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江市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联考试题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78675610 上传时间:2019-02-1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潜江市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联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潜江市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联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潜江市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联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潜江市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联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潜江市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联考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潜江市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联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潜江市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联考试题(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4年潜江市七年级语文期中联考试题本卷共4页,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温馨寄语:亲爱的同学,古人说过“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里”、“虚心万事能成,自满十事九空”我们希望同学们趁青春年华,虚心学习,知难而进。现在请用你的聪明才智,调动你的知识贮备,在这张试卷上抒写你的智慧,铭刻你的理想吧! 一、语文基础知识(12分)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嫩芽(nn) 贮蓄(ch) 撒谎(s) B、憔悴(cu) 霎时(sh ) 须臾(y) C、脸颊(xi) 酝酿(yn) 诀别(ju) D、并蒂(d) 敧斜(q) 荫蔽 (yn)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

2、一组是( )(2分)A、祷告 覆盖 感概 疲倦不堪B、灵魂 尴尬 威慑 冼耳恭听C、发髻 水藻 丑陋 花姿招展D、栅栏 菡萏 须臾 繁花嫩叶3下列句子带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2分)A、这个星期天,学校里发生了不少新鲜事,我一回家就一字不漏的讲个不休。B、秋天的清晨,大雾弥漫,放眼远望,只见公路上、树林边、田野里到处是一片迷迷糊糊。C、今天是姐姐出嫁的日子,她花枝招展的,妈妈分外高兴,进进出出地招待着客人。D、课堂上,老师讲课激发了学生的热情,同学们都蠢蠢欲动地举起手来要求发言。4、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短文诗两首的作者是现代散文家、小说家、诗人、儿

3、童文学作家冰心,原名谢婉莹。代表诗集有飞鸟集、繁星春水等。B济南的冬天是一篇成功的写景散文。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现代著名作家,他的代表作是骆驼祥子。C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大多是传闻、轶事,以短篇为主。作者刘义庆,是宋朝人。 D我的早年生活的作者是温斯顿丘吉尔,曾两度出任法国首相,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195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被认为是20世纪最重要的政治领袖之一。5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 2分 )A、散步通过选取祖孙三代一家人在田野散步这个生活侧面,生动地展示了这一家人互敬互爱、和睦相处的深厚感情和生活情趣,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B、金色

4、花这首散文诗,由一个假如生发想象,描绘儿童与母亲嬉戏的画面,表现出儿童对母亲的爱、家庭之爱和人类天性的美好与圣洁。C、陈太丘与友期讲述了七岁儿童陈元方的故事,表现了元方明白事理,落落大方,侧面告诫人们办事要讲诚信,为人要方正,否则会丧失朋友。D、风雨一文采用散点式的写法,通过描写各种景物的纷乱状态来写风雨,表现了风雨的狂暴和大自然的破坏性力量。全文采用了描写、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法。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2分 )A今天我们班召开了一次快乐、愉快、欢乐的班会。 B经过这次外出调查,对大家的启发很大。C上课时,小华的眼睛注视着老师。 D他对自己能否学好电脑,充满了信心。二、古诗

5、文阅读和积累 (20分)(一)古诗赏析(2分)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7、对这首词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首诗写的是船停泊在北固山下所见的景象和作者的思乡情感;B、颔联写船上所见景色,以“两岸阔”之小景,写出了“一帆悬”之大景的神韵;C、颈联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时序交替的自然理趣;D、尾联两句紧承三联而来,遥应首联,使全篇笼罩着一层淡淡的乡思愁绪。(二)文言文阅读(10分)陈太丘与友期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

6、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8、下列文言实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A、撒盐空中差可拟 (相比) 友人惭,下车引之 (拉)B、人不知而不蕴 (生气、发怒) 君与家君期日中 (约定)C、传不习乎 (传授) 相委而去 (舍弃)D博学而笃志 (坚守) 元方入门不顾 (回头看)9、下列加点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A、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吾乃孔子弟子B、友人惭,下车引之 左将军王凝之妻也C、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博学而笃志D、日中不至,则是

7、无信 学而不思则罔10.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文题的意思是陈太丘与朋友约定一同出门,“期”即为相约同行;B、“期日中,过中不至”说明不守约定的是客人,而不是陈太丘;C、客人到后,不见陈太丘,这是客人发“怒”的原因,突出了客人无礼无义。D、“尊君”反应了客人在不知道陈太丘已经离开的情况下,陈元方还是比较有礼貌的称呼他“尊君”11.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2)、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三)古诗文默写(8分)12、(1) ,志在千里(龟虽寿曹操)(2)AAPP 会议在武汉召开,江城百姓喜迎各国嘉宾, 论语中有一句

8、话可以表达这种喜悦“ , ”(3)曲径通幽处 (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4) ,随风直到夜郎西。(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5) ,却话巴山夜雨时。(夜雨寄北李商隐) (6)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借助动物的活动传达了春天来临的信息,也透露着诗人的喜悦之情,这两句诗是,。三、现代文阅读(25分)(一)阅读语段,完成1318题(14分)看完电视以后,老王一整夜都没睡好。第二天一大早就往武汉打电话,直到9点,那端才响起儿子的声音:“爸,什么事?”他连忙问:“昨晚的天气预报看了没有?寒流快到武汉了,厚衣服准备好了吗?要不然,叫你妈给寄”儿子漫不经心:“不要紧的,还很暖和呢,到真冷了再说。”老王絮絮

9、叨叨,儿子不耐烦了:“知道了,知道了。”搁了电话。他刚准备再拨过去,铃声突响,是他住在哈尔滨的老母亲,声音发颤:“天气预报说,北京今天要变天,你加衣服了没有?”疾风阵阵,穿过窗户缝隙乘虚而入,他还不及答话,已经结结实实打了个大喷嚏。老母亲急了:“已经感冒了不是?怎么这么不听话?从小就不爱加衣服”絮絮叨叨,从他7岁时的“劣迹”一直说起,他赶紧截住:“妈,你那边天气怎么样?”老人答:“雪还在下呢。”他不由自主地愣住了。在寒潮初袭的清晨,他深深牵挂的,是北风尚未抵达的武汉,却忘了匀一些,给北风起处的故乡和已经年过7旬的母亲。不人间最温暖的亲情,为什么竟是这样的?老王自己都有点发懵。13指出上文所叙事

10、情发生的时间、地点,文中主要人物。)(3分)时间: 地点: 主要人物: 14用文中词语填空。(2分)对于父亲的叮嘱,儿子的态度是 ;对于老母亲的叮嘱,老王的表现是 _。15、老王为什么“不由自主地愣住了”?(2分)16、“人间最温暖的亲情,为什么竟是这样的”含义是什么?表现了老王怎样的心理?(2分)17、老王对儿子和对母亲的不同态度,主要是用什么写法来表现的?(2分)18、读了上文,你受到什么教育?(3分)(二)阅读语段,完成2019题。(11分) 没有钓到的大鱼他家在岛上有一所美丽的小房子。 在鲈鱼钓猎开禁前的一天傍晚,他和妈妈早早又来钓鱼。安好诱饵后,他将鱼线甩向湖心,湖水在落日的余辉中荡

11、起道道涟漪。当月升中天的时候,那波纹又变成了银白色的,景色十分优美。 突然,钓竿的另一头儿沉了下去。他知道一定有大家伙上钩了,便急忙收起鱼线。母亲在一旁静静地看着儿子娴熟的动作。 终于,孩子小心翼翼地把一条竭力挣扎的大鱼拉出水面。好大的鱼啊!在此之前他还没见过这么大的鱼呢。它是一条鲈鱼。 母亲和儿子紧盯着这条漂亮的大鱼。月光下,美丽的鱼鳃一吐一纳地翕动着。妈妈打开手电筒看看表,已是晚上10点了-但距允许钓鲈鱼的时间还差两个小时。 “_ ”母亲说。 “不,妈妈!”孩子哭了起来。 “还会有别的鱼的。”母亲安慰他。 “再没有那么大的鱼了。”孩子仍然伤感不已。 他环视了湖的四周,月光下,已看不到一条渔船和一个钓鱼人。他又看看母亲。虽然没人看见他们,也没有人知道这事,但他从母亲的脸色中知道她的决定是不可更改的。于是,他只好慢慢解开大鱼嘴上的鱼钩,把它放回水中。 夜色中,那鲈鱼抖动它肥大的身躯慢慢游向湖水深处,渐渐消失。 孩子回想起刚才钓上大鱼时兴高采烈的情景,就像做了一场梦。 这已是34年前的事了。今天那孩子已经是纽约市一个很有成就的建筑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职业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