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县二高2012年春季期中考试试题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78860864 上传时间:2019-02-15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610.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叶县二高2012年春季期中考试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叶县二高2012年春季期中考试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叶县二高2012年春季期中考试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叶县二高2012年春季期中考试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叶县二高2012年春季期中考试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叶县二高2012年春季期中考试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叶县二高2012年春季期中考试试题(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叶县二高高一地理期中考试题叶县二高2011-2012学年下期高一地理段考试题 6一、一题多问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2011年春运工作从1月11日正式启动,2月19日结束,为期40天,其中春节前15天,节后25天。据国家发改委、铁道部等部门介绍,2011年春运期间,全国旅客运量达到23.2亿人次,比去年春运增长3.5%。据此回答(1)(2)题。(1)2011年春运的旅客流属于 ( ) A. 国际人口迁移 B. 国内人口迁移 C. 省际人口迁移 D. 人口流动(2) 有关春运旅客流动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 春节前主要是从江西、贵州、四川、湖南、河南、安徽等民工输出大省前往珠三角

2、、长三角和京津地区B. 春运客流构成主要是学生流、民工流和探亲流C. 春节后学生流向北京、上海、广州、西安、杭州等高校集中地D. 农民工外出务工客流仍是春节客流的主要构成部分2、下图中甲、乙、丙是我国三个不同地区,读图回答(1)(3)题。(1)有关甲、乙、丙三地区当今人口迁移的说法,正确的是()A属国际人口迁移B迁移方向主要是由城市到农村C人口主要由乙、丙迁往甲地D人口主要由甲地迁往乙、丙两地(2)引起上述人口迁移发生的最主要因素是()A收入差距 B家庭婚姻 C工程建设 D文化教育(3)近几年,由于上述人口迁移带来的问题,说法错误的是()A加大了铁路等交通运输的压力B扩大了迁出地、迁入地的经济

3、发展差距C缓解了迁出地的人地矛盾D给迁入地环境造成一定的压力3、读“木桶效应(组成木桶的木板如果长短不齐,那么这只木桶的盛水量,不取决于最长的那一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一块)图”,完成(1)(2)题。(1)某地以耕地、森林、淡水、矿产测得的各自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分别为8 000、6 000、4 500、10 000,则该地的环境承载力取决于()A耕地B森林C淡水D矿产(2)下列影响我国不同省区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中相当于木桶短板的是()A四川水力资源 B山东气候资源C黑龙江矿产资源 D福建耕地资源4、读世界人口容量测算表(部分),完成(1)(2)题。气候区合理人口容量合理人口密度(人/平方千

4、米)热带雨林气候28.00200亚热带季风气候9.30100地中海气候2.2590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7.3530(1)表中所列人口合理容量和合理人口密度的测算主要考虑的是()A社会因素 B自然因素 C经济因素 D技术因素(2)按表格推算下列气候类型所在地区,远没有达到合理人口容量和合理人口密度的是()A亚热带季风气候 B地中海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D热带雨林气候5、读2006年末中国人口资料,回答(1)(2)题。指标全国总人口城镇人口乡村人口男性女性014岁人口1559岁人口60岁以上人口年末数(万人)131 44857 70673 74267 72863 72025 96190 58

5、614 901(1)如果a、b、c分别代表我国014岁、1559岁、60岁以上人口比重,图中符合我国人口年龄构成比重状况的是()A B C D(2)有关我国人口问题的说法正确的是()A我国应在一定的时期继续保持人口低自然增长率状况B解决当前我国人口问题的主要措施是遏制人口老龄化的加速C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居高不下,有利于安排就业D流动人口持续增加,有利于城市公共资源合理配置6、读右图,某四国人口构成示意图,回答(1)(2)题。(1)人口老龄化最严重的国家是() ABCD(1)最可能属于发展中国家的是()A B C D7、经济因素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主要原因。一块土地由哪种活动占有,

6、取决于这块土地的租金高低和各种活动的付租能力两个方面。读“某城市地租等值线分布图”,回答(1)(2)题。(1)地租等值线并不是呈正圆形,而是有明显的凹凸。造成局部区域地租等值线向城外凸出的主要因素是()A地形条件B交通通达度 C人口分布 D行政干预(2)若要在图中的四处中选一处建大型仓储式超市,最好选在()A B C D8、读图,完成(1)(2)题。(1)关于图示地区城市等级、服务功能和服务范围的叙述,正确的是()A常州的城市等级比上海高B无锡的服务范围比镇江大C宁波的服务功能比杭州齐全D特大城市数量少(2)图示地区城市化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有()温室气体排放多,出现“热岛”现象改变局部大气环

7、流,使降水减少城市建筑物面积扩大,增加了生物多样性城市建设使地面径流汇集速度加快A B C D9、读“水稻种植业、商品谷物农业、乳畜业的空间分布范围(曲线与横坐标围成的区域)与热量、水分条件的关系示意图”,完成(1)(3)题。(1)图中a代表的农业地域类型是()A水稻种植业 B商品谷物农业C混合农业 D乳畜业(2)图中c农业地域类型分布范围广,其影响因素主要是()A政策 B交通 C市场 D劳动力(3)图中a、b、c农业地域类型都有分布的国家是()A美国 B中国 C澳大利亚 D日本10、下面为四幅农业景观图。读图回答(1)(2)题。(1)造成四个地区农业生产方式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气候 B

8、地形 C土壤 D交通(2)下列关于四个地区农业生产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农业生产过程精耕细作,农产品的商品率较低B乙农业与市场联系密切,多分布在城市周边地区C丙农业多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生产,生产规模较小D丁农业生产活动分散,对自然环境不会产生影响11、如下图所示,北方某村春夏生产粮食,秋冬利用塑料大棚生产蔬菜,同时开办了养猪场。读图回答(1)(2)题。(1)该村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 水稻种植业 乳畜业混合农业 商品谷物农业(2)利用塑料大棚种植蔬菜可以改善: ( ) 光照条件 热量条件 降水条件 土壤条件12、读我国某自然村农产品产值百分比构成图。回答以下(1)(3)题。(1)影响该

9、村农业地域类型的主导因素是()A政策 B市场C交通 D气候(2)该自然村可能位于()A西安市附近 B拉萨市附近C哈尔滨市附近 D上海市附近(3)当地与地中海沿岸地区相比,所产的柑橘的皮薄但含糖量低,主要原因是()A地形差异 B水源差异C土壤差异 D气候差异13、下图中阴影表示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区,读图回答(1)(3)题。(1)有关甲、乙、丙、丁四地区农业生产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有 ( )甲地区雨热同期,但气象灾害频繁 乙地区气候湿润,适宜发展种植业 丙地区劳动力丰富,交通便利 丁地区土地广阔,但灌溉水源不足A. B. C. D.(2)有关甲、乙、丙、丁四地区农业生产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有 ( )甲地

10、区农业生产科技水平低,但商品率高 乙地区牧场广阔,以牧羊为主 丙地区农场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丁地区经营方式以家庭农场为主,产品主要出口英国A. B. C. D.(3)甲、乙、丙、丁四区域的农业地域类型与下图相同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14、读下面我国某地区城市及周围区域农业地域类型变化图,回答以下(1)-(3)题。(1)如果该地是我国的一个商品粮基地,则该商品粮基地是() A长江三角洲平原B鄱阳湖平原C三江平原D珠江三角洲平原(2)农业地域类型的基本特点是()A生产规模大 B机械化程度高C单位面积产量高 D科技水平高(3)农业地域类型形成的主导因素是()A市场 B科技C劳动力

11、D气候二、选择题15、欧洲不少国家人口增长模式处于低速增长阶段,带来的后果是 ( ) 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延长,世代交替减缓 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很短,世代交替加快 人口年龄结构呈老年型,劳动力不足 人口年龄结构呈青年型,劳动力就业困难A B C D16、阅读下列材料和人口增长图,回答(1)-(2)题。材料 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推广,我国从20世纪中期以来的人口高速增长势头从1990年后渐渐得到控制。中国人民大学人口研究所所长翟振武说:“从1969年的8亿人口,到1974年的9亿人口,期间只用了5年时间。而从1981年起,中国的人口增长速度开始放慢,从10亿到11亿、12亿人口各用了7年的时间,到13亿

12、人口用了整10年时间。这样的慢速前行,主要的功劳就是推行了计划生育政策。”(1) 与当前我国人口增长模式相符的类型是( )A. B. C. D. (2) 下列关于类国家人口问题现状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老龄人口较多B. 青壮年劳动力过剩,就业压力过重C. 人口素质偏低,教育压力大D. 城市人口比重低17、电视剧闯关东讲述的是清代华北大旱、赤地千里,河北及山东的饥民大批出山海关移至东北的故事。剧中山东人迁到东北的现象属于( ) A国际人口迁移 B国内人口迁移 C省内人口迁移 D国际人口流动18、近年来,我国出现“民工潮”的主要原因是 ( ) 城市和沿海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 东南部劳动力不足 我国农村人口密度大 我国农村出现大量剩余劳动力A B C D19、有关环境人口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资源越丰富,能供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职业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