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教案-送元二使安西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78860753 上传时间:2019-02-15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诗词教案-送元二使安西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古诗词教案-送元二使安西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古诗词教案-送元二使安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诗词教案-送元二使安西(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送元二使安西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习古诗,懂得诗意,熟悉其他送别诗。2、有感情地诵读这首诗,体会友人间依依惜别之情。教学重点、难点:通过反复诵读,多元体验,引导学生感悟诗情。教学过程:一、师渲染,导入诗1、课前播放送别2、师:同学们,你们从刚才的歌曲里感受到离别是什么滋味?(生回答)是啊,自古人生重离别,自古人生又伤离别,离别自古以来就是诗人吟诵的话题,千百年来也留下了很多脍炙人口的诗篇,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送别诗送元二使安西(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二、知诗人,解课题1、简介作者:(学生从作者朝代、学过的作品等汇报)。课件补充2、解题:(从课题中你想知道或知道什么?学生自问自答)课件补充题目

2、意思3、安西地形图:4、师导入:王维知道老朋友要出使安西去镇守边关,保卫国家,特地大老远从长安来送他,多深厚的友情呀!让我们再读读课题。三、初读诗,促感知。1、一读:读准字音,读通、读顺诗句。2、二读:读准节奏。3、三读:读出情感,读出韵味。(过渡: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到这,整首诗肯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同学们结合注释和插图,说说这首诗的前两句描绘了哪些情景?)四、想象画面,领会诗意,体味别意(一)品读前两句,领会诗意1交流诗意。你看到了怎么样的画面?(间接说诗句意思)感受朝雨图:这是一场怎样的雨?哪个字体现出?引读:这是一场湿润灰尘的小雨生读:渭城这不正是渭城的一幅朝雨图吗?感受新柳(

3、过渡:你还看到了怎样的画面?)生:我看到的青青的柳树哪个字体现出?生:我看到的青青的客栈引读:朝雨的洗礼让这柳树更加翠绿客舍青青柳色新这样的渭城美吗?你喜欢吗?(多种形式朗读)同学们,就在客舍的四周,不可能只有柳这一种景物,一定有其它的景物,可作者眼中为何却只看到这柳?引出折柳送别的典故。(二)品读后两句,体味别意引读:是啊整整一夜,朋友之间有多少知心话要说呀,又有多少说不完的话呀!千言万语都汇成一句话(劝君.)就这么说呀喝呀,喝呀说呀,一杯又一杯。要知道“酒逢知己千杯少”的酒是心连心的酒,那“劝君更”的酒是怎样的酒?你品出来了吗?语言实践这是一杯酒。这杯离别的酒、祝福的酒、心连心的酒.此时已不是酒杯了,他分明就是情!你感受到了吗?这是一种怎样的情?谁能把这种情读出来?是啊,他们是多么舍不得分开呀!你看,喝完酒,王维牵着马,送了一程又一程:(课件出示)引读:五、伸课外,促积累。欣赏阳关三叠。六、板书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职业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