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化学实验(蔡版)思考和讨论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78675618 上传时间:2019-02-1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7.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理化学实验(蔡版)思考和讨论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物理化学实验(蔡版)思考和讨论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物理化学实验(蔡版)思考和讨论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物理化学实验(蔡版)思考和讨论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物理化学实验(蔡版)思考和讨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理化学实验(蔡版)思考和讨论(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物理化学实验 思考和讨论(蔡版)答案仅供参考双液系气-液平衡相图1. 实验时取样体积是否需要十分准确?测定混合样式是否需要先洗净吹干沸点仪?答:实验时取样体积不需十分准确,因为只需取出气相冷凝液、液相中的部分液体,准确测定其折光率即可,折光率与体积无关;测定混合样时不需要洗净吹干沸点仪,因为其沸点和气液组成都是由实验直接测定的,绘制图像时只需要这几个数据,并不需要测试样的准确组成,也跟试样的量无关。2. 为什么不能采用简单精馏的办法由含水乙醇来制备无水乙醇?答:因为含水乙醇,其中乙醇和水组成一个共沸物,在沸点精馏出的仍是同样比例的组分,产物中仍含有同精馏前比例相同的水。所以不能采用简单精馏的办

2、法由含水乙醇来制备无水乙醇。三液系液液平衡相图1. 本实验所用锥形瓶等玻璃器皿为什么均应事先干燥?答:由于本实验是通过体积的精确测量,然后根据室温下的密度计计算出相变点的组成,因此使用的锥形瓶等要事先干燥。否则,会由于没有干燥导致混合液中水的体积增加,使得计算出的水的质量小于水的实际质量,影响实验结果。2. 如滴定过程中有一次清浊转变读数不准或超过终点,是否需要立即倒掉溶液重做实验?答:不需要。可以用乙醇或水滴回几滴恢复,记下各试剂的实际用量,因为实验只要找出单、双互换的分界曲线上的一系列点即可。溶解热的测定1. 本实验装置能否适用于放热反应的热效应的测定?答:不能。2. 实验开始时,系统设置

3、的初始温度比环境室温约高0.5的目的是什么?答:保温杯体系是看作绝热的,但不能一定完全绝热,提高约0.5,可以抵消其与环境间微小的热交换,以达到真正的绝热效果。粘度法测高聚物平均摩尔质量答:1. 纯溶剂的粘度是溶剂分子与溶剂分子之间的内摩擦的宏观反映。相对粘度是溶液粘度与纯溶剂粘度的比值,即溶剂分子间、高聚物分子间以及溶剂分子与高聚物分子间的内摩擦与溶剂分子间内摩擦力的比值。增比粘度是高聚物分子间及溶剂分子和高聚物分子间内摩擦与溶剂内摩擦之比。特性粘度的高聚物分子间固有的内摩擦。2. 粘度计太粗或太细都会造成系统误差。毛细管太粗,溶液流出时间快,相对误差增大,如此次实验中t远小于100s,造成

4、了较大相对误差。当毛细管太细则溶液流出过慢,时间延长,掩盖原始数据测量的相对误差。3. 乌氏粘度计A管是用于加样品试液;而B管是测量的液体,2球上下的刻度线用于计量试液流出的体积,也是计时的依据;C管是使乌氏粘度计球3位置处于大气压状态,从而使B管内溶液呈悬空液状态。使B管液体流下可控,即如没有C管,AB管只要存在液面差,液体就可流动,也就是说当洗耳球停止吸液时,溶液即开始流下,而C管使球3处于常压,只要B管仍存在一定空气柱即可保持溶液悬立,具体就是夹紧B管的胶管。4. 乌氏粘度计优点如上述:易于操作且可控,另外操作耗时少,精度也较高。本实验也能用奥氏粘度计,但方法有些不同。溶液不是单纯的重力

5、下流,而是液面压差的下流,所以测量后数据t需要修正。表面张力及表面吸附量的测定1. 用最大气泡压力法测定表面张力时为什么要读取最大压差?答:附加压力与表面张力呈正比,与气泡曲率半径成反比。当气泡液面曲率半径r为最小即毛细管半径R时,压力差达到最大。故要读取最大压差。2. 为什么不能将毛细管插入液体里去?答:若将毛细管插进液体里,测量的不仅不是液体的表面张力,还会给实验带来误差。因为本实验要求测量的是不同浓度溶液在相同温度下的表面张力,而表面张力能产生时由于表面分子受力不均衡而引起的。3. 本实验不用压气鼓泡,而用抽气鼓泡可以吗?答:不可以。若用抽气鼓泡,当液体被吸入毛细管,液面会下降,测得就不说表面张力了。4. 气泡如逸出太快,对结果会有什么影响?为什么?答:会使测得的表面张力结果偏大。因为逸出太快,读数不稳定,还没达到P最大值时气泡已破裂,P最大值偏小。5. 本实验如用U形压力计,为什么选用酒精压力计而不用水银压力计?答:因为U形压力计要求指示液密度比被测液的密度略大即可,水银的密度太大,而被测溶液是不同浓度的酒精溶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职业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