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语期末复习资料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78860809 上传时间:2019-02-15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汉语期末复习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古汉语期末复习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古汉语期末复习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古汉语期末复习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古汉语期末复习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汉语期末复习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汉语期末复习资料(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古汉语(下)复习一、 选择题。10题(10分)二、 多项选择。10题(20分)三、 填空题。20题(20分)四、 古文今译。(15分)五、 解答分析。(35分)代词 人称代词1、第一人称代词“吾”、“我”、“予”、“余”、“朕”。2、第二人称代词“女(汝)”、“尔”、“若”、“而”、“乃”。谦称、尊称不是代词。3、第三人称代词“其”、“之”、“厥” 代词 指示代词1、近指“是”、“之”、“此”、“斯”、“兹”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终而复始,日月是也。 注意“是”的指示代词和系词用法的区别:语感(汉魏后)。前有副词。主语是代词,宾语是名词此必是豫让也。代词 n 指示代词n 2

2、、远指:“夫”、“彼”、“其”n 3、旁指:他(“佗”、“它”)n 4、然 尔n 5、焉n 6、诸代词 n 疑问代词n 1、谁、孰n 2、何、胡、曷、奚n 3、安、恶、焉n 无定代词n 1、肯定性无定代词“或”n 2、否定性无定代词“莫”代词 n 特殊代词n 1、者n 位于动词、形容词,动词性词组或形容词性词组的后面,组成“者”字词组,表示“的人、 的物、 的”n 我未见力不足者。n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n 位于数词后,与数词组成“者”字词组 n 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代词 n 特殊代词n 2、所n (1)所 + 动词或动词性词组n 民无所依。n 先生所言者,国之

3、大事也。n (2)所 + 介 + 动(词组)(所以)n 是吾剑之所从坠。n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连词n 与n 介词“与”和连词“与”的分辨n 1、“与”字的前后项互换位置后,影响原意的是介词,没有什么影响的是连词。n 2、“与”字前面有修饰成分的,是介词。n 3、介于不同词类的词之间的是介词n 子罕言利与命与仁。n 遂与外人间隔。n 夸父与日逐走。连词n 而n 用在单句中。所连接的两项,往往是动词、形容词,或者是动词性词组、形容词性的词组。n 1、联合关系。n 古者禽兽多而人民少。n 2、偏正关系。n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n 3、主谓关系。n 子产而死,谁其嗣之?连词n 以n (一)用在动

4、词性词组内部,或表承接;或后一动作行为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n 余折以御。n 今吾欲变法以治,更礼以教百姓。n (二)连接两个形容词,并可连接状语和谓语n 主严以明,将知以武。n 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n 介词“以”和连词“以”的分辨连词n 则n 虽 然 虽然 然而 然则介词 n 于(於)n 1、介绍动作发生的时间、处所n 于今日雨。n 虎兕出於柙,龟玉毁于椟中。 n 2、介绍动作行为的对象n 晋侯复假道於虞以伐虢。n 3、介绍比较的对象n 青,取之於蓝而青於蓝;冰,水为之而寒於水。n 4、介绍动作的主动者n 刑赏已诺,信乎天下矣。介词 n 以n 1、介绍动作行为所使用的工具,凭借,“用

5、”、“凭” n 醒,以戈逐子犯。n 余船以次俱进。n 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n 2、介绍动作行为形成的原因,“因为”、“由于” n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n 3、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地点n 文以五月五日生。n 今以长沙、豫章往,水道多绝,难行。介词 n 为n 1、介绍动作行为关联的对象,“给”、“替”、“向”、“对”n 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n 2、表示动作行为发生原因或目的,因为”、“由于”n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n 3、介绍动作的主动者,“被”n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介词 n 之n (一)加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使前后两项之间形成偏正关系n 防民之口,

6、甚于防川。n (二)加在主语和谓语之间使前后两项之间形成主谓关系并词组化n 甚矣,汝之不惠!n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谷,不知地之厚也。语气词n 句尾语气词n 也,表达判断语气(用于句中,表达停顿语气)n 矣,表达陈述语气n 焉,指示代词兼语气词n 乎,表达疑问语气n 欤(与)n 哉,表达强烈的感叹语气n 连用的语气词,各自分别表达不同的语气,同时全句语气的重点一般落在最后一个语气词上。语气词n 句首语气词n 夫,表示要发议论(用于句尾,表示感叹语气)n 其,表示委婉的语气n 唯,用于句首,或表示引出主语或强调时间,或表示祈求、希望;用于句中,帮助判断n 词头n 有:名词、单音节形容词

7、或象声词、动词前n 其:用于不及物动词和形容词前面n 言、于、薄:用于动词前n 载:用于动词或形容词前n 词尾 然、乎、焉、如、尔、若:用于形容词实词与词类活用n 名词(方位名词)用作动词n (一)用作一般动词n 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n 晋灵公不君。n (二)用作使动n 吾见申叔,夫子所谓生死而肉骨也。n (三)用作意动n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n 判定实词与词类活用n 形容词用作动词n (一)用作一般动词n 入学鼓箧,孙其业也。n (二)用作使动n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n (三)用作意动n 今先生俨然不远千里而庭教之。实词与词类活用n 动词的使动用法 n 1、不

8、及物动词使动n 焉用亡郑以陪邻?n 2、及物动词使动n 秋九月,晋侯饮赵盾酒,伏甲将攻之。 实词与词类活用n 普通名词作状语n 1、表示比喻n 豕人立而啼。n 2、表示态度n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n 3、表示处所方位n 良欲往从之,道遇沛公。n 4、表示方式n 遂入见王,涕泣膝行。n 5、表示工具、凭借或依据n 群臣后应者,臣请剑斩之。短语n 动词与宾语的语序宾语前置n (一)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n 吾谁欺?欺天乎?n (二)否定句中的代词宾语前置n 莫我知也夫。n (三)宾语提前用代词“是”“之”复指n 姜氏何厌之有?n 岂不谷是为?先君之好是继。 n (四)介词“以”的宾语无条件前置n

9、吾道一以贯之。短语n 双宾语n 1、给予、赐予义动词,告知、教示义动词:n 公赐之食。n 后稷教民稼穑,树艺五谷。n 2、古有今无:指物直宾如是代词“之”,紧接动词。n 传之子孙。n 3、一般及物动词带双宾,动词和近宾语关系是使动、为动,对远宾语一般支配。(动词“为” 多是为动)n 无生民心。n 天生民而立之君。 n 不如早为之所。短语n 主谓之间加“之”的短语n 作宾语或主语 n 未知母之存否。n 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也与? 句子n 判断句n 制,巌邑也。n 鬼非人也。 n 是谁之过与?n 今京不度,非制也。n 聿者,所以书也。n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者也。 n 尧舜者,非生而具者也

10、。n 彼,人之所引。句子n 被动句式n 1、介词“于”引进主动者n 郤克伤于矢。n 2、介词“为”引进主动者;“为所”n 不为酒困。 n 今有一于此,将为戮乎? n 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n 岱不从,遂与战,果为所杀。句子n 被动句式n 3、“见”、“见于”。n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n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n 4、“被”字式n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句子n 动量句n 数动 n 三过其门而不入。n 动者数 n 鲁仲连辞让者三。句子n 疑问句n (一)凝固结构n 如何、奈何、若何n 孰与n (二)反问句式音韵n 有关声母的概念n 字母、五音、七音n 中古36字母和上古32声母 n 关于韵的基本概念n 韵、阴声韵、阳声韵、入声韵。 n 中古四声:平、上、去、入n 反切的基本原理 诗律n 了解诗体特点n 掌握近体诗格律(平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职业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