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社会学,医疗、医学社会学笔记整理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78867876 上传时间:2019-02-15 格式:PDF 页数:18 大小:904.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复旦,社会学,医疗、医学社会学笔记整理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复旦,社会学,医疗、医学社会学笔记整理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复旦,社会学,医疗、医学社会学笔记整理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复旦,社会学,医疗、医学社会学笔记整理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复旦,社会学,医疗、医学社会学笔记整理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复旦,社会学,医疗、医学社会学笔记整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复旦,社会学,医疗、医学社会学笔记整理(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医学社会学复习整理医学社会学复习整理 一、医学社会学的溯源和发展 二、医学社会学的主要理论范式 三、疾病、健康的社会文化观 也谈谈医学是什么?也谈谈医学是什么? 医学是旨在保护和加强人类健康、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科学知识体系和实践活动 科学技术辞典 医学一方面被看作是一门科学,另一方面被看作是一门技艺。这两种观点都是正确的:就其研究方法而言,医学是 一门科学,就其应用而言,它是一门技艺。由此我们得出下面两个定义:医学科学以研究疾病为对象;医术以维护 和恢复健康为目的 G.H.Roche 一、医学社会学的溯源和发展一、医学社会学的溯源和发展 1、什么是医学社会学?、什么是医学社会学? 医学社会学是运

2、用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医疗领域中的社会角色、角色关系、角色流动、医疗社会组织的 交互作用以及医疗领域与整个社会生活的互动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 作为一门学科,其关注点是健康与疾病的社会原因及其影响。 医学社会学的发展(之一)医学社会学的发展(之一) 1894 年, 查尔斯 麦金太尔(C Mcintire)在论述社会因素对健康重要作用的论文中第一次使用医学社会学这一名词; 1927 年,伯纳德斯特恩出版第一部从社会学角度探讨医学社会学的著作医学发展中的社会因素 ; 社会阶层与精神疾患:一项社区研究 美国社区精神卫生中心的建立 医学社会学的发展(之二)医学社会学的发展(之二) 赛奇基金会与医学中

3、的社会科学出版 医学社会学发展滞后于其他社会学领域 1959 年,美国社会学协会成立正式的医学社会学分会,其学术地位得以确立 20 世纪 40 年代末,国立卫生研究所(NIH)发展 医学社会学成为美国社会学最大的分支 医学社会学在中国(三个阶段)医学社会学在中国(三个阶段) 18791952年前,医学社会学引入和初创阶段。年前,医学社会学引入和初创阶段。 社会学和医学社会学研究理论和方法引入中国,中国第一代社会学家用西方社会学理论实证研究医学与社会的 关系,并产生一些理论成果。 主要关注点是人口与社会发展、贫困生活与健康状况、儿童福利保健 1897 年严复将英国社会学家斯宾塞 1873 年所著

4、 The Study of Sociology 一书译成中文,冠名为群学肄言 ,标志 社会学在中国产生。1910 年京师大学堂首开社会学课程,成为中国社会学学科化的标志。19101920 年代中国第 一代社会学家在英美获得社会学博士学位并回国, 标志中国第一代社会学家群体形成。 他们既受中国传统文化熏陶, 又获得系统严谨学术训练,学贯中西,中西兼通,成为当时中国社会学调查与医学社会学研究的领军人物和中坚力 量。 第二阶段:医学社会学停滞阶段第二阶段:医学社会学停滞阶段 19521978 年间,中国基本无正规社会学教学、 研究和社会服务活动,社会学、社会学家与社会学研究“销声匿迹”在学术界和公众

5、视野之外,这个时期最主要 特征是社会学的学科建设、社会学家群体构成与社会学研究活动普遍处于“中断、停顿和不存在”状态。在医学领 域,生物医学模式“自然而然”成为主流思想,似乎不存在医学与社会关系的议题。 第三阶段:恢复、重建和发展时期第三阶段:恢复、重建和发展时期 19791991 年是中国社会学、医学社会学恢复、重建和逐步走向规范化发展的全新时期,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 会学与医学社会学恢复、重建和发展的初期阶段。 19922004 年,是中国社会学健康发展,但是医学社会学研究相对停滞不前和沉寂的时期,这个时期的主要特征是 医学社会学主要局限于医学院校有限的教学活动之中, “医学社会学”淹没、

6、等同和被转换为“社会医学” ,导致医 学社会学研究与社会学学科建设出现较大差距 2005 年以来是中国社会学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医学社会学研究再度活跃和试图成为独立、专门、成熟研究领 域的早期阶段,标志着社会学与医学社会学研究进入崭新历史阶段。 2005 年以来,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践进入崭新历史阶段,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关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基本失败” 的结论引发发展模式的争论,特别是 SARS 疫情的流行,使环境保护、疾病预防、亚健康、健康等问题有了更深刻 的理解,也为社会学家积极介入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医学社会学再度活跃提供了基础。 2,医学社会学与社会医学医学社会学与社会医学 相同点:教

7、材第 6 页 区别: 二、医学社会学的主要理论范式二、医学社会学的主要理论范式 19 世纪 30 年代,社会学创始人奥古斯特 孔德(Auguste Comte,1789-1857) 英国社会学家赫伯特 斯宾塞(Herbert Spencer,1820-1903) 法国社会学家埃米尔 涂尔干(Emile Durkheim,1858-1917) 德国马克斯韦伯(Max Weber,1864-1920) 美国 W G 萨姆纳(William Graham Sumner, 1840-1910 年) 医学社会学的主要理论范式医学社会学的主要理论范式 (1) 、结构功能主义() 、结构功能主义(struc

8、tural functionalism) 现代西方社会学中的一个理论流派。它认为社会是具有一定结构或组织化手段的系统,社会的各组成部分以有 序的方式相互关联,并对社会整体发挥着必要的功能。整体是以平衡的状态存在着,任何部分的变化都会趋于新的 平衡。 帕森斯在 1940 年代提出“结构功能主义”这一名称,并在其以后的许多论著中,为形成结构功能主义的系统性理 论作出很大努力,成为结构功能分析学派的领袖人物。 帕森斯的帕森斯的AGIL模型模型 Adaptation:适应环境并使环境适应其自身需求; (适应功能) Goal attainment:必须确定并达成其主要目标 (目标功能) Integrat

9、ion:必须调节好内部的各个部分的关系 (整合功能) Latency(pattern maintenance) :即系统必须使各单元具有动力和动机并按照一定的规范和秩序参与系统内部的动态 过程,以维护原模式的存在。 (模式维持功能) 默顿的经验功能主义的特点:默顿的经验功能主义的特点: (1)把结果层次的功能分析转变为方法层次的功能分析; (2)把功能分析中的理性主义的、抽象的方法转变为更具有经验性的中层理论指导的方法; (3)把社会的静止图景转变为动态图景。 (2)社会冲突理论)社会冲突理论 认为帕森斯理论过于重视秩序、和谐和稳定,忽视冲突、强制和变迁,要求社会学更加注意社会变迁中的暴力、

10、革命、权力等物质结构。这些理论在 70 年代逐渐取代了帕森斯理论而占居主导地位 韦伯是 20 世纪西方少有的百科全书式的思想大家。他以一个社会学家所特有的眼光向人们解释了“资本主义 解释”这一涉及整个西方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的复杂问题。这一解释无论对于已经步入现代化的西方国家而言,还 是对于正在探索现代化之路的发展中国家而言,都提供了一种思考问题的视角和线索。 简短的评价简短的评价 冲突理论产生后, 在西方社会学界引起了巨大反响, 它有力地打破了揭露了功能主义对社会现实认识的片面性, 并很快渗透到社会学各分支学科的经验研究中去,在政治社会学、组织社会学、种族关系、社会分层、集体行为、 婚姻家庭等

11、领域出现了大量以冲突概念为框架的论著,在当代社会学发展中有重大的影响。 (3) 、社会互动与社会网络) 、社会互动与社会网络 符号互动理论,符号互动理论,(symbolicinteractionism) 主张从人们互动着的个体的日常自然环境去研究人类群体生活的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理论派别。又称象征相互作用 论或符号互动主义 社会网络结构及其分析社会网络结构及其分析 世界是由网络而不是由群体或者个体组成 网络的结构影响或者制约着个体行动 行动者之间的关系是资源流动的渠道 行动者及其行动是相互依存的单位,而不是独立自主的个体 三、疾病、健康的社会文化观三、疾病、健康的社会文化观 健康和疾病的概念健康

12、和疾病的概念 “健康”和“疾病”和许多观念一样,是由社会和文化来界定的术语。 (见第 15-19 页) 疾病的文化意义疾病的文化意义 疾病的认识历程疾病的认识历程 本能和经验的认识 哲学思维认识 希波克拉底:体液失调说 盖仑:血液败坏说 中医:阴阳失调说 德谟克利特:微孔堵塞说 建立在科学与实验基础上的认识 博雷利:肌体组成部分机械性连接的改变 莫干尼:器官中病理变化引起的形态学上的异常改变 魏尔啸:疾病的本质在于特定的细胞损伤,疾病是变异的生命 巴斯德:疾病是特定病菌入侵人体而造成 20 世纪后基因表达的异常和病变成为理解疾病本质的关键词 疾病是被规定出来的(福柯) 健康态的认健康态的认知和

13、判定知和判定 躯体的健康态 精神的健康态 社会的健康态 疾病认知的三种特性与社会文化疾病认知的三种特性与社会文化 医学感知性、自我感知性、社会感知性 (见教材的 24-27 页) 医护角色与社会化医护角色与社会化 一、角色理论与社会互动 二、医生、护士角色与变迁 三、医生的职业化和社会化 一、角色理论与社会互动一、角色理论与社会互动 角色(角色(role) 角色是对群体或社会中具有某一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待。 角色期待(role expectation) 角色表现(role performance) 角色冲突和角色紧张 角色退出 社会角色的扮演过程社会角色的扮演过程 (一)角色期待 (二)角色

14、领悟 (三)角色实践 (四)角色差距 角色与自我认同角色与自我认同 “镜中我” (库利) “拟剧论” (戈夫曼)-印象管理和自我呈现 非语言沟通 社会互动的形式社会互动的形式 交换 合作 冲突 竞争 强制 戈夫曼是符号互动论的代表人物以及拟剧论的倡导人。1945 年毕业于多伦多大学,1953 年在芝加哥大学获博士学 位。19621968 年任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社会学教授。1968 年在宾夕法尼亚大学担任本杰明富兰克林人 类学和社会学教授。19811982 年任美国社会学协会主席。主要作品有: 日常生活中的自我表现 、 精神病院 、 耻辱和谈话方式 。 二、医生、护士角色与变迁二、医生、护

15、士角色与变迁 医生是指掌握一定医学知识和医疗技能,以对病人进行检查、诊断、治疗为主要工作内容的从业人员。 长时间的专业化和抽象化知识体系的培训,以及提供的服务取向。 1,医生工作职业的特点医生工作职业的特点 作用的特殊性、技术的复杂性、修业的长期性、诊断的独立性、情感的中立性、责任的重大性 医生的义务医生的义务 诊断治疗 解除病人痛苦 解释说明 善于保密 医生的权利医生的权利 独立诊断的权利 特殊情况下的干涉权利 新医改目标新医改目标 2011 年:切实缓解“看病难,看病贵” 到 2011 年,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全面覆盖城乡居民,基本药物制度初步建立,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健 全,基本公

16、共卫生服务得到普及,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取得突破,明显提高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有效减轻居民 就医费用负担,切实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总体目标:总体目标: 到 2020 年,基本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 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主要任务:主要任务: 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和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努力建立协调统一的 医药卫生管理体制、高效规范的医药卫生机构运行机制、政府主导的多元卫生投入机制、科学合理的医药价格形成 机制、严格有效的医药卫生监管体制、可持续发展的医药卫生科技创新机制和人才保障机制、实用共享的医药卫生 信息系统,建立健全医药卫生法律制度。 近期五项重点改革:近期五项重点改革: 对人民群众的医疗保障做到应保尽保。加快推进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 初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 启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