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泥吧--传承民间艺术,开发校本课程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78675825 上传时间:2019-02-1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8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玩泥吧--传承民间艺术,开发校本课程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玩泥吧--传承民间艺术,开发校本课程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玩泥吧--传承民间艺术,开发校本课程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玩泥吧--传承民间艺术,开发校本课程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玩泥吧--传承民间艺术,开发校本课程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玩泥吧--传承民间艺术,开发校本课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玩泥吧--传承民间艺术,开发校本课程(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玩泥吧传承民间艺术,开发校本课程桂林市兴安师范学校 唐昌艺【内容摘要】:新教材、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教师得到对教材处理的更多自由。泥塑能让城里的孩子也能够亲近自然、感受泥性,体验“玩泥”的乐趣,且成本低廉。是发展学生观察力、想象力的好方式,是进行审美教育、创新教育和动手能力的有效途径和方式。为此,笔者在泥塑校本课程的开发中进行了一些探索。【关键词】:泥塑 陶艺 校本课程 素质教育背景下的美术教育强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其核心在于培养学生的美术能力与审美素质。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让陶艺这一人类最古老的文明载体开始走进了校园。但是由于陶土的成本较高且陶艺的完成需要一定的设备及烧制陶器的窑,在众多学校没

2、法配备这些设备的情况下,我想到了泥塑。它与陶艺同是植根于农耕文化的土生土长的姐妹花,是“同工异曲”的立体造型艺术。同工是指同源于泥土,同属泥工范畴,同陶艺一样有着悠久的历史;异曲就是成型方法有所区别,塑造出的形象不同,制作陶艺还必须入窑烧制,坚固程度和耐水性比泥塑强等。但是泥塑同样也是发展学生观察力、想象力的好方式,是进行审美教育、创新教育和提高动手能力的有效途径和方式。为此,笔者在泥塑校本课程课程的开发中进行了一些探索。一、 开发传承,发掘潜能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与泥土有着说不清、道不完的源源。古老的传说中,人类就是女娲用泥土一个一个捏出来的。我国的泥塑艺术可以上溯到距今四千至一万年前的新石

3、器时期,而至此以后,我国的泥塑艺术一直没有间断。因为泥塑简便易成,可大可小,“上得殿堂”(供陈列观赏),下得“陋巷”(孩童手中玩具)。玩泥巴是学生儿时最开心的游戏,虽然他们对泥塑的知识懂得不多,更谈不上创作,但泥料的可塑性和制作的随意性等与学生在儿时的爱玩水的天性产生碰撞共鸣后,迸发出“无法无天”的创造力,而且这种贴近自然、融入生活的创作方式为泥塑教学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二、 泥塑课程的设计泥塑课是以泥土为材料,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塑造的工艺课,是一种体现美术教学新理念,给学生提供休闲创造的艺术教学活动,艺术性、科学性、文化性、休闲性等融为一体。在泥塑教学中使之与绘画相结合,把学生的兴趣引导到有

4、意义的活动中来,从而逐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一)课程的总目标:通过泥塑的学习欣赏,尝试泥塑的工具、材料与制作过程,体验学习泥塑的乐趣、方法,促进学生艺术的感知与欣赏能力、艺术表现与创作能力,了解人类文明的由来和发展传承,激发创造热情,提高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1.通过引导学生对泥的选取,使学生亲近泥土,感受泥土的芳香、大自然的亲切。泥在我们这里虽随处可取,但需要进行筛选,去掉其中的细沙砾,然后掺入适量的纸纤维或棉花纤维并搅和均匀,否则制作出来的泥塑作品容易开裂,没有光泽,不会有好的艺术效果。在指导学生和泥以及泥料的加工中,使学生体验劳动的艰辛,培养不怕脏不怕累的精

5、神和热爱劳动的品质。2.通过对原始陶艺、民间泥塑和现代泥塑作品的欣赏,激发学生创作的思维和灵感,特别是通过富有生活情趣的创作主题的设置,引导学生在自由轻松的创作活动中,陶冶性情,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品德情操,从而使学生对事物的观察力、空间的想象力、形象的创造力等得到综合性的锻炼和提高。 3.通过引导学生运用揉、搓、团、捏、盘、接等方法自由地改变形体,从而激发他们探索泥塑造型方法的浓厚兴趣,这样,手、眼、脑等多方面的协调使创新意识、创造思维、实践能力得到协调的发展。4.通过对以往学生的优秀作品以及同学之间作品的评价,对创作过程中的合作交流,形成相互学习、相互关爱,不断超越的人文精神。(二)

6、课程教材的编制1.收集和借鉴民间泥塑和陶艺作品图片资料,解读与泥土有关的艺术语言,并制成光盘,让学生主动参与“开发”与加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使主客体的交融贯穿于教学的始终。2.以学生的发展为主,遵循学科特点,尽可能让学生自己寻找相关的物品,自创新的简便有效的工具材料,探究适合自己的表现方法,做到既能开发本土的教学资源,又能发展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潜能。3.泥塑造型、装饰技法示范步骤图造型主要选择:捏塑挤压成型、分解-组合成型、泥板成型、泥条盘筑成型、等四种;装饰技法主要选择:彩绘装饰、肌理装饰、镂空装饰和综合装饰等方法。4.学生作品图片(本校学生作品),学生作品展览。5.学法提示性文字。6.课内

7、课外活动安排、要求及提示性文字。三、泥塑课程的实施1.创设情境,融艺于泥。通过展示和欣赏中国古代和现代泥塑作品和与泥塑相关的精美图片,让学生亲近自然和生活之美、发现自然和生活之美。在教学中注重把日常生活和学生的真实环境,作为泥塑学习的最初起点,把泥塑教学与情操的陶冶、文化的修养、科学技术的探究结合在一起,泥中有艺,艺中有思想、有情感、有文化、有科学,并将此转化为学习的动力。2.注重个人体验,重创造,讲特色。泥塑是人们用眼、脑、手等多种器官综合调动作所产生的可触可感的艺术,所以泥塑课应引导学生全身心投入到对泥料及创造对象的体验之中,让学生亲近泥土,感受大自然的亲切。学生把泥料打平或垒高,揉圆或搓

8、长,重拾童年的快乐,体验一种随心所欲、自由创造的快感。但是泥塑又是一个既充满乐趣和冒险精神又集玩乐和创造为一体的过程,学生个人的主观体验具有很大的个体差异。教师要接纳学生的差异性、独特性和创造性,鼓励学生敢于在泥塑中表达自己的独特认识和感受,使学生在艺术活动中体验到成功和快乐。3.评价拓展,重过程,看结果。对学生的创作过程与结果进行客观性、激励性评价是保护和促进学生创造个性,培养学生持久兴趣的重要方法,也是提高审美创造力的直接渠道。让学生充分地在同学面前表现自我,评价自我,在同伴之间进行借鉴学习,有利于养成宽容的合作精神及敏锐的分析判断力。同时适当的模糊性评价,会更利于调动多方积极性,尤其对“

9、学困生”更应以鼓励为主,只要学生把自己的创意表现出来,就应该得到肯定,然后再适当引导和讲评。多肯定学生与众不同的作品,让学生自我发现优缺点。只有让学生在易学有趣的活动中感受到成功的快乐,他才会乐此不疲,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主动获取知能,体验过程和方法,形成一定的探究能力和科学态度,产生良性循环。4.引导创新。泥塑教学中,如果只局限几种技艺的学习或对某种创作对象的单一模仿,不利于扩大学生的视野,只会限制学生的形象思维、空间想象力及动手能力的发展,抹杀学生独特的艺术感受力和个性化的表现力。因此在教学中可采用单独创作、个别组合、与多人集体创作等形式,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激发学生进行创新

10、。泥塑根据是否烧制分为“泥活”和“烧活”,因为学校没有烧制陶器的窑,学生竟想到利用家用微波炉进行烤制;没有彩釉,我就让学生就在干了的泥塑作品上涂指甲油。由于微波炉烤制的温度不够高,时间也不易掌握,尝试失败的也很多。但是这些都是值得肯定的尝试和创新。烤制成功的泥塑在坚固程度和耐水性方面比普通泥塑好得多,上过指甲油的泥塑在色泽和亮丽程度方面可与市售的一些小工艺品相媲美。学生在泥塑的制作过程和互相交流中都能中体验到创造和创新的快乐。三、 课程实施的感受和经验1.开阔了学生眼界在泥塑教学之前,学生基本上对泥塑知识知之甚少,不知道泥塑、陶艺、瓷器是什么关系,更不用说泥塑创作了,想不到“玩泥巴”也有这么多

11、学问。通过泥塑教学,让学生了解了泥塑的一些历史知识和制作方法,增强了民族自豪感。2.使学生获得了成就感曾经玩泥被家长训斥,而现在老师居然带领学生来玩“泥巴”,而且还“玩”出了一些名堂。看着自己手中诞生的一件件生动的作品,学生的成就感油然而生。3.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艺术素养泥塑是我们民族的瑰宝,历史悠久,蕴含着深厚宏博的中华文化精神,泥塑教育可以让学生直观地、生动地了解祖国的灿烂文化,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同时,创作泥塑的过程,是学生通过自己双手将自己的想象变成具体成果的过程,这是学生所学知识的展示,是他们观察力和创造力的展示。学生制作的作品虽不像艺术家那样做得形象逼真,但也充分体现

12、了学生的创作灵感,陶冶了情操,提高了学生的人文及艺术素养,形成了“人人爱玩泥、个个会泥塑、生生有作品”的局面。五、其它成果1.校本教材(泥塑与美术、历史及相关学科)2.教学课件和教案集3.学生作品展、活动照片实践证明,泥塑教育既让学生动手动脑,又寓教于乐,能创造一种轻松活泼、主动探索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和求知欲,学生能在创造过程中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深受学生的喜爱;泥塑教育内涵丰富,涉及到文化、艺术、历史、数学、物理、化学等多种学科,是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非智力因素、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以及推进以德育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有特殊作用的课题之一,能适应新时期对人才培养的需要。 【参考资料】1、杨景芝著:美术教育与人的发展,人民美术出版社,1999年版2、尹少淳主编:新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3、金雪梅著:挖掘民间瑰宝 优化美术教学,中国美术教育2006年第106期4、潘宇著:随变中的感悟和创新 ,江苏教育2004年第3期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职业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