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总复习资料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78849174 上传时间:2019-02-15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4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下册总复习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六年级下册总复习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六年级下册总复习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六年级下册总复习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六年级下册总复习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六年级下册总复习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下册总复习资料(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六年级下册 语文系统复习资料 姓名:_ 三、多音字 摩 喝 喷 旋 转 扎 夹 哄 糊四、形近字组词 挪( ) 秧( ) 萎( ) 锻( ) 雅( ) 勃( ) 鞭( )娜( ) 殃( ) 委( ) 缎( ) 稚( ) 脖( ) 靴( )旬( ) 熬( ) 醋( ) 拌( ) 榛( ) 栗( ) 逛( )甸( ) 傲( ) 蜡( ) 绊( ) 秦( ) 粟( ) 诳( )籍( ) 瞅( ) 峻( ) 兜( ) 橱( ) 锈( ) 玛( )藉( ) 揪( ) 竣( ) 侃( ) 厨( ) 绣( ) 码( )蘸( ) 撇( ) 喳( ) 吭( ) 搅( ) 抢( ) 藤( )蕉( ) 瞥( ) 渣

2、( ) 坑( ) 揽( ) 抡( ) 腾( )卓( ) 械( ) 誉( ) 浊( ) 衔( ) 捐( ) 燥( )桌( ) 诫( ) 誊( ) 蚀( ) 街( ) 绢( ) 躁( )五、近义词辩斗(辩论) 挪移(挪动) 凝然(凝视) 觉察(发觉) 依赖(依靠)优雅(雅致)镇静(镇定)舒展(伸展) 责怪(责备) 歉疚(愧疚) 萦绕(缠绕) 机敏(灵敏)扶衬(帮衬)姿态(姿势)窈窕(苗条) 充足(充裕) 娴熟(熟练) 间断(中断) 压抑(抑制)柔顺(温顺)丰富(丰盛)朴实(朴素) 敦厚(忠厚) 排挤(排斥) 侵蚀(剥蚀) 崇尚(推崇)惊恐(恐怖)扼杀(抹杀)豁达(开朗) 深邃(深奥) 含糊(模糊)

3、 残暴(残忍) 粗暴(粗野)会意(领会)宏伟(雄伟)憧憬(向往) 注视(凝视) 璀璨(灿烂) 激烈(猛烈) 兴旺(兴盛)哀思(哀悼)彻底(完全)寄托(寄予) 咨询(询问) 陈设(摆设) 审阅(批阅) 简朴(简单)劳苦(劳累)精致(精巧)慈爱(慈祥) 奇异(奇特) 捉弄(戏弄) 欺负(欺侮) 慈悲(慈善)打搅(打扰)抽噎(抽泣)畏惧(恐惧) 改善(改进) 救援(救助) 抵御(抵抗) 野蛮(粗野)寂寞(孤单)荒唐(荒诞)吹嘘(吹捧) 祈祷(祷告) 庄重(稳重) 侵蚀(腐蚀) 荣誉(名誉)隐退(消退)震撼(震动)辛勤(辛劳) 协作(合作) 鼓舞(鼓励) 真理(真谛) 研究(探究)判断(判定)公平(公

4、正)侃侃而谈(夸夸其谈) 想方设法(千方百计) 专心致志(全神贯注) 勃勃生机(生机盎然)莫名其妙(不可思议) 万象更新(焕然一新) 万不得已(迫不得已) 随心所欲(为所欲为)一拥而入(蜂拥而至) 欣喜若狂(手舞足蹈) 游手好闲(好逸恶劳) 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司空见惯(屡见不鲜) 暖烘烘(暖洋洋)六、反义词 空虚(充实) 徘徊(果断) 聪明(愚蠢) 特别(普通) 枯萎(旺盛)笔直(弯曲)柔软(僵硬)喧哗(安静) 薄弱(坚固) 渺小(巨大) 团结(分裂) 娴熟(生疏)充足(缺乏)热闹(冷清)压抑(张扬) 朴实(华丽) 柔顺(暴躁) 排挤(拉拢) 勤俭(奢侈)乐观(悲观)浪漫(现实)豁达(狭隘)

5、 残暴(仁慈) 幼稚(成熟) 粗暴(温和) 暂时(长久)暴露(隐蔽)茂密(稀疏)黑暗(光明) 挺进(后退) 兴旺(衰退) 团结(分裂) 坚持(放弃)浏览(精读)简朴(豪华)普通(特殊) 精致(粗糙) 穷苦(富裕) 幸福(痛苦) 慈悲(残忍)昏暗(明亮)摩平(揉皱)忧郁(开朗) 野蛮(文明) 凄凉(繁荣) 寂寞(热闹) 淘气(乖巧)绝望(希望)嘲弄(恭维)庄重(轻浮) 溶解(凝结) 刚毅(懦弱) 纯净(混浊) 精细(粗糙)崭新(破旧)诞生(逝世)普通(特殊) 独立(依赖) 风华正茂(风烛残年) 锲而不舍(半途而废) 热腾腾(冷冰冰)深信不疑(半信半疑) 侃侃而谈(沉默寡言) 专心致志(三心二意)

6、 从从容容(匆匆忙忙)勃勃生机(奄奄一息) 不慌不忙(手忙脚乱) 座无虚席(寥寥无几) 养尊处优(含辛茹苦)截然不同(千篇一律) 一无所有(应有尽有) 两面三刀(表里如一) 整齐划一(七零八落)安然无恙(面目全非)闻所未闻(司空见惯)若无其事(郑重其事)人声鼎沸(鸦雀无声)七、句子专项(一)修改病句。(原则:不能改变句子愿意。能改不删,能添不去。)1、我认真完成了各科作业和语文作业。2、我好久没有听到小明清脆的歌声和高兴的笑脸。 3、全校所有的师生基本上都参加了“六一”晚会。4、我即使这么用功,但成绩还是不如你。 5、夏天的兴安岭是一年中最好的季节。6、张明被评为优秀少先队员的称号。 7、造纸

7、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8、妈妈从菜场买回了青菜、猪肉、苹果、黄瓜等蔬菜。9、我们上街买了许多东西,其中有铅笔、笔记本、橡皮、文具及水彩笔等等。10、近年来,我们的生活水平和环境都有了很大的提高。11、在会上,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 12、我们从小要不吃零食的好习惯。13、这是一艘最大的我国制造的远洋轮船。 14、她的家乡是北京人。15、这种不爱惜粮食,任意浪费粮食,是可耻的。16、经过老师的教育,终于认识了错误。 17、李明学习很刻苦,因为成绩优良。18、她千方百计想尽办法帮助学习成绩有困难的同学。(二)按要求写改写下列句子。1、老师不辞辛苦,用心血培育我们成长。(比喻句)_2、鸟儿在树枝上跳动

8、。(拟人句)_3、我觉得这个碗很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用夸张句)_4、天上的星星一闪一闪。(拟人句)_5、颗颗水珠在荷叶上滚动。(比喻句)_八、体会下列句子中省略号、破折号、引号的用法,并把相应的答案填在括号里。1、体会省略号的用法。 A、表示文中省略的部分。 B、表示声音断断续续。 C、表示语意含蓄,让读者去想象。“唉!西蒙死了。两个孩子那么小一个还不会说话,另一个刚会爬”桑娜沉默了。( )风筝花花绿绿,各式各样:有“蜈蚣”、有“蜻蜓”、有“仙鹤”( )“有没有同学考卷已”,老师的话还没说完,丁丁已举起手来说:“老师我已做完了。”( )2、判断破折号的用法。 A、表示语言中断或声音延长。

9、B、表示意思递进或转折。 C、表示对上文的解释、说明。有一回,赵王得了一块宝玉和氏璧。( )那是一双很大的拖鞋那么大,一向是她妈妈穿的。( )我渴望自由,但我深深地知道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爬出。( )草地上开满了花,招来很多小蜜蜂它们在花丛中穿梭忙碌着。( )3、体会引号的用法。A、表示引用别人的话。B、表示需要强调的词语。C、表示引用特定的词语。D、表示否定或讽刺。詹天佑顺着山势,设计一种“人”字形线路。( )湖边的森林里有列宁的“绿色办公室”。( )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 )弟弟被评为“三好学生”。( )九、课文复习提纲1、文言文两则学弈选自孟子告子。故事说明了学习应专心致志,不

10、可三心二意的道理。两小儿辩日选自列子汤问。故事体现了两小儿善于观察、说话有理有据和孔子实事求是的态度。课后第3题: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答:难道是因为他的智力不如别人好吗?说:不是这样的。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答:我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近一些,而中午的时候离人远一些。孰为汝多知乎?答:谁说你的知识渊博呢?2、匆匆本文是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写的一篇散文。本文围绕“匆匆”展开叙述,先写日子一去不复返的特点;再写自己八千多个日子来去匆匆和稍纵即逝,作者思绪万千,由景及人,叹息不已。最后,作者发出内心的感叹。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课后第2题:“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

11、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答:作者把自己过去的八千多日子比喻成针尖上的水滴,把时间的流比喻成大海。日记显得多么的渺小,消逝得那么快,无声无息,无影无踪。表现出作者十分无奈的愁绪。3、桃花心木这是我国台湾著名作家林清玄的一篇散文。作者借树苗的生长,来比喻人的成长,写一个种树人让“树木自己学会在土地里找水源”的育苗方法,说明了在艰苦环境中经受生活考验、克服依赖性对人成长的重要意义。课后第2题: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答:“不确定”是指生活中不可预料的一些坎坷、曲折、磨难。生活中的“不确定”,比如生病、父母下岗

12、、遇到自然灾难等。种树的人不再来了,桃花心木也不会枯萎了。答:因为种树人不定期、不定量地给树浇水,就是让树木适应环境,把很少的养分转化成巨大的能量,学会自己在土地里找水源,深深扎根,茁壮成长。所以种树人不再来了,桃花心木也不会枯萎了。6、北京的春节本人作者著名语言大师老舍先生,给我们描绘了一幅幅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画卷,展示了中国节日习俗的温馨和美好,表达了自己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喜爱。文章以时间为经线,以人们的活动为纬线结构全文。作者先介绍北京的春节从腊月初旬开始了:人们熬腊八粥、泡腊八蒜、购买年货、过小年做好过春节的充分准备。紧接着,详细描述过春节的三次高潮: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鞭炮声日夜不绝

13、,吃团圆饭、守岁;初一男人们外出拜年,女人们在家接待客人,小孩逛庙会;十五观花灯、放鞭炮、吃元宵。最后写正月十九春节结束。10、十六年前的回忆本文通过李大钊被捕前到被捕后的回忆,展示了革命先烈忠于革命事业的伟大精神和面对敌人坚贞不屈的高贵品质,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敬仰与深切的怀念。除开头外,文章是按被捕前、被捕时、法庭上、被害后的顺序来叙述的。被捕前写父亲烧掉文件和书籍,工友阎振三被抓,反映出形势的险恶与处境的危险;被捕时写了敌人的心虚、残暴与父亲的处变不惊;法庭上描写了李大钊的镇定、沉着;被害后写了全家的无比悲痛。重点句子的理解:父亲是很慈祥的,从来没骂过我们,更没有打过我们。我总爱向父亲问许多幼稚可笑的问题。他不论多忙,对我的问题总是很感兴趣,总是耐心地讲给我听。这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职业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