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光的反射和折射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788483 上传时间:2017-05-14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1.8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十七章 光的反射和折射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第十七章 光的反射和折射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第十七章 光的反射和折射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第十七章 光的反射和折射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第十七章 光的反射和折射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十七章 光的反射和折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七章 光的反射和折射(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第十七章 光的反射和折射 检测题(60 分钟)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1、如图 17-1 所示,表示一束白光通过三棱镜的光路图,其中正确的是( ) 。*2、.以下关于光的反射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漫反射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B)反射光线在入射光线和法线所决定的平面内(C)光路是可逆的 (D)反射角等于入射角*3、紫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_m/s,它射入折射率为 的水中时传播速度为34_m/s知识的应用*4、照相时要使物体所照的像增大,下列各操作过程正确的是( ) 。(A)照相机向物体移近,同时相机镜头(凸透镜)和暗箱底片的距离稍增大些(B)照相机向物体移远,同时相机镜头(凸透镜)和暗箱

2、底片的距离稍减少些(C)照相机向物体移近,同时相机镜头(凸透镜)和暗箱底片的距离稍减少些(D)照相机向物体移远,同时相机镜头(凸透镜)和暗箱底片的距离稍增大些*5、一束光从空气射向折射率 n= 的某种玻璃的表面,如图 17-2 所示,i 代表入射2角,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i45时会发生全反射现象(B)无论入射角多大,折射角 r 都不会超过 45(C)欲使折射角 r=30,应以 i=45的角度入射(D)当入射角 i= 时,反射光线跟折射光线恰好互相垂直2actn*6、如图 17-3 所示,平面镜 MN 以 = s-1 的角速度绕垂直于纸面的且过 O 点的轴转3动,AB 为一段圆弧形

3、屏幕,它的圆心在 O 点张角为 60,现有一束来自频闪光源的细平行光线,沿固定方向射向平面镜的O 点,当光源每秒闪 12 次时,镜每转一周在屏幕 AB 上出现的光点数最多是( ) 。(A)3 个 ( ) ( )( )( ) 图 17-1i图 17-2图 17-32(B)6 个(C)12 个(D)24 个*7、一潜水员自水下目测倒立于船头的观察者距水面高为 h1,而观察者目测潜水员距水面深 h2,则( )。(A)潜水员实际深度大于 h2,观察者实际高度大于 h1(B)潜水员实际深度小于 h2,观察者实际高度小于 h1(C)潜水员实际深度大于 h2,观察者实际高度小于 h1(D)潜水员实际深度小于

4、 h2,观察者实际高度大于 h1*8、有一半圆形玻璃砖,折射率为 ,AB 为直径,O 为圆心(如图 17-4 所示) 。一束宽度恰等于玻璃砖半径的单色平行光垂直于 AB 从空气射入玻璃砖,其中心光线通过 O 点。则光束中的光线射出玻璃砖时最大的折射角为 ,并且在图中画出三条光线在玻璃砖内和玻璃砖后的光路。知识的拓展*9、甲在做测定玻璃的折射率的实验时,法线画得与界面不垂直,出现如图 17-5(a)所示的倾斜;乙在放置玻璃砖时,玻璃砖的平面没有与 aa/重合,出现如图 17-5(b)所示的偏差,则他们测得的折射率比真实值( ) 。(A)甲的偏小 (B)乙的偏小(C)甲的偏大 (D)乙的偏大*10

5、、如图 17-6 所示,一会聚光束照到凹透镜上,经透镜折射后会聚于距凹透镜光心 O 为 15cm 的 A 点,如果去掉透镜,光束会聚于 B 点,已知 AB=5cm,求该凹透镜的焦距。*11、如图 17-7 所示,一平凸透镜焦距为 f,其平面上镀了银,现在其凸面一侧距它 2f 处,垂直于主轴放置一高为 的物体,其下端在透镜的主轴上。1、用作图法画出物经镀银透镜所成的像,并标明该像是虚、是实。、用计算法求出此像的位置和大小。 (第十六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预赛) OBA图 17-4图 17-6图 17-7a a/b b/图 17-5a/ab b/(a) (b)3光的直线传播 光速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6、1、以下对于光线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0.5(A)光线是客观存在的物质 (B)光线是光束的抽象 (C)光线是表示光束传播方向的直线(D)光线是尘埃微粒对光的反射所呈现的现象*2、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0.5(A)光总是沿直线传播的(B)光在不同介质中总是沿直线传播的(C)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D)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总沿直线传播*3、无影灯是多个大面积光源组合而成的,关于其照明效果,正确的是( )。0.5(A)有本影 (B)有半影 (C)没有本影 (D)没有半影知识的应用*4、2m 长的旗杆竖立在地面上,测得其影子长为 1.5m;旁边有一烟囱影长 7.5m,这烟囱的实际高度是

7、。1.5*、太阳离地球的距离约为 1.5108千米,太阳光到达地球需要 s。1*、月球直径对观察者的眼睛张角为 0.5,地球与月球间的距离为 380000km,月球的直径约为多少 km?1.5*、光源发出的光照射到不透明物体上就会形成影对于光源面积与影大小的判断正确的是( )。2(A)光源的面积为零,半影区不为零 (B)光源面积越大,半影区越大(C)光源面积越大,本影区越大 (D)影的大小与光源的面积无关知识的拓展*、如图 17-8 所示,A 是直径为 10 厘米发光圆,B 是直径为 5 厘米遮光板,C 为光屏,三者中心共轴, AB 间隔200 厘米,当 C 离 B 为多远时正好在屏上的本影消

8、失只有半影?这时半影环的半径是多少?本影可取得最大直径是多少?3(注:本题的解法请参考举一反三解题经典 高中物理第 162页)*、关于日食和月食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1(A)在月球的本影区里可看到日全食(B)在月球的半影区里可看到日偏食(C)在月球进入地球的半影区时,可看到月偏食(D)在月球完全进入地球的本影区时,可看到月全食*、如图 17-9 所示,在距竖直墙 MN 左侧一段距离的 A 点有一小球,在球的左边、紧靠小球处有一固定的点光源 S。给小球一向右的水平初速度,当小球在空中做平抛运动时,在小球碰墙以前,它在墙上的影子由上而下的运动是( )。4图 17-84A、匀速直线运动B、自

9、由落体运动C、变加速直线运动D、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 a 小于重力加速度 g光的反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1、关于漫反射,正确的说法是( ) 。0.5(A)能从不同方向看到光源是因为发生了漫反射(B)漫反射不符合光的反射定律(C)电影银幕是发生漫反射的(D)黑板有时“反光”是漫反射现象*2.关于平面镜的虚像的叙述,正确的是( ) 。0.5(A)虚像总是倒立的 (B)虚像是可以用照相机拍摄的 (C)虚像可以在屏幕上出现(D)人眼看到的虚像,是因为虚像发出的光射入人眼的视网膜*3、下面对于球面镜的说法,你认为不正确的有( )。 0.5(A)凹镜是指凹面镜,不是凹透镜(B)球面镜的焦距等于

10、球面半径(C)凹面镜能把点光源发出的光变成平行光(D)凸面镜的观察范围要比相同面积的平面镜大得多*4、以球的外表面作反射面的镜叫 镜;它能使入射的平行主轴的光束变成 光束;它的焦点是 焦点,它是反射光线的 点。0.5*5、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有( )。1(A)平行光束经凸镜反射后变成发散光束(B)太阳灶的反光镜是凹面镜(C)汽车的观后镜是凹面镜(D)探照灯是利用凹镜将点光源的光线变成平行光束的*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1(A)点光源发出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会聚于一点成虚像(B)发散光束经平面镜反射后仍为发散光束(C)物体在平面镜中的像必然是等大正立的虚像,且像和物关于镜面对称(D)平面镜能改变

11、光线的传播方向,但不能改变两条光线间的平行或不平行的关系*7、入射光线方向不变,将平面镜绕着过入射点且垂直于入射光线和法线所决定的平面的轴旋转 角,则( ) 。1.5S A图 17-95(A)反射光线也转过 角 (B)反射光线转过 2 角(C)入射角增大 2 角 (D)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增大 角知识的应用*8、某人站在平面镜前,关于他的像,正确的说法是( ) 。1.5(A)一块长为身高 的平面镜,无论怎样放置,都能看到他的全身像1(B)若人以速度 v 背离平面镜运动,则人看到他的像也以速度 v 向相反方向运动(C)人在平面镜前任意的地方都能在平面镜的另一侧成像(D)人在平面镜前任意处都能

12、看到自己的像*9、某汽车驾驶室外有一用平面镜作成的观后镜,当汽车以 50km/h 的速度在公路上向前行驶时,司机从镜中看到车后的静止景物向镜后运动的速度应是( ) 。1(A)50km/h (B)25km/h (C)100km/h (D)0*10、如图 17-10 所示,平面镜 MN 正反两面均可反射光线,平面镜厚度不计,它以角速度 绕垂直纸面的转动轴匀速转动,今有一束细光线从一个圆形光屏的小孔 P 处射向O 点,O 点恰好是圆形光屏的圆心,细光束经平面镜反射后,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小的光斑,则( ) 。2(A)光斑的运动是匀速圆周运动 (B)光斑的运动是非匀速圆周运动(C)光斑的运动周期是 2(D

13、)光斑的运动周期是*11、卡文迪许扭秤是用来测定万有引力恒量的重要仪器,为了观察悬挂的石英丝发生的微小扭转形变,卡文迪许采用了光放大的原理下图中(如图 17-11)悬挂在石英丝下端的 T 形架的竖直杆上装一块小平面镜 M,M 可将由光源 S 射来的光线反射到弧形的刻度尺上(圆弧的圆心即在 M 处)已知尺距 M 为 2m, ,若反射光斑在尺上移动 2cm,则平面镜 M 转过的角度是_rad2*12、图中 17-12 所示,太阳光与地面成 40角,为了使太阳光射入水平洞内至少需要装 个平面镜。如果要使阳光竖直进入洞内,再转为水平方向,平面镜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各为 、 ,并作出光路图。3知识的拓展*

14、13、如图 17-13 所示,MN 为平面镜,镜面朝下,P 为一堵砖墙。试画出从 E 点通过平面镜 MN 看到砖墙 P 的右侧空间的范围。2*14、如图 17-14 所示,物体 AB 置于平面镜前,画出物体P图 17-10S图 17-11图 17-12图 17-13AB图 17-146在平面镜中的像。并表示出观察者必须在哪个范围内才能看到整个物体的像。2.5*15、如图 17-15 所示,一人站在水池旁边,试画出光路图,说明从水面反射光中看到水池对面的一棵大树的范围。2.5*16、如图 17-16 所示,两个互相垂直的平面镜 M1 和 M2构成一个反射器,在跟这两个镜面垂直的平面内,有一条入射

15、光线 AB,经过两个镜的反射,沿 CD 方向射出,改变入射光线AB 的方向,反射光线 CD 的方向也跟着改变。试分析 AB、CD的关系。若保持 AB 不变使两平面镜绕 O 点转一微小角度,则出射光线方向是否改变?2*17、某人身高 1.80m,至少用多高的镜子他才能看到自己的全身像?2*18、有人站在竖直放置的长 0.2m 的平面镜前,人和镜间距离为 1m 时,看到镜中满映一棵大树的全像,如果树和镜的距离为 29m,求树高有多少?3*19、如图 17-17 所示,在宽为 0.6m 的竖直放置的平面镜 MN 旁站立一个人 A,A 与镜边缘 M 的连线跟镜面成 37角。另一个人 B沿镜中垂线方向走向镜面,当 A、B 恰能在镜中互相看到时,B 距镜面的距离是( ) 。 3(A)0.42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