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在全市农村工作暨城乡统筹改革会议上的讲话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78792802 上传时间:2019-02-15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年在全市农村工作暨城乡统筹改革会议上的讲话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12年在全市农村工作暨城乡统筹改革会议上的讲话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12年在全市农村工作暨城乡统筹改革会议上的讲话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2012年在全市农村工作暨城乡统筹改革会议上的讲话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2012年在全市农村工作暨城乡统筹改革会议上的讲话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2年在全市农村工作暨城乡统筹改革会议上的讲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年在全市农村工作暨城乡统筹改革会议上的讲话(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在全市农村工作暨城乡统筹改革会议上的讲话(2012年1月17日)三农工作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刚刚开年就召开这么大规模的会议,充分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也说明这个会议非常重要。今年市委“一号文件”是城乡统筹综合改革“1+11”政策文件,这是去年市委“一号文件”即“1+13”政策文件的充实升级版。因为经过一年的努力,城乡统筹当中的一些工作包括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已基本完成,今年又有一些新的任务充实进来,所以要对配套文件进行调整充实。今后几年,市委“一号文件”就是部署城乡统筹工作,而且每年都有所升级。这样既保证前后工作和文件不会冲突,又能实现相互之间的协调配合。今年推进城乡统筹改革发展

2、的目标任务和主要举措,在市委“一号文件”中都已经非常明确,希望各级各部门认真抓好落实。考虑到县(市、区)刚刚经历了换届,去年很多从事城乡统筹工作的同志因换届而转岗了,而有不少新同志充实到抓城乡统筹工作当中来,对这项工作有一个逐步熟悉、深入、得心应手的过程。所以,想通过这样的会议交流,使大家对城乡统筹有进一步的认识,能够更好地把握具体工作要求。借这个机会,我讲七点意见:一、深刻认识城乡统筹在转型发展中的战略性、全局性和基础性的作用改革开放30多年,经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温州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温州模式。这个模式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起到了引领带动作用。但进入新世纪以来,

3、由于主客观多方面的原因,现在温州发展滞后了。2009年全市人均GDP排在全省第10位,发展进程指数和发展水平指数也都处于第10位、第11位。去年全省人均GDP超过9000美元,温州只有6000多美元。过去说温州是发展最好的地方,但现在是全省倒数第2位;过去说温州民营经济是老板经济、创业经济,温州人最有钱,但现在按照新的统计办法,温州的城市居民人均收入仅列全省第5位,农村居民人均收入进不了全省前5位;过去说温州民间资金有6000亿元,但局部金融风波一来,这些钱都销声匿迹了,民间到处都借不到钱。如果这种状况延续下去,温州就会成为全省最不发达的地区。所以,不能再对镜作揖,自己恭维自己,不能躺在过去的

4、成绩上面,不能像龟兔赛跑的兔子,该醒醒了!温州这些年之所以发展不快,主要原因是投入不足。2001-2010年温州全社会平均投资率为34.1%,比全省平均水平低10多个百分点,比全国平均水平低20多个百分点。2010年温州投资率是31.8%,同期全省达到50%,全国接近70%,温州的投资水平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这样下去与全国、全省的差距就会不断拉大。投入不足的主要原因是环境不佳。温州投资少不是因为温州人没钱,而是因为温州的投资环境不佳。资本是逐利的,哪里可以获利,就会流到哪里。“十一五”期间温州资本在全国各地实业投资达到3000亿元,这还不包括房地产等方面,而在本土的工业投资只有1300亿元

5、;2010年温州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只有930亿元。人家是自己挣了钱投在本土,还通过招商引资把外面的钱也吸引到本地来投资,当然发展快。而温州是外面的钱不进来,自己好不容易挣的钱又流到外面去,这就是最大的问题。没有良好的投资环境,就不可能有大的发展。资本又是跟人走的,宜居环境也是重要的投资环境,因为只有安居才能乐业。现代经济的主体是城市经济,现代社会主要还是城市社会,现在温州非农产业占比是95%,非农人口占比是90%,所以发展环境主要就是城市环境。但温州这座城市缺乏经济发展的空间平台,基础设施不配套,拥堵问题非常严重,温瑞塘河水质劣V类,灰霾天气很多,从南到北都是绵延的村镇带,生态环境和形象环境不

6、佳。环境不佳的关键就是半城市化问题突出。根据六普数据,温州常住人口912万,列全省第1位,全国第16位。同时温州又是一个“七山一水二分田”的地方,只有沿海1000多平方公里范围内比较适合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建设,具有非常好的人口集聚条件。但与其他国内大城市相比,现在温州的城市化是不彻底的,统计口径的城市化率是67%,户籍城市化率只有21%多,也就是有40多个百分点的人口不是户籍意义上的城市人口,这些人都住在城中村、城边村里。同时还有340万外来人口,现在也是统计在城市人口里的,但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城市人口,因为他们不能在城市实现安居乐业,只是城市的过客而不是常住居民。所以,温州的城市人口看起来很多,

7、但很大部分并没有转换成真正的城市人口。从南到北仔细看看,一个个小镇小乡小村,城中村、城边村、城郊村跟城市犬牙交错、混杂在一起。每一个城市整体的规模、档次都不高,功能都不完善、不强;每一个镇都是各自存在、自我服务,导致温州整个城市没有形成大都市的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城市化不彻底,就难以形成对高端要素的吸引力,也就缺乏对经济转型发展的支撑作用。由于城市化没有为工业化提供相应的城市平台支撑,导致温州的产业也在低小散状态中徘徊。(1)规模比较小。全市40多万家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中,只有大型企业18家、中型企业599家,剩下的都是小微企业。温州的经济总量在全省排第3位,但规模以上工业在全省仅列第5位,经济

8、规模跟企业规模是不匹配的。(2)层次比较低。全市规上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列全省倒数第1位,说明温州人是全省最凭苦力赚钱的群体,新产品产值率也列全省倒数第1位。(3)布局比较散。一方面是产业发展空间很小,另一方面是土地产出率列全省倒数第1位,所以主要问题不是土地供应量太少,而是企业布局比较散,没有形成集聚效应来提升产业层次,导致土地产出率比较低,都是“低产田”。企业的这种低小散状况是当前温州经济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而这种状况与城市低小散、半城市化是相伴相生的。区域之间的竞争主要是城市的竞争,现在温州的工业化和城市化都处于较低的层级,如果这种状况不改变,就会被逐步边缘化。因为现在这个世界资源要素是稀

9、缺的,能者得之。如果没有比较强的城市竞争能力,在资金、人才竞争当中就技不如人,那就会慢慢被边缘化。历史上一些城市曾经辉煌,但由于后期城市竞争力低下,慢慢就被边缘化,这种例子比比皆是。温州的发展不是必然的,过去在全省是相对欠发达地区,后来通过温州人自身的奋发努力,使温州成了一个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但是,面对温州城市当前这么一种状态,如果不继续改革创新,温州同样还是会衰落。对此,我们必须有危机感和紧迫感。温州城市环境当中的最关键的问题是半城市化问题,而导致半城市化问题的根源就在于城乡二元结构。因为在城市化过程中,一些制度性、体制性的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现在城乡结构是二元的,城市居民与农民是二元的

10、,城市土地与农村土地是二元的,城市社会与农村社会是二元的,导致城市发展所需的要素不能彻底转换,反过来也影响了城市发展。同时,由于这种二元结构,使城市工商资本无法到农村投资,也导致农村发展缓慢。所谓市场经济,就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基本的前提就是要素自由流动。因为没有要素的自由流动,也就不可能有要素的优化配置。现在城乡之间的要素是不能自由流动的:人是不能自由流动的,农民不可能自由转换成城市居民,城市居民也做不成农民。土地是不能自由流动的,城市化发展需要土地,但农村的土地不能转换成城市建设用地,而实际上城市是土地集约的平台和载体,按照城市的规划,1平方公里可以承载1万人口的生产生活,而农

11、村人口由于分散居住,人均占用的建设用地比城市居民多得多。资本是不能自由流动的,城里的资本不可能流向农村。因为现在农村的产权处于分散状况,土地又是分散在各个农户手里,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工商资本所有者必须跟千家万户去博弈,事实上这是不可能做到的。城乡二元体制带来了城乡资源要素流动的障碍,影响了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也影响了三农问题的解决。所以,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是温州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没有城乡统筹,就没有工业化、城市化,也就没有温州的现代化。实现城乡统筹,解决半城市化问题,必须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之间的人力资源、土地、资本的自由流动,最终实现优化配置,提高发展水平。

12、这是城乡统筹的逻辑必然!温州要转型发展,必须要推进三大转型,其中经济转型是核心环节,但是经济转型要靠环境,而这个环境转型必须要靠城市,城市转型必须要靠城乡统筹,城乡统筹制度的打破必须要由政府来推动,政府要作为一个公共服务型政府,制度作为一个基本的公共品,必须由政府来供给。所以,在三大转型当中,政府转型是前提,要以政府转型来推进城乡统筹和社会转型,以社会转型来推进经济转型,最终实现转型发展。按照这样的逻辑,去年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中心工作主要是三项:第一项是强化投入,对各县(市、区)的投资率进行考核。第二项是改善环境,全力推进“六城联创”和破难攻坚七大行动。第三项是统筹城乡,把城乡统筹作为转型发展的

13、战略性、全局性和基础性工作来抓。通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去年我市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第二批农村改革试验区,统筹城乡工作在三个方面取得了比较大的突破。(1)建立健全了统筹城乡体制改革的政策体系,制定实施城乡统筹综合配套改革“1+13”政策文件。(2)统筹城乡的各项重点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一是推进乡镇撤扩并。统筹城乡不能就农村抓农村,必须以城市为平台和载体来抓统筹城乡。过去温州的一个问题就是城镇体系发育不完善,去年统筹城乡的第一项工作就是推进乡镇撤扩并。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去年上半年基本完成,290多个乡镇(街道)撤并成为70个街道65个镇6个乡。在农村以中心镇为基础性节点和平台推进城乡统筹,在大

14、都市区以功能区来推进城市化,基本形成了“1650”的大都市框架。二是推进村级组织“转并联”。温州原来有5406个村,这样的村级平台难以实现人口集聚和公共服务均等化。所以,去年我们推进村级组织“转并联”,基本完成5406个村向856个城乡新型社区的转变。三是推进“三分三改”。去年各县(市、区)都有所启动,84个镇有700多个村启动股改,400多个村基本上完成。四是推进农房改造集聚。原来温州农房改造集聚比较滞后,去年启动200多个项目,建筑面积达1600多万平方米,有了良好的推进。(3)形成了推动城乡统筹发展的良好氛围。回顾这一年的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也还存在不少问题和不足。(1)思想认识需要

15、再提高。现在有些地方和一些干部对统筹城乡是温州转型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基础性问题的认识还不到位,还存在消极应付的现象。现在市级层面还是一般性、原则性的提法,具体工作还需要因地制宜,这就需要积极主动,如果被动地消极应付,那肯定是干不成的。从11个县(市、区)来看,统筹城乡的各项工作进展不一。这项工作不是能干不能干、可干不可干的问题,而是一项非干不可的事情。现在进展不一,反映的是认识差距,这是一项必须要干,而且是可以干,肯定能干的事情。世界各国的现代化历程都是建立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基础上的,工业化和城市化也是我们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这是客观规律。今天开这个大会,实际上就是统一思想,大家在这个问题

16、上,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不解决半城市化问题,不推进温州的城市化,就不可能有温州的现代化。其中,城市化的关键环节就在于统筹城乡。现在进展慢了,只能说是认识不到位,第一年可以等,第二年等不起,因为温州等不起、慢不得。如果第二年还在原地踏步,那无论是能力问题还是认识问题,就只能是不换脑袋就换人了,当然最好是多换脑袋少换人。(2)体制改革需要再深化。去年推进体制改革,包括撤扩并、“转并联”、“三分三改”,大的框架和原则都没有太大问题,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的因地制宜、分步实施、政策与策略相结合等方面还有比较多的问题。比如乡镇体制,现在过渡期有镇、办事处、社区、村四级,这作为过渡形式无疑是需要的,但从长远来讲,必须实行镇和社区两级体制,因为随着管理手段的提升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整体社会管理会越来越趋于扁平化,而不是越来越多的层级化,这就是体制问题。比如农房改造集聚,如何以政府为主导、农民为主体,这一体制如何设置,都需要在实践中逐步完善。(3)农房改造集聚的标准和档次需要再提升。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职业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