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绩淡化题目重视诗歌——高考诗歌鉴赏题目例说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78675813 上传时间:2019-02-1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54.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王大绩淡化题目重视诗歌——高考诗歌鉴赏题目例说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王大绩淡化题目重视诗歌——高考诗歌鉴赏题目例说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王大绩淡化题目重视诗歌——高考诗歌鉴赏题目例说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王大绩淡化题目重视诗歌——高考诗歌鉴赏题目例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王大绩淡化题目重视诗歌——高考诗歌鉴赏题目例说(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王大绩:淡化题目,重视诗歌高考诗歌鉴赏题目例说(三)【古代诗歌鉴赏要点】高考考查的诗歌鉴赏是鉴赏的准备与基础;理解诗歌并且泡开诗歌是回答问题的基础;答题时要扣住语言、形象、感情依次落实;泡诗和答题都是“读”“写”的综合训练。【例22009年全国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军城早秋 严武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注严武(726-765):字季鹰,华阴(今属陕西)人。曾任成都尹、剑南节度使,广德二年(764)秋率兵西征,击败吐蕃军队七万多人。理解泡开诗歌军城早秋军事要地的城池,早秋的季节。根据注释和诗句可知,“军城”应该是唐代西部的边城,诗歌题目交代了

2、时间地点。昨夜秋风入汉关秋风从昨天夜里自西北方向吹来,汉关,是一种泛指,就是诗人戍守的唐朝边隘。朔云边月满西山朔,北方;边,边塞;满,笼罩。随着秋风夜来,寒云冷月,笼罩边塞关山。两句写自然景色突变,寓示着环境肃杀,军情紧急。更催飞将追骄虏在前两句环境描摹的基础上,诗歌后两句写局势行动。飞将军,原指汉代名将李广,这里代指迅捷勇猛的得力将领。追骄虏,表明骄横一时的敌军已经败退。莫遣沙场匹马还沙场,战场;匹马,代指一兵一卒,败兵残部。诗歌末句大有“宜将剩勇追穷寇”的气概,显示出诗人勇毅豪迈的卫国气概。译诗 军城早秋 严武昨天夜里秋风劲吹,袭入了大汉的关隘,寒云低压,边月清冷,笼罩着西山岭豁。更督催部

3、属飞将军进军,追击骄横敌虏,搏杀战场,不要让敌人的一马一卒跑掉。【简答题目要点】题目从“语言”“形象”“感情”三个层面考查,有些是显性题目,有些是隐性题目;回答问题时要在解读诗歌的基础上准确答出要点,不要纠缠在专业知识和专业术语上;备考中,不要盲目地以“参考答案”为目标,解读尽量确切,作答要尽量流畅、完美;考试中要从“语言”入手,以“形象”为核心,归结到“感情”,快速落实题目要求。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是由哪些景物构成的?请简要叙述。题目解析题目所问“画面”是总体形象,所问“景物”是细节形象。把握“细节形象”,需要关注诗中体现这些形象的词语。把握“总体形象”,需要连缀“细节形象”,结合

4、注释要点归纳得来。评分答案夜晚、秋风、汉关、寒云、冷月、西山,诗的前两句描绘的是一幅初秋边关阴沉凝重的夜景。寓意边境局势的紧张。备考答案诗的前两句描绘的是一幅初秋时节边关阴沉凝重的夜景画面,寓含着边境军情局势紧张的信息。这幅画面是由夜色、秋风、汉关、朔云、边月和西山等景物连缀构成的。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题目解析这一道题目所问“情怀”,是就诗歌的“思想感情”的层面提问。诗歌没有直抒胸臆,“思想感情”,需要体会诗中的“形象意境”,转化得来。评分答案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作为镇守边疆的将领,斗志昂扬,坚信必胜的豪迈情怀。第三句写部署奋力出击,显示昂扬的斗志;第四句写全歼敌军的决心,显示必胜的信心。备考答案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作为镇守边关的统帅,那种高度警惕,刚毅果断,胜券在握的豪迈情怀。第三句写部署得力将领奋力出击,显示出胸有成竹的统帅气概和一往无前的昂扬斗志;第四句写务求全歼进犯敌军的决断,“宜将剩勇追穷寇”,显示着必胜信念和御敌卫国的战略远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职业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