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三历史二轮复习高考冲关第9练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78738179 上传时间:2019-02-1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86.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年高三历史二轮复习高考冲关第9练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3年高三历史二轮复习高考冲关第9练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3年高三历史二轮复习高考冲关第9练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3年高三历史二轮复习高考冲关第9练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3年高三历史二轮复习高考冲关第9练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年高三历史二轮复习高考冲关第9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年高三历史二轮复习高考冲关第9练(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选择题1(2012郑州模拟)马克垚主编的世界文明史上指出:“理论上讲作为雅典公民的男子不能与外国女子结婚,不管她们是出身于雅典盟国的贵族之家,还是居住在当地的迈提克(官方对外来移民的称呼)。”这种情况的出现主要是因为()A雅典明确禁止雅典公民同外国人结婚B雅典传统对公民资格的规定C同外国人结婚的公民不能担任重要官职D雅典人仇视外国女性2(2012皖北联考)亚里士多德指出:“就多数而论,其中每一个别的人常常是无善足述(无足轻重之意);但当他们合而为一个集体时,却往往可能超过少数贤良的智能。”下列结论与此观点一致的是()A民主政治应尊重多数人的意见B多数人民主也存在着弊端C贤良政治应与民主政治

2、相结合D贤良政治是最可取的制度3(2012南京模拟)海伦琼斯在建筑与民主中说:“公民的权利与规模意味着政治是在公开场合进行的。而雅典人通常在雅典卫城西面的普尼克斯山半圆形的山坡上集会它的形状确保了每一个参加者不仅能看到发言的人,也可以看到其他出席的人。”此段描述()A体现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开放性B反映了雅典分权与制衡的民主原则C折射出雅典民主政治的局限性D揭示了雅典民主法治的公正与客观4(2012安徽省示范高中统考)苏格拉底曾用一个比方来说明他的政治主张,“一条船,应由熟悉航海的人驾驶;纺羊毛时,妇女应管理男子,因为她们精于此道”在这里凸显出其政治思想是()A反对雅典实行直接民主B主张男女平等C

3、批评雅典公民滥用民主D提倡“精英治国”5(2012皖南八校联考)罗马法是欧洲历史上第一个比较系统、完整的法律体系,它经历了一个不同寻常的发展历程。阅读下图,对其理解正确的是()习惯法不属于成文法十二铜表法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平民利益公民法是罗马法的成熟阶段罗马法是古罗马帝国时期法律的总称ABC D6(2012大理高三联合检测)古罗马大将凯撒进军到埃及后,与埃及女王克丽奥佩特拉一见钟情,并有了一个私生子,取名托勒密凯撒。凯撒归国执政后,克丽奥佩特拉携儿子赴罗马与凯撒相会,并向罗马法庭为自己和儿子申请罗马籍。按照罗马公民法,法官会判决()A克丽奥佩特拉享有罗马籍B托勒密凯撒享有罗马籍C克丽奥佩特拉和

4、托勒密凯撒都享有罗马籍D克丽奥佩特拉和托勒密凯撒都不享有罗马籍7(2012长沙模拟)公元2世纪的雄辩家阿里斯泰德说:“无论海洋还是陆地上任何的间隔距离都不能将一个人排斥于公民身份之外。”这一说法的法律依据是()A十二铜表法 B雅典公民法C罗马万民法 D自然法8(2012福州模拟)达林麦马虹著有幸福史,曾总结过西方从古希腊至今两千多年来的幸福观:在荷马时期,幸福就是幸运;在公元前五世纪的古希腊,幸福等同于_;在启蒙时期,幸福就是及时行乐。文中的空白处应填上()A金钱与权力 B法律与宗教信仰C智慧和德行 D民主与科学9(2012福建莆田模拟)伯利克里曾说:“雅典人纵使不能创造一切事务,但有权利判断

5、一切事务。”与这种说法相类似的古希腊思想是()A人是万物的尺度 B知识即美德C轮番而治 D认识你自己10(2012福建厦门模拟)“苏格拉底论证道,以相同的模式,人们能够发现独立于人类欲望之外的正确和公平的恒久原则”。“正确和公平的恒久原则”是指()A民主原则 B理性原则C法制原则 D平等原则11(2012浙江宁波模拟)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认为,组成城邦的公民理想人数应以5 040人为上限,因为这个数字是个人能认识并充分交流的极限。关于他的这一想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造就了古希腊城邦小国寡民的特点B既体现了对雅典民主原则的认可,又体现了对雅典民主状况的不满 C反映了古希腊公民强烈的参政意识和

6、集体荣誉感D与我国的道家思想有某些类似之处12亚里士多德曾说:“人在达到德性的完备时是一切动物中最出色的动物。”下列言论与亚里士多德思想一致的是()A“威势之可以禁暴,而德厚之不足以止乱也”B“志不强者智不达”C“以道观之,物无贵贱”D“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二、非选择题13(2012昆明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中华文明的主体部分在本质上是农耕文明,所以从来不主张远征。(成吉思汗远征时还没有进入中华文明的主体部分)农耕文明依靠的是春耕秋收,精耕细作,强调的是“父母在,不远游”,讲究聚族而居,代代相传。摘自余秋雨的演讲材料二希罗多德曾说,“希腊人一出生就与贫穷为伍”。希腊半岛大

7、部分土地都荒瘠不毛,无法大量种植农作物,可当时人口增长速度很快。但这样的条件并没有阻碍古希腊的文明化进程。古希腊人或到海外经商、或到远方开辟殖民地。通过频繁的海上贸易,古希腊人把本土生产的经济作物和手工制品销售到四面八方,而强大的东方邻国本可以轻易地把这些不速之客们赶回大海,但他们对希腊人的到来却表示欢迎。他们认为,商贾云集,有利于当地经济的繁荣与发展。摘自古希腊城邦史根据以上材料,对“中华文明与古希腊文明的差异”进行评论。要求:围绕以上任一材料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14(2012湖北师大附中月考)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著名希腊史学家汉森认为:“雅典的民主政治和现代民主政治一样,具有

8、民主、自由和平等三个基石。”这一结论是很难让人信服的雅典的民主带有相当强烈的不宽容性。中国学者对此进行的剖析可谓是入木三分:“这种专政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度,可以调动一切能够调动的力量,在需要的时候,它以绝对真理的面目向少数派和少数意见呼啸着压过去,轰然一声,连呻吟都一并埋在尘土之中。”摘编自倪学勇雅典民主的多元解读材料二我们只须把它们与任何其他古代政体比较一下,便会毫不踌躇地宣称他们具有无可怀疑的优点。19世纪上半期英国希腊史专家格罗特请回答:(1)材料一中,作者对汉森的说法持怎样的态度?说明理由。(2)两则材料对雅典民主制度的看法有何不同?为何会形成这种差异?答案及解析1【解析】若与材

9、料中所述女子结婚,那么这种公民的后代就不能是公民了,因为雅典公民的条件之一是父母祖籍均属本城邦。【答案】B2【解析】亚里士多德强调的是多数人共同的智能往往会超过个别人的智能,故A符合题意。【答案】A3【解析】由“在山坡上集会确保了参加者看到发言的人出席的人”可知,雅典的民主政治具有开放性。【答案】A4【解析】考查对雅典民主的理解。材料中的比喻体现了雅典民主由繁荣逐渐走向衰落,此时苏格拉底主张“精英治国”,反对直接民主。故选D。【答案】D5【解析】习惯法是独立于国家制定的法律之外,是约定俗成,无文字依据,正确;由图中十二铜表法产生原因可知正确;万民法是罗马法的成熟阶段,错误;罗马法是罗马共和国和

10、帝国时期所有法律的统称,错误。故正确答案为D。【答案】D6【解析】本题考查罗马公民法和万民法的适用范围。从材料可知道当时仍是公民法,埃及等其他国家、民族的人们不适用公民法。所以本题选D项。【答案】D7【解析】罗马帝国的扩张使公民法不再适应形势的需要,万民法便应运而生,最后,帝国境内自由民内部公民与非公民的区别不复存在。【答案】C8【解析】根据所学,公元前五世纪的古希腊,人文主义兴起,代表有智者学派、苏格拉底等,智者学派强调“人是万物的尺度”,充分肯定人的尊严和权威。苏格拉底关注人的伦理道德,提出“知识即美德”。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进一步发展了人文主义思想。【答案】C9【解析】本题考查古希腊先哲的

11、思想。从关键词句“有权利判断一切事务”与普罗塔哥拉的主张一致,故选A。【答案】A10【解析】本题可根据所学回答。苏格拉底强调人类的理性、否认绝对权威,认为理性是人的最重要的品质。联系材料,本题选B项。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中没有涉及民主、法制和平等等原则。【答案】B11【解析】A的错误在于因果颠倒;柏拉图的思想体现小国寡民的直接民主特点,故是对雅典民主原则的认可,但是他又把人数局限在5 040人中,是对雅典民主中的轮流坐庄和滥用职权现象的不满,因此B项正确;根据材料可知,他提出人数的上限是为了让公民更好地参政议政,因此C项正确;他小国寡民的思想与老子的思想有共同之处,因此D项正确。【答案】A12【

12、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可知,亚里士多德强调道德的重要性,而儒家提出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正是对道德修养的最高要求。【答案】D13【解析】可以从“中华文明”,“古希腊文明”或者“中华文明与古希腊文明的差异”三个角度进行评论。【答案】第一种:对“中华文明不主张远征”进行评论:(1)原因:精耕细作的农耕经济,使中华民族不对外扩张也能生存和发展;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央集权的形成;封闭的大陆环境。(2)影响:形成了稳定统一的政治,繁荣的经济、文化;使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从没有中断;造成闭塞,缺少交流。第二种:对“古希腊文明或到海外经商、或到远方开辟殖民地”进行评论:(1)原因:山地较多

13、,土壤贫瘠;海洋阻隔、海岛众多;人口增长,对生存造成压力;小国寡民、长期独立自治的城邦布局。(2)影响:促进了商品生产和海外贸易,吸收了东方先进文化成果,创造了自己的独特文明。促成雅典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和繁荣。第三种:对“中华文明与古希腊文明的差异”进行评论:认识:世界文明是多样的,由于各种经济、文化、生活习惯、自然环境和政治背景的不同,必然会产生不同文明。要尊重文明的多样性,鼓励文明间的包容并处,促进其共同发展。14【解析】第(1)问,态度根据材料一回答,理由根据材料一和所学来回答,从材料一中汉森认为雅典的民主政治和现代民主政治一样,两者都是建立在民主、自由和平等的基础上的。根据所学,从

14、雅典民主范围、雅典民主性质等角度回答汉森这种观点是错误的。第(2)问对比两则材料对民主制度的不同看法,可根据材料一、二所述回答,形成差异的原因,可根据有关所学知识来回答。【答案】(1)作者认为汉森的说法“很难让人信服”。理由:汉森认为雅典的民主政治和现代民主政治一样,两者都是建立在民主、自由和平等的基础上的。实际上,雅典的民主制并不具备现代民主包涵的民主、自由、平等。雅典民主仅限于占城邦人口小部分的男性公民,妇女、外邦人和广大奴隶是没有民主权利的。雅典民主容易造成集体暴政。雅典的民主是一种直接民主,而现代民主主要实行间接民主。(2)材料一认为:雅典的民主带有强烈的不宽容性,容易形成集体暴政,着眼于其局限性。材料二认为:雅典的民主“具有不可怀疑的优点”。形成差异的原因:评价的立足点不一样。材料一把雅典民主制度与现代民主制度相比较,前者的局限性是显而易见的;19世纪上半期,英国人需要推进议会改革,扩大资产阶级统治的基础。这使得英国的古典史研究打上了为雅典民主辩护的烙印。格罗特将雅典民主制度与古代其他地区政体横向比较,得出肯定的评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职业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