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团委工作总结_5.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78755617 上传时间:2019-02-1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3.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校团委工作总结_5.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校团委工作总结_5.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校团委工作总结_5.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校团委工作总结_5.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校团委工作总结_5.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校团委工作总结_5.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校团委工作总结_5.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校团委工作总结校团委紧紧围绕履行团的根本职责,贯彻学校第一次党代会精神,服务党政中心大局,在引领青年、组织青年、服务青年和团的自身建设等方面取得新成效。一.引领青年1.弘扬中国梦,实现我的梦我校高度重视大学生典型的培育、选树工作,积极开展各类评优活动,发掘和表彰一大批学生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今年5月,校团委启动了“安徽工程大学首届十佳大学生”评选活动,印发了关于开展XX年安徽工程大学十佳大学生评选活动的通知,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和“宁缺毋滥”原则,严格履行有关程序,真实填报材料,扎实做好评选工作。经过个人申请,支部单位推荐,班级、学院、学校三级评审,共评选出校首届十佳大学生10名和提名奖2

2、0名,并参加“安徽省十佳大学生”的评比,最终有4人获得“安徽省十佳大学生提名奖”。借此评选活动,对各个类别中表现突出的学生典型进行宣传,引导青年学生做楷模、做示范、传递青春正能量,积极投身“中国梦、我的梦”伟大实践之中。2.传承雷锋精神,践行党的十八大印发了关于开展XX年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的通知,并举行了学雷锋志愿服务行动第一季启动仪式,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行动月主题活动。全校共有31支以花儿命名的志愿服务项目。参加的各个项目,既有形式上的创新,更有内涵上的提升,既有传承多年的老项目,也有新近策划的创新项目,新老项目百花争艳,各个团队百舸争流,活动别开生面。贯彻落实十八大报告中关于“广泛开展志愿

3、服务”的要求,同时响应学校发展需要,与学生“文明修身计划”相结合。各学院团委结合自身专业特点及实际情况,参考“四个一”活动自行组织了各类专题关爱活动。四个层面共组织开展学雷锋活动500余次,参与人次逾万。在“学雷锋十佳事迹”评比中,共有6个团队和4名学生获得表彰。3.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创建社区科普学院安徽工程大学清苑社区科普学院的成立,是校团委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一项新举措。共青团系统依托学校的学科专业优势,借助社区的广阔平台,有组织地引导大学生志愿者和大学生社团深入社区开展科技创新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旨在传播科学知识,解答科学问题,弘扬科学精神,帮助社区提高科普能力,提高居民生活质

4、量。凝练和培育具有我校特色的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品牌,提高大学生为群众服务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提升大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此外,还举办“与信仰对话飞扬青春梦”主题报告会10场,开展了“XX年度团员民主教育评议活动”,通过一系列的教育活动,引领青年践行党的十八大,落实群众路线教育。二.组织青年1.团组织建设指导和支持班级团支部开展活动,发挥作用,提升影响力,形成校院班三级团组织联动机制。协助党委完成团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调整充实了院级团委专职团干力量。完成了全校团员情况统计电子数据库的统计和建设。严格团费收缴与管理。做好发展新团员工作和推优入党工作。截止到XX年底,全校学生团员19304人。

5、全年评选表彰校级先进团支部76个、优秀团干1125名、优秀团员2116名。全年向党组织推荐优秀学生2153名,其中1176名光荣加入党组织。2.团属微博建设主动适应新媒体条件下青年学生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和娱乐方式的新变化、新特点,XX年在全校所有团组织中全面推开微博建设,动员广大团干广泛利用微博开展工作。截止到今年11月底,全校共建立团属微博515个,除去已经毕业离校的团支部微博,现有442个团属微博正在运行,这个数据还不完全包括正在建设中的新生班级团支部微博,共凝聚粉丝53449人次,发布信息87846万条。仅校团委和12个学院团委微博共吸引粉丝21578人次,发布信息23160条,借助微博

6、开展活动28次,参与人数突破2万人次。20场次大型活动通过微博上墙进行互动。团属微博形成了较大的规模和集群效应,积聚了强大的信息流和正能量,在网络上产生了强劲的影响力,成为广大团干部、团员青年及时获取官方信息、充分利用碎片时间、丰富个人学习娱乐生活,展示团组织活力和魅力的主流平台。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深化团属微博建设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印发安徽工程大学团属微博负面内容清单的通知,进一步推进我校团属微博建设。3.学生社团建设学校始终坚持“围绕学科专业建社团,依托专业社团办活动,办好活动促学风建设”发展思路,从实际情况出发,大力扶植学术科技类社团发展,实现每个学科专业下成立相应的学术科技类社团;充分发挥专

7、业优势,开展特色的社团活动,创新社团活动模式;在活动中提高学生社团的服务水平,为校园文化建设,为学风建设发挥更大的作用。现有学生社团73个,注册会员5117人,XX年共举办各类活动126项。为了更加规范学生社团的工作和管理,校团委经研究出台了安徽工程大学学生社团管理办法、安徽工程大学学生社团年审暂行办法和安徽工程大学学生社团分星级管理暂行办法,为促进社团转型发展,明确了总体要求、发展思路以及领导机制、管理体制和运行制度等。4.学生组织建设继续加强对学生干部的教育管理,印发安徽工程大学学生干部学风自律公约,切实将“创建优良学风,学生干部先行”的承诺制度化、行动化、长效化,发挥好“六个表率作用”,

8、即志存高远,勤勉奋进,为全校同学树立理想信念作表率;以学为主,兼学别样,为全校同学端正学习态度作表率;规划大学,启航人生,为全校同学确立学习目标作表率;引领示范,严以律已,为全校同学遵守学习纪律作表率;崇尚学术,创新创业,为全校同学共创优良学风作表率;从我做起,服务同学,为全校同学健康成长成才作表率。通过学习座谈、签名承诺、践行承诺等形式,在全校范围内掀起学生干部争做学风建设表率的热潮。除此之外,通过公开选拔方式产生校级学生干部434人。各学生组织在丰富校园文化、加强学风建设、维护青年权益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举办第十六期、第十七期大学生素质拓展学校,培训学员722余人。在“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

9、”评比中,我校有一名大学生获此殊荣。三.服务青年通过举办课外学术科技活动、文化艺术活动、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活动等第二、三课堂活动,抓学风、促品牌,服务第一课堂,服务青年成长成才。1.课外学术科技类系列活动举办了以“青春创新路志圆中国梦”为主题,以“培养科学意识,增强研究能力”为宗旨第十二届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节,由校级、院级、社团级三个层面组成,历时三个月,推出校级品牌学术活动14项,院级和社团活动50项,参与学生达2万人次。另外还首次建立官方微信平台,提高办赛效率和透明度。举办第六届“挑战杯”校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对72件作品进行了预审,最终2件作品获得国家三等奖;组织参加第四届安徽省

10、百所高校百万大学生科普创意创新大赛,荣获优胜奖和优秀组织奖;全年举办教授论坛、青年创新论坛、各类学术报告共计67场;此外还举办了“新亚特杯”质量安全征文大赛、大学生涯设计大赛、大学职业规划设计大赛等。2.文化艺术活动举办了XX年大学生文化艺术节,推出文化艺术活动61项,参与学生3万人次;圆满承办“中国东方演艺集团进安徽工程大学专场演出”;组织参加人文荟萃耀弋江大学生嘉年华系列活动、安徽省大学生文化艺术节活动、省教育厅“同铸复兴路共圆中国梦”校园文艺活动;举办了国庆暨迎新文艺晚会、新生才艺大赛、十佳歌手大赛、大学生辩论赛等。在安徽省大学生原创话剧大赛展演中,我校选送的校园追梦原创话剧获得甲组三等

11、奖。3.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XX年暑假,校团委共招募19支重点团队,院团委共组织了130支团队深入基层开展“三下乡”活动,分管校领导深入基层慰问参加社会实践的重点团队。通过“以奖代补”的形式评选表彰重点团队13个、优秀组织奖3个;引导全体学生利用暑期就近就便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校内评选出优秀调研报告95篇、先进个人63人,省级优秀调研报告一等奖1篇、优秀奖1篇、优秀团队1个;完成4名西部计划志愿者招募和选送工作;配合相关部门做好迎新、开学典礼、毕业典礼、运动会等相关工作;保障全校333场活动在学术报告厅顺利进行。四.团的自身建设1.青马工程培训XX年8月,在合肥参加XX年省青年马克思主义培养工程大

12、学生骨干培训班,主要围绕新时期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和大学生骨干应具备的综合素质与业务能力等方面,采取课堂讲授、学员自学、集体研讨、团队辅导和素质拓展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业务知识培训、素质拓展训练。历时5天,我校共有5名学生团干参加了培训。2.群众路线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根据学校的统一部署,结合本部门实际,开展了“四风”方面的教育实践活动。通过座谈会、开展调研、征集意见等形式,排查了本部门存在的问题,通过总结进行整改提高,真正做到走群众路线,做青年友,不做青年“官”。3.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从严落实学校纪委的统一安排,贯彻落实安徽工程大学XX反腐倡廉主要工作任务分工意见及部门反复倡廉任务分解表,新建和修订规章制度7项;在清房、清卡、清商、清办等方面,进一步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工作的各项要求,从自身做起;在学生廉洁教育方面,开展学风建设调研,制订学生干部自律公约,带动全校团员干部以身作则,真干、实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