黄河水灌溉!?图中应该也可以看得出来呀!),所以答案:D 3题:由图可知,银川市位于整个宁夏城市的中心,物流中心建在银川,到其他各个城市距离都差不多,加上银川又是首府,故答案:C 4题:砂岩,岩层层理间链接不牢固,容易滑坡,生活常识性内容,教材上虽然没有提过,但是具有一定的物理知识和生活常识,此题难度并不高!答案:C解析:5题看世

9、界洋流模式图,应该是“厄加勒斯暖流”的一部分,故应该属于补偿流,所以答案:C 6题可用排除的方法,只要智商正常都应该知道B项人口数量大应该是人均量小的原因,而不是人均量大的原因,故B错;同理,森林是吸收二氧化碳的,覆盖率高可以大量吸收二氧化碳,同时题干中问的是排放,其实和森林覆盖率并没有直接联系,故C错;D项更明显,如果石油资源多与二氧化碳排放多是因果关系的话,那波斯湾地区的国家不就成了全球炭排放量最多的国家了吗?显然不成立,应为石油多并不一定用得就多。故D错。A项工矿业发达,意味着能源消耗量大,所以排放多。故答案:A 7题就不解释了吧,不懂自己看高一上册“大气的热力作用”一节,高一的学生都能

10、做。高三的童鞋你做不来?你一定是在开玩笑啊!答案:B 解析:8题根据材料中的提示:“木薯是耐高温,不喜霜雪的作物”,可判定答案一定要选择年均温最高的。所以看图得出丁地最合适。答案:D 9题“与化石能源相比”A不可能,化石能源都是埋在地下的,地上还可以种地呢;C错,7.5吨木薯才能提炼1吨的乙醇,与石油的“全身都是宝”相比(这个应该知道吧,石油中的各类成分都有用),转化效率很低,故运输量其实很大;D项最荒唐,农产品的保质期能和石油、煤炭比么?用屁股想都能选出答案:B 10题,由图可知,该地区是广西,又图中河流自西北流向东南,当然是:西北高东南低。答案:A 11题,广西在我国南方湿润地区,河流补给

11、当然是降水补给。(我国西南地区的喀斯特地貌区有地下水补给,但是要注意,仅仅是有而已)。答案:B解析:(1)由“生态环境问题”推导出需要的答案应该是“西北地区由于过度开垦引起的生态破坏”,而生态破坏的类型在高一下册第8单元有很清晰的界定(具体有哪些,你自己翻翻书)。又因为地区确定在我国“西北地区”,故可以很轻松地推导出“生物多样性减少”(只要是生态破坏问题,放之四海皆准!),“土地荒漠化”(童鞋,西北啊,不解释),“土地盐碱化”(河套平原、宁夏平原是典型地区)。至于“水资源短缺”就要靠各位童鞋自己了,这2分老师真的给不了!(2) 以我国东北地区的地带性植被为参照:东北地区由南向北,逐渐由针阔混交

12、林过渡到大小兴安岭北端的“针叶林”。而该地区更在大小兴安岭以北,所以判断其必然为“亚寒带针叶林”!由于该地区在我国东北以北的临海,故可判断其应该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降水较多;加上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弱,所以推导出答案水分含量“高”!全球气候变暖是一种自然现象,要对农业产生影响必须首先要改变农业的“区位条件”,进一步推导出“变暖”对自然区位有没有影响?”、“对社会经济区位有没有影响”。再联系高一上册地2单元“大气环境问题”一节中的“气候变暖对全球不同纬度气候的影响”,可推导出“该地区降水会增加”(农业区位因素气候因素降水因素)、“热量增加,生长期变长”(农业区位因素气候因素热量因素),最后一条,

13、就得靠你自己了,属于真正的能力分,老师给不了!(3) 中国企业在俄罗斯种植大豆的原因,当然是因为俄罗斯种植大豆的“区位条件”很嗨(很好的意思),所以可从农业区位切入,不过这道题显然降低了难度,明确告诉高三的童鞋只需要从“土地资源”和“市场”两方面分析就可以了。很简单吧!继续看我怎么把答案找出来!由材料中的“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生态环境脆弱的西北地区是我国后背耕地资源的主要分布地区之一”可得出“我国耕地资源不足,俄罗斯充足”(搞定);市场因素,请你用眼睛仔细看问题题干,第一句就是“大豆是我国进口的主要农产品之一”,用屁股想都能推导出肯定是“中国人口多,大豆的市场广阔”(再次搞定)! 笔者注:该题得出要点并不难,难的的对于结论的阐述,没有阐述,只有答案要点,这道题你会死得很惨!(4)还是材料中的一句话“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生态环境脆弱的西北地区是我国后背耕地资源的主要分布地区之一”,说明到俄罗斯租土地至少可以减轻我国耕地不足的问题,同时还可以保护生态环境。后面一句,那就“调整产业结构”,我是地理老师,我都答不出来,估计各位童鞋也差不多。不过它的答案中说的是“或”,估计只需要答中前一条即可得4分(老天保佑是这样,嘿嘿!)。答案:解析:(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